第一图书网

旅居者和“外国人”

陈向明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向明  

页数:

3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将近两年的实地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一群留美中国学生与美国人的人际交往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行为、感受和意义解释,并围绕被研究者提出的7个“本土概念”,阐述了他们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状况和心态,特别是他们如何在一块陌生土地上从彷徨、无助到重新定位自己的文化身份这一艰难过程。

作者简介

陈向明,女,祖籍湖南。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北大本科课程改革发展战略小组成员、元培计划委员会委员及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主持国际国内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十余项,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的项目专家,现为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学校发展计划与参与式教师培训”国家级技术支持项目负责人。其学术论文和专著覆盖教育研究方法、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发展研究等领域。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自序第一部分 背景:研究者的故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国学生留美史 二、人际关系理论 三、中美人际交往模式比较 四、跨文化交流理论 五、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 第二节 研究构想 第三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研究过程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一、质的研究的定义 二、质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质的研究的操作方法和过程 四、质的研究的检测手段 五、选择质的研究方法的理由 第三节 抽样方法 第四节 收集材料的方法 一、访谈 二、观察和非正式交谈 第五节 分析材料、建构理论及成文的方式 第三章 研究者的思考和反省 第一节 效度问题 第二节 推广度问题 第三节 伦理道德问题 第四节 研究者自身的演变和发展第二部分 中景:被研究者的故事 第四章 “酸甜苦辣百昧俱全”:一位中国留学生的个案调查 第一节 初来乍到 第二节 当头棒喝 第三节 “大小孩” 第四节 “交友”的困惑 第五节 越来越难 第六节 见怪不怪 第七节 变还是不变? 第五章 “交往”: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对“交往”的定义 一、“兴趣”和“愿望”:“交往”的首要前提 二、“有来有往”和“有准备”:“交往”的必要形式 三、“经常”和“深入”:“交往”的发展形态 第二节 “为什么?”:“交往”的背景因素分析 一、生态环境 二、人际交往方式 第六章 “人情”: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关心”和“照顾”别人:人际交往的利他倾向 一、单面镜-- (片段分析之一达誉生:“他们从不过问我们!”) 二、多面镜 第二节 “体谅”和“容忍”:人际交往的内律倾向 一、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内律行为 二、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对他人内律行为的观察 第三节 “留面子”和“含蓄”:人际交往中的面子观念 一、“留面子” 二、“公事公办” 三、“丢面子” (片段分析之二董文:“他们不给我留面子!”) 四、“含蓄” 第七章 “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情绪倾向 第一节 “情感交流”和“emotional exchange”:两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第二节 “热情”与“温暖”:情感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感受 第三节 对跨文化“情感交流”的尝试 (片段分析之三金多多:“这里没有情感交流!”) 第八章 “交友”:人际交往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谁是朋友?”:对“朋友”的定义 第二节 “交友”的愿望:友谊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铁哥们儿”:友谊的表现形式 一、对“铁哥们儿”的定义 二、中国的“铁哥们儿”和美国的“朋友”之间的区别 第四节 “说话算数”:友谊的衡量标准 (片段分析之四 易立华:“他们说话不算数!”) 第五节 “亲密无间”:友谊的心理距离 一、“亲密”的表现形式 二、跨文化人际交往中对“亲密”的困惑 (片段分析之五 高莉:“我不知道他们的亲密是什么!”) 第六节 “回报”:友谊的交换观念和交换方式 第九章 “局外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的特殊形态 第一节 “游离在外”:“局外人”的一般状态 第二节 “圈子”:人际范围的界定 第三节 “不知所措”:“局外人”的基本心态 (片段分析之六 易立华:“我必须了解他们的规范”) 第四节 “不安定”和“不安全”:“局外人”眼中的外部世界 第五节 “孤独”和“想家”:“局外人”的内心世界 第六节 “自由”与“自在”:“局外人”看法律与存在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 “自尊”:跨文化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评价 第一节 “大小孩”:从人的身心发展角度所作的评价 第二节 “低人一等”: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所作的评价 第三节 “民族自尊”:从国际权力格局的角度所作的评价 第十一章 “变化”:跨文化人际交往对个体文化身份的影响 第一节 “不舒服”:对异文化的排斥心理 (片段分析之七马国强:“在这儿我觉得特别不舒服!”)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个体与文化的所属关系 一、“我还是中国人吗?” 二、“他们还是中国人吗?” 第三节 “独立自主”:个体与他人的相对关系 (片段分析之八严华君:“我不得不依靠我自己!”)第三部分 远景:思考的故事 第十二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自我和人我关系的文化建构 第一节 中国人的自我定义 一、文化和自我 二、文化、自我和跨文化人际交往 第二节 中国人的自我形象 第三节 中国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 第四节 中国人的群体界定 第五节 中国人群体本位观的形成因素 第十三章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个体文化身份的重构 第一节 跨文化人际交往中的应对策略 一、自我适应 二、自我超越 三、自我重新定位 第二节 困惑与探索 第三节 个体差异附录一 联系信件附录二 问卷附录三 在中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附录四 在美国第一次访谈的提纲附录五 观察指南(以聚会为例)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陈向明编著的这本《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是北京大学教育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案例丰富、语言平实亲切,为读者了解国外留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的内心真实感受和思维变化过程提供了窗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居者和“外国人” PDF格式下载



很有启发,对做质性研究的人


这里陈向明博士拿出自己15年前的博士论文作为实例示范,来教读者该如何做质的研究,是一个直接学习和观摩大师级人物如何做研究的宝贵机会。书中的研究结论虽然因为时过境迁可能已经不再成立,但它将研究思路(如“本土概念”的提出)、研究设计(包括 联系邮件、问卷、访谈提纲、观察指南)和研究方法(是选择“文化客位”还是“文化主位”,是采用“分类法”还是“情境法”)的确立过程及其考量因素等,详细地加以说明和阐述,不啻是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一步一步完成质的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性。


陈老师的这本书,看过之后,让人受益非浅。我想对于学习文科或者半文半理,不知道如何着手做 研究写论文的同学及老师们,可以从中获得些思想和起发!


不错的书,对质性研究有启发,可以买来看看。


  陈老师92年做的研究,20年过去,事情又怎么样了呢?也许有些事情已经时过境迁,不过还是会有那么些经典——永存!也许,今年的九月我就能真正切身体会到了吧!
  
  理解了,一切都可以原谅;
  原谅了,一切都可以理解;
  ——这是做质性研究的基础吧?!去理解,理解,理解。。。。。
  
  而定性研究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研究对象、陈述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了解研究背景、构建概念框架、抽样、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做结论、建立理论、检验效度、讨论推广度和道德问题、撰写研究报告等。
  
  收集材料的方法一般有:访谈interview,观察observation,实物分析document analysis。
  
  而作为一个研究人员,我们应该用于向关心我们的人暴露自己的弱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的困惑和困境。在分享和相互激励的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往往远远超过我们自己所可能想象的范围。
  
  于是,同为旅居者和“外国人”,大家都成了没有身份的人,就像那位教授对焦林说的一样,换在我身上就是“你从西藏来到了北京以后不再回西藏了,因为你现在不是一个西藏人,也不是一个北京人。现在你又要从北京去美国了。即使你今后回来,北京也不会接受你了,因为你不再是一个中国人了。可是如果你呆在美国,你也不是一个美国人。这会使你的整个生活变得很为难的。”
  
  于是,便有了无休止的冲突和痛苦。。。。。
  
  但是,如果可以伸出双手,“我的双手伸出去所能触及的空间是很小的,但是和别人交往可以帮助我扩展这个空间”,也许在更大的空间了,个人那些冲突和痛苦便显得渺小了。
  
  so,从今以后,伸出双手,带着同情心去观察,去理解,否则,也许就会像Elizabeth Browning说的那样“不带同情心的观察就是曲解!”
  
  此为读完460页的书稿,我的收获,以上!


  这是本让人想一口气读完的书,导言注释附录后记一气儿!
  把这本书当做初步了解质的研究的“入门书”,作者说自己像个蹩脚的杂技演员,笨手笨脚地将各种基础理论,自己的想法和调查事实抛来抛去。这是指书中一下是一串类似纪实文学的文字,一下大堆累叠的旁征博引的写作方式还带有斧凿痕迹,有些生硬?那我也不知道什么才叫好的论文了,以前看一些“学术性”文章,有些还是散文体裁的说,接连不断层层叠叠的专业名词看得我云里雾里,也没啥注释来照顾下像我这么肤浅的读者;老是很牛叉很大牌地蹦出一大段子曰也的引文,再小里小气地缀上一个连解释都没有的注释。沦遭此景,题目或前页简介内容概要再吸引人,我也提不起劲儿看下去,勉强看完也不知所云。
  论文能让人读得这么有滋有味不仅在于作者的手笔和结构和条理都很“亲民”,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个人很纠结于人际关系的问题吧。想想有些汗颜,我这是把一篇正儿八经的博士论文当做了治愈读物呃。书中每一条注释都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基础理论一窍不通,但它们在文中解释得是那么通畅晓达。对于不满足于只做个笨拙小丑的你,要熟稔研究领域相关的各种基础理论,运用自如之才能形成自己的一副“坚强”的理论结构来进行研究。理论基础不是拿来生搬硬套的,而是在它们所限的范围内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作者在后记里如是说。


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个人学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内化,更是有助于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和自我认识反思的觉悟。
读了第一遍,前面介绍研究方法的读得比较累,但确实是如何做质的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典范;后面故事部分,我也当纪实一样的看,用心去感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当时的困顿和力图突破的努力。
深感质的研究之难度不仅是对个人学术能力、知识积累的挑战,更是需要个人的耐性、共情能力等等以及一切人格品质。
各种不自信和满地打滚地强烈表示这种研究方法对我这些初出茅庐的学术小P孩来说,难度不是一般性的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