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黄苗子说黄苗子

曾鹏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曾鹏  

页数:

1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古人说文无定法,书也无定法。在一个速食文化的环境里,在一个过多预制件、标准件的市场中,流行的、通俗的形式占压倒优势,但是,若论文化价值,显然还要有个性风格。常遇到人问我,对一幅字画、一本书、一篇诗文来说,什么是美?我的回答是,达到了一流专业水平以上而又好得与别人都不一样。 达到了高水平而又能特立独行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尽管从事创作写作的人都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但是,文学艺术领域里失败者远比成功者多,绝大多数人无法跨越难度,做不到特立独行,只能是泯然众人。 虽然自知才疏学浅,但仍有追求卓而不群之心,这本小书便是我自己追求的样式,内容上当然是以文化入学者艺术家为主题,但是结构与文体却不同于一般的访谈录或书画家评论集,而是有似于俞平伯的《燕知草》、《(杂拌儿》,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当然,谬误之处想必会有,还望方家指教。

作者简介

书籍目录

自序 美就是好得与众不同 上篇 黄苗子说  画坛师友共沧桑一黄苗子访谈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采访侧记 下篇 说黄苗子  我与黄苗子老先生  《艺林一枝 古美术文编》简端批语札记  艺术界就是由圈子组成的——评《画坛师友录》  黄苗子笔下的趣闻与佳话 附录  “记住她的风度、爱心、艺术”——关于郁风的点滴印象  郁达夫杂著五种阅读札记——为纪念郁风老师而作兼呈黄苗子先生 后记

章节摘录

问:您精神状态很好,今年都九十岁了,但是精神状态像七十岁的。答:我总说,我的实际年龄应当减去七岁,因为在秦城蹲了七年牢,什么事都没干,等于抹掉了七年生命——我们出监狱,江青他们进去了。记得陈毅说过:“恶有恶报。”总的来说,我眼睛耳朵都好,本来血压高但是控制住了,在澳洲医生给我开了一种药,吃了十年,效果很好。就是颈椎有点毛病,有时好有时坏,住院躺了一星期做理疗。问:当时很多被抄家的,有一种说法,说被抄走的东西特别是字画和古籍有不少都被康生、陈伯达一些人盖了章?问:那篇文章被收在《黄苗子艺术随笔》了。像康生、江青这样的巧取豪夺,真是太赤裸裸了。答:这种事情太多了!因为琉璃厂我认识一些熟人,听他们一个个讲,很可怕。听他们说,陈伯达有一天通知小组,说是“阿英家里的书全部给我搬到文管会去,一天就搬光!”然后晚上陈伯达、林彪、康生、江青他们四位就到那里去了。

后记

如果不是编辑李潇潇再三催促得抓紧交稿了,这本小书恐怕还不知要拉拉杂杂写到什么时候才算究。2007年5月,李潇潇邀请我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与王克瑞副社长、聂珊珊主任、刘立东主任会商选题,虽然人家是初次见面,但是正如古人所言“白发如新,倾盖如故”,当场便定下五本书的选题并签了出版合同,其中四本足文博书画从书。包括本书在内的这套丛书,颇受上述几位出版社同仁的青眯,还得到了梁刚建社长的重视,被列为重点书。也正因为重视,所以我写得格外认真,迟迟没有杀青交稿。在这期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不仅出版了我的《闲闲堂茶话》,还插进来出版了我另外两本书《媒介市场创意策划实务》和《把脉中国传媒》。在几个月时间里为同一作者出版三个不同专业的著作,对一位从事研究与写作的文化人来说,所谓知遇之恩,大概莫过于此矣。因此,虽是小册子,我却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与精力,如果不是有交稿期限,也许还要旷日持久地写下去。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  ——陈传席 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曹鹏所做的访谈,被定义为“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两个字用得好!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这套书的价值。能留下这些大师对艺术及人生的第一手资料,算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赵泓 资深出版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人们读此书,有面见大师之宜,实在难得。书中被采访者都是名家巨擘,其言一出,当必反响于世,泽被后人。  ——《中华读书报》  论人、讽世、忆往、揭秘,牵涉文化学术诸多领域内的人与事。有学林艺苑逸闻,也淡往忆旧、品评人物。  ——《中国青年报》  曹鹏先生所为,其实是陪“文化老人”聊天,打捞历史记忆。书中所录,虽多属记忆片断,然而碎金片玉,往往见宝。  ——《南方周末》


编辑推荐

《黄苗子说黄苗子》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美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 ——陈传席 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曹鹏所做的访谈,被定义为“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两个字用得好!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这套书的价值。能留下这些大师对艺术及人生的第一手资料,算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赵泓 资深出版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人们读此书,有面见大师之宜,实在难得。书中被采访者都是名家巨擘,其言一出,当必反响于世,泽被后人。 ——《中华读书报》 论人、讽世、忆往、揭秘,牵涉文化学术诸多领域内的人与事。有学林艺苑逸闻,也淡往忆旧、品评人物。 ——《中国青年报》 曹鹏先生所为,其实是陪“文化老人”聊天,打捞历史记忆。书中所录,虽多属记忆片断,然而碎金片玉,往往见宝。 ——《南方周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黄苗子说黄苗子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这些书,感谢当当,支持货到付款。


书本内容不错哦


帮爸爸买的这本书


曹鹏《某某说某某》系列的书我把在卓越上能看到的都买了,昨天刚看了王世襄那本,今天粗略翻完了这本,总体感觉比之前的那本强。我是新闻专业,读这套书是抱着学习专业的目的的。这本书来说,前半部分是采访记录,后半部分是作者的评论,准确说是作者几年间有关黄苗子、黄苗子夫人郁风、黄苗子夫人郁风的叔叔郁达夫的文章的合集,甚至包括自己的读书札记。客观的说作者是很有功底的,无论是文字水平和艺术修养和见地,书也是很好读的,但让人不舒服的是作者总是不忘跳出来自我标榜一下,还有在王世襄那本里已经反复提及的两人之间的不快和对工作被调动的不满也在这里拿出来说,昨天的书评里我还比较含蓄,说他“小家子气”,今天就忍不住说是气量狭小没胸襟。最刺我眼的一句摘录如下“2004年7月,我被极其突然地、莫名其妙地、以莫须有的理由调离了我创办并主编的杂志(《中国书画》)”(第82页第二段首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