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盯上中国的资本大盗

(加)郭晓明 卢国俊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

(加)郭晓明 卢国俊  

页数:

243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汇丰银行的历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几乎完全重合! 这是我之所以写这部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工业文明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大门,中国在西方炮舰强制的半殖民地国际政治规则下开始了惨烈的现代化过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近代史部分,就是在西方炮舰耀武扬威的驱使下用中国人的鲜血和尸骨铺出来的。 汇丰银行则在炮舰强权和尸骨鲜血中间繁衍其资本。 汇丰银行建立于1865年,是几国洋行大班们在香港建立的洋行社团式银行,是殖民主义者建立半殖民地经济的地方银行,不是中国人建设中国经济的地方银行。香港当时是大英帝国远东利益的操盘基地,而汇丰在英国殖民地香港注册,取得伦敦特殊特许,从一开始就服务于英国远东贸易。这个银行如今成为国际金融界数一数二的资本玩家。 汇丰成立的基础,就是鸦片战争后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洋行带来的巨大贸易商机。而汇丰成立的资本,大部分是鸦片战争前洋行把东印度公司种植的鸦片走私到中国积累起来的。 汇丰在中国近代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鸦片战争后,作为洋人的银行,汇丰陆续在香港、上海、汉口、天津、北京发行流通货币,以英镑和马克结算给清朝政府的贷款,垄断了中国外汇汇率和国际贸易结算业务,使得中国金融受控于伦敦,主导了中国财富流向英国的宗主国-殖民地经济结构。 清朝货币政策主权的丧失,与汇丰为英国国会提供制定远东金融政策的咨询,参与英国与清朝政治经济谈判等活动密切相关,不了解汇丰银行的历史,就难以看透中国的近代史,也无法猜透今天西方要求中国开放金融市场背后的国际资本的冲动。 伴随着中国经济殖民化,汇丰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由半殖民地贸易银行,变为宗主国-殖民地外汇银行,再变成半殖民地财政银行、半殖民地商业银行,每一步都与大英帝国的远东利益相得益彰。西方一些学者否认列强与中国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说条约是对中国有利的,给中国带来了西方文明。这在历史效果上来说或许是真实,但在现实中绝对不是西方的善意行为,而只是资本嗜血的本能驱使的西方的帝国主义扩张。 实际上,殖民地贸易把全球经济的饼做大了,而肥水都流入宗主国,以至中国经济上去了,而购买力上不去,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西方就以贸易不平衡为理由在对中国开打一仗,再让中国赔款,把顺超的储备劫走。列强与中国的贸易就是在动乱中走过来。其间许多银行在动乱中倒闭,而汇丰却不断壮大。有学者说,汇丰在银价下跌的金融环境中得以生存壮大实为不易,而我则认为,银价下跌又怎能不是汇丰成功的结果呢?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对华的不平等贸易使得中国白银外流,中国的银本位制被英国金本位资本击垮,银价下跌的历史正是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定下的历史发展路径,也是汇丰得以成长扩大的根源。汇丰发行的港币就是摧毁中国历史上长期发展演化成的银本位中国金融体制,建立半殖民地金融体制。汇丰货币在中国流通的程度就是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的一个标杆。 商业规避风险,包括规避政治风险,战乱时期生意难做,这是一般常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就是在战乱中挣扎,而汇丰却在中国的战乱中大发政治横财。其原因是一目了然的,政治动乱是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大英帝国战胜大清,使得英国取得在华巨大商业利益,而汇丰作为英国资本的操作实体,在中国的政治社会动乱中发财是顺理成章的。同样的中国动乱,中国民族资本只能在生死边缘挣扎,而列强垄断资本则大发横财。汇丰扩展的过程就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化过程的一个侧影。中国民族资本之所以没有灭绝,和中国近代一系列反帝革命运动不无关系。 银价从1875年的每盎司56.1便士降到1903年的21.9便士,降了61%。这一期间正是汇丰发展的黄金时期,其间它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奠定了它今天国际地位的基础,而这一期间也是中国国力下降最剧烈的时期,从GDP占世界总量三分之一的国家变为一穷二白的国家。汇丰银行经历了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历次变化,而每次国际金融规则变化都伴随世界格局的变动和全球财富的流动和分配。 今天金价猛涨,国际金融面临巨变,国际政治也是扑朔迷离,让我们通过汇丰银行的历史重温近代史国际政治变局,借鉴历史,审视国际金融时局。 今天,中国经济多年10%的增长堪称世界奇迹。但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西关系解冻以来,汇丰银行以每年21%-26%的速度增长,到1984年在世界银行中排到第14位,到了2006年则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这一期间是黄金涨价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期,是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时期。亚洲的高储蓄和美国的高消费养肥了把亚洲居民储蓄拿到欧美投资的汇丰银行。在廉价中国制造和美国高消费主导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汇丰又一次占据了连接中美经济的有利的金融市场位置。就是由于占据了近代中外贸易的大门香港这个位置,中国衰落汇丰增长,中国兴旺汇丰也增长。 汇丰成功的商业秘诀,就是把中国金融市场经过翻译衔接到国际金融市场,从清朝的买办经纪到今天的一国两制,汇丰总是把中西两头生意谈拢,从中获取巨额低风险利润。汇丰在中国海外贸易的洪流中生存的,早期就以银两结算香港业务,而以金本位(英镑)作为银行储备和股份分红,这一金银双轨体现了大英帝国在中国利益的本质,生意在香港而利润流到伦敦。 本书回顾汇丰如何操盘金银双轨运作的历史,或许可以为今天被外汇储备和汇率问题困扰的中国提供借鉴。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一部关于汇丰银行历史的书,就错了。因为汇丰的历史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银行的历史。汇丰的历史,是一个参透现代贸易与金融的窗口,从中窥视,我们完全能够找到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剧烈碰撞的场景。一个企业何以在如此动荡的风险中盈利成长?汇丰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阅读本书就是看国际大环境舞台上上演的一幕幕汇丰内部人物事件组成的细腻的大戏,读者可以从在商海钱涛里行驶的汇丰品味出中国近代史的忧乐悲欢。 国际金融货币主导了全球资源和财富的流动。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资产市场,它的运作左右了全球资源的配置,它就是全球财富集散的枢纽,而香港和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在二战前一直是中国财富外流的闸口。当大不列颠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当北美新大陆资源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的时候,纽约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而近代史中,鸦片贸易洗劫了华夏文明长期积累的财富,鸦片战争把相对富裕的中国人打成东亚病夫,如此巨大的财富流动,使得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而汇丰银行,就是在香港和上海左右中国财富流入流出的操盘手之一! 其实,要了解汇丰在英国的金融历史地位,我们完全有现成的镜像。 1919年在上海起家的美国国际集团,在2007年全球最强企业中排名第六,但却在一夜之中成了金融海啸中美国政府不得不救的大而不倒的公司之一。而鸦片战争后在香港起家的汇丰银行,同样如此,历经经济、战争、政治动荡,却至今屹立不倒,仍旧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跨国银行。在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中能诞生出如此庞大的金融大鳄,这样的事件也只能发生在历史悠久的创造巨大财富的中国。这些大部分靠中国财富外流而从中抽水积累起来的财富如今落在谁的手中?中国人能否从这笔财富中分的一杯羹呢?这笔财富能否为中国经济起正面作用呢?2004年汇丰以1.75亿美元购得中国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的19.9%股权,这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读完这本书以后,读者就可以有更多的历史知识及对金融运作有更深的了解,这是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汇丰又回到中国了,它是国际垄断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巨手,还是中国经济自主加入国际分工的桥梁?两种可能的结局要看中西全球经济政治较量而定。 一个股份公司代表的是一股资本的力量。这个力量不因股东变更而改变,旧股东去了,新股东来了,而公司依然故我地按照资本的本能前行。这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新陈代谢中,每个细胞都有短暂的寿命,新旧更迭,我们行为还是按照自己特有的习惯延续下去。汇丰的历史是活鲜鲜的人物和事件组成的,但是,这些人物事件大部分已经成为历史,而汇丰今天的生命力却一如当初。一个企业的寿命能够超越股东和经理的寿命而不断发展壮大,其管理方法和企业内部文化塑造应该可以作为中国今天企业家发展现代企业的借鉴。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汇丰银行是这样一个跨国公司,它是市场规则的一个制造者,是参与国际格局演变的一个政治势力,它受局势塑造,又反过来影响局势,它能在疾风暴雨的历史长河中灵活改变内部治理理念而顺应局势。因此,读者要做的就是,透过汇丰的历史,透过金融交易和国际财富流动的规则,看到资本嗜血的本性,看到资本盈利的强烈冲动,看到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碰撞的爱恨情仇,看到近代中国的治乱兴亡。

内容概要

  1840年的灾难,开启中国被金融殖民的序幕:曾经的世界首富,几乎瞬间一穷二白,经济主权旁落,民族资本遭遇疯狂绞杀。与此同时,汇丰银行主导了中国财富向英国的转移,日不落帝国雄霸世界。
  一个半世纪之后,中国人接受几十年最低廉的工资待遇,重新积累起傲视全球的巨额国家财富。相对落后的金融体系是否又被资本大鳄垂涎?
  没错!金融殖民的阴谋早已展开!
  种种迹象显示,资本大盗已经盯上中国,决定中国复兴之路继续或者戛然而止的关键点就在眼前,现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
  ★ 经济外扩以武力为后盾
  ★ 金融危机暗藏财富转移
  ★ 货币争霸主导未来经济趋势
  ★ 新一轮财富大掠夺正在进行

作者简介

  郭晓明,加拿大籍华人,蒙特利尔大学博士,皇后大学博士后、MBA。在华尔街工作多年,曾任汇丰证券副安全官,加拿大劳里尔大学教授,纽约大学访问学者,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
  卢国俊,知名策划人,行空马策划机构创始人,“作家盟约”出版经纪人,曾供职于某国家部委研究院与某知名外企,及多家大型出版社,有丰富的畅销书开发经验。曾深入采访地下金融人士,合著畅销书《地下钱庄》。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用鸦片换银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财富大转移
东西文明碰撞,结果很伤感情
稳赢的秘诀:既做裁判又做球员
中国财富惹人眼红
战争就是生意
鸦片战争:人类历史上一次财富大转移
第二章 金融战:中国经济被接管
官场和商场都吃得开的创始人
最好的生意就是开银行
饭局的力量
汇丰最早的股东是一群鸦片贩子
要赚钱,不如直接印钱
第三章 双重国籍的资本
英国法律因汇丰而改变
资本是有国籍的
被汇丰触角包裹的中国
全球经济危机,汇丰差点崩溃
王权没落,银权崛起
控制了谁的公债发行权,就控制了谁的经济命脉
第四章 咬定中国,布局天下
咬定中国,永远都不会倒
1883,民族资本的悲鸣
金融阻击战
东南亚造血
到槟榔屿印钱
美国蹚浑水
年轻的操盘手
第五章 真正的央行:谁是中国经济太上皇
向中国央行进军
瓦解中国金融
股东三千,个个腰缠万贯
顺手收编南亚
紧随华人华侨布局欧美
第六章 金融政治:银行家背后的国家战略
战争结束,银行家上场
瓜分中国,先夺路权
利权回收运动
一个人的汇丰
债主满天下
辛亥悲情
货币就是政治
进步思想引发的风波
金银本位,战略工具
第七章 银行家的世界大战
换上戎装的银行家
战争帮凶
悲惨的分行
战后大洗牌
尴尬的国际新银团
在反帝浪潮下
黄金战场

章节摘录

荷兰东印度公司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公司,是荷兰创造的商业模式。荷兰东印度公司先是在南洋和中国海商搞茶叶、丝绸、陶瓷等贸易,说是贸易,其实就是不讲理地做生意,让你卖什么就卖什么,给你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股份公司至今是时髦的商业模式,是世界商业的楷模,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整个学习这种商业模式的过程,就是被西方列强蹂躏和摧残的过程,这是整个民族在近代史中感受的痛苦例子之一。 这种学习,近乎与虎谋皮。 后来,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对蹂躏和摧残很感兴趣,可是他们刚到南洋的时候,就不敢玩陶瓷生意,因为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地盘。 谁都有做生意的自由啊,为什么不敢? 这要说说东印度公司的“商官”面目。 那时候的股份公司和今天的股份公司不同,这些股份公司,在殖民地行使的是政府职能,拥有自己的军队,还能随便发行货币,而且,这些公司是宗主国资本家的股份,其中就有国家股份,比如荷兰政府,就占荷兰东印度公司18%的股份。而在做生意的时候,完全就是黑道上的做派。英国东印度公司来的时候,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在当地呼风唤雨了,它当然不敢贸然触动人家的利益了,只能先玩河水不犯井水。 也就是说,当年中国海商遭遇的这一群先进的股份公司,其实也就是一群国家海盗。基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是帝国向东扩张的贸易这一点,与明清朝贡贸易的玉帛理念自然就水火不容了。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时期常用的一个词,但后来有些文人套西方概念,把清朝也说成是大清帝国了。殊不知,中西文明区别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这个帝国的概念,真正的帝国概念,就是西方宣称的海洋文明。 为什么西方文明叫做海洋文明呢? 因为西方文明就是建立在海洋贸易之上的。文明,和富裕、商业是分不开的。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对海洋文明来说,就比较省力了,只要控制海权贸易,资本与财富就可以通过不同手段迅速汇集。 比如,雅典帝国其实就是雅典城邦统治下的爱琴海商业,他们正是通过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这种贸易把爱琴海地域的财富迅速夺入囊中,成就了雅典城邦的辉煌文明。罗马帝国则是罗马共和城邦公民统治地中海商业利益的帝国,当时,整个地中海地区的财富通过贸易流入罗马,造就了罗马辉煌。大英帝国更强,其殖民地海权统治遍布五大洋,财富更是滚滚而来,成就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原始积累。到了现在的美帝国,以整个太平洋为基础,强权军事全球投射,加上更高级的美元政治玩法,全世界的财富自动进人家腰包。 因此,财富积累,海洋商业是逃不开的主线,西方的大陆帝国大都短命,这和海洋贸易成本较低是分不开的。 直到今天,西方文化中的贸易都是通过海权将周边财富输入文明中心的一种统治性贸易。与海洋掠夺文明一比,中国从老祖宗开始就种下了大陆文明的种子,出海也顶多像赢政找个仙丹、像郑和做个宣传而已。中国自古重农,习惯于把商业赋予和平的使命,古语“化干戈为玉帛”,意思就是结束国与国的战争,搞点各自需要的交换。这种大陆思维还基本停留在以物换物的原始商业级别。也就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人家都为海洋霸权争得你死我活了,荷兰想建立帝国,英国想建立帝国,法国也想建立帝国,都忙着来远东扩张贸易势力范围,划分他们的帝国商业版图,而中国明清还在不是帝国胜似帝国地玩朝贡贸易,不讲利益,只讲和平友谊,哥俩好,你要说钱,就伤感情。 这样,我们老被欺负的根源就出来了:西方夹枪带棒的贸易上门,我们还以为人家也来哥俩好了,结果却是,诸如东印度公司这种代表列强性质的贸易体制以很隐蔽的目的进入中国,就是想把中国给潜规则,想把中国经济纳入其帝国贸易制度之内,让我们也按人家的游戏规则一起玩。 怎么玩? 通过嗜血的资本将中国的鲜血输送到西方,一旦不听话,就是血腥战争夹裹着的贸易。 于是,帝国概念和贸易概念的冲突,注定两种文明的遭遇不会结出和谐的果实,清政府以接纳藩属的心态满心欢喜地对待西方商官贸易,基本上等于把毒药当成美酒喝。 P4-5


编辑推荐

★货币战争的东方战场,高盛阴谋的中国镜鉴,内部人士曝光“一直在掠夺,从未被揭穿”的汇丰发家史。 ★从世界首富到一穷二白只需几十年,首部中国财富外流史警示:在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当下,小心新一轮财富大掠夺。 ★汇丰的历史和中国近代史完全重合,透过金融的窗口,看懂近代中国的治乱兴亡、中西文明碰撞的爱恨情仇。 ★解密资本霸权的基本属性,理清金融殖民的背后阴谋。种种迹象显示,中国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岔路口,在变局前夜看透大势中蕴藏的契机。 《盯上中国的资本大盗(汇丰在中国150年)》由郭晓明、卢国俊编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盯上中国的资本大盗 PDF格式下载



经济类的著作是本人的最爱,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感兴趣,很有意思,其实商场即是战场,中国近代的资本,都是在阴谋的操控下进行的,我们在分析世界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好好的品味一下中国的经济,这本书写的不错,相当犀利,针针间血,作者对中国的经济简直就是了如指掌。推荐给大家看。


原来资本链条当中的每一层都是我们现实当中不能看到的,他们的真面目竟然如此丑恶,感谢本书的作者,为我们结露了一层又一层的露骨的事实,财富即将到来,看我们谁能抓住契机。


这本书能够让你了解汇丰银行的历史,很不错,建议先阅读《洋行之王:怡和洋行》。


这是一本了解汇丰银行历史的书


警示中国发展不忘危机。


很实用的理解资本的秘密的书


其实,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经济要的就是透明,暗藏危机的社会,也是经济发展的要害所在,我们能在这个社会做生意,这是一本必读的经济类丛书,懂经济的前提就是要搞清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所在。好书!


本人其实就是一个经济学白痴,但是之所以关系经历,特别是中国经济,唯一的一点就是因为本人是做生意的,市场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本书是在网上看到的,之前对作者简单的了解过,看过子后对我的启发很大,感慨颇多,希望这本不错的书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都说经济危机,有人赔钱就有人赚钱,那这部分钱哪去了呢,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这本书很适合我的胃口,也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逻辑,顶!


经济类著作,相对接触到问题核心的经济方面的书了


非常的好啊,老公很喜欢


好看,很不错,终于看完了。。。


对经济学莫名的浓厚兴趣支撑下,买了这本书,还没开始看,希望不会令人失望。


书是帮朋友买的不错,朋友评价不错哦


不错。这样的书值得我们看看。


了解内幕,增长了知识,对本人的经济意识有较大帮助。


翻了一下,还是很不错的,是的一看。


很破的一本书,内容不知道怎么样,不过当当发的货质量太差了!书边都是磨破的


内容相当深刻!值得我们深思!


盯上中国的资本大盗:汇丰在中国150年


品读中,希望有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