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

周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周婷  

页数:

263  

字数:

230000  

内容概要

1999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明确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和切入点,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是关键。抓住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就抓住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关键。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这一区域在西部大开发中不仅同时肩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任,更面临着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和资金瓶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在这一区域高度集中、不断激化,表现在:尽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但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大流域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仍然低下;由于缺乏区域合作及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赶超战略,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趋同,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过大,一些制造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缓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在延续。未来20年,四川和重庆地区将进Am,A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工业总量的增长、制造业等基础m,A的扩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等,会给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增加新的更大压力。我国能源、矿产、淡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也将推动西部一轮新的资源开发,并可能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长江上游发展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和激化,追寻其理论根源,还在于现有的研究和决策仅仅将跨区域生态环境重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附带问题给予考虑。理论的欠缺和实践的呼唤,使本书的研究具有拓展的空间;国内外学者关于承载力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不断发展的循环经济实践和金融理论,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相信本研究成果对我国西部地区破解资源开发式的环发矛盾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书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长江上游这一特殊区域(资源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发区与流域生态环境重建关键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四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出发,针对两个系统在同一区域同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共建研究的必要性和共建内涵,并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分析,揭示了共建中的基本矛盾和共建主体的基本职责,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及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第二部分为第五至八章,通过借鉴国际上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提出了共建的新观念、新思路,并分别从共建的协调机制、产业结构优化、共建项目的投融资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对共建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 本书力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书中指出,长江上游地区担负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这个双重任务既有统一性,也存在着矛盾性。研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共建,就是要破解在这一特殊区域中的“环保与发展”矛盾,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两全之策,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与保护的统一靠共建,共建的着力点在构建长效机制。 第二,本书将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长江流域综合经济带的两个子系统,研究在这个更大的系统中的共建问题,探索了在更强的环境阻力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机制。针对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中的诸多矛盾,作者认为,共建的关键是构建一个协调体系,而不能仅依靠单一的机制创新,以从整体上提高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个体系包括决策管理机制、互动发展机制、补偿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首先是建立流域管理的权威机构,编制共建规划,形成跨行政区的决策管理机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和长江上中下游的关系;其次是基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及流域综合开发的要求,建立流域开发的补偿机制和互动发展机制;再次是建立共建的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共建积极性;最后是在微观经济层面建立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第三,本书在借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概念,建立了以“空间维”为核心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作者指出,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是在资源持续供给和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能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包括:(1)对影响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各类因子及关联程度的分析;(2)对区际联系产生的区域内部自然资源供给、环境阻力的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能力的分析;(3)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4)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 第四,应用本书建立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动态分析模型,分析了共建对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证明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应从以提高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为核心,向以提高资源的生产率为核心转变。分析结果还发现,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减小了长江上游区内的资源供给能力、增大了环境阻力,降低了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解决的途径,应当着力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降低环境阻力。 第五,本书针对生态经济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以共建补偿机制为基础,构建了“政府+市场”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担模型,探索性地提出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企业”的银行融资新模式。生态产业、环保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由于处于发展初期,信用能力弱、担保品有限,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权型融资。建议通过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将对这些企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与银行融资结合起来,通过筛选组成“贷款池”,建立适宜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形成社会风险转移和分担体系,有效解决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困境。 第六,基于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分析,作者指出,区域经济合作不仅需要重视以市场为基础的优势产品交换,还应当加强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合作。建议长江上中下游共同承担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责任;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共建交通、通讯、水利、供电网络等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提高全流域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构建跨区域的帮扶救助体系等。

作者简介

周婷,高级经济师,1979年出生于重庆市。1997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1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经济纵横》、《求索》、《生态经济》、《软科学》、《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14篇。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的共建及协调机制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系列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研究系列项目子课题《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研究》等课题多项。现供职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结构与内容 三、主要创新观点第二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和理论支撑 第一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一、长江上游经济带的空间范围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区域特征 三、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长江上游经济带 第二节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提出 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和重点工程 第三节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内涵 一、共建研究的必要性 二、共建的内涵 三、共建的科学观念和基本原则 第四节 共建的研究基础与理论支撑 一、共建的研究现状 二、共建的相关理论第三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基本关系 第一节 共建的区域外部性 一、外部性相关理论 二、区域外部性 三、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区域正外部性 第二节 共建的基本矛盾 一、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二、中央全局性目标与地方局部性目标的矛盾 三、上、中、下游地区利益分配与损失补偿不均的矛盾 四、长江上游各行政区域在跨区域共建项目中的矛盾 第三节 共建主体及职责 一、中央政府 二、地方政府 三、企业 四、居民第四章 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 第一节 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 一、承载力相关理论 二、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节 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与模型 一、福格特的人口承载力理论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理论和模型 三、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模型应用 四、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节 共建的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 一、共建对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影响 二、区域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 三、长江上游资源环境的经济承载力的比较优势第五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新思路及国际经验借鉴 第一节 跨行政区经济带(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跨行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二、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的开发经验和教训 三、国外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重建对共建的启示 第二节 共建的新思路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二、坚持资源节约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区域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相结合 五、坚持中央与地方合作共建、地区之间协作共建 六、坚持科学政绩观,建立差异化的考评指标第六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协调机制 第一节 共建的决策管理机制 一、指挥协调机构 二、共建规划 第二节 共建的互动发展机制 一、合作机制 二、扶持机制 第三节 共建的补偿机制 一、补偿机制的内涵 二、政府干预,多渠道筹集共建专项资金 三、以共建专项资金为依托,创新融资方式 第四节 共建的绩效评估机制 一、共建成果评估体系 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制度 第五节 共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激励机制 二、约束机制第七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产业结构优化 第一节 共建的产业结构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共建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 四、共建的产业政策 第二节 生态产业 一、生态农业 二、生态工业 三、生态旅游 第三节 环保产业 一、环保产业在共建中的机遇和市场 二、培育环保产业的区域优势 三、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第八章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的投融资模式创新 第一节 共建项目的融资体系 一、政府投入 二、社会参与 三、金融市场支撑 第二节 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创新 一、共建项目银行融资难的成因 二、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新模式 三、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共建项目的BOT融资模式 一、BOT融资概况 二、轨道交通项目BOT运作经验 三、共建项目的BOT融资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导论  长江上游位于我国大陆腹心区域,区情特殊,地位重要。特殊在于,既是资源富集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脆弱区和环境敏感区。重要在于,中央政  府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三大典型区域之一,承担西电东送、天然气东输等重任。同时,四J rl、重庆  等长江上游省市,纷纷在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目标。2007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成渝经济区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这片广袤的区域,不仅肩负着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和向东部沿海输送清洁、廉价电力与向中部输送天然气的重任,更面临着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和资金瓶颈。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各类矛盾和问题在这一区域高度集中、不断激化,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空间。  一、选题背景  长江上游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这个双重任务既有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性,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一)长江上游地区同时承担着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和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从该区域在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入手提出“共建”,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西部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构筑长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同时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建成关系着中华民族半壁河山的生态屏障这一难题,已经尖锐地摆在决策者、组织者、建设者和广大干部群众面前。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解决,政府大小文件和各类文章都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实际情况却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同一地区、同时实施,两个系统相互制约,尤其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进程相当缓慢。尽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但上游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重大流域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仍然低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一是部分干流和水系污染相当严重;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处于较高水平,远高于环境承载能力;三是城市空气质量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危险废物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而且由于缺乏区域合作和地方政府盲目推行全面赶超战略,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同构,重工业比重过大,一些制造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兴主导产业培育缓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未来20年,四川l和重庆地区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总量的增长,制造业等基础工业的扩大,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给区域资源环境系统带来新的更大的压力。而且随着我国能源、矿产、淡水、土地等资源的紧缺,将推动西部一轮新的资源开发,并可能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  ……


编辑推荐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