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偏方验方治百病

金志文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

金志文  

页数:

400  

字数:

400000  

前言

  这套书有两本,《偏方验方治百病》和《百花百草治百病》。“百病”是泛指,花草是“同源”,概括起来就是偏方、验方。多散见于民间,简便实用为老百姓所青睐。据《三国志华佗传》:华佗走在路上,看见有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不能下咽,家里人带着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就停车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一条蛇一样的虫。这是最早关于偏方可治病的记载。  故事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不可而知,《三国志华佗传》也提到:“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华佗所著的医书烧掉了,并无类似于《本草纲目》这样的专著流传下来。《本草纲目》记录了“植物”治百病的成熟经验,“百花百草”能治病,确有此事。除华陀、李时珍外,还有一个医家把“偏方、验方”发扬的更为光大,这就是叶天士。清代名医叶天士医术精湛,但不善著,其医案和验方书,多为托名而作,却深入医家与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中,其验方亦为《偏方验方治百病》《百花百草治百病》两书所收集。  《偏方验方治百病》和《百花百草治百病》是编著者针对常见的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搜集整理了众多流传在民间偏方、验方,结合医家的临床经验,精心编辑而成,并加以图片说明其“医理药性”。此类偏方验方既经济方便又浅显易懂,对患者的疾病能够起到积极的调理和治疗作用,是日常家庭的必备藏书。但需提醒读者的是,因偏方、验方的医理年代久远,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接受诊治,使用偏方、验方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金志文  2008年2月

内容概要

中华传统医药,自神农氏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验方更是历久弥坚,决非西洋药品所替代。例如:一根大葱就可治百病;一块生姜就可治百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金银花能有效地防治急性胃肠炎;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羊癫疯患者马上苏醒;一撮小草就能治跌打损伤等。这些百花百草、民间偏方、验方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方便使用,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叹为观止,使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中国的偏方、验方以及百花百草之神奇妙用。为了让患者能更快地恢复健康,在本书中,特意增添了一些病例的饮食禁忌。同时为了方便读者,还专门增加了一些有关保健养生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小常识。可以说,只需花一本书的钱就能获得治百种病的知识,甚至能治百种病。  本书的编写以“切于实用、灵验奇效”为宗旨,以治疗疑难杂病、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为主,并将这些病的病状、病因、特点、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第一种病的配方、制用法、功效等做了系统的分析,条目清晰、简单扼要,极便于家庭查阅和中医药工作者学习参考、对症施治。  我们期待《偏方验方治百病》《百花百草治百病》能深入到每个家庭,成为一部寻常百姓家庭治病、防病、养生的必备读物。

书籍目录

【上部】偏方治百病 第一章 内科疾病  前言  感冒  发热  哮喘  胃炎  肝炎  肺炎  肾炎  胆囊炎  膀胱炎  前列腺炎  胸膜炎  支气管炎  关节炎  肾结石  其他肾功能疾病  糖尿病  低血压  高血压  心绞痛  冠心病  动脉硬化  肝硬化  其他心血管疾病  痢疾  腹泻  便秘  贫血  呕吐  咯血  癫痫  中风  阳痿  早泄  遗精  性欲低下  肺结核  神经衰弱  失眠  胃疼  胃下垂 第二章 外科疾病  疔疮  疮疡  痔疮  疥疮  烧烫伤  肛裂 第三章 五官科疾病  牙痛  耳聋  失音  沙眼  口疮  青光眼  口臭  老年性白内障  耳鸣  鼻炎  牙周病 第四章 妇科疾病  闭经  月经不调  女子不孕  缺乳  痛经  子宫脱垂  白带增多症  产后恶露  子宫颈炎  盆腔炎  阴道炎  宫颈糜烂 第五章 儿科疾病 第六章 皮肤科疾病 第七章 肿瘤科疾病【下部】验方治百病 第一章 内科疾病 第二章 妇科疾病 第三章 小儿科疾病 第四章 男科疾病 第五章 皮肤科疾病 第六章 五官科疾病 第七章 肿瘤科疾病 第八章 骨伤科及外科疾病

章节摘录

  发热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抠功能障碍,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甚多,临床上通常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以前者多见。  口腔温度超过37.7℃,腋下温度超过37.5℃,直肠温度超过37.9℃,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发热一般分为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高热(39℃以上)与低热(体温37.5℃~39℃左右)。发热持续2—4周称为长期发热。大青根汤[原料]大青根6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两次。[功效]感冒发热。金银花大青叶汤[原料]金银花15克,大青叶10克,蜂蜜50克。[用法]将金银花和大青叶水煎3~5分钟后去渣,在汤液中加入蜂蜜搅匀饮用。热重不退者1日可服3~4剂。[功效]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发热较重者。鸭跖草柴胡汤[原料]鸭跖草30克,马鞭草、威灵仙各20克,柴胡12克,青蒿10克。[用法]水煎服。[工力效]适用于外感性高热。鸭舌草竹叶茶[原料]鸭舌草60克,淡竹叶30克。[用法]将上述两药同煎2次,每次用500毫升,煎半小时,两次混合,取汁当茶饮。[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流感,高热口渴或原因不明的高热。白菜根菊花茶[原料]大白菜根3~5个,菊花15克,白糖适量。[用法1将大白菜根洗净、切片,与菊花共同水煎,加白糖趁热饮服,盖被取汗。[功效]清暑退热。适用于夏令暑湿发热。绿豆绿茶[原料]绿豆50克,绿茶5克,冰糖15克。[用法]绿豆洗干净,捣碎,放入砂锅中加3碗水,煮至一半,再放入茶叶煮5分钟,放入冰糖拌化,等凉后,分2次服食。每日一料,连服三次。[功效]清暑退热。适用于春季里有积热。哮喘  目前的病理学将哮喘病因分为主观因素与环境因素。主观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微生物、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饮食等。  其症状就是气急,上气不接下气,不仅呼吸困难,且带哮声,喉中咻咻作响,有的兼有咳嗽。患者面色苍白,甚至发青紫,眼球突出,冷汗淋漓,坐卧不宁,睡眠不安,有的因呼吸困难而言语不便。冬瓜冰糖水[原料]未脱花蒂的小冬瓜1个,冰糖适量。[用法]将小冬瓜洗净,开一小孔,挖去内瓤,填入适量冰糖,上笼蒸取汁液,即为冬瓜冰糖水。每日适量饮服,连服3~4个即可见效。[功效]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三味豆腐汤[原料]豆腐300克,饴糖60克,生萝卜汁半酒杯。[用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l剂,2次分服。[功效]宽中益气,补肺润燥,止咳。南瓜大枣汤[原料]南瓜肉500克,大枣15~20枚。[用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l剂。[功效]益气平喘。五味子蛋[原料]五味子250克,鸡蛋10只。[用法]将五味子加水煎取浓汁,候凉,然后将鸡蛋洗净,浸入药汁中,密封贮存,7日后每天取鸡蛋1只,蒸熟服食,连服30日。[功效]适用于气虚喘促,过敏性哮喘。麦冬沙参汤[原料]沙参、麦冬、天冬、百合、玉竹各15克。[用法]每选1~2味药物,水煎服。[功效]适用于肺虚久咳,症见动则气喘,痰 白清稀,自汗等。仙人掌汤[用料]仙人掌60一100克,蜂蜜适量。[用法]将仙人掌水煎取汁,调入蜂蜜饮服。每日1剂,2次分服.、[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胃炎  各种病因导致胃的黏膜发生炎症,称为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大类。  急性胃炎有急性单纯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等。急性胃炎患者常有上腹疼痛、暖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表现,症状轻重不一,常伴有愎泻。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最常见的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相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又可分为胃体萎缩性胃炎(A型)和胃萎缩性胃炎(B型)。红糖蒸大葱[原料]大葱4棵,红糖12克。[用法]共捣烂,放锅内隔水蒸熟。日服3次,每次9克。[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症见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症。蒲公英地榆粉[原料]蒲公英、地榆各等份。[用法]共捣研为末。日服3次,每服6克,生姜茶送服。[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甘温健胃散[原料]党参、自术、广木香、当归各10克,黄芪炙30克,茯苓15克,三七粉3克。[用法]上述药制成散剂冲服,每袋10克。[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者。乌药仙鹤草汤[原料]乌药、二三叶草各9克,仙鹤草30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丁香姜精[原料]白糖250克。[用法]放入锅内用文火煎熬至黏稠时,再加牛姜碎米30克,丁香5克,调匀,继续煎熬成糊状,置于洁净的玻璃瓶内密封贮存,随时食用,每次服6克,每日二次。[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木瓜米醋汤[原料]木瓜500克,生姜30克,米醋50克。[用法]上述食物共同放人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成汤。每2天服1剂,每剂分3次服完,可常服食。[功效]适用于慢性胃炎。肝炎  肝炎就是肝脏有炎性损害。许多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毒素和药物都会引起肝炎。由药物中毒如雷米封(治疗结核病药)、消炎痛(解热、镇痛、消炎药)等引起的叫药物性肝炎;由长期多量饮酒引起的叫酒精中毒性肝炎;由细菌引起的叫细菌性肝炎;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则叫做病毒性肝炎。现在人们日常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有5位“成员”: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旰炎和戊型肝炎,或称之为A、B、C、D、E型肝炎。可能还存在第六型肝炎。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偏方验方治百病 PDF格式下载



书很好,保健必备用品


挺好的书啊,我力挺中医…………中医,发扬光大吧!!!!!!!!!!!


我爸满意,所以我也满意。。。


还可以,要是家用食疗方面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用过的还比较管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