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

陈月茹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月茹  

页数:

200  

内容概要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教科书的身份复杂而特殊。从形式上看,它是课程的化身;从内容上看,它是教育教学目标的载体;从功能上看,它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历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都涉及到了教科书内容改革。  当代教科书内容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在于编制技术的提升,而在于编制理念的更新。综观既往的教育实践,教科书内容改革不外乎采取两种策略:或是量的删繁就简,或是质的结构性革新。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我国历次的课程教材改革大多囿于从量的层面去考虑教科书的内容,但是,正如教育学家吕达先生所指出的:教科书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应当只做加减法——一谈三个面向,现代科技,知识经济,国际竞争,就做加法;一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就做减法。当然,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改革是对传统的扬弃,它不是非此即彼,不是全盘推翻。  探索教科书内容改革的规律和策略,就必须首先对教科书的本质、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对教科书的编制理念有准确的把握,对教科书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全面的洞察。《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定位于教科书改革基本理论研究,力图综合当代课程与教学领域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因应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时代吁求,探索教科书改进、革新之路,期望能为理论工作者提供一种探索思路或视角,为关注教科书得失的一线教师提供一本了解概况、开阔视野的参考读物。从结构上看,《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前四章为理论篇,重点探讨了教科书本质、功能及在学校教育中的定位等问题;后四章为策略篇,针对在快速变迁的时代背景下,由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要素给教科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探索了相关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陈月茹(1969-),浙江金华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获博士学位,专业为比较教育学,研究领域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教科书改革研究的意义第二节 教科书研究的类型、方法概述第三节 国际主要教科书研究机构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 教科书的性质、功能、结构与内容选择第一节 教科书的本质与功能第二节 教科书的价值与结构第三节 教科书内容选择的依据第三章 教科书地位与目标定位第一节 教科书权威地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二节 目标定位:对话中生成的开放文本第四章 教师、学生与教科书“第一节 教师与教科书第二节 学生与教科书第五章 教育技术发展与教科书第一节 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给教科书改革的启示第二节 数字化技术对纸质教材的影响第六章 建构主义与教科书第一节 编制理念:建构主义教材观第二节 大教学设计观主导下的教科书设计第三节 教科书编制策略——“任务驱动”第七章 政治、文化与教科书第一节 国家意志与教科书第二节 多元文化与教科书第三节 女性主义教材观第八章 时代变迁与教科书第一节 社会问题与教科书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时代性知识第三节 关于教科书插图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教科书的性质、功能、结构与内容选择  第一节 教科书的本质与功能  课程理论界对教科书的本质和功能的界定并无定论,反映出教科书内涵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动态性。了解各家之言有助于把握时代脉搏,深化对教科书的认识。  一、教科书的本质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导致我国研究领域与实践领域对教科书本质的认识有较大差别。与教育学理论中诸多术语的概念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遇一样,在课程论研究领域,对教科书的本质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  1.材料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教科书“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协助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知识信息材料”的工具书之一,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