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程论

钟启泉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钟启泉  

页数:

4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时代性与基础性相结合。强调内容的科学性,密切关注21世纪课程论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及现状,引介国内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体现教材的时代性。  2.加强学理性。基本概念、要点概括明晰,论证有一定的深度和普适性,观点防止褊狭。在阐明现代课程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反映当前学术争论,以加强研究的针对性、批判性;既有对当前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发展新趋势的把握,又有强的历史感,将问题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剖析其实质。  3.加强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关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问题所作的探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加强理论对课程实践的解释力。  4.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5.语言文字的通俗性。力求摒弃烦琐、冗长、枯燥的叙述,力求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学术规范。文字力求精练和简洁。除文字形式外,还引证一些相关的数据、图表、案例等,以增加教材的可读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程论的旨趣 第二节 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课程研究方法论第二章 课程理论史 第一节 西方课程理论的古典形态与现代模式 第二节 中国课程理论的古典形态与现代建构第三章 课程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概述 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基础 第三节 课程设计的模式 第四节 课程设计的内容构成 第五节 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四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第二节 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叙写第五章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内容概述 第二节 课程知识的性质与课程内容的构成 第三节 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四节 课程内容的组织第六章 课程组织 第一节 课程组织概述 第二节 范围:课程的水平组织 第三节 课程横向组织的原则——均衡性 第四节 序列:课程的纵向组织 第五节 课程范围和序列的整合第七章 课程实施 第一节 课程实施概述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层次 第三节 课程实施的策略 第四节 课程实施水平的测量与评价第八章 课程管理 第一节 课程管理的概念与制度沿革 第二节 课程管理的内容与职能 第三节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第四节 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国际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九章 课程开发 第一节 课程开发模式 第二节 三类课程开发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第十章 课程评价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实践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子系统 第五节 课程评价的元评价第十一章 课程研究 第一节 西方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及其价值取向 第二节 我国课程研究的现状和方法论反思 第三节 课程研究的未来展望第十二章 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课程理论发展的未来走向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程论的旨趣  一、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课程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所谓课程问题,是指反映到研究者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是客观的存在,只有当人们把这些客观存在纳入自己的意识之中,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才会产生探究问题、解决矛盾的动机并转化成相应的行动;反之,如果人们面对着课程的事实和现象,却没有发现存在什么问题和矛盾,也就没有探究问题、解决矛盾的意图和动力了。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是纷繁复杂的,课程研究不可能盲目地、不分主次地对所有的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进行研究,而是要透过形形色色的课程现象,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展开研究,才能使研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使人们对课程问题及课程本质的认识更加清晰,进而提高课程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课程事实和课程现象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课程规律是课程内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含了课程现象背后的本质。课程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认识课程现象,探究课程问题,揭示课程规律,从而为课程实践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指导。由此可见,课程规律也不是课程研究的对象,而是课程研究的目的。  课程问题的存在与其他教育问题的存在一样,不仅是教育事实的存在,而且同时具有教育价值的存在,课程问题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教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人们要将某一事实或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总是与人的主观意志发生联系。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人总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来认识和思考所面对的研究对象,作为主体的人总是出于一定的需要来开展某种研究工作。所以,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包括课程问题),既有事实的一面,也有价值的一面,通常由于价值判断的不同,影响到对事实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对课程概念的理解,由于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一致,对课程的功能定位也不一样,所以对课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着不同的认识。由此,对这种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课程问题的关注存在着差异,构成了不同的研究流派。总之,作为课程论研究对象的是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课程问题。


编辑推荐

  课程论是高师院校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学科所研究的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书共分12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理论史、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课程论 PDF格式下载



作为研究教育学的人的入门教材还蛮实用的,可以了解基本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理论。


分章节吧,有的章节非常不错。比较新的课程论的书,资料详实,叙述也很舒服。合编的书弄成这样还不错了。


代表了对课程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值得一读。


由国内有名的师范大学的课程论的名家来编写的一本教材,主编为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目前是最为权威的课程论教材。


课程论的


感觉没什么人买,这些理论书对于教学研究还算是经典之作。


此书是全国12所重点师范院校专家合著,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是一本详细的、全面的、高权威的学术著作,值得推荐。


买来考博用的教材,还不错。


书已经收到,内容很好。都是大师啊!受益。


还好,内容挺充实


理论性较强,适合于自学。


very good i ***e


书都挺好,我比较喜欢。


正版好东西


作为刚入课程论领域学习者值得一看的书。本书搭建了课程论研究领域。
但纸张太薄,难免对是否正版产生怀疑。


刚好要写文章,认真读了,里面的内容有一定的指引作用kddk


十二所重点师范院校的合作的出版,主体构架挺好,细部还没读,应该差不多吧。


送货能够再快点就好了 因为我在亚马逊买书可是1天就到货了


不错,可以买来看看哟


无所谓喜欢,做课题用


不错的,比较系统


是一本好书,物有所值!


还没看,但是相信当当


一本很不错的书!


可作为教育学类本科生或学科类课程与教学硕士生的入门读物


学术性强,实际操作性差。作为一线教师的真实感受。


压皱了不说,封面底下简直就是烂的,买了八本就有四本底下是烂的,应该不是配送过程中压烂的,其他四本都还好,郁闷。


看看也不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