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

朱锦余 经济科学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经济科学  

作者:

朱锦余  

页数:

260  

前言

王敬霞女士分析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后指出: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干胜道教授认为,会计诚信缺失的背后是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盈利质量差。如果上市公司资金使用好,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圆满回报各方投资者,它就没有必要造假。李爱华、金添、李文君教授对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从环境因素和心理动机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环境因素上,源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委托人缺位。他们认为:会计诚信原则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契约关系。现代会计制度恰恰充满了消除委托方信息劣势的角色,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了委托方试图监管代理方的基本需要。会计诚信原则正是基于此才成为会计生命的。当委托方现实地存在并对会计产生足够的影响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代表,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从心理动机上看,有三种原因:一是逐利冒险心理;二是从众侥幸心理;三是合理心理。黄董良教授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诚信,其原因有三种:一是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二是操作性会计信息失真;三是选择性会计信息失真。

内容概要

  市场经济实质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道德诚信的支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恪守企业信用既是其应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其对社会的应尽责任。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是金融市场的生命、是国家的生命。企业信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的基础,而企业会计信用又是企业信用的核心,是其他信用的前提和基础。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作者简介

朱锦余,男,湖南人,苗族,1967年生。管理学(会计学)博士、教授。全国会计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组成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重点学科会计学学科带头人、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审计学会个人会员、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云南省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内部审计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会计学理事,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主要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理论研究。1993年至今,已完成科研成果100多项,约300万字。其中,先后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或其他杂志转载,论文多次获奖;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本;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课题近10项,正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当前主要研究领域:舞弊审计、企业财务信用评价与管理问题、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注册会计师法规体系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第1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2节 本书主要研究的问题第3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2章 文献综述第1节 相关文献CNKI数据库检索总体情况第2节 关于会计信用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第3节 关于会计诚信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第4节 关于财务信用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第5节 关于企业财务诚信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第3章 会计信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第1节 关于信用的基本概念第2节 会计信用的界定第3节 会计信用与其他信用的关系第4节 企业缺乏会计信用的主要表现、危害及其原因分析第5节 企业会计信用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6节 延伸讨论——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是否需要讲究会计信用第7节 建立企业会计信用档案的意义第4章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相关问题研究第1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界定第2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机制研究第3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基本程序第4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主要方法第5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的主要内容及指标体系第6节 会计信用评价等级划分第7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报告第5章 企业会计信用管理相关问题研究第1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结果发布研究第2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研究第3节 企业会计信用的宏观管理研究第4节 企业会计信用的微观管理研究第5节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管理的相关规范研究第6章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第1节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第2节 调查过程与样本构成第3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节 主要结论与启示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节 主要结论第2节 政策建议附录一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条例(建议稿)附录二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准则(建议稿)附录三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建议稿)附录四 中国注册评价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建议稿)附录五 上海市财务会计信用等级管理试行办法附录六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问题调查问卷附录七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基本表格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王敬霞女士分析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后指出: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失信的前提;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是会计失信的条件;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国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失信成本低是会计失信的动力。干胜道教授认为,会计诚信缺失的背后是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盈利质量差。如果上市公司资金使用好,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目标,圆满回报各方投资者,它就没有必要造假。李爱华、金添、李文君教授对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从环境因素和心理动机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环境因素上,源于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委托人缺位。他们认为:会计诚信原则的产生,源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契约关系。现代会计制度恰恰充满了消除委托方信息劣势的角色,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了委托方试图监管代理方的基本需要。会计诚信原则正是基于此才成为会计生命的。当委托方现实地存在并对会计产生足够的影响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代表,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从心理动机上看,有三种原因:一是逐利冒险心理;二是从众侥幸心理;三是合理心理。黄董良教授认为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诚信,其原因有三种:一是舞弊性会计信息失真;二是操作性会计信息失真;三是选择性会计信息失真。

后记

2003年上半年,云南省会计学会举行学习宣传贯彻会计法的征文。当时一系列世界范围内的欺诈性会计报表丑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用社会背景,引发了我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相关问题的思考,撰写了《建立会计信用评级机制,促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文,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这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2003年底,又恰逢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进行2003年度重点会计科研课题招标,我所主持申报的《企业财务信用评价和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获准立项。因此,特别感谢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为我们提供的机会,这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促进了我们对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当我们历时近两年的课题研究暂告一段落,如约向财政部和中国会计学会提交研究报告时,有些许的如释重负的感觉,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深知我们的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遗憾,我们恳请各位专家、学者的批评与赐教,以便帮助我们更深入地完善研究成果,为我国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来探讨这一问题。促进相关理论的丰富和相关实践的探索。


编辑推荐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云南财经大学学术著作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企业会计信用评价与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