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研究

童士清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童士清  

页数:

193  

前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改变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银行贷款仍是经济主体外部融资的主要途径,因此,贷款配置是否合理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均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每一个经济周期几乎都是以贷款的膨胀开始,以贷款的收缩结束。每当经济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时,贷款发放的数量与质量总能引起社会各界的格外关注。童士清博士选择信贷的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作为研究对象,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本书是作者在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是他在多年工作和学习中思考的结果。论文在盲审和答辩环节,均得到了评审委员的较高评价。论文中的一些重要章节已经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我作为他的博士指导教师,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他请我为本书作序,我欣然应允。  信贷的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研究课题。要较好地完成这样一个课题,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要准确。童士清博士工作十余年来,一直从事货币信贷以及有关政策的分析研究工作,对货币信贷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和信贷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信贷行为的变化亦很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贷长、贷大、贷垄断”引起的贷款长期化、贷款集中化等。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和信贷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信贷行为的变化亦很大,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贷长、贷大、贷垄断”引起的贷款长期化和贷款集中化等。本书深入阐述了这些变化及特点,展示了30年多年来我国银行信贷演变的历史进程,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做了深入分析,从现象到理论再到实证,层层推进。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构,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作者简介

童士清,1975年生于安徽金寨,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先后在陕西财经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学习金融学专业,分别于1997年、2000年和2008年获经济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从事货币信贷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在《金融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概念、基本假设和方法 1.2.1 有关概念 1.2.2 基本假设:关于规模导向与利润导向 1.2.3 关于方法论与数据来源 1.3 文献综述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2 信贷制度变迁及其逻辑 2.1 信贷:财政的附庸 2.1.1 计划信贷配置制度的确立 2.1.2 信贷与财政:货币资源配置的两种途径 2.2 信贷:财政的替代 2.2.1 放权让利式改革与国家财力的下降 2.2.2 财政融资功能的下降与信贷重要性的上升 2.3 信贷:融资功能的回归 2.4 小结:关于行政性信贷配给与市场性信贷配给3 信贷总量增长:轨迹描述与实证分析 3.1 信贷增长轨迹:改革开放前后的不同情形 3.2 贷款供求与贷款供求函数 3.2.1 完美竞争性信贷市场贷款供求:贷款利率是决定性因素 3.2.2 S-W:非单调的贷款供给曲线 3.2.3 S-W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3.2.4 中国的贷款供求函数:一个综合 3.3 信贷增长的实证分析 3.4 小结4 信贷投向结构:关于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 4.1 信贷投向结构与信贷配给 4.2 市场性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 4.3 信贷配给与信贷拥挤并存的原因 4.3.1 银行风险观、利率管制与超额信贷供给 4.3.2 预算软约束、银企关系与企业过度借贷 4.3.3 银行市场定位雷同与信贷集中 4.4 信贷配给、信贷拥挤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5 信贷期限结构:信贷长期化的原因与结果 5.1 信贷长期化的事实 5.2 信贷期限结构的决定:理论分析  5.2.1 信贷期限的决定  5.2.2 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期限结构的主要因素 5.3 信贷长期化的原因:实证分析  5.3.1 变量选取  5.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相关性检验 5.4 信贷长期化的微观与宏观影响6 贷款/GDP:变化态势与影响因素7 金融机构信贷运行与宏观经济8 总结与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改革开放以前,国有企业的融资主要靠财政拨款,此时的融资制度可以称为财政主导型融资。而且,财政与国有银行在为国有经济提供融资方面有着明显的分工:国有经济的固定资金主要由财政提供,而国有银行主要为国有企业提供部分流动资金。1978年以前,财政供应了国有经济几乎全部的固定资金,而且提供了一部分流动资金(所谓“铺底流动资金”)。1972年,财政提供给了国有经济57.5%的流动资金;至1978年,国有经济中仍有26.3%的流动资金是由财政提供的,财政实质上替代了金融的部分功能(张杰,1998)。在改革开放前“大财政、小金融”的制度安排下,没有中长期贷款的生存空问,银行发放的贷款几乎都是流动资金贷款。改革开放后,由于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国逐步形成了“弱财政、强金融”的格局。改革开放初期,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要存续和发展,需要长期资金供应,而财政供应国有企业资金的能力持续下降。“拨改贷”是减轻财政供应资金压力的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向国有银行寻求长期资金支持。当时的理论界也开始探讨发展中长期贷款作为固定资产再生产资金的补充来源问题(曹尔阶,1985),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主体逐渐由财政转移至金融部门。1979年以后,财政基本上不再对国有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而且投资在固定资产上的比例开始大幅下降,银行开始并逐步扩大发放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贷款。  改革开放以后,中长期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不断上升,贷款呈现出明显的长期化的趋势。如图5.1所示,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由1980年末的47.5亿元上升至2006年末的106512亿元,年均增长36.2%,增长速度惊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金融机构信贷微观运行与宏观效应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