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2-1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页数:

283  

字数:

267000  

前言

  “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干部培训教材”第二版与读者见面了。“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干部培训教材”是劳动保障部为了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在近百名业务骨干和有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编写的。这套教材自2001年出版发行以来,有数万名劳动保障干部将其用作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料,这不仅对实施劳动保障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高劳动保障系统干部业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业务学习、大专院校学历教育、金融系统干部培训等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于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较快,新的理论、新的实践和新的政策急需补充到教材中,教材体系自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2004年1月,劳动保障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培训中心与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开展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和全国高等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自学考试双证书项目,也需要相应的劳动保障专业教材,因此我们启动了教材修订计划。  本次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提高教材的质量,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修订的原则是:在体系上注重相对完整性;在内容、体例安排上注重认知规律,符合教学、自学、考评的需要;在对象需求上以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培训需求为主,兼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其他行业在职干部的学习需要;在教材的内容上,充分贯彻和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准确反映劳动保障实践的新进展,全面吸收劳动保障理论的新成果,教材体例上更加适合干部教育和自学的特点,注重知识的准确性、政策的权威性、内容的实用性和理论的适度性,并有一定的超前性。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法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法的概念及构成、法的表现形式、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适用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主要内容;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包括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分别介绍了劳动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等内容;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包括立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立法体制和权限,并具体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程序;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包括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概念和原则、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的种类,特别是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奖励、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要求与程序等内容;介绍了劳动保障监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作用和原则、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监察人员、监察内容和基本制度等内容;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责任,主要指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民事、刑事和行政责任等;介绍了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包括法律监督概述、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机构及其主要职责、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内容和方式等;介绍了劳动保障行政争议处理,包括行政复议概述、劳动保障行政复议、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险行政诉讼,包括行政诉讼概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行政诉讼程序等内容;介绍了国家赔偿制度,包括国家赔偿制度概述、行政赔偿制度、赔偿方式、计算标准及赔偿费用的来源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法的概念及构成 第二节 法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法律关系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五节 法律适用 第六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法律体系 第二节 劳动法律体系 第三节 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三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立法体制和权限 第三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程序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四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概述 第二节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行为的种类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五章 劳动保障监察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察的原则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监察人员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内容 第五节 劳动保障监察基本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六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责任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责任 第二节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政责任 第四节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刑事责任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七章 劳动保障法律监督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法律监督概述 第二节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 第三节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第四节 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内容和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八章 劳动保障行政争议处理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 劳动保障行政复议 第三节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九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诉讼  学习目标 第一节 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三节 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 第五节 证据 第六节 行政诉讼程序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十章 国家赔偿制度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国家赔偿概述 第二节 行政赔偿制度 第三节 赔偿方式、计算标准及赔偿费用的来源 第四节 有关国家赔偿的其他规定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章节摘录

  (二)行政奖励的种类、程序和作用  1.行政奖励的种类  按照行政奖励的形式,可以将行政奖励分为物质性奖励和非物质性奖励(精神性奖励)。物质性奖励一般指发给受奖人一定奖金或实物奖品。精神性奖励一般包括通令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如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等。  按照行政奖励的发放机关可以分为内部奖励和外部行政奖励。内部行政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授权单位,依法对隶属于它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外部行政奖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给予奖励,如劳动保障部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  2.行政奖励的程序  行政奖励的程序是指行政奖励从提出到结束的一系列过程和步骤,目前,我国尚无专门规定行政奖励程序的法规,一般应遵循以下步骤:  (1)奖励的提出  奖励的提出一般有四种途径:一是受奖者自己申请或申报;二是有关单位或个人建议或推荐;三是群众讨论或评选;四是授奖或负责审查的行政机关自行发现。  (2)审查批准  这是行政奖励的关键部分。奖励的审查机关主要有两类:一是接受申报、推荐的机关;二是专门设立的审查机构。审查内容有:所报情况是否属实;奖励的对象是否恰当;奖励的条件是否符合;确定奖励的形式和等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