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迷神记

施定柔 朝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1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作者:

施定柔  

页数:

296  

字数:

179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云梦谷马夫的儿子刘俊八岁时来到谷中,与慕容无风的儿子慕容子忻结为好友。子忻先天不足,慕容无风倾已所学教儿子学医。子忻一面学医,一面却偷拜高人为师学习武艺。长至十六岁,子忻开始不满意循规蹈矩的“大夫”生涯,总是行侠仗义,结果惹得仇家前来追杀,将云梦谷闹得鸡犬不宁。为了云梦谷的安全,子忻索性浪游江湖,当起了地道的“江湖郎中”。  在子忻江湖生活的第一夜,他遇到了少女苏风沂,二人不打不相识。六年之后,两人再次于异地相遇。此时,苏风沂因父亲之命已行将出嫁。要嫁给人武林世家弟子王鹭川。为了子忻,苏风沂毫不犹豫地逃出家门,跟着子忻一路来到了嘉庆。在那里他们遇到了郭倾葵和沈轻禅。郭倾葵就是子忻少时的好友刘俊,而沈轻禅则与郭家有世仇……王鹭川为救苏风沂而亡。苏风沂甚为伤心,二人感情更是茫茫未卜……

作者简介

施定柔,湖北武汉人,现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博士研究生,晋江原创网首席女作家。代表作“定柔三迷”:《迷侠记》、《迷行记》、《迷神记》。2004年首次连载发表后,仅一年时间,点评阅读积分已位居晋江原创网总排名前5名。关于“三迷”的讨论,至今仍在网络中高潮频起,不但吸引了无数大众读者,更引得许多文学研究者对其进行评论。“三迷”所独创的水墨江湖风格及女性主义创作成为新武侠这一流行文学中的奇葩瑰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寒冬夜行第二章 潜龙斋岁月第三章 证类本草第四章 小江湖朗中第五章 小湄第六章 屋子中的屋子第七章 竹殷第八章 苏风沂第九章 危险的补充第十章 一篮情感的鸡蛋第十一章 逝水茶轩第十二章 清欢阁第十三章 儿时好友第十四章 自己的神第十五章 回春堂第十六章 表兄遥远第十七章 雏菊第十八章 青第竹马第十九章 冷杉与古藤第二十章 青苹果第二十一章 风摇醉魄第二十二章 丁将军第二十三章 青岭山第二十四章 尾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迷神记 PDF格式下载



从网上把这本书看了三四遍,还是忍不住买了!又看了好几遍。现在已经推荐给了N多个人了!女人眼中的江湖!


一直想买施定柔的书,可是总是没货,什么了时候能有货?


文笔美,感人


可惜是06年的。。。跟书面一致的


很喜欢这本书,可是第二本买不到阿!


内容很不错!值得看。


很另类,但写得很好!


写的不错~~文笔和内容都好~~


这一册主要是讲第二代幕容子忻和苏风沂两人的故事。刚开始,子忻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江湖郎中形象。作为云梦谷的继承人,神医之子,富贵逼人却甘愿做一个穷困潦倒的江湖郎中,哪怕饥寒交迫、露宿街头。他身残,却坚持要骑马,要离开父母,要独立。他也可以凭借学识著书立说,甚至如同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小子一般与父亲在学问道理上掐架。却一丝不苟地帮寺庙抄经书。足够特别的了。便是如此的子忻却也不是顽劣叛逆的富二代的形象,他行走的日子里,信奉“不打算认识任何陌生人”却又悬壶问世,以己之力造福一方,竭尽所能救死扶伤。很矛盾的个性啊。
所有的铺陈都是为了让他偶遇婚前综合症,惧婚想逃婚的苏风沂。当他们俩结伴同行时,日久生情了。这一路就像妙趣横生,诙谐的比喻一样:“女人的情感就像一篮子鸡蛋,如果她要将鸡蛋送给你,你一定得吃下去,不然就会坏掉。”
苏风沂紧紧跟上了子忻,不粘人,却又紧紧相随“想尽办法在子忻身上建立某种关系,到头来总是困难重重,脆弱无比”,而她一个人的甜蜜只能对朋友沈轻禅说“早晚我要嫁给他的。你看,他就在那个角落里行医,每天的这个时辰都在。”我看,特立独行,不是在于特立,而在于独行----正是子忻什么都自己动手的独立精神吸引了这位逃婚女。苏姑娘的逻辑是:“——你晓得天底下的人,一旦有毛病,就会有问题。像子忻这样有毛病没问题的人,真的很少!”一眼看穿本质,或者说慧眼识珠,却也给人一种冷笑话的感觉可不是。

这部小说里让我讶意的便是这些闪烁着“冷笑话”意味比比皆是的句子,比如郭倾竹郭倾葵的对白:
——无论是死去还是活着,只有人才需要时时被安慰。
父母的死虽让他震憾,却远不如那一夜他站在冰水中的感受真实。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只要想起这一夜,便没有过不去的时候。
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他让太多的事情轻易地“过去了”。他想当大侠,便让“大哥”过去了;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便让“仇恨”过去了。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选择让什么过去,不让什么过去。
“仪式有仪式的好处。有些东西如果脑子记不住,仪式可以让身体记住。”----“你看过观音庙里磕头的女人了么?她们并不是因为信才磕头。而是头磕多了,便信了。”

原以为苏风沂是一个甜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没想到也有一段儿童阴影。这一点居然和子忻一样,子忻的心中也有一个小湄。当瘟疫当前,子忻终于开始认识到真正的苏风沂“汹涌的笑声和无畏的面容之下,隐藏着孤独胆怯的灵魂。”

从小爱着苏风沂的未婚夫王鹭川为心上人而死,这也是很寻常的桥段了,苏风沂与子忻分手当然最后又牵手。总体来讲,整个故事较为平淡了些,场面更小,或者说作者的视线更收得窄了,更多的放在传授人生感悟之中。我想是不是生活中那些爱而不得,自卑而寄情于美食后发福反复折腾自己的女孩子们给了作者的创作灵感。若说两个主人公,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完整”,苏风沂明白这一点,找到他告诉他:
“所以你选择了放逐,选择了流浪,认为自己不配过好日子,是么?”
“这不是你的错!”“请不要让爱你的人也跟着一起受惩罚吧!”
“也顺便原谅我。”
“原谅你什么?”
“凡是你不喜欢我的地方,都得原谅。”
“只要你是你自己,我都喜欢。”

至此一个彼此救赎的故事宣告圆满。


  除了第三部略差些,3分,其余4分。推荐!
  
  我知道有人看到我的标题就会留言:“老文了!”唔,这不是重点。我看文只管好不好看,不管年代的嗯。
  
  --------------------------------------------
  
  古代武侠言情文,1v1,不怕站错队。结局HE。非穿,应该是北宋(因为有人说起李师师)。
  文章主线即为离合,所以我用了红楼里的一句诗做标题。
  第一部讲男女主一见钟情、冒险寻求真相,第二部男女主悲欢离合,终得相守,第三部说的是他们儿女的故事。
  情节高开低走,第一部到第二部女主“身死”,略激烈,后面趋于平淡日常。
  本文主要评说第一、二部。第三部零星剧透放在最后一段“杂感”里。
  
  --------------------------------------------
  
   男主慕容无风,双腿天生残疾无法行走,心悸风痹样样有。其人个性倔强,极端洁癖,不愿意麻烦别人,身体再差也不愿躺着见客。甚至因身体孱弱差点在浴桶里溺水。所谓老天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男主无风自小聪慧,后修成神医,使得所辖之云梦谷富甲天下。
  无风想寻找身世,故延请剑客女主楚荷衣代为调查。书里暗示,荷衣语出《楚辞》“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可惜如此典雅飘逸的名字的主人,却是个武功高强、大大咧咧、随性不羁的孤儿。
  说到男主设定,不由想起小时候迷得七荤八素的电视剧《雪花女神龙》,里头帅呆了的男二欧阳明日也是残疾神医。看过的人一定会有自觉代入感的嗯。
  
  --------------------------------------------
  
  近似古龙
  文章开头进展较慢,有非常多的对话描写,需要一点耐心。
  作者喜欢用一句一行的格式,铺陈大量对话,语言略有跳跃性,文风略近古龙,情节悲凉伤感,没有古龙那种飘逸洒脱的意境。如果古龙文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云遮雾罩的侠客,那《三迷》就是时而神来一招的沉郁女剑客。虽然这文被归入武侠,但我觉得言情更重些。
  
   盲人唐潜抱着不能行走的无风跨入门槛,眼看无风脑袋要撞门框上了——
   卧室到书房有个门,门沿虽宽,横抱着一人而过却一定会撞到脑袋。此时慕容无风忽然醒悟唐潜是个瞎子,眼看着他往前走,心中不免有以下嘀咕:
  ——“他看不见路,进来的时候也许根本就没有发现这里还有一道门。”
  ——“过门的时候倘若他不改变姿势,我的脑袋一定会撞到门框上。”
  ——“他走得那么快,会撞得很猛。”
  ——“我要不要提醒他?”
  ——“提醒他,就暗示他是个瞎子,这样做有失厚道。”
  ——“所以我的脑袋撞墙已是不可避免。”
  想完了这些,他连忙闭上了眼,准备听见“咚”的一声。
  脑子已在寻思该涂什么药膏消肿。
  
   无风脑袋在这一瞬间流动了七段思考,一串接一串,引出最后竟然没撞门上的结果。又暗示无风心思细腻的个性。
  
   作者还喜欢用一种描写方式:新一章开头,不直接描写主角,而是通过周围人的眼睛带入男女主。如,主角去客栈投宿,作者先写客栈老板娘阿吉起居、服饰、日常生活,突然来了一对出手大方的客人——男女主出现。颇有古龙之风。
  
  --------------------------------------------
  
   以质朴之笔,写凄绝之事
  作者下笔狠辣,该下手时绝不手软。
  荷衣告诉无风自己有孕,无风沉默半晌,不忍将病体遗传后代,遂以保胎之名诱骗荷衣服下堕胎药。荷衣出走,然后借接生婆之口“打下了一个已成了形的女胎”,情节流动极快,强力爆发,惊心动魄。这是迷神的第一个言情高潮。
  无风被杀手挟持,荷衣一身红衣,义无反顾去救他,被杀手一刀穿腹。无风到猎户家求宿,半夜猎户侮辱重伤的荷衣,荷衣心道无风斗不过猎户,咬牙不开口。无风惊醒,虽杀了猎户,但为时已晚。荷衣第二次怀孕,无风不知情,以不想拖累为由请求荷衣离开他。荷衣离开后找了劣质药物流产,无风又通过接生婆之口才得知真相。
  又一个虐心段。我想现在都很少有作者会安排这种“后妈重口”情节。能与此段媲美之文——据我阅读量来说——唯有《妃子血》(周梦)可比肩。
  
   前面说了,这篇文的重点不在武侠,在言情、在离合。迷神离合诱因在孩子:无风恐重病遗祸后代,不让生;荷衣颠沛半生,渴望一个孩子,所以爆发冲突。
  很现实、很自然。一点不矫情。反观现在主流言情,女主大喊“我不听,我不听!”,弄不弄拈酸吃醋、疑神疑鬼、矫情拿乔,看的人生厌。
  
   第二部迷侠的离合主要在外力。
  唐门偷走无风心血之作《云梦验案类说续编》,如果再写一次,以无风病体定不能支。荷衣冒险偷书,却被炸药炸塌的石头掩埋在洞穴里。无风以为她死了,大病一场,但为了幼女子悦,他锁了荷衣遗物,将钥匙抛入水中,咬牙挣扎活下去。
   “对不起,荷衣……我要忘掉你。”他怆然凝视那一道道渐渐散开的水纹:“为了子悦,我还得活下去。”
  钥匙迅速沉入水中,眨眼间就消失了。
  倘若记忆也能消失得这么快,就好了。
  
   荷衣“死”后,全文情节归于平淡,我向来不爱看进度极慢的平淡文的,尤其不耐辛夷坞那种小清新到死的风格,但能把平淡文写的如此有声有色的,这文算是第一。
  
   行文时而隐晦富有意境。荷衣小时练过柔术,手指可反向弯曲。这一小小伏笔在后文却有照应。无风昏迷时的轻轻一折……
   她的手在他的身上游移着,半晌,他却忽然惊醒,忽然恼怒地抓住了她的手。
  荷衣当然知道慕容无风平日不喜与外人交接,自己只怕是唯一的一个与他身体有密切接触的人。
  所以她没有放开自己的手。
  他的手在她的手上抚摸了片刻,似乎在猜测什么,末了,却轻轻地将她的中指往相反地方向一折。
  那中指便柔软地弯了下去。
  他的手便松开了。
  
   虐够了,来段搞笑点缀一下。向来严谨的、再疼也不喊的无风在和荷衣独处时,突然插一句:
   她按摩了一会儿,手开始用力。
  他的脸冷汗直落。
  “很痛么?”她轻轻地道。
  “还好。”
  “说真话。”
  “救命呀。”
  “行了,今天我饶了你了。”她一笑,放开了手。
  
   通俗的描写,强烈的既视感,我会心一笑。此文不卖弄文笔,语言质朴,以实写实,看似平淡,却很感人,时而穿插点缀之笔,令人精神一振。
  
  --------------------------------------------
  
  罗列一些Bug、剧透提醒、杂感随想:
  1、男女主莫名其妙就爱上了,进展太快,看的人一头雾水。难道是一见钟情?难道我看日久生情文太多了?
  2、男主无风真是打不死小强啊!无风被唐门抓走,斩下一条萎缩残腿,原本孱弱的身体更加弱不禁风,弄不弄心悸、呕吐、吐血、昏迷、头晕、风湿、全身僵硬,在用重话赶走荷衣后,自弃沉湖,但就是不死!
  3、荷衣太能生了!计有怀孕四次,流产两次,我都怀疑是不是H一次就能中彩一次了。
  4、荷衣是善良忍耐、无私爱情有些过度。无风至少主动赶走荷衣两次,每次荷衣都回来了,不是无风被抓赶去救人,就是默默潜伏无风身边,还有忍不住思念回归……
  5、第二部迷神里,荷衣被乱石砸中失忆、困在石洞里,但获救了。书里明说那是个只有一个出口的洞,不知道何人以何种方式救了她。
  6、无风似乎很喜欢把东西扔水里嘛,他扔过钥匙、琴、船桨拐杖、药品,还扔过一回自己(自沉)……
  7、波斯商人卖给无风一盒治风湿的药。彼时荷衣已“死”,无风悲伤最终没有吃。于是此药不了了之……买药时讨价还价描述半天,最后竟然没了……
  8、单相思无风的大夫吴悠,无忧也。好名字。姓吴的人难取名嘛。
  9、因写法特殊(前面说了,主角经常借他人之眼出场),所以设置大量过场人物,但主角和过场区分清晰,所以不存在记不清谁是谁的问题。
  10、如果追求前几部结局而去看第三部的人,建议看看开头就行了。第三部开头还有点荷衣和无风的零碎故事,最后提了提子悦,其他内容和前两部八竿子打不着:第三部叙述了无风独子子忻的游历、爱情经历。结局谈不上皆大欢喜,三角恋较多,一半配角死掉,但男女主最终在一起了。相比之前的悲恋离合,略显得平淡,而且到结局时进展猛然加快,戛然而止,让我略不适应。
  11、第三部提及,男主无风独女子悦嫁人后连生两子,均因遗传而早夭,子悦悲伤,将手捆在湖心亭栏杆上,抱石沉湖。无风悲痛,再也不去湖心亭。
  12、前面说荷衣渴望孩子、爱孩子,在第三部却不闻不问(无任何安慰之辞),任凭子悦自戕。很奇怪,大概是bug吧。
  13、文章有一定跳跃性,所以一些细节和人物结局被略去,过分追求细节、希望每一个伏笔都有解释的人请留神。如,荷衣身世真真假假,最后不了了之。天山冰王、顾十三都没有结局。
  14、据说作者另一部作品《江湖庸人传》暗示《三迷》主角一个死了,一个殉情,是悲剧结局,但此文已坑多年,所以我没看。权当没有。
   满分十分,我给8.5分。力荐。
  
  
  By:浮舟
  2013年5月4日, 16:30:12
  原创书评,非本人禁止转载。


  
  和其他几本不同,《迷神记》的主题并不是爱情,而是成长和寻找自我。(其实迷神记我没太看懂,理解的也不一定对,以下只是我的个人观点:P)
  
  子忻从小处在天才父亲的阴影下,父亲是他的偶像,也是他要突破超越的对象。他并不愿意沿着父亲的路线走。无风因为其病痛,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留在云梦谷中。子忻虽然也有风痹、腿疾,饮食有很多禁忌,但他的身体比无风强健得多,他有条件走出谷中,去亲眼看外面的世界。他选择做一个江湖郎中,即有少年反叛心理的因素,也是因为他很迷茫,想借此找出属于自己的路。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小湄,小湄的死使他不能原谅自己,他不允许自己享有安定、舒适的生活,出走也是一种自我放逐。那位神秘的竹殷不知是真的妖怪还是只存在于子忻的想象中,这个角色我一直没明白他的意义,也许他是子忻内心的折射?
  
  子忻在外漂泊多年,但他一直没有找到心灵的平静,没有一个地方或一个人可以让他安定下来,苏风沂原本可以做到,但命运似乎也阻止他们在一起。他也始终没有走出父亲的阴影,因为他写的书仍都是针对父亲的观点,虽然意见与父亲相左,但这种争论存在本身,就说明他摆脱不了父亲的影响。
  
  直到最终,苏风沂的话才使他领悟:真实地面对自己,原谅自己,让自己幸福,才能令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幸福。他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向苏风沂求婚,带给了两人幸福。
  
  苏风沂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内心深处惧怕男人,无法与所爱的人亲密,只能一次次地逃婚。她爱子忻,勇敢地追求他,但距离越近她越害怕,于是会不自觉地推开对方。但她最终还是勇敢的,也因此获得了幸福。原来如果深爱着一个人,什么恐惧都可以克服。
  
  苏风沂是一个抗击命运的斗士。她出身官宦大家,但她不甘于被父亲利用,父亲看不起女儿,不给女儿传授鉴古的专业知识,她就偷偷地学;社会不认同女子的专业性,可她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认可,做出了自己的事业。她的身上,有现代女权主义者的身影。
  
  唐蘅是个性别错乱症患者,也就是俗称的易装癖。这样的人即使在当今社会都属于边缘人士,更不用说是书中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了。唐蘅是个勇敢的人,他不逃避自我,选择正面面对,并不隐瞒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渴望被认同,但现实是残酷的,他被主流社会所唾弃,只有极少部分人完全接受真实的他。唐蘅当然是痛苦、迷茫的,由于被大多人所排斥,唐蘅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朋友“阿青”――一个小青蛙木像,这和宗教同理,通过信仰,他有了朋友有了依靠,借此使自己坚强。最终唐蘅娶了沈轻禅,固然是为了帮助沈轻禅,但也代表他对社会的一种妥协。
  
  郭倾竹背负了祖辈的仇恨,顺从自己的命运,将猎杀仇家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最终他成功地杀死了所有仇家,但弟弟也死了,他的人生也全毁了。郭倾葵、沈轻禅想要抵抗这种命运,但他们的力量太弱小,未能完全成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成功的,最终沈郭两家仍是结合了,唯一的血脉流着两家的血。
  
  慕容子悦是另一个被命运压倒的人。从她小时候的描写来看,她是一个相当聪慧、坚强的女子。没想到最终因无法生下健康的孩子而投水自尽。由于她形之于外的坚强,没有人看到她内心的脆弱,她的死造成了所有人的遗憾。(现代社会的很多自杀者都是这样的情况,在人前开朗自信,可内心深处有难以承受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发展成绝望,并且感觉没人能帮助自己时,就可能选择绝路。这是个社会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我爱这故事,爱这故事超过了《羽传说》。。。。。。
  因为最终的结局,他们没有留下惨烈的遗憾,而是归于生活,归于平凡,在人间烟火的日子里相伴老去。
  
  苏风沂再见到子忻的时候,她胖了三大圈,而子忻左手也已经完全不能动了,帮庙里抄写经书度日。
  我永远记得书的结尾,风沂说,我们成亲吧。子忻说,你怎么不早说。
  后来子忻对方丈说我不再来抄经了
  方丈说 哦那酬劳可以再长些的
  子忻说 我成亲了
  方丈说 那恭喜
  子忻说 我娘子说了,她挣的钱完全可以养家,我可以在家安心写书。。。。。。。
  
  看到结局的那一刻我非常非常想结婚,很想结婚了。我想成为这样的娘子。
  
  羽传说也好,缥缈录也好,旅人也好,他们骗了我好多年,我以为燃烧了热血的少年走上巅峰失去一切才是故事的常态,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为什么一定‘没想到多年以后’或者‘很多年前’这样的句子作开头
  为什么不是有一天他们一起办了青都学院每天放课后牵着手去逛旧书市场。
  为什么不是有一天早上她催着他去排队买米而他笑着说再存存不了一辈子的去。
  为什么不是他寄信给他们问小孩子夜里哭要怎么办。
  
  凭什么受过大伤痛的人就得一直遗憾下去呢,凭什么你不再相信自己能得到安稳幸福的生活呢?当有一天你在平静的生活里感到安心,再回头看,那些事都不是大事。
  
  
  生若求不得,死如爱别离,终有一天你会懂这谜题


  【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
  
  这是零四年,很早以前的一本书了。当年风行在晋江。一代人的回忆。按照很多人的说法,她引领了一代水墨江湖的写法,以及女性作者特有的柔情与坚毅的混杂。当然,这话可以从另一方面理解,现在看来并没有当时那么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够特立独行,不够出彩。可是,这些都可以原谅。毕竟是一代开创者。
  
  
  
  老规矩,我是看了结局才决定读这本书的。
  
  【嫁给我吧。
  
  你为什么现在才说。
  
  现在说晚了么?
  
  不晚。一点都不晚。】
  
  
  
  很好。我想,于是我开始细细读起来。
  
  前几章都没有过于吸引人的细节,且人物刻画得略显生硬不自然,直到行医开始,人物性格终于开始慢慢始终如一。浪荡江湖,多么美妙的事情。虽然,这其实只是一种逃避。是因为失手导致另一个人的死亡,而感到害怕和愧疚。
  
  主角的感情有些拖沓,反倒是配角的感情让人震撼。
  
  家仇与爱情,向来是武侠小说的最爱。这种让他们纠结的情感,一步步崩溃,直至死亡。
  
  于是一个死了,在家族的逼迫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于是一个照顾着两人的遗腹子,幸福,又或者不幸福。
  
  于是一个帮着他们幸福,逃过那可能的闲言碎语。
  
  于是有人开始反思开始怀念开始念叨对不起。
  
  用死亡,换取自身的自由。亦用死亡,换取他人的后悔。
  
  
  
  敢不敢说我爱你。
  
  爱一个人,就是爱了。对方不爱也无妨,对方给于怎样的反应也无妨。
  
  可是,怎样说的出口。
  
  她的性命,是爱她之人用性命换来的,这之间存在让他们心生罅隙的误解。于是他远远离开,于是她在疯狂的惦念之中迷失自己。她有秘密。那是跨不出去,无法最终把自己交出去的秘密。却没想到,他也是一样。
  
  不过还好,最终有人帮他们想通帮他们在一起。若不然,就是极大的遗憾。知道死的时候才可能意识到。
  
  
  
  慕容子沂。苏风沂。
  
  我想我会记得他们。
  


  子忻是一个迷,其实却只是一个有心事的孩子,那心事成了他的梦魇。风沂,尽管成长中有伤痕,她却是强盛的,坚韧的。记得子忻说过,如果你喜欢一样东西,无论他变成什么样你都得喜欢。其实若是那个都得换成了都会,会更喜欢吧,当然,作为配角控,最心疼的是王鹭川,那个本来活的最好的男子。


  标题就是我的感觉
  
  前两部觉得还不错,还算古代,还是江湖。
  
  但是到这一部,人物都太个性了吧,即使是古代的江湖人似乎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吧。这些人似乎后不知道还有“责任”这个东西的存在。
  
  我怎么看都觉得很90后。


  这一个月我着迷于一套古代小说,三迷。
  男主角不会走路,有风湿,有先天的心脏病。于是不能行动自如,还不能大喜大悲。
  然而他的内心坚定无比,比正常的人要有个性许多。
  他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连发病时都坚持自己推着轮椅。他有严重洁癖,很有自尊的希望别人知道他可以将自己料理得妥帖整齐。富有的他,住处从来不要佣人。
  他的身世成迷,身体不便,却又固执要强,所以他活得很不快乐。
  他是一位名医,以他的医术带动整个地区富甲一方。可惜他依旧生无可恋。
  直到他遇见荷衣。
  荷衣来是为了生计,她为了一大笔银子来给他探究身世。
  她机灵爽脆的站在行动不便的他面前,介绍道:我是跑江湖的。
  她爱大口吃肉,喜怒分明,但从不拘泥于小女儿气,该气的时候气,气过便算了。
  她的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甚至对生活的热爱都打动了他。
  最后,他的身世之迷已经不再重要。包括她的,她那模糊不清的身世,也不再重要。
  迷是什么?知道了答案也许比不知道还叫人糊涂。
  就如他与她,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就那么再也不愿分开了。别人糊涂,他们彼此心中明白就好。
  有人说得好:荷衣爱生活,无风却将所有的爱都给了荷衣。
  三迷中第一部,故事说得好。第二部说到了两人的分离,又很动情。
  在读到无风不理荷衣,荷衣急得剪掉头发时,我哭。读到无风去有深刻夙愿的唐门祭悼荷衣,写给唐门的拜见信中,自称“一介蜉蝣,不知旦暮”时,又哭。
  爱的最高境界,是忘掉自己。荷衣与无风都是如此,将对方摆满在自己心中。
  还有一处细节。荷衣一日回家,习惯用了轻功,走到门口想起无风心脏脆弱,突然见到自己会被吓到,于是又掉头准备放重脚步重跑一圈。
  细节见深情。
  到第三部,有人埋怨散漫,中心不明。我却很爱,看到一群人聚会又离散,看到热闹又看到寂寥。更象荒谬又无奈的真实人生。
  他们都出身名门,却都放逐于江湖。迷失一代,不沉沦,选择清醒。
  比如唐蘅,他奇装,于是独居。他有自己的神,遇事必认真虔诚的祈祷。
  那子忻,他坚持做他的江湖郎中,以至跑到军中。他的放逐最是彻底,谁说苦行僧不是快乐的?
  有本事坚持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懂得他们的人的世界中,他们是自由的。
  


12、前面说荷衣渴望孩子、爱孩子,在第三部却不闻不问(无任何安慰之辞),任凭子悦自戕。很奇怪,大概是bug吧。
------------
第二部 他们有小孩之后基本都不怎么管的,荷衣那么想要孩子,是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是谁


大半夜写这篇东西 就为宣告要嫁人了:)
去吧 嫁给那废了左手的和尚吧。。。
这理 早晚都能悟得出
那人 没准真就等不到
“轰轰烈烈 而后 人走茶凉”
书上是这么写的 世间也是这么演的
大家能决定的似乎也仅限于: 是继续往杯里添热水, 还是让那杯子彻底轮空。
空杯也不错呀 至少能落得个真清净
就如和尚说的: 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
(若坏了你的大喜气氛 你只管拿板砖拍扁我~)


汗,那个不是和尚啊,是大夫,是大夫!!!!!!!


哪怕是我今天捶胸顿足哭着闹着明天要嫁人,第二天仍然得小心翼翼收拾东西上班……要嫁也得遇得着愿意娶的,遇不着的话将就不如去死


太同意你的观点了


如你,我也记得。


我也是觉得第三部看不太下去才去搜索一下结局。确实是第一部最好,第二部尚可,第三部不如不看。我也不喜欢苏风沂。


我比较喜欢一里的感情描写,很细腻,二也还行,三我基本就看不下去了。我宁可它只有第一部。


呵呵,不是胡思乱想。最后两句很好,坚守住自己的信念,等待回报的一天,没有回报,也认认真真地活了一回了。这就是一种境界!


迷神记也很好 让我知道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是的 迷神 里,我最喜欢唐蘅。我喜欢他心里有一个神,心安理得的特立独行。


贴两段关于唐蘅的描写,当时读了之后印象深刻:
"我并非故意为难你,”苏风沂叹道,“只是想说,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无法改变。它们就像脚下的石头那样真实、坚硬。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最容易改变,也最好改变——”
她盯着他的眼睛,轻轻地道:“那就是你我的想法。可是,想法改变了,石头还是石头。”
“你是说,”唐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一直都在自已骗自己?”
“不是。”
"那是什么?”
“你自然不可以违背自己的感觉,可人心是变幻莫测的。你很难等到大家都能接受你的那一天。”
他脸上痛苦之色忽浓,怔了半晌,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一点么?”
她看着他,温柔地摸了摸他的脸,道:“我只想告诉你,我能理解你,你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我的世界里。”
两人来到沈轻禅的身边,唐蘅掀开床帘,一见沈轻禅的脸,顿时魂飞魄散,忙敛目垂首,从怀里掏出一块黑木小像,放到唇边,低声吟诵,默默祈祷。
苏风沂急道:“这是什么时候了?你还求神拜佛!快点想个办法出来呀!”
“嘘……不要惊动了阿青。”
苏风沂盯着他手中的木像,大声问道:“阿青?谁是阿青?”
唐蘅的嗓音忽然变得格外虔敬,目光幽灵般飘渺:“阿青是我的神,我自己的神。除了我之外,谁也不保佑。”顿了顿,他又道:“请你说他的名字的时候,稍微小声一点,好么?阿青不喜欢听人大声叫他的名字。”
苏风沂一向以为自己很有学问,就在这一瞬间,脑中的那匹马已从儒、释、道三家一直跑到了民间诸神,上至如来佛祖、玉皇大帝下抵关公、灶王、财神爷,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阿青”是哪路神仙。见唐蘅神色严肃,态度恭谨,仿佛那是一位不可触犯的神祇,心中一怯,向他歉然一笑:“不如你留在这里照顾轻禅,我去找子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