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结佛缘 种福田

周文敏 编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

周文敏 编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女人问佛:为何不赐予我与别人一样闭月羞花的容颜?你真不公平! 佛曰:你怎么不知?那些只是昙花一现的东西,是用来蒙蔽世俗眼睛的障碍物,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偏偏有人对它不屑一顾! 于是,女人又问:世间为何有那样多的遗憾? 佛曰:这原本就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体会不到快乐! 女人再问: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害怕不能、把握时,应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还是劫! 女人大惊,乞求道:如何才能如您一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单纯天真。 人人都与佛有缘。 佛说,清静得福报。世人饱受尘世喧嚣之侵扰,遭受嗔怒怨恨之毒害,难以享受清静之福。只有保持心中安宁,方能摆脱私心杂念,方能修身养性,得清静之福。 佛说,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为慈悲。宽容待人,以德报怨,懂得感恩,广行布施,就是在修福。 佛说,放下得轻松之福报。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有痛苦和烦恼,是因为放不下很多东西。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放下不该有的恶念和贪欲,放下让自己感到沉重的东西,放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佛说,懂宽容得和谐之福报。懂宽容知忍让,和谐地与人相处,别人会因你的存在而生活得快乐顺心,你也会因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顺风顺水。 佛说,保持平常心得快乐之福报。保持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坎坎坷坷、是是非非、悲欢离合,自能远离烦恼与痛苦。 你我相识皆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顺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喜舍修佛缘。愿我们心中有佛,与佛结缘。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是生活过得美好。 与佛结缘,以佛修心,可以使心灵得以平静,智慧得以宽广,境界得以提升,可以感受名缰利锁之外的宁静、淡然、幸福、圆满…… 与佛结缘,福自然来! 编者 2011年10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以佛教文化解答现实问题的一本图书,针对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从出世的角度解决入世的问题,起到心灵鸡汤的作用。作者结合佛教小故事,针对当代社会很多人的心理与文化需求,揭示佛教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实用意义,在表达方式上,通俗而不媚俗,浅显而不浅薄,生动但不戏说。

作者简介

  周文敏,作家,在佛学、民俗学领域有着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曾出版作过多部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书籍目录

第1章:悟透人生——命由己造,福由心生
第2章:随缘自在——万事随缘,得自在之福报
第3章:淡漠清心——清净之心,幸福之源
第4章:自伞自度——命运在我,相信自己
第5章:懂得放下——爱恨恩仇,皆为福障
第6章:不出恶言——祸从口出,莫论是非
第7章:忍得耐得——小忍成仁,大忍成佛
第8章:心无妄想——不存妄念,安享太平
第9章:制心一处——用心做事,心自安然
第10章:慈悲为怀——心存善念,福报自然来
第11章:广结善缘——造福他人,成就自己
第12章:宽恕众生——以德报怨,修心是福
第13章: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14章:乐善好施——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第15章:虚心精进——认真做事,谦虚做人

章节摘录

版权页:来是偶然,走是必然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佛说:“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星云大师说:“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自利利他的良方。”每个相逢相知,每个回眸顾盼,每个因缘了断,每个得失聚散,每个生老病死都是定数。老天既让你来到世间就要你享受快乐、承担悲苦,所以来到世间是你的偶然,离开这个世界是你的必然。【谈佛·说禅】夏天里,一位小和尚指着寺院里一片行将枯死的草地,对师父说:“你看,这些小草马上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撒些草籽,不然这儿没草,太难看了。”师父向他挥挥手说:“随时!”许多天过去了,终于到了中秋节。这天,师父交给小和尚一包种子,让他撒到草地里。小和尚高兴地拿着种子去撒。没等他撒完,忽然间秋风四起,种子随风飘走了好多。小和尚大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种子被风吹跑了。”“没关系,吹走的大多都是空壳,种在地里也是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小和尚刚刚播完种,空中飞来了几只觅食的鸟,在草地上不停地啄着。“不好了,种子要被小鸟吃光了!”小和尚急忙告诉师父。“没关系,种子多得很,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清早,小和尚出去看,草地已被暴雨冲得面目全非。他急忙告诉师父:“种子都被暴雨冲走了!”师父微笑着说:“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随缘!”第二年春天,草地上竟然冒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芽,就连一些没有撒种的墙角也冒着绿绿的生机。小和尚高兴得直蹦。师父含笑点头:“随喜!”【感悟·收获】人生何处不相逢?人生何处不离别?王菲用空灵的声音唱道:“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千般的不舍,万种的无奈,走到尽头依旧两手空空,结局还是一样来临。离别,永远是那么的伤断人肠。一个年轻女子,在丈夫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她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不能自拔,甚至想到了死。她心里知道,他永远不会回来了。她整日郁郁寡欢,无精打采。邻居们同她打招呼,她总是爱理不理,一时间,邻居们对她糟糕透顶的脾气不予理解,一个个只好敬而远之。一个青年,外公在81岁时去世,这个年纪已算高龄。应该说外公去世的时候没生什么大病,也没卧病在床,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甚至有的人说这是外公前世修来的福分,也有人说这是外公一生为善得来的造化。话虽这样说,可是他还是不能接受外公去世的事实。有时候哭泣,有时候泪在心里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人不会离开,包括死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命里,有许多的驿站,有许多幻灭的场景。一切都会幻灭,然后归于宁静。庄子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也就算了,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个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死和生并不是人力所能安排的,就像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人是不可能参与和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实情。身躯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一个形体;生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的气;性命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顺应自然之属性;子孙非你所有,是天地寄托给你繁衍子孙的能力。所以,生命是假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还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生死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平常无奇。对于死亡,明智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在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了解生命的本质与永恒的真理的人无所畏惧,也不会为任何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看透了生死的本质,即使面对死亡,也不会悲观,顺其自然,处之泰然。看淡生死才能更好地潇洒人生,享受人生。每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一颗清净心是不变,喜怒哀乐是随缘,只要把握住了这颗不变的清净心,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困惑复杂。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物,如此;人,如是;理,亦然。启示万事皆有缘,人生当随缘。随缘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忧,不躁进,不强求。以佛心保持平和,能处变不惊,并能体会到生活之乐之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结佛缘 种福田 PDF格式下载



珍惜佛缘广种福田是修行的重要资粮和条件.广种福田.福慧双修.成道有望。


沉淀心情


送货速度快,就是精装的外盒有一点压的,给个三星吧。


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人生总有很多悲欢离合。。。佛所倡导的是诱人向善。。。并不是迷信。。。或许有很多思想不被人们接纳。。。但我们可以学习那份对为人处世都有帮助的善念。。。可以在迷惘失落的时候安抚心灵。。。这本书有很多典故。。。更多的是精辟简明的道理。。。。。。。很舒服。。。每一篇都是提升自已的一份修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