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

郭艳民 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郭艳民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分成“理论”和“应用”两个部分,其中更加偏重应用部分。本书强调其系统性,努力创新,许多问题没有按照书的体例写作,而是根据电视新闻实践近几年的发展变化,针对一些传统电视新闻体裁拍摄中出现的新问题与与些前沿性的课题,比如:纪录片拍摄中的再现问题,DV在电视新闻摄影中的运用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努力针对目前中国电视新闻摄影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观念问题和操作问题,比如:电视新闻偷拍、纪录片摄影等,进行研究、总结。在该书中还按照国际惯例提出了电视摄影师的概念,放弃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像师概念,并且对部分中国优秀电视摄影师作了介绍和评价。正因为上述原因,《电视新闻摄影理论与应用》一书不属于电视新闻摄影的入门读物,其探讨的问题比较深入、比较前沿,是电视新闻摄影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

郭艳民,副教授,河北藁城人,1973年3月12日出生,1994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新闻学专业电视新闻方向,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被聘为电视系摄影教研室主任,2002年9月由电视系调到北就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摄影系;2003年4月考取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在职博士。主要著作有《摄影构图》。参与中央电视台、阳光卫视节目制作,主要作品有大型专题片《让生命永存》、人物传记片《顾长卫》、《吴冠中》、《黄文》、《蔡国强》、《韦氏姐妹》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 一 关于电视新闻摄影 二 关于美和美学 三 关于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学追求第二章 电视新闻摄影的本体特性 一 电视媒体的特性:历史的视角 二 电视新闻摄影的简要历程 三 电视新闻摄影的本体特征 1 忠于生活的纪实性 2 声画一体的真实性 3 现场取材的线性和不可重复性 4 虚拟体验性 5 画面的思想倾向性 6 画面内涵的丰富性 7 画面的艺术性和创造性第三章 电视新闻摄影的美学追求 一 挑战时空极限——第一现场 二 自然之美——关键的段落与过程 三 画面的个性与信息 四 表意——会说话的摄像机 1 摄像机的叙事 2 摄像机的论证 3 摄像机的抒情 4 摄像机的评论第四章 电视新闻摄影者的素质 一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电视新闻摄影师的素质? 二 电视新闻摄影师的基本素质 1 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 2 高度的敬业精神 三 电视新闻摄影师的专业素质 1 电视新闻摄影师也是新闻记者 2 具备充分的摄影专业技能 3 敏锐的形象观察能力与形象捕捉能力 四 自觉学习、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世纪电视发展的要求 1 强化电视意识 2 电视摄影师的平等意识 3 电视新闻摄影师的身入、心入、情入 4 运用现代电视手段的能力第五章 不同体裁的电视新闻摄影第六章 电视新闻摄影实践第七章 电视新闻摄影与传播手段第八章 电视新闻摄影与法律纠纷第九章 中国优秀的电视摄影师参考书目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实用性——根据电视新闻实践近几年的发展变化,针对一些传传电视新闻体裁拍摄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一些前沿性的课题进行探讨; 理论性——针对目前中国电视新闻摄影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观念问题进行研究总结; 前沿性——电视新闻摄影发展到新阶段的理论成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视新闻摄影理论及应用 PDF格式下载



此书对于新闻摄影方面能给予很大帮助~值得一读~


对我来说,能看懂~~值啊....


看着不错,考研用,希望会有用


以前在图书馆借来浏览过 现在出来实习 就买了一本 很受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