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2008-5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文溥 主编
244
310000
本书是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的第二本。这本报告沿袭了2007年出版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06年)》的体例:第一篇是对过去一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实践的一个回顾,通过这样一个回顾,我们希望关心这一领域的读者,可以对过去一年中国宏观经济有一个大致的印象;最后一篇列入了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合作项目——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07年两次宏观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的结果。
前言第1篇 回顾篇 第1章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流行回顾 第1节 2007年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回顾 第2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运行情况分析 第3节 社会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第4节 固定资产投资变动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特征表现 二、国内信贷的变化 三、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升势有所回落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加温 第5节 物价水平变动分析 一、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上升较快,上涨显现结构失衡 二、上半年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动力较弱,下半年则强势反弹 第6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持续加大 一、对外贸易总量持续增长,顺差扩大加剧 二、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反弹上升 三、国际收支保持“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增加 四、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第7节 资产价格上涨迅速,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 一、货币供应量持续迅速增长 二、货币市场利率变动起伏幅度较大 三、货币供应宽松,银行贷款增长出现反弹 四、房地产价格高位涨幅,增长迅速 五、股票市场交易活跃,股票价格上涨飞快第2篇 直面流动性过剩 第2章 流动性过剩及其度量量 第1节 什么是流动性过剩 第2节 流动性过剩的度量 一、价格缺口 二、实际货币缺口 三、名义货币缺口 四、货币过剩 五、货币与GDP之比 六、贷款与GDP之比 七、其他方法 第3节 评述: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方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第1节 全球流动性的含义 第2节 分区域分析全球流动性过剩 一、世界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流动性状况 二、发达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流动性状况 三、亚洲新兴发达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以及流动性状况 四、非洲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以及流动性状况 五、亚洲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以及流动性状况 六、欧盟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以及流动性状况钌 七、中东国家总体经济发展以及流动性状况 八、小结 第3节 分国家(或地区)流动性指标分析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元区 四、中国和印度 第4节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一、导火索:美国、日本、欧元区等全球主要国家的低利率政策 二、放大器:金融创新的深化 三、持续因素:全球经济失衡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第1节 货币市场:货币供给量增长迅速,价格总水平上扬 一、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较快,规模庞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虽趋于下降,但起伏不定,超额准备金总量增加 三、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活跃,交易量放大 四、商业银行存贷差扩大,存贷比下降 五、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和短期存款比重上升,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 第2节 商品市场:消费需求疲软,紧缩风险与通胀压力并存 一、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相对过剩问题突出 二、就商品市场价格水平来说,是通货紧缩风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 第3节 资产市场:资产价格高涨,泡沫化现象严重 一、资产价格的决定与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与资产市场泡沫 第4节 小结 参考文献第3篇 剖析中国流动性过剩 第5章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内部原因分析 第1节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一个简要回顾 第2节 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考察 第3节 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下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形成机理 第4节 流动性问题求解:产业结构演进 第5节 若干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分析 第1节 国际收支失衡、央行对冲操作与货币供给 第2节 外部冲击与物价水平 第3节 结论 参考文献 第7章 实体经济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 第1节 实体经济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 一、经济周期与流动性过剩 二、贸易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与流动性过剩 三、经济结构转型与流动性过剩 四、经济制度转轨与流动性过剩 五、经济秩序与流动性过剩 第2节 几点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8章 资产价格波动与我国货币政策 第1节 问题的提出 第2节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变量与样本数据的选择 二、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三、构建VAR模型 四、通货膨胀率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五、方差分解 六、格兰杰因果检验 七、结论 第3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9章 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价格行为:理论与政策研究 第1节 流动性过剩下的资产价格行为 一、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 二、理性预期下的房地产价格模型 三、房地产价格模型的估计与检验方法 第2节 我国房地产价格行为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数据来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房地产价格行为的研究结论 第3节 政策研究: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例 一、调控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宏观政策 二、法定存款准备与信用配给的文献回顾 三、一个法定存款准备与信用配给的理论模型 四、流动性过剩、法定存款准备与信用配给 五、关于法定存款准备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第4篇 预测与展望 第10章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07年春季预测报告 第1节 前言 一、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简介 二、CQMM的主要优势和特点 三、2007年春CQMM第二期预测的主要目的 第2节 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一、模型外生条件的假定 二、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第3节 人民币加速升值效应的模拟分析 一、人民币升值效应的宏观传导机制 二、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宏观效应模拟 第4节 人民币汇率调整与中国贸易顺差变化趋势分析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变动特征分析1 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下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动趋势分析 第5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1章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2007年夏季预测报告 第1节 2007年夏CQMM第三期预测的主要目的 第2节 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一、模型外生条件的假定 二、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第3节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物价基本平稳,经济并未过热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结构性变化趋势及同比增长率 二、其他物价指数的变化趋势 第4节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1章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流行回顾第1节 2007年前三个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回顾针对2007年第3季度高达11.5%的GDP增长速度,连续10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以及从3-10月连续8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触及或突破3%的加息警戒线,第3季度,央行给经济重新定调为经济增长偏快,且存在过热现象,中央政府意识到现有以货币政策为主的调控措施只能“扬汤止沸”,要想“釜底抽薪”,还需财政政策的有力配合,由此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开始从以货币政策为主,转向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双调整方案。具体从政策执行的方式看,货币政策方面延续了2006年4月以来的频调和微调方式。自2007年1月15日起至12月25日止,中国人民银行共十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五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准备金率由年初的9%上调到年末的14.5%,创20年来新高。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作了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这种同时出台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方式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外加上汇率政策的一并出台,既反映了政府调控经济的决心,又反衬出现有宏观调控的无奈。总体上,货币政策的效果欠佳,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连续10个月增速,而且上升潜力较大,投资势头难以抑制;另一方面,外贸顺差继续急剧扩大,货币供应量中外汇占款比重进一步加大,流通中的货币过多,导致资产价格虚高,股市高攀,各地房价反弹上升,流动性问题突出。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过剩》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