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透视碳金融

周逢民 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

周逢民  

页数:

3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化石能源,尤其是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约占一次能源的四分之三),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高耗能、高排放的模式。如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并将付诸实践。其次,是应对气候不利变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是气候脆弱型国家,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之一。近几年发生的大量极端气候现象,如南方雪灾、北方酷暑、西南大旱、雨灾和泥石流、飓风等,都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随着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强气候变化的应对工作已经十分紧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第一节 气候变化
一、永不停歇的气候变化
二、温室气体大爆发
三、变暖的全球气候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认识
一、自然因素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全球变暖的原因
专题1-1气候的历史与历史的气候
第三节 气候变化的应对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
二、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三、全球应对政策与措施
专题1-2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切实行动
第二章 碳金融的市场缔造
第一节 碳金融的溯源
一、低碳经济的本质
二、碳金融的概念
三、碳金融的不谐之音
专题2-1碳金融解析:“碳”如何与“金融挂钩?
第二节 碳金融的市场框架
一、碳金融的市场基础
二、碳金融市场体系
三、碳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机构
第三节 碳金融市场的灵魂——碳交易
一、碳交易的产生
二、碳交易的投融资模式
三、全球碳交易平台
四、碳交易市场的状况
专题2-2国际碳交易如何结算?
第三章 中国经济的低碳转变
第一节 低碳——全球共同的选择
一、何为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效应
三、席卷全球的“绿色新政”
专题3-1世界经济进入“低碳时代”
第二节 低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一、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发展的中国动力
第三节 低碳——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一、中国能源可持续供应形势
二、发展模式之变的“发动机”
三、任重道远的蜕变
专题3-2警惕“低碳陷阱”
第四章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碳金融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全球博弈
……
第五章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及思考
第六章 中国区域碳金融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二)新型城市化道路和低碳城市  城市是能源重点区域,根据OECD和欧盟国家的经验,城市建筑和交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耗的2/3。中国建筑和交通用能占终端能源消耗的比重增长得也很快,其比例由2000年的35.9%上升到2007年的41.9%。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城市形态改变起来也很难,因此应尽早进行布局优化和提高基础设施的能源效率,发展低碳城市,避免碳锁定。  紧凑型城市化道路。研究表明,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人均能源消耗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中国需要吸取国外分散城市化模式的教训,走适合中国特色的紧凑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适度提高城市密度,依托特大型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组团,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并将紧凑型城市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中。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模式。一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控制私人汽车无节制增长;二是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200万人口以上有条件的城市都应鼓励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三是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城市低碳建筑。一是引入建筑物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二是对既有高耗能建筑开展节能改造,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改造;三是支持对重要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展研发和产业化;四是利用财.税政策鼓励开发商和消费者投资、购买节能低碳建筑,对于购买节能低碳j建筑的消费者给予减税优惠;五是开展节能低碳建筑示范。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具有突出而鲜明的研究特色,它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务经验,全面系统地将碳金融的历史和发展娓娓道来,公正客观地对我国碳金融的发展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内容深刻,引人深思。恰逢“十二五”开局之年,本书的面世正逢其时。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丁志杰    当前,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周逢民同志撰写的《透视碳金融》是系统研究碳金融问题、描绘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的专著。该书聚焦热点难点,彰显了作者的理论功底及勇立潮头的战略眼光,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    经济的低碳转变,离不开金融的承载与推动。碳金融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本书放眼国际、立足国内,把碳金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 赵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透视碳金融 PDF格式下载



书的内容不错,价格也算比较便宜了。挺有针对性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