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研究

吴素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吴素玲  

页数:

194  

字数:

262000  

内容概要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研究》一书,是吴素玲根据同名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修改、补充后的一本专著。电视剧批评是电视剧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勃兴起的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构成了我国电视剧批评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书中认为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是以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分子群体为批评主体、以电视剧艺术家、电视剧作品和广泛的电视剧艺术现象为主要评判对象的、富于知识性、学理性和规范性的批评,既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又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具有如下的美学品格:强烈的文本关注、独具的本体意识、鲜明的思辨理性、执著的探索精神、深厚的文化蕴含、浓郁的人文情怀和严谨的学术风范。其批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美学批评、社会批评、心理批评、文化批评又是运用较多、影响较大的几种批评方式。

作者简介

吴素玲
天津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电视剧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注重独立从事或参与有关课题的研究活动。已完成的广电总局科研项目“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著作评选一等奖;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两项。参与完成教育部重大社科基地项目及211工程子项目各一项。
出版有《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王扶林电视剧导演艺术论》(主编、撰稿)、《历史镜像——电视剧(太平天国)人物谈》、《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主编、撰稿)等专著;发表有《中国电视剧发展史学科建设刍议》、《电视剧批评的多元视角》、《历史剧的文化价值取向》、《电视剧翻拍之路还能走多远》等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及研究对象
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兴起
第一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兴起的背景
第三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美学品格
第一节 强烈的文本关注
第二节 独具的本体意识
第三节 鲜明的思辨理性
第四节 执著的探索精神
第五节 深厚的文化蕴涵
第六节 浓郁的人文情怀
第七节 严谨的学术风范
第三章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方法
第一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标准
第二节 批评方法及其类型
第三节 美学批评
第四节 社会批评
第五节 心理批评
第六节 文化批评
第四章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成就与不足
第一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成就
第二节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 开创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美好未来
第一节 提高学院派电视剧批评主体综合素质
第二节 优化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建构成熟的学院派电视剧批评范式
结语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仔细分析这几种定义,不难看出尽管它们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在一些基本的方面却有着高度的重合: 其一,它们都强调了学院批评的知识性、学理性、规范性; 其二,它们都强调了学院批评主体的特殊陛,即从事这种批评的主要是以学者、专家为主体的知识阶层,这与媒体批评和作家艺术家批评有很大区别; 其三,它们都指出了学院批评以意义的阐释为最终目的,即强调了这种批评的思想格调和文化品位。 由文学批评,“学院派批评”的概念逐渐进入电视剧批评领域。迄今为学院派电视剧批评下过的明确定义所见不多,其中刘哗原所作的定义是: 学院派首先是指一个知识的团体,这个团体以专业化的系统的学习和讨论为宗旨,具有经常性和相对固定性的团体的特点。其次,它又是指一种理论性的形式,是针对一个特有的对象进行知识的量化和严谨的论证的学术风格。因为它常常依托于大学而存在,自然离不开大学教师和研究生这样的群体,因而被冠以学院两字。 学院派的批评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批评,严谨性和理论的开拓性是它的基本特色。 在这里,作者突出了学院派批评的学术性特点,并对学院派批评主体的构成作了一定描述。 在《中国电视剧艺术学学科论》一书中,曾庆瑞曾谈到过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应具的学术“品格”,这些品格包括“始终将自己的理论批评和学术研究和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建设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批评的理论威力”、“有的放矢,追求实证与思辨的尽可能完美的结合”、“借助各种门类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强化方法论意识”、“保持冷静超然的学术立场”以及注重“学术素质”和保持“学术操守”等。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看做是对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一种定义,因为这些“品格”,也就是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特点所在。以上论述在界定学院派电视剧批评中都有开拓性的价值。 科学的定义准确反映对象的本质特征,凝聚共识,体现学界最新、最高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学者们就学院派文学批评所作的定义,还是就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所作的定义都具有高度的启示性。借鉴刘哗原和曾庆瑞就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所作的界定,并征之于有关学院派文学批评的论述,笔者倾向于这样看待学院派电视剧批评: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是以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分子群体为批 评主体、以电视剧艺术家、电视剧作品和广泛的电视剧艺术现象为主要评判对象的、富于知识性、学理性和规范性的批评。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总结电视剧创作、生产、传播、欣赏的规律,其最高追求是揭示电视剧现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彰显学院派电视剧批评家的创造性精神个性,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 对这样的定义有必要再作一些解释。 首先,为什么把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主体界定为“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业知识分子群体”?这样做主要有两层考虑。首先是,以他们为主体,就是说主要是他 们,但不是绝对地仅限于他们。说到学院批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仅是一些大学中的学者所为。实际上蒂博代在阐释“职业的批评”时就是这样做的,他把职业批评的主体仅仅限定为大学的专家教授们。我国的一些学者显然看到了这种界定的局限,因此他们扩大了学院批评主体的范围,例如把一些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和一些专业报刊的高级记者和编辑包含了进去,笔者认为,这样的界定更接近于事实。其次,是说学院派批评的主体,其身份不仅是专家、教授,更是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只是职业身份,知识分子才是社会身份,社会身份才是决定这种批评本质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学院“是知识性、学理性、规范性的表征,正是这种表征决定着学院派和其他派的分野。所以,关键是有无“学院”所看重的知识性、学理性、规范性,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的批评,都可以归入学院派批评,反之,缺乏这些特征的批评,纵然是学者、教授们所写,也不能看做学院派批评。知识分子是从事精神文化生产的人,这个概念有广泛的涵盖性,但又不会大到漫无边际。按照维基百科词典中的解释,知识分子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他是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第二,他是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第三,他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我国从事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作者大多具备以上三种特征,于职业身份之外再对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主体的社会身份加以强调,这样更能突出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精神气质。 其次,关于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的最高追求是揭示电视剧现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特征并不是学院派电视剧批评所特有的,哪种批评不要揭示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问题是,并不是每种批评都以揭示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最高目标的。商业化的批评也包含某种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并不以揭示这种价值和意义为最高目的。所谓商业化的批评,即首先注重经济功能、交往功能的批评,这类批评在目前很常见,如经常见诸报端的以推销某个剧作、某个演员、甚至剧中的某个物品的评论文字。这种“批评”往往以批评之名,行软性广告之实。以揭示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最高目标使学院派批评和商业性的批评区别开来。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种作用,即区别于那种主张“价值中立”、“批评超然”的“伪学院派”。之所以我们要把主张“价值中立”、“批评超然”者称之为“伪学院派”,是因为这样的主张与“学院”精神根本相悖。什么是“价值中立”?是指价值的判断持平中和、不偏不倚吗?真正的学院精神恰恰强调鲜明的价值取向、强调问题意识,强调论辩、争锋。


编辑推荐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研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学院派电视剧批评研究 PDF格式下载



门槛不高 当做知识积累或者专业参考都可以 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