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程:走向新的身份

派纳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派纳  

页数:

346  

字数:

3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围绕课程的身份问题,收录了威廉·多尔、彼得·麦克拉伦等知名后现代教育学者的17篇开创性论文,为我们展示并界定了这一新的研究范畴,同时对当代课程理论及实践作出了透彻评析。作者们试图通过性别、身份、叙事、自传等理论,勾勒课程研究的当前面貌和未来愿景;借助政治学、神学、文学、民族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等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重构课程研究的方法论,为21世纪的课程研究创造新的范式。  《课程:走向新的身份》是派纳主编的一本学术研究论文集,集中了美国课程学术界一批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们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课程发展史、课程中的性别、种族、政治和生态等重大问题,也涉及自传与课程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课程等前沿性理论问题,还以新的方式探讨了实践中的课程问题,是一部从多学科、多视角研究课程并描述课程身份的前沿性研究成果,影响广泛而又颇具特色。

作者简介

威廉F.派纳(William F.Pirlar),当代美国课程领域最富影响力的课程理论家之一,目前任职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课程与教学系,为该领域加拿大首席学者(Carlada Research Chair),并担任课程研究国际化中心主任。派纳是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的创办者和

书籍目录

1 叙事自我:生活政治学、教师生活及工作研究2 课程、超越和禅宗/道教:自我的批判本体论3 运用档案袋为教师“愉快的世界旅行”作准备4 “剥去外壳”的课程5 反射与衍射:课程探究中小说的功能6 派纳的存在体验课程与超现实中的身份:基于内省智能的后形式概念7 女性主义精神分析与教师能力8 儿童早期教育:呼唤建构全新的形象9 超越科学教育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后结构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展望与困境10 酷儿理论与教育学11 勿问,勿言:“嗅察”教育领域的“酷儿”12 文化的运用:标准的构建、后殖民文学和多元文化研究13 课程史的生成14 课程与控制观15 拼贴的课程:大众文化与身份16 卓越的典范:独立的黑人中心学校17 革新与现实:彼得·麦克拉伦访谈录作者简介译后记

章节摘录

  1 叙事自我:生活政治学、教师生活及工作研究  研究教师的生活和工作  作为读者,教师会说:“教师讲故事时会忽略掉社会背景。这又有何妨?我知道对你这样的教育研究者而言,这是一个理论性的问题。我有什么必要担心呢——没有社会背景它们还是好故事。”  故事在被讲述的过程中完成其社会和政治功能,这就是它令人担心的原因。故事绝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故事——它是一个对信念、道德的阐述,它涉及价值观念的问题。在故事中和故事外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它们也许接受政治和社会上的特权而不作做出任何评价,也许会向这些特权提出战。  为什么教师们的故事,特别是那些指向他们工作中的各种个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故事会如此令人困惑呢?尽管有教育学的知识,为什么这些教师的故事一般都会让教师们困惑呢?为什么在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开了口,讲出来的却不是好故事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课程:走向新的身份 PDF格式下载



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课程:走向新的身份


课程理论的新成果。


专业书果然很专业,而且外国人的叙述方式和中国人不同,看起来有点不习惯,但是总有看得懂的部分,多看几遍总有看得懂的一天。另外书里的收录论文都是当代课程专家的文章,比较有时代特色,这点很不错。喜欢


教学的改革


先放一边,有用的时候再看看,最近买的书有点多


这一系列的书,基本买齐了,但是其中好几本看起来比较费劲,这一本就属于其中一本,可能外国人写的东西跟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再加上翻译的影响,读起来比较累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