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

张磊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张磊  

Tag标签:

无  

前言

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些是支前的民工,有些是军工人员,有些是入伍的新兵,有些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他们或者是为了某个命令,或者是为了守住某地,甚至有些只是路过那里,恰好参加了某一次战斗,但他们都在无意之中,却很努力地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这群人就是我们的父兄,当年的一群老兵,一群曾经搏命沙场的老兵…… 美国有个老兵曾经说过:老兵不死,只是调零……这个名叫麦克阿瑟的美军老兵,唯一一次在战场上因战败遭到撤职,却是因为输于中国军人之手。 历史或许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中国在那个年代里,正是有了无数勇敢而坚韧的老兵,才一步步从血泊中挣扎着爬起来,告诉世人:这个民族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 我记得我采访过一个老八路,他说当时打仗的时候,在屁股后面挂一个日军的罐头盒当饭碗,有时候几十天子弹袋不下身,不脱军装,脑袋枕着枪睡觉,路上跑累了,看到一个小河沟就冲过去喝水,喝完了就拉肚子。但枪声一响,肚子也不拉了,端着枪继续冲。 我还记得一个志愿军老兵说,当时部队大冷天冲过汉江,冻得直哆嗦,硬着头皮冲击美军的阵地。冲着冲着,发现子弹没了,他只好硬着头皮端着空枪俘虏了一个美军士兵,当场缴获了对方的武器弹药,还顺便缴了对方的鞋。 他们讲这些故事的时候,都是微笑着的,仿佛这些已经久远。 是啊,和平真的很好,战争真的很可怕,但如果没有那些老兵在战场上搏命,和平会这么顺利到来吗? 八年抗战,中国军队牺牲约三百余万;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约十八万。 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的时候,他们可能想不到,五十年后的中国人,在朝鲜再次迎战各大强国组成的联军,并从鸭绿江开始,将他们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我还记得有个老兵回忆,当年他所在的部队几乎疲惫到了极点,一口气继续朝敌人的纵深攻击前进。直到命令来了,让原地休息,上头才告诉他们,你们已经打过了三八线! 从八国联军进北京,到抗美援朝,中国人用了五十年的时间,从一个极其孱弱落后的窘境当中挣扎出来,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血流成了河,头颅堆成了山,四万万同胞组成了一个战斗团队,时刻不停地用自己的血肉去搏杀钢铁。 独立和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这样的故事我听得多了,于是就开始尝试着用小说的形式,用我的方式去重新讲述出来。 本书记录了这么一些人,他们如你我一般平凡,他们大部分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在大厦将倾,沧海横流的那一刻,他们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这些老实巴交,很多也许不认识字的中国人,就如同泥地里、草丛中最普通、最坚硬的青石一般。单个个体,或许很不起眼,但当他们列成了一个战阵,就变成了我们这个民族血战到底的基石,也变成了我们赢得战争胜利的根本。 每个百姓就是中国,每个人民就是胜利。 无数个愿意以死报国的老百姓,无数个愿意浴血沙场的男人,构成了一支不会被任何外侮征服的钢铁之师——中国!

内容概要

  《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是张磊创作的战争题材的中篇小说集。  全书由六篇各自独立的中篇小说组成——《永不磨灭的番号》《我的袍泽兄弟》《铁原以北》《勇敢者的名字》《老丁》《十三条好汉》。其中,《永不磨灭的番号》是最近播映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的原著版,描写八路军某部独立团浴血抗击日寇的感人故事;《我的袍泽兄弟》描写中国远征军的将士们奋不顾身血战缅北、收复腾冲的故事;《铁原以北》描写一支大炮修复小分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悲壮故事;《勇敢者的名字》通过一名记者在对某张抗战中一次战役照片的追踪采访描写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老丁》通过诙谐轻松的叙述勾勒了一位八路军指挥员老丁的生动形象;《十三条好汉》写的是十名八路军战士与一名交通员,会同两位国民党军人,一起突袭日军据点,解救两位首长而壮烈牺牲的故事。  这六个中篇小说都是以小见大,从不同的侧面描写了那些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和气概,读之,令人无不荡气回肠,潸然泪下。

作者简介

张磊,七十年代生人,蛰居北京,爱好摄影。创作并出版长篇小说《雪亮军刀》《城北黑帮》《逐日神剑》《不沉的舰炮》《身陷娱乐圈》《终极对抗》《南城兄弟》《我的小狗叫开心》,曾发表中篇小说《铁原以北》《永不磨灭的番号》《老丁》,创作电视剧本《永不磨灭的番号》(2011年播出),曾获:新浪原创大赛军事历史类总盟主;《解放军文艺》颁发的2006年度军旅优秀作品奖;第四届中国移动“E拇指”大赛铜奖。

书籍目录

作者自序永不磨灭的番号我的袍泽兄弟铁原以北勇敢者的名字老丁十三条好汉

章节摘录

九十年代末,很多城市得到了大规模扩建。随着城市的扩大,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小王庄也被开发成了一片别墅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很好,从小王庄路口看过去,远处巍峨的山脉勾勒出鬼斧神工的青黛色曲线。 开发区动工的那天,市政府来了很多官员道贺,开工仪式异常热闹红火。轰鸣的挖斗车开到了庄子边的荒地上,谁也没有想到,挖斗车却从地里挖出了累累白骨和生满锈的铁器…… 几天后,当地驻军派出一个连的指战员,庄严地将白骨一片片地收拣起来。套着白手套的双手认真地将白骨上的泥土擦拭掉,白骨被装在一个个锦盒中。而那些生满了锈的铁器,也被统一装在一个大木箱里。 装满了白骨的锦盒被接到了当地驻军司令部,几百名战士肃立道路两侧,每个战士的胸前都戴着白花。 “敬礼!” 刷的一下,几百名战士整齐划一的行军礼。 鸣枪…… 震天的枪声响起,硝烟中突然风云突变。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划过,借着闪电的亮光,依稀地映出小王庄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镇公所墙上,那些触目惊心的弹孔…… 一九四二年春的小王庄遇到了十几年不遇的大旱。庄子上的老百姓愁得别说眉毛了,连胡子都快白了。所以八路军在庄子边上帮着打的这眼井,简直是救了庄子里面四百多口子的性命。井里出水的那天,村里的管事,六十来岁的老廖头差点没给八路军跪下,要是没有这口井,可真不知道咋活人呢。 打井的后生岁数不大,但却已经是八路军边区独立团的营长了。说是个营长,也不过才管上两百来号人。独立团组建时间不长,全团上下合着两个人使一杆枪。刚组建的时候,轻重机枪加一起,也就是一挺歪把子。 独立团没有番号,战斗力不行,所以上头的八路军总部一直不给番号。没法子,称号就见天儿的变。今天叫什么独立大队,明天叫什么抗日自卫军。团长换了两茬,现任团长李赤水就是为了这个番号的事情还和上头闹过情绪。打鬼子总得给我个名分吧,人家有钱的财主家纳个妾还有个名分呢。 说到李赤水这名字,里面还有段故事呢。当年红军过赤水,路边上躺了个路倒的。那年月路倒的多,基本上都是饿的,灌碗米汤就能活回来。红军一大碗红薯粥喂下去,人活了过来,然后就跟着队伍走了。因为打小儿没名字,后来部队到了延安,部队整编的时候还闹了个笑话。 文书问他:“叫啥名啊。”他抓抓脑袋挠挠腮,“俺打小要饭,没名字,老家洛阳边上的,俺就知道俺爹姓李。”文书这个犯愁了,没名字可咋往花名册上记啊,就只好接着问:“那你是哪年,在啥地方当的兵啊?” “就是队伍过赤水那年当的兵。” 得,文书毛笔一划拉,李赤水,李团长的名字就这么来了。 当团长之前李赤水是县大队的大队长,当时八路军把他从连长的位置上调过来当大队长不是为别的,就因为当时军事干部极端匮乏。而且整个县大队里面就他以前还算受过点军事训练,虽然大字不认得一箩筐,但打仗没说的。 后来三个县的县大队合并成了独立团,就这么着,刚当了三个月县大队的队长的李赤水,成了独立团的一营营长。百团大战的时候,独立团也出动了好几次,但都是在外围打打下手。眼看着主力部队抬着重机枪,拉着步兵炮,团长馋得直咽吐沫。后来这个团长死活不干了,爹不疼娘不待见的独立团看来不是个出路。就这么着,两任团长宁可调到别的部队当营长,都不愿当这个连个番号都没有的独立团团长。 最后上级首长没了脾气,把几个营长一看,李赤水军龄最长,党龄也最长,得了,就他吧。于是这个当年从河南讨饭一路讨到赤水,要不是红军一碗红薯粥早就喂了野狗的讨饭娃当上了堂堂独立团的团长。 刚刚过完了年,独立团就碰了个钉子。有个镇子上盘踞着一个小队的鬼子外带一个连的伪军。李赤水看着鬼子和伪军的枪眼红,没法不眼红啊,独立团穷得叮当响,平均两个人一杆枪。而且枪支什么型号的都有,三八枪那是骨干用的,其他人都使捷克造毛瑟,汉阳造,老套筒。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枪比战士年纪都大。朝枪管里面一看,膛线都磨平了。没枪的兄弟只好使大刀,有些连大刀都没有,就拿白蜡杆绑个磨尖的瓦刀。全团上下有刺刀的步枪只有一半朝上点儿,这别说打仗了,打个土匪都困难。 枪不够,手榴弹也不多,边区造手榴弹,一炸两片。哪像鬼子的地瓜手榴弹,一炸十几枚弹片。还千万不能嫌弃,就这样的手榴弹到上级那儿还不能管够。李赤水偷偷摸摸给管事的干部送了两坛玉米烧,外带两封肉,好说歹说才又给饶了十箱手榴弹。李赤水赶着毛驴驮着手榴弹回团部的时候一个劲儿的运气,奶奶的,两坛玉米烧,两封肉,周围的庄户人家能顶娶媳妇的聘礼了。 刚回到团部,侦察的兄弟就回来了,镇子上的鬼子被调走了两卡车,看得真真的。两辆装鬼子的卡车都装着大澡盆子走的,看来一时半会儿不会调回来了。这鬼子真是邪性,走哪儿都得洗澡,据点里的鬼子只要一换防到别的地方,枪没准儿都能给忘了,但大澡盆子肯定得带。 李赤水想着镇子上鬼子和伪军手上一水儿的三八大盖,又想想自己的那两坛子酒和两封肉,他奶奶的,不给装备我他娘的就自个儿抢,搞他狗日的。 当天晚上部队趁夜开拔到了镇子外面,前面两百多米的地方就是鬼子的炮楼了。这鬼子真是欺负土八路没有大炮,那炮楼修得又高又粗,远远看上去跟个掉了脑袋的宝塔一般。李赤水想,老子是没大炮,要是有大炮早他娘的炸平了,你个狗日的。 冲锋号一响,部队嗷嗷叫往上冲,炮楼上面的鬼子也不是蛋,枪眼里面机关枪就朝冲过去的兄弟突突。在炮楼的外围,鬼子把几百米范围内的屋子也烧了,庄稼也毁了,就这么一大片开阔地,冲过去的兄弟毫无遮掩地迎着子弹往前冲。 结果反复冲击了两个小时,炮楼连根毛也没少。李赤水看着伤亡惨重的独立团,咬咬牙,撤!他娘的,留得青山在,早晚烧了你这破炮楼。 这一仗打下来,部队立刻就抬不起头了,首长骂师长,你他娘的吃草的啊。师长骂旅长,你他娘的吃草的啊。旅长把李赤水揪到旅部骂,兔崽子,败家玩意,我要枪毙你! 当然喽,李赤水的脑袋最后还是顶在肩膀上回来了,另外还驮回来两挺轻机枪,两箱手榴弹,外带二十支三八枪。李赤水不知道,他误打误撞地吸引了鬼子一个大队赶过来增援,路上被正好换防的八路军正规军捎带手打掉了一多半。 正规军的营长以前偏偏就是那个刚刚哭爹喊娘地调离独立团的前一任团长,你说巧不巧,还真就这么巧。正规八路没看不上土八路,缴获的武器装备特地交了一部分给旅里,让千万转交给穷得远近闻名的独立团。当然旅长也不是吃素的,捎带手打了点埋伏,拨出一半的装备补给了旅部警卫连,剩下的让李赤水拉走。 临走撂下一句话,“你李赤水也就是自个儿不会搞装备的窝囊废,我能拿你怎么着,只能当爷一样供着呗。”也是五尺多高带种的爷们,李赤水站在旅部里面心里觉得憋屈,耷拉着脑袋在想,“等着吧,有俺独立团露脸的时候。”P5-8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好的文学作品都是有性别的,如温婉的张爱玲,犀利的鲁迅,斯文的郁达夫……这本集子也是,从中我们会感知到一股喷薄而出的阳刚坚韧,不屈服的中国爷们儿的精气和血脉。在当下日渐疲软的生存状态中,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作品来平衡心态!信吗?看看就知道了! ——海润影视公司著名制片人、导演赵浚凯(代表作《亮剑》《沧海》)张磊是一个我神交已久的年轻作者,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关注他的努力和思考。作为一个制片人,我很欣赏他的勤奋,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那份情怀,这份情怀是现在的很多作者所没有的。——著名导演、制片人王平(《寻找幸福的日子》等影视作品)文如其名,张磊的文字,就如同一柄利刃,透过命运的面纱,刺痛的是人性,喷薄而出的是血性。——著名作家、中影公司著名编剧董哲(代表作《玄武门》《建党伟业》)


编辑推荐

《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热播连续剧《永不磨灭的番号》原著版。比《士兵突击》更热血沸腾,比《我的团长我的团》更荡气回肠。这本书让你意识到,《亮剑》是可以被超越的。诙谐描绘战场下草根士兵的朴实鲜活,泣血讲述战场上热血战士们的以死报国。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还原战争人性,还原战争血腥,唤醒中国人骨气的战斗檄文。《我的袍泽兄弟》也已签订影视剧改编权,《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后劲儿极大。近一段时间,战争军旅题材的连续剧火热荧屏且广受好评。因此,与连续剧同名的小说也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凭借作品本身的可读性,以及连续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的热播,传递出中国人不被外侮征服的不屈精神,必将受广大读者追捧。作者张磊为高产作家,拥趸者甚多。本书其他故事均有望在日后翻拍成影视作品。《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不但畅销,而且具备长销潜力!该书也可作为“番号迷”与“粉丝”们的连续剧纪念读物。《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具有激励和教育作用,非常适合团购,特别是大中小学校和部队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是一本好书,还没看完别人便借去了。


这本书以前听说过,这次和其他书一起买了,书的质量不错


儿子要买的,看了说不错。他今年12岁


张磊战争题材小说自选集:永不磨灭的番号


很棒的军事小说集


很好地 书,


也是因电视剧而火


看过电视之后买的


儿子一直要求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