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4辑)

黄泰岩 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黄泰岩 编  

页数:

328  

前言

  2006年8月6日,我应宋冬林教授的盛情邀请第二次前往长白山。第一次到长白山是9年前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跨世纪“百人工程”国情调查活动项目之一。据介绍,长白山是我国东北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活山体,它的形成约有200万年,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被称为“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长白山天池是长白山的最美处,天池水缓缓溢出,化作高达68米的长白山瀑布,瀑布从悬崖峭壁飞流直下,恰似一条白龙从天而降。而且天池水有出口无进口,显示了天池内在的无穷力量和奉献的博大胸怀。按当地的说法:长白山地理气候极为独特,被称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因此,到长白山能清晰地看到天池,据说是极其幸运的。是否能看到天池似乎就成了检验一个人“命运”如何的试金石,而且一次看到有偶然性,两次都能看到那就有必然性了,说明这个人的“命运”真好!

内容概要

  2006年8月6日,我应宋冬林教授的盛情邀请第二次前往长白山。第一次到长白山是9年前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跨世纪“百人工程”国情调查活动项目之一。据介绍,长白山是我国东北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活山体,它的形成约有200万年,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被称为“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

作者简介

  黄泰岩,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辽宁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秘书长,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大讲堂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市社科联常委,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及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  1957年生于山东省招远市。1975年投笔从戎,成了坦克兵。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先后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被特批为副教授,1992年6月被特批为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1月一1994年11月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系做访问学者,1995年5月一1995年12月在美国洛杉矶做美国市场经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市场理论、企业理论。先后出版《社会主义市场运行分析》、《美国市场和政府的组合与运作》、《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探求市场之路》、《与企业家谈经论道》、《中国经济热点前沿》、《国外经济热点前沿》、《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等专著(含主编、合著)20多部,发表论文400多篇。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多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列入北京市第一批跨世纪人才培养人选、教育部第一批跨世纪人才培养人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北九州大学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希望集团、台湾国泰人寿股份公司等委托项目10多项。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一、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十大热点二、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变化三、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主要进展第二章 2006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四、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五、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三章 “三农”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三农”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新农村建设三、农村问题四、农民问题五、农业问题第四章 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资本市场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股权分置改革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四、上市公司行为分析五、资本市场的运行六、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七、证券投资基金第五章 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我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障碍和手段四、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六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三、制造业的发展四、服务业的发展五、房地产业的发展六、文化产业的发展七、产业结构升级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新特点二、区域经济的横向比较三、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四、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五、区域经济的金融环境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第八章 商业银行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商业银行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信贷问题四、商业银行治理机制五、商业银行改革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九章 公共经济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公共经济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公共产品的供给三、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四、地方政府行为和改革五、政府治理改革第十章 自主创新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自主创新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企业的自主创新三、政府与自主创新四、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对外贸易与外贸政策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传统贸易理论的创新发展三、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四、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与自我保护五、对外贸易中的国际分工与协作六、对外贸易中收支不平衡的成因七、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问题讨论综述一、2006年货币政策问题研究的新特点二、货币政策实施面临的新挑战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四、货币政策效应的地区性差异五、货币政策透明度六、货币政策的影响

章节摘录

  贺玮认为,全球化的实质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开放条件,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  皮伟兵等强调,经济全球化不是“大锅饭”,并不是参与全球化的国家都能毫无例外地获得同样的实惠和好处。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基础不同,国际竞争力不同,各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有很大差异。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因而获得的实惠更大、机遇更多。融入全球化进程,国内企业要面对一系列新旧规则的转换和磨合,这使我国处于不利和被动境地。我国一方面要努力消除针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重重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又要苦绦内功。②  赵景峰认为,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也使发达国家普遍依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资源和市场,产生西方经济学家所谓“颠倒的经济依赖”现象。我国在融人全球化过程中,经济持续增长,国内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全球化能有效地削减限制全球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削弱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有利外部环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4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