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欧金融史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页数:

494  

译者:

徐子健,何建雄,朱忠  

Tag标签:

无  

前言

  修改这样的作品的主要目的是使其反映作者在脱稿后了解的新情况和新的认识,并纠正错漏,其中许多是书评者指出来的。而修订课本则不同,是要更新内容,同时有意加入一些将要过时的内容。我不知道这本书是课本,还是称之为工具书更合适。初稿是根据我的两轮授课笔记写成的,但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别人开着类似的课。自1982年写的初稿完成以来,我了解了一些新的情况,尤其是关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情况,以及从《纽约时报》每天报道中所目睹的欧洲货币一体化日益成为现实。  我对1492年以来几个世纪的西欧金融历史的研究多少出于偶然。因为我对托马斯·孟(Thomas Mun)写于17世纪20年代,但发表于1664年的《英国通过对外贸易获得的财富》(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 Trade)略知一二,有人要我为德国出版商的此书传真本写个介绍。要完成这项工作,我当时对重商主义的历史,尤其是货币汇率问题的了解远远不够。此外,在一次国际经济史大会期间,一位叫马克·斯蒂尔(Mark Steele)的年轻学者问我,第13章关于资金转移的例子为何没有提到西班牙国王在“反宗教改革战争”(1572-1652年)期间如何以兑换券的形式向在佛兰德打仗的将军们转移其雇佣军军饷的情况。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不了解这一情况。但这是尽可能通过努力去弥补的。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使我的研究范围延伸至西班牙在世界各地运送1960年后在秘鲁及更晚些时候在墨西哥所产白银的情况。这些白银主要是通过欧洲运到远东的,但是一部分是直接运送的。后来神圣罗马帝国(主要涉及德国的公国、城邦之类)发生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战争前夕的所谓“Kipper-und wipperzeit”恶性通货膨胀的历史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段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货币混乱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第15章关于金融危机的叙述和在此基础上写的一篇专题文章的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我用两篇特约文章的内容作了弥补。一篇为一个研讨会所作,另一篇是为一个论文集写的。

内容概要

本书对欧洲金融史从初期直至当代的进程进行了精彩回顾。它帮助我们了解西欧货币的演变、金本位的出现和复本位的产生、欧洲大陆和不列颠群岛银行体系的建立、外国投资的纵览、区域和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以及欧洲公共与私人融资等历史。新版的特点是对16世纪和17世纪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并增加了欧洲货币一体化近期发展的最新资料。

作者简介

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是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国际经济学名誉教授。1980年他成为美国经济协会的杰出成员。1985年担任该协会的主席。在他出版的大量著作中主要有《大萧条中的世界,1929—1939年》(第二版,1986年版),《国际资本流动》(1987年版),《国际经济秩序》(1988年版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比较金融史  金融  战争金融  相关的问题  旧的争议  年表、词汇和汇率   年表一:战争   年表二:货币大事   年表三:银行业的里程碑   年表四:金融事件 第一篇 货币 第2章 西欧货币演变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演变  硬币  哥伦布时代前的贵金属产量及用途  频繁发现的时代  货币数量理论  降低硬币成色  价格革命  铸币税  重商主义  金银通货主义  补充读物 第3章 银行货币  贸易与金融  国家货币与私人货币  集市  汇票  高利贷  意大利银行业  汉萨同盟  南德意志  公有银行  瑞典银行  金匠  英格兰早期的银行  补充读物 第4章 复本位制及金本位制的产生  不止一种货币  复本位理论  格雷欣定律  英国金本位制的起初阶段  法国的复本位制  1797年,英国暂停银行券兑换  1810年,《金属通货报告》  1819年,恢复兑换  中央银行的合作  1849年的加利福尼亚,1851年的澳大利亚  拉丁货币联盟  通用货币  1878年的国际货币会议  1880年至1914年的金本位制  补充读物 第二篇 银行业 第5章 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银行业  18世纪  伦敦的银行  清算  乡村银行  商人银行  苏格兰的银行  英格兰银行的分行  股份银行  建立分支机构网  英格兰银行的贴现政策  最终贷款人  工业贷款  补充读物 第6章 法国银行业  从里昂转移至巴黎  约翰·劳  贴现银行  指券  法兰西银行  圣西蒙主义  雅克·拉菲特  工商通用银行  地区发行银行  19世纪中叶的法兰西银行  佩雷尔兄弟与动产抵押贷款银行  19世纪50年代法兰西银行对法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土地信贷银行和农业信贷银行  存款银行  实业银行  通用联合银行  法国的货币与银行  补充读物 第7章 德国银行业 第8章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银行业 第三篇 金融 第9章 政府财政 第10章 私人金融——个人与家庭 第11章 私人金融——公司 第12章 对外投资——1914年前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的经历 第13章 资本转移的实例 第14章 对外贷款——政治和分析视角 第15章 金融危机 第四篇 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 第16章 战争融资、赔款与战争债务 第17章 德国战后的通货膨胀 第18章 英镑恢复黄金平价 第19章 稳定法郎 第20章 1929年的萧条 第21章 20世纪30年代 第五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22章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的金融 第23章 租借、对英贷款与马歇尔计划 第24章 欧洲金融一体化 第25章 世界金融体系中的欧洲

章节摘录

  第1章 导言  国家作为经济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点,以收入和支出的形式组织其经济活动……,难道经济史就不能围绕着货币制度的演变而最有效地编写出来吗?  (米奇尔:《货币在经济史中的作用》,1944年,1953年版,第67页)  不知是否有必要写一部西欧金融史。如果说没有人需要,所以这样一部现代史不存在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我们有世界货币史(维拉尔,1969年版和1976年版;格罗斯克洛斯,1934年,1976年版;也许还有加尔布雷思,1975年),还有几部关于单个国家金融的史书。后者缺乏相互比较,而前者也许内容太散。我认为将欧洲,特别是西欧,作为一个专题历史来研究是一个理想的题目,因为它是由不同但又不是完全不同的成分所构成的一个整体,是现代世界经济史的发源地,还因为它使我们能够追踪金融的演变,中世纪后金融中心从意大利的城邦转移到西班牙、南德意志、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总称——译者注)、法国和英国。西欧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地方有地中海东部诸国、远东、俄国、非洲,还有1492年后的南北美洲,最后还有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但是西欧是一个可以分割的整体。从大的方面来看,西欧的各部分是相似的,但在细节上却不同。正因为是这样,西欧提供了一个根据历史事实整理经济理论的良好背景,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从积累的事实中推导出理论。  比较金融史  我的兴趣是在比较金融史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比较历史上的货币、银行及金融。现今的经济学大部分是以推理为特征的,建立的数学模型雅致优美,但总是与人的行为有差距。历史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室,用以检验这些理论是否对政策感兴趣的政治经济学家有用;比较经济史可以检验其普遍性,而将只适用于某一特定情况的理论搁置一边。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在这方面的目的大相径庭。前者在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时要找的是普遍性;后者寻求的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解释。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项杰出的成就……,一部涉及内容广泛的著作……,写作思路清晰、精巧,融入了法语、英语、德语文献的丰富资讯……,是一部所有试图了解货币史的人所必须阅读的书。”  ——《经济史》杂志  “本书定会列入众多本科生的阅读书目,且补充读物中所列的书目也一定会有益于那些愿意的此领域发展的人。”  ——《经济史评论》杂志  “这是一部极好的书……。阅读本书就像听金德尔伯格教授聊天一样——这一点特别值得高度赞扬。”  ——《世界经济》杂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欧金融史 PDF格式下载



完全没读懂


这本书不错,专业人士的选择噢^_^


学习欧洲金融历史,通俗易懂!


最王道的金融史~~


还没看 很厚呀


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