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中战争中悲哀的军队

加藤克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加藤克子  

页数:

229  

字数:

150000  

译者:

步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作者的记录,是记载作者沿着父亲在中国的足迹旅行的记录,本书作者(侵华日军的女儿),带着歉疚的心情重走了当年其父的旧地,写下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见闻,反省了日本的侵略行经,并分析了日本士兵的悲哀。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加藤克子 译者:步平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致中国读者第一章 战争把人变成了士兵第二章 战争把人变成了军国主义者第三章 抗日斗争中的日本人第四章 “战友们”的记录第五章 上海—南京-九江第六章 寻找武汉作战的庐山和永修第七章 上海终章 读中国方面的记录中文版后记的补遗

章节摘录

版权页:徐州作战的后期,父亲在东台执行警戒任务有一个月的时间。在他的日记中有“复兴的东台”的记载。7月下旬,到了南通。在那里似乎停留时间不长。在两页纸上写着“和平气象下的南通州,城南别业的生活”的标题,下面贴了30多张酒楼妓院一类地方的照片,还有一首小诗:“看到雪白的蚊帐,回想起别业的佳人。”照片照的都是绿树掩映的高级住宅,还有孩子们及大人们。气质不凡的年轻女子依着栏杆读书,双胞胎的孩子在玩着转椅,穿中国服装的父母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远处还有几个穿中国服装的女士,中间坐着的是穿军装的日本军人,有一个还把上衣脱了下来。一幅富有人情昧的图画。什么是“别业”呢?还写在“和平的气象”下。不久,南通就将陷入炮火之下吧。这是什么时候的作战呢?看了这些照片,父亲会不会想起留在国内的妻子和孩子们呢?他是不是在羡慕同孩子在一起的中国人呢?那首小诗“看到雪白的蚊帐,回想起别业的佳人”很需要推敲,我认为同慰安妇有关系。像火野苇平一样,父亲在日记中没有写慰安妇的问题,没有触及日本军队的战争犯罪中最有名的“强奸”问题。当然不是没有。在父亲那个时代,找妓女是同吃家常便饭一样“合法”的。吉见义明先生的《从军慰安妇》一书(1995,岩波书店)说,日本军队的慰安妇制度是针对1919-1920年出兵西伯利亚时士兵中蔓延性病的对策,担心性病削弱战斗力的军部决定在军队中设立从军慰安妇制度。在中国有许多卖春的行业。上海事件后,日本驻中国的军队剧增,与慰安妇的数量不成比例,而父亲的部队中的许多人已经结婚了。在日本军队中流行着这样的话:“有家室的人比独身的人更离不开女人。”由于在驻地附近找不到充足的卖春的人,所以在打了胜仗的时候,大量地发生强奸的事件。“性的处理”这一概念是不是就是说的这一问题?虽然并不知道“别业的佳人”、“雪白的蚊帐”等等是不是父亲的体验,但是,战后的父亲曾经有那样的事情,令母亲十分气恼。所以做那样的推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母亲的自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是在她去中国找父亲的时候:“一天早上,丈夫要出发去讨伐时,我很早就起床送他到船上,向他招手,祈祷他平安地回来。但是,我突然被惊呆了。因为船上的日本军人的目光都直直地盯着山坡上的一群中国女人,伸出手来同她们打招呼,连丈夫也不例外,对为他辛苦的我一点也不理会。这些男人怎么到什么地方都……想到留在家中的亲属们辛苦操劳的样子,真的很生气。”母亲到中国是1940年,这时,日本从中国和朝鲜强征了大量的慰安妇。日本军队驻扎在中国各地当然是有慰安所的。战后,在慰安妇问题开始倍受关注的时候,第一代和平运动的女性前辈N女士曾经用激烈的口气说过:“那些女人啊,就是为了钱。”


编辑推荐

《日中战争中悲哀的军队:搜寻父亲记忆的旅行》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中战争中悲哀的军队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