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教育人类学

武尔夫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武尔夫  

页数:

207  

译者:

张志坤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导论式的架构为我们呈现了当前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前沿进展。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人的可塑性问题,涉及人类的教育梦想、个体的完善等;第二部分论述了教育、文化与人类学中的模仿,主要是模仿的意义与形式;第三部分论述了教育全球化与跨文化教育,主要论题有青少年犯罪、他者以及教育的全球化;第四部分展望了教育人类学作为教育的新视角其潜在的发展前景。 本书是阐述“教育人类学”这一重要学科的历史、基本概念、原理和最新研究趋势的经典读物,可供人类学研究人员、教育理论研究人员、教育学及文化研究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人的可塑性 第一章 教育的梦想 第二章 个体的完善——威廉·冯·洪堡的教育人类学 第三章 工作作为动作语和仪式第二部分 教育、文化和人类学中的模仿 第四章 模仿作为人类学的一个概念 第五章 教育中的模仿 第六章 作为模仿产物的动作语和仪式 第七章 想象和关于图像的模仿 第三部分 教育全球化和跨文化教育 第八章 青少年暴力  第九章 他者 第十章 教育全球化展望 教育人类学:教育的新视角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人的可塑性  纵观整个现代史,有关教养和教育的观点一直与人的发展理论紧密相连。现代教育活动正在挑战人类可完善程度的极限,夸美纽斯如此形容: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授给一切人的所有艺术”。教育的梦想将战胜那些无法改进或不能教育的方面:人类性格中难以改变的顽固性。教育梦想中的乌托邦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有时甚至会葬送儿童和年轻人绚丽的生活,为了这些理想的实现,多少青少年饱受痛苦,美梦变成了噩梦。现代教育的实施活动与教育的观点紧密相关,它们的目的在于改进和完善个体。对于人类应该是什么样子,教育的梦想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表述。我们应该将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这种观点逐渐成为了教育的观点和论说的一部分。除了教育以外,工作成为可以对人类进行完善的次要策略,它的目的在于改进个体和群体的周围环境。就像教育一样,我们关于工作的认识植根于对人类进行完善的梦想和对改进我们生活条件的期望之中。当今社会的失业状况所引发的严重后果进一步突出了工作对于生活的重要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教育人类学 PDF格式下载



教育人类学好书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愈发感觉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应该包括更多层面的引导。我们不是一个教书人,应该是一个引导者


薄薄一本书,囊括了许多教育真理,很好。


我们老师翻译的书,为了我们亲爱的志坤也要顶~


备课必备参考书。


这本书从里一个视角阐述,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人类学。


记得当时买这本书的目的还是非常功利性的——为了撰写硕士学位的毕业论文,但内容却给了我更多、更深刻的东西。其中对我最为有用的是有关模仿的思考,直到现在,我依然能感受到其强大的学术魅力。如果做学问都可以如此,那么读者真的是幸运之至!


还没认真看,以后再具体评价


从事教育者需要好好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