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经济史新论

杨德才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杨德才  

页数:

102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历史是重要的。200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回顾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程,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利于中国未来发展节约交易成本与探索成本。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60年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一瞬”即过的60年中,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里却上演了跌宕起伏、峰回路转、波澜壮阔的一幕幕活话剧:理想与现实冲突、幻想与狂乱共舞、理性与改革携手、发展与憧憬同行。60年里,有着太多太多的大事要事;60年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成败得失;60年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欢笑伤悲……  回顾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的历程,每每心底总是涌起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而中国60年的发展却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要想很好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发展绩效,那是多么的不易啊!一句“始觉人间道路长”,其间包含了多少酸甜苦辣、曲折辛酸……  60年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复杂的,但又是简单的。倘若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标志来划分的话,那么,1949~1979年的30年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而1979~2009年的30年则是改革开放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前后各30年,因改革开放而泾渭分明。本书的写作基本上遵循了这个划分法,而将共和国60年的经济发展历史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阶段来进行写作的。

书籍目录

中国经济史新论:上 前言 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总论:1949~2009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60年经济增长:惊人的业绩  阶段划分及典型性特征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  60年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第2章 制度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制度构建  新政权为稳定、恢复经济的努力  毛泽东的转变与“三改造”启动  “三改造”完成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分析  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与管理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与反思 第3章 改革前的工业化启动与曲折  新中国工业化启动的条件  工业化战略比较与选择  工业化的启动:曲折中向前推进  钢铁工业的突起:产量与效率变化  处于变动中的工业生产的制度与组织  计划体制下的托拉斯活动与绩效  结构演进与霍夫曼比例变动  对改革前的工业化的总体评价 第4章 改革前的农业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  一场伟大的革命:土地改革及其绩效  经济人、个体农民与农村分化  粮食购销:从征购到统购统销  统购统销制度的实施、发展与终结  生产组织制度变革:从互助合作到高级社  粮食“卫星”与人民公社“乌托邦”  大饥荒:天灾还是人祸  无奈的调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的确立  大寨:一个被全国学习的农业榜样  农业资本流出及其估计  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率变动 第5章 改革前的工商经济:从改造到计划管理  新政权对私营工商经济的认识  改造的制度选择:从四马分肥到定息 …… 第6章 推动的十年:1966-1976年 第7章 改革前传统体制内的制度变迁 第8章 体制转轨:1979年后制度的持续变迁 第9章 改革后的农业:从飞速发展到“三农”迷局 第10章 改革后的工业化发与工业结构高速中国经济史新论:下

章节摘录

中国经济史新论:上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总论:1949~200960年经济增长:惊人的业绩与近代经济增长相比,中国1949年以来60年的经济增长是在主权完整、独立自主和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发生的。这60年的经济增长以内生变量为主要推动力,外生变量(如美国的威胁、对外开放等)虽然也有重要的影响,但显然是处于次要的位置。60年的经济增长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一系列重大转变而同步进行的。这些重大转变是: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变,由基本闭关到全面开放的对外经济战略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中心转变等。6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线性般地似直线上升,而是有起伏曲折。但不论从哪个指标、哪个角度来看,60年间的中国经济都是不断增长的。60年的经济增长,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根据统计资料,这60年经济增长的惊人业绩主要表现在:第一,就GDP而言,不论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都有巨大的增长,明显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渐变,由曾经的经济“小国”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大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经济史新论 PDF格式下载



很期待的书,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读书


还没来得及看,BOSS指定的,据说不错!比起备考的薄薄一小本就综合了中国从古到今的经济史,这本书仅是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就这么详,应该说是经济史中不错的啦


该书将经济史和试论有效结合,给读者一种全新的理解经济史的思维和理念。建议先阅读制度经济学后,再学习该书,效果会更好。


运送速度比较快,包装也完好,书的印刷装订是很不错的。内容也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