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研究

胡霞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胡霞  

页数:

234  

前言

  我高兴地在《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丛》正式出版之际为其作序。  《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丛》(简称《论丛》)是中山大学“985工程”(二期)服务经济与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也是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学术团队多年来对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研究的结晶。  这套论丛是在第三产业崛起、服务经济和管理愈来愈为国人关注的背景下出版的。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呈现迅速发展、后来居上的态势。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第三产业比重就越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国第三产业比重都在增大。第三产业的兴旺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6个成员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就业比重在1870年仅为23.7%,到1976年已提高到55.6%。从1960~1982年,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市场经济工业国由54%增长到61%;中等收入国家由46%增长到47%。

内容概要

中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变迁后,多数城市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服务业增长迅速,但同时出现地区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不断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书基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和第三产业经济学等经济理论,从多角度切入分析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距状况、多维因素协同影响服务业差距,服务业集聚状况及影响,服务业外溢效应、服务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

作者简介

李江帆,1951年2月生于广东台山。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985工程”服务经济与管理项目首席专家,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第三产业研究,专著《第三产业经济学》曾获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近年出版《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中山大学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论从》等多部著作及丛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与演进 第一节 研究动因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结构第二章 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第一节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回顾 第二节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回顾第三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特征描述 第一节 中国城市服务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区域差异时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城市服务业竞争力分析第四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市场成因 第一节 消费者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 第二节 生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 第三节 实证研究第五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供给成因 第一节 生产要素数量 第二节 要素配置结构 第三节 对服务业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第六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地理成因 第一节 地理因素 第二节 实证检验第七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制度成因 第一节 制度环境 第二节 实证检验第八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差异的空问统计分析 第一节 空间经济学与地区服务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 第三节 中国城市服务业差异成因的空间计量分析第九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十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区域间溢出效应分析第十一章 服务业发展与中国地区经济差异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与演进  在服务经济崛起的背景下,服务业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日渐突出。特别是对于城市来说,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解决就业的主渠道。然而服务业在空间分布的明显差异会加剧中国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这可能会对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效应。本书基于以上背景,从新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差异状况、总结服务业在地区发展中的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探求城市服务业差异的影响因素,剖析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作用,结合中国所处转轨经济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等宏观形势,提出促进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研究背景  第一节 研究动因  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包括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断提升,已经远远超过了农业和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位推动力。2005年全球服务业占GDP的平均水平为68.5%,发达国家平均达到72.2%,发展中国家为52.3%。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研究 PDF格式下载



中规中矩的博士论文,算不上好,也不是太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