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徐悲鸿

尚辉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尚辉  

页数:

102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书画的鉴定与庋藏,不但伴随着中国书画发展的历史而发展,而且历代的书画鉴藏又促进了画论的研究与发展,由此又导致了书画风格和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规范了艺术家们个性品格的形成与确定,从中可见书画鉴藏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翻开中国书画发展史,展阅历代有关绘画与书法的诸多理论专著,内中不少的论述其实是有关书画鉴藏内容的,并业已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中国书画鉴定学。而对这一学科的建设,古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一方面表现在皇家内府著录书籍的问世,另一方面则是私家个人著录专辑的大量涌现。拿内府著录书籍来说,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宋代徽宗时的《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再一便是清代康熙时的《佩文斋书画谱》和乾隆时的《秘殿珠林》及《石渠宝笈》了。而就私家的著录书籍而言,从南北朝时虞的《论书表》、谢赫的《古画品录》,到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和裴孝源的《贞观公私画录》,又从宋代米芾的《书史》,《画史》,邓椿的《画继》,再到元代周密的《云烟过眼录》和汤里的《画鉴》,以及明代朱存理的《珊瑚木难》、都穆的《寓意编》、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论》、赵琦美的《铁网珊瑚》、张丑的《清河书画舫》,詹景凤的《东图玄览编》等,直至清代安岐的《墨缘汇观》、高士奇的《江村消夏录》、顾复的《平生壮观》,吴异的《大观录》,吴其贞的《书画记》,吴荣光的《辛丑销夏记》,以及陆心源的《穰梨馆过眼录》和顾文彬的《过云楼书画记》等等。这些著录专著的流传问世,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书画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而且为人们学习、研究、收藏历代中国法书名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透露出古人超凡的睿智卓识与胆略才华。

内容概要

  《现代名家翰墨鉴藏丛书》虽是围绕鉴定与庋藏的内容开展论述,但为使本丛书具有史料性、学术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在具体的撰述中,除了对每位画家的各科作品的鉴定,作品真伪对比实例分析,画家作品市场现状和前景预测,画家书画作品拍卖价格等进行详尽的论述外,还对每位画家的生平经历、艺术的师承渊源、个性品貌及其艺术成就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论述,并附上每位画家的艺术年表、款识印鉴等详尽资料,使之成为具有相当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的工具类小百科全书。尤其鲜明的一点是,本丛书还扩大了图版的容量,增强真伪对比图目,且每幅图版附以精美的文字点评,力求突出阅读的视觉审美效果。  本丛书对每位撰稿者的选择也是一个难题。但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即选择那些真懂艺术,熟悉画家,且能分辨真伪的行家里手。这些作者群中,既有美术院校的教授,也有博物馆、美术馆的研究员,还有美术出版系统的编辑,更有各大拍卖行的鉴定从业人员等。他们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此,笔者代表出版社和编委会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需要说明的是,鉴于中国书画真伪辨识之主观性、艰难性与复杂性,本丛书撰述之观点,选配之图版,仅系每位作者本人的学术研究之观点,只供读者在阅读学习时作参考。最后,值此丛书即将出版之际,还诚恳希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指正。并期盼以后有机会再陆续出版另外一些卓有成就的书画艺术家的专集,以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书籍目录

一、徐悲鸿的生平二、徐悲鸿的教育思想和艺术主旨三、徐悲鸿的艺术成就 (一)走兽类 (二)花乌画 (三)人物画 (四)书法 (五)素描、油画 (六)徐悲鸿的收藏 (七)徐悲鸿的贡献与不足四、徐悲鸿书画辨析五、款识印鉴六、拍卖行情

章节摘录

  1917年12月徐悲鸿来到北京,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同时等待公派留法的机会。在北京故宫,他观赏了大量杰出的中国古代绘画,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中去,开始以他那生气勃勃、富有民族风格的绘画在中国画坛初露头角。  当时北京的知识界很活跃,徐悲鸿也受到了民主主义思想和文化的深刻影响,站在了新文化运动的前列,成为中国画家中最坚决的革新者。他对中国画中的保守势力进行猛烈的抨击,指出中国绘画在该时代的陈腐颓败,号召画坛有志之士奋起革新。对于革新的方法,他明确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1918年12月中旬,在傅增湘和蔡元培的帮助下,徐悲鸿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公派赴法留学资格。  1919年3月,徐悲鸿怀着向西人学习科学和民主,以复兴中国美术为己任的决心,和蒋碧薇一起登上了海轮,离开了祖国,开始了他艺术生涯中转折性的阶段。  当海轮在伦敦港停靠时,他们上岸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画院以及皇家画会展览会。其中,古希腊巴底隆神庙的浮雕使徐悲鸿心醉神迷,流连忘返。一星期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向往已久的巴黎。  到达巴黎,徐悲鸿先到各大美术馆研究西方艺术之长,比较东西方艺术的差别,然后入朱丽安画院学习素描,经过两个月的训I练,他的素描能力突飞猛进。不久,他便去报考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入弗拉芒格画室。课余,便到陈列古今艺术瑰宝的卢浮宫和卢森堡美术馆临画和比较各派异同,研究大师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徐悲鸿 PDF格式下载



名声很大,个人认为有拔高成分。


本以为是油画,里面却是画家的生平简介,不过不算是坏书。


书的质量不是很好,开本很小,图也小印刷不是很精致。建议还是买其他的版本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