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可不是小玩偶

赵静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赵静  

页数:

148  

字数:

4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一次集体演出活动中,为了体现合作精神, “大袋鼠”戴念咏即便被女生们指使来指使去,也忍辱负重。但是,在如何分配角色等问题上,这帮女生却闹腾个没完没了。终于,这位“大袋鼠”先生被惹毛了……

作者简介

赵静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中国儿童中心。
  · 出版《老妈你真烦》《闹的都是小别扭》《烦恼就像巧克力》等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六十多部。
  · 作品曾获“冰心儿图书奖”等多个奖项,入选教育部和团中央推荐的“全国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图书”,入选中宣部

书籍目录

个性扮酷招来回头率 成功抢夺“话语权” 勤奋钻研面恶表情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背后老有窃窃私语 没有人愿意理我了 最新流行的CS帽 老妈假装不认识我 被人当成了不良少年 发泄密室 倾情支招 笑傲烦恼 趣味测试洁癖是这样?成的太热情了也吓人胡老师的“馊”主意要做会沟通的父母

章节摘录

成功抢夺“话语权”晚饭时,老妈手舞足蹈地对老爸说这说那,大致描述的是她今天遇到了一位可笑的学生家长。其实,老爸对她的热情除了点头以外,就是边嚼菜边哼哼两声,以示自己在听。我倒是专心地竖着两只耳朵听,可是老妈却不把我放在眼里。太自以为是了!他们哪知道,我懂的东西并不比他们少。不甘寂寞的我,还是抢夺了“话语权”:“咳咳,今天,我们的胡老师请我们给他出了好多招哦,全都被他接受了。”“什么招?”老爸总算说了一句话。“当遭遇坏人抢劫时,我们该如何对付他们啊!”老妈终于拿正眼看我了,她偏过脸对我,不,是对胡老师大加赞赏:“嘿,虽然这个老师年纪不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很重视嘛。”可惜,这句话说完之后,她很快又转向老爸兴致勃勃地说:“一说这事,我就想起了我们单位的包大墙。他说:‘没人敢抢我,我这凶神恶煞的样子就能把坏人吓跑。’我们办公室的人都乐得不行,要我说啊,好人见了他保准跑得更快。”老爸一听也乐了:“哦哦,我见过那个包老师,长得五大三粗、黑不溜秋的。”你瞧瞧,这多么不公平,本来是我寻找到的趣味话题,他们却连声谢谢都不说,就撇开我,自顾自地讨论起来了。正当我气得拼命啃一块骨头的时候,老爸的话匣子又打开了:“小莲,你上下班或出门时,可要注意点,我看你最容易成为坏人攻击的对象了。”“凭什么呀?”老爸慢悠悠的一句话,差点把老妈吓得当啷掉了筷子。我却差点笑得溜到餐桌下了,就老妈项小莲跟人吵架时那吃人的样子,还会成为坏人攻击的对象?真是太可笑了。更可笑的是,老爸——就是那个也长得五大三粗、名字叫戴宣文的人急急地说:“因为你面善呀,坏人专挑软柿子捏。”老爸说老妈面善的时候,一定是忘了老妈对他吼叫时那吃人的架势了。不过,说句公道话,从他们的讨论中,我还是捕捉到了一些灵感。那就是一般来说坏人专挑软柿子捏,而软柿子通常指的是那些所谓面善的人。所谓面善的人,当然也包括老妈项小莲女士了。于是,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我不要做一个面善的人。换句话来说,就是我要做一个凶神恶煞的人。可惜,这一妙招知道得迟了一步,要不,今天下午的班会课又会增色不少。吃饱了,喝足了,拍拍肚皮,我就跑回自己的房间,锁上房门,趴在床上,想着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面恶的人。

后记

要做会沟通的父母沟通不畅的严重后果针对“在遇到困难或伤心难过的时候,你会如何排解”的话题,某权威调查组在北京、辽宁、青海等地,对221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接近33.6%的孩子说,找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有32.5%的孩子说,找个信得过的人倾诉;31.3%的孩子说,一个人待着,什么也不做,等心情慢慢变好;2.3%的孩子说,很绝望,没办法。从这个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除了有32.5%的孩子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倾诉外,剩下的近70%的孩子不管是通过做事分散注意力,或是等心情慢慢变好,还是感到很绝望,毫无办法等,采取的都是一种自我消化的方法,也就是说,近70%的孩子不懂得倾诉。不懂倾诉有可能使他们在痛苦和难过时容易变得消极,少数人甚至会采取自杀等极端方式来寻求解脱。父母常常以为孩子“人小言轻”,忽视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有时在父母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却能给孩子带来莫大的痛苦。因为,以小孩子不太丰富的人生经历来看,名次下降、被父母当着同学的面扇耳光、被怀疑考试作弊、担心被取消中考资格,等等,其遭遇的痛苦和绝境,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我们大人的股票缩水了、生意破产了、婚姻破裂了、被裁员了、职称没评上等类似的生活困境或绝境是一样的。今天的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紧张的社会和家庭。我们这些单薄的个体虽无力扭转庞大的社会,但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小家里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生存空间。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了,我们少一点揭短和训斥,多一点安慰和宽容,用父母成熟的爱去抚慰孩子此时此刻正在受伤的心,因为他们也不想退步,他们也渴望好成绩。孩子受了委屈,我们可以少一点草率和暴躁,多一点理性和忍耐,用我们的智慧去化解孩子心中的烦恼。如果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我们不要让他们失去对生活的乐趣,告诉他们只要爱国、爱家、爱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乐趣,就能做一个正派的人。平时多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要等他们的烦恼和痛苦积攒得太多,又无法排解,以致于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才后悔莫及。想沟通却存在着沟通危机现在,许多父母也开始意识到了与孩子缺乏沟通时,孩子的人格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因素。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彼此沟通,但事实上,大部分父母和孩子却出现了沟通危机。沟通危机表现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观念正在被孩子颠覆。颠覆一:知子莫若父。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读不懂”自己的子女,不知道他们整天在想些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不信任父母,不愿意与他们交流。归结起来,这些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障碍不是工作太忙,身体太累,就是简单命令,缺乏耐心……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不是很成熟,当遇到外界的一些挫折,当遇到的矛盾、压力等心理问题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走向极端。不管孩子有什么极端的想法,或者有什么极端的举动,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理由,那就是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疏导。总之,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也就无从沟通了。等事态严重时才得以发现,一切都晚了。颠覆二: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很多家长一直希望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孩子的世界,却没意识到自己的意愿更多时候只停留在口头上。一旦遇到了具体问题,根本就不像朋友。孩子说一句话家长马上就回一句:“你现在不懂,我都是为了你好呢!”或者说,“你怎么能这样跟大人说话呢?”要是老用家长的身份去压孩子,哪个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呢?“都是为了你好!”这句祖辈传下来的话,被父母自认为出发点是好的,比如养他含辛茹苦,花很多钱报各种补习班,绞尽脑汁地关心他,希望能学有所成,帮助孩子分清利害关系,但孩子并不领情。这是因为,当我们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的时候,有没有真的去考虑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当父母固执于“我是为了你好”时,是否知道自己面对着的是一个自由的、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你给他的一切,却并不是他所需要的,或者是孩子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付出,其实是属于一种“强硬的爱”,就好像我明明是肚子饿,你却给我一瓶矿泉水一样,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我的需要。或者就像你拿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如果你强行让人跪着接受,可能很多人都会选择不屑一顾。颠覆三:做一个烛光里的妈妈。一些妈妈说到孩子的时候,总会抱怨孩子没有孝心,说自己为了孩子,心都操碎了,头发都熬白了,而孩子却一点也不听话,一点也不领情。其实,现代妈妈应改变观念,做一个朋友式的妈妈,而不要当一个“烛光里的妈妈”、一个对孩子恩重如山的妈妈,让孩子每天都记着她的好,让孩子的内心总对妈妈充满内疚。事实上,不背负养育之恩的孩子活得更快乐、更轻松、更没束缚、更有创造力,和父母会更像朋友,对父母会更孝顺、更体贴一些。实际上,做妈妈的也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伟大与无私,无休止地抱怨就是最好的明证。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养育孩子当做人生的乐趣和责任,把孩子当成朋友,这样,你可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那样你就不会有过多的抱怨,孩子也不用背上“偿恩”的负担。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生活得很快乐。沟通不畅的三大原因第一,不尊重孩子。理解和让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他人。第二,对孩子要求过高。对孩子要求过高,如果孩子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恶言相向。其实这是一种语言暴力、一种精神暴力,只不过,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第三,不理解孩子,并且无情地打击孩子。好多父母想和孩子沟通,主动问孩子一些问题,却常常只能得到最简单的三两个字的回答,父母难免会心生挫折。于是,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就失去了沟通的耐心和信心,转而恼羞成怒地打击孩子,直到让他们心灰意冷,于是,和孩子沟通和教育孩子的宝贵机会也就随之失去了。良好沟通的七大技巧第一,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抱怨是亲子关系的毒药。现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长的结果,而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父母带着孩子,一脸急切的样子,脚步匆匆,嘴里充满抱怨。且不说孩子这样的童年不会快乐,大人也很痛苦啊!人在任何年龄都不愿成为别人抱怨的对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视与父母谈话为苦事,并常避之唯恐不及。当然,批评与责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运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发泄脾气为目的,而以帮助孩子改变行为为目标,这才是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态度。第二,真诚聆听,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无论你的工作多繁忙,无论你的身体多疲惫,无论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当孩子想向你诉说的时候,请坐下来认真地倾听,并用关切的眼神注视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和真诚。这一点对父母来说,真是个莫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总是习惯说个不停,有时更糟的是总骂个不停。我们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还能不了解他吗?总认为一切都为了他好,可是我们却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及经验,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刺激。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更常忘了他们也有困扰与烦恼。喋喋不休、权威式的父母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真正了解子女的心声。第三,耐心地给孩子一些自我纠正的时间。改正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当孩子在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或一种行为的过程中,有时因为一时不习惯,或者遇到挫折,没有再坚持而反复的时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励和帮助,要给孩子一个纠错的过渡期。第四,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比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许多。一个孩子体贴你,努力地进步,并不是因为背后时刻有一双挑剔的眼睛、一张抱怨的嘴巴,或者一双指来比去的手,而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能与他分享快乐、帮他解决困难的、像朋友一样的父母。第五,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孩子“擦”掉灰暗点。对待孩子,我们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观察,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第六,经常借用肢体语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每天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脸色。当发现孩子有点异样时,就和他说说话,多听少说,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时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头,虽然没说什么,就已经进行沟通了。第七,从关心孩子的想法和爱好入手,寻求共同话题。与孩子沟通是谈话而不是训话。沟通时,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内心的想法,甚至弱点,这样可以增加沟通的亲密度。谈话时如果能有一点幽默感,效果比板着面孔说教好得多。


编辑推荐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师的“馊”主意》的素材来源于千万封烦恼孩子的来信,机智幽默的故事将传授你与爸妈和谐相处的秘诀,在成长的岁月里,当遭遇烦恼时,与其默默承受,不如我们快乐携手,重拳出击,让烦恼无处可逃,最后乖乖投降!

名人推荐

我可不是小玩偶当一个孩子声嘶力竭地喊出我不是小玩偶时,证明他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烦恼。如果继续下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健康都非常不利,这要引起父母以及老师的高度重视。孩子小时候的心灵塑造是非常关键的,父母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我可不是小玩偶”将告诉我们如何做会沟通的父母,深入孩子的内心,熟知他们的渴求,帮助他们打败烦恼,还孩子自由纯真的天地。良好的沟通有七大技巧:第一,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抱怨是亲子关系的毒药。现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长的结果,而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大多数父母带着孩子,一脸急切的样子,脚步匆匆,嘴里充满抱怨。且不说孩子这样的童年不会快乐,大人也很痛苦啊!人在任何年龄都不愿成为别人抱怨的对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视与父母谈话为苦事,并常避之唯恐不及。当然,批评与责备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运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须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发泄脾气为目的,而以帮助孩子改变行为为目标,这才是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态度。第二,真诚聆听,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无论你的工作多繁忙,无论你的身体多疲惫,无论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当孩子想向你诉说的时候,请坐下来认真地倾听,并用关切的眼神注视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爱和真诚。这一点对父母来说,真是个莫大的挑战。因为我们总是习惯说个不停,有时更糟的是总骂个不停。我们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还能不了解他吗?总认为一切都为了他好,可是我们却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及经验,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刺激。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更常忘了他们也有困扰与烦恼。喋喋不休、权威式的父母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真正了解子女的心声。第三,耐心地给孩子一些自我纠正的时间。改正一个坏习惯,比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当孩子在改正一个不良习惯或一种行为的过程中,有时因为一时不习惯,或者遇到挫折,没有再坚持而反复的时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评指责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励和帮助,要给孩子一个纠错的过渡期。第四,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比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许多。一个孩子体贴你,努力地进步,并不是因为背后时刻有一双挑剔的眼睛、一张抱怨的嘴巴,或者一双指来比去的手,而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能与他分享快乐、帮他解决困难的、像朋友一样的父母。第五,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孩子“擦”掉灰暗点。对待孩子,我们就要从不同的方面来观察,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第六,经常借用肢体语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每天都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脸色。当发现孩子有点异样时,就和他说说话,多听少说,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时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头,虽然没说什么,就已经进行沟通了。第七,从关心孩子的想法和爱好入手,寻求共同话题。与孩子沟通是谈话而不是训话。沟通时,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内心的想法,甚至弱点,这样可以增加沟通的亲密度。谈话时如果能有一点幽默感,效果比板着面孔说教好得多。 相信读了“我可不是小玩偶”这书,孩子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发泄空间;家长们会更切实地检讨自己,蹲下来与孩子良好的沟通;老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困惑,帮孩子解读烦恼,成就孩子最快乐的成长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可不是小玩偶 PDF格式下载



如题,非常满意


家里小朋友挺喜欢看,现在的孩子都是人精,可不是“小玩偶”呀。


给孩子买了一套,孩子爱不释手,挺喜欢的。。呵呵


我们班主任也总出这些馊主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