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作者: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编  

页数:

101  

内容概要

  实现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战略目标,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搞好培养和培训是基础。为了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我们在技工院校培养高级工的基础上试点探索培养预备技师,创新培养模式,在提升高技能培训质量的基础上,大力扩展高技能人才后备资源。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四个专业的教材正是在此背景下,按照试点的指导思想编写出版的。可谓适逢其时,应运而生。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近日下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适应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要达到3 900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要达到1 000万人左右。从现有的培养基础和培养能力来看,要实现这个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是不二选择。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材的出版,正是创新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产物。它的实施必将成为实现国家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助推力。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特别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带来对高技能人才的新一轮更大需求。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教材,必将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服务。   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汇聚全国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及全国技工教育培训的高端资源,历时两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国内经验与国外借鉴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研究和开发的,终成正果,这也是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迈进深层次的一个重要标志。   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一方面在于它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把实际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主线,把岗位工作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构建了一套具有现代技工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既可服务于学生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又可服务于为生产与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还在于它对学科体系的弃粗取精,并与构建新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相结合。该体系将课程结构从原来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模式,转变为由职业能力课程和能力拓展模块组成的课程结构,将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手段一体化、组织教学项目化、培养能力综合化”。   首批出版的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包括汽车维修、数控机床加工(数控车工)、电气维修和电脑动画设计制作四个专业。教材的编写出版,凝聚着全国行业(企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及广大技工院校教师的心血,也是实施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保证。当然,按照新出版的课程体系教材组织实施教学,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仍然需要相关专家和技工院校广大教师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和努力。   借此机会,我代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所有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和技工院校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有中国特色职业培训课程体系的征程上再创佳绩。

书籍目录

项目一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一、案例分析  二、信息收集   1.生涯人物访谈法   2.网络信息搜索法  三、计划与实施   1.脑图   2.准备活动   【活动1】职业认知   【活动2】绘制生命彩虹图   3.项目训练   【任务1】生涯人物访谈(技术主管)   【任务2】生涯人物访谈(企业HR经理)  四、项目考核   【考核1】完成职业信息调查表   【考核2】完成职业生涯路径分析表   【考核3】完成《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总结报告》 项目二 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群调查  一、案例分析  二、信息收集   1.调查方法及内容   2.职业群的划分   3.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对照   4.行业特征及人才要求  三、计划与实施   1.脑图   2.项目训练   【任务】完成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群调查表  四、项目考核   【考核】完成《汽车维修行业职业群调查报告》 项目三 制定职业能力提升方案  一、案例分析  二、信息收集   1.职业价值观   2.职业兴趣   3.性格   4.技能  三、计划与实施   1.因果图   2.准备活动   【活动1】价值观大拍卖   【活动2】兴趣岛   【活动3】我的成就清单   3.项目训练   (1)【测评一】完成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   (2)【测评二】完成MBTI性格类型测试量表   (3)【测评三】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   【任务1】完成自我分析与评估汇总表   【任务2】自身价值观的选择   【任务3】兴趣类型的匹配   【任务4】职业能力差距对照  四、项目考核   【考核】完成《个人职业能力提升方案》 项目四 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一、案例分析  二、信息收集   1.生涯决策   2.生涯决策工具   3.时间管理  三、计划与实施   1.脑图   2.准备活动   【活动】根据招聘广告制订求职目标计划   3.项目训练   【任务1】填写生涯决策平衡方格单   【任务2】依照SWOT分析法,进行个人职业决策分析  四、项目考核   【综合考核】《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报告》 附件   附件1:职业价值观测试量表   附件2:MBTI性格类型测试量表   附件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

章节摘录

  (2)六种职业兴趣类型的关系  通常,个体不仅仅只具备其中一种职业兴趣类型,而是多种职业兴趣类型的混合体。个体从这六种兴趣类型中挑选三种突出兴趣类型,按主次进行排序,便可得到其职业兴趣类型代码。个体的三种突出的兴趣类型存在着三种关系:相邻关系、相隔关系和相对关系。  相邻关系是指两代码处于六边形相邻的顶点,如As、Ec、sE等。这表明两者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如数控专业的某同学经过细致的自我分析和量表测试,得出其职业兴趣类型为:RCI,这三个代码在六边形。中处于相邻关系。  相隔关系是指两代码处于六边形相隔的顶点,如AE、sC、RA等。这表明两者具有较小的相关性。相对关系是指两代码处于六边形相对的顶点,如SR、AC、EI。这表明两者的特征是完全相反的。  如果个体经过分析,发现自己的兴趣特征所代表的代码是相邻或相隔的关系,这说明职业个性具有一致性;如果兴趣特征所代表的代码是相对关系,则表明职业兴趣比较矛盾、混乱,需要重新进行自我探索,最终达成一致。  总之,不同兴趣特征的个体适合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职业对工作者兴趣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汽车维修技术员一职要求工作者细心、谨慎、专注,能忍受刻板平静的工作环境;而4S店汽车维修顾问一职则要求工作者热情外向、自信且善于交际。如果一个人从事的职业与兴趣相符,工作起来就会心情愉悦、得心应手,更易走向成功;反之,则会阻碍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使个体缺乏工作动机和工作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  当然,绝大多数职业同时和几种兴趣特征类型相吻合,同一兴趣也同时具有若干种职业类型的特点。在择业与就业的过程中,毕业生应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要求处理,不能教条地认为某一职业只适合于某一兴趣特质的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职业生涯规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