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范容慧,蓝海林 经济科学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经济科学  

作者:

范容慧,蓝海林  

页数:

233  

内容概要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以总经理变更对绩效的敏感性来衡量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从高管变更的视角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研究,弥补了从绩效角度考察治理有效性的不足,丰富了从高管变更—绩效敏感性视角进行的来自经济转型国家及新兴市场的公司治理证据;二是《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在检验大股东对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的影响时,采用Delta方法计算了大股东变量与绩效变量的平均交互效应及其显著性,解决了Logit模型的交互项问题,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三是《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在构建前两大股东及前三大股东制衡度指标时,根据大股东一致行动人信息对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进行了相应调整,并考虑了股权制衡的方向,从而使股权制衡的计量更符合实际,完善了股权制衡指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结论1.1 问题的提出1.1.1 现实背景1.1.2 理论背景1.1.3 研究问题1.2 基本概念界定1.2.1 民营上市公司1.2.2 大股东和控股股东1.2.3 治理有效性1.3 研究内容和意义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1.3.3 研究意义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 研究方法1.4.2 技术路线1.5 本书框架1.6 本章小结第2章 文献综述2.1 代理理论与高管变更2.1.1 公司制度与代理理论2.1.2 高管和股东利益冲突的来源2.1.3 代理理论视角的高管变更2.2 公司治理视角的高管变更——绩效敏感性2.2.1 高管变更——绩效敏感性研究的起源2.2.2 来自美国的经验证据2.2.3 实证研究国家的扩展2.2.4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2.3 高管变更——绩效敏感性实证研究评述2.3.1 主要研究结论2.3.2 对实证结论的进一步探讨2.4 公司治理机制与高管变更——绩效敏感性2.4.1 董事会2.4.2 大股东2.4.3 控制权市场2.4.4 产品市场2.4.5 经理人才市场2.4.6 法律、政治和管制体系2.5 高管变更视角的公司治理机制研究现状评述2.5.1 主要研究结论2.5.2 对实证结论的进一步探讨2.6 本章小结第3章 概念模型与假设提出3.1 制度背景3.1.1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3.1.2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3.2 概念模型3.2.1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3.2.2 本书研究的概念模型3.3 研究假设3.3.1 总经理变更与绩效的关系3.3.2 控股股东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3.3.3 股权制衡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3.4 本章小结第4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4.1 样本选择4.1.1 民营上市公司的确定4.1.2 样本筛选4.2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4.2.1 因变量的选择与定义4.2.2 实验变量的选择与定义4.2.3控制变量的选择与定义4.3 模型构造与估计方法4.3.1 模型构造4.3.2 估计方法4.4 本章小结第5章 检验结果与分析5.1 总经理变更情况分析5.2 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检验5.2.1 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的单变量分析5.2.2 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的多变量分析5.3 控股股东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检验5.3.1 控股股东对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影响的单变量分析5.3.2 控股股东对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影响的多变量分析5.4 股权制衡度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检验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5.4.2 外部大股东数量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5.4.3 前两大股东的制衡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5.4.4 前三大股东的制衡与总经理变更——绩效敏感性5.5 本章小结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6.1 研究结论6.1.1 主要研究发现6.1.2 结论6.2 实践启示6.3 本书的创新点6.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6.4.1 本书的不足6.4.2 后续研究方向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