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
2009-12
经济科学出版社
张洪梅,刘力臻 著
397
无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编辑收录了长春税务学院部分优秀中青年教师近年来在各自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这套丛书的面世,前后经历了几年的时间,其间经过作者选题、专家论证和作者写作过程。文稿杀青后,又经过校外专家的匿名评审和学院学术委员会认真评议,方才最后入选。可以说,最后入选的著作基本上反映了我院部分优秀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水平。 本套丛书冠之以“21世纪财经学术文库”名目也颇费了一些思量。因为,丛书的名目既要具有某种表征意义,又要区隔已有的丛书名称,避免重复,同时还要做出品牌,的确不容易。 现在,回想起来,冠之以“21世纪财经学术文库”丛书的名目,经得起推敲,也可以从中挖掘其特殊的意义。其一,21世纪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标度,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新的世纪,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都是极具挑战性的。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欧元模式研究》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货币合作的广泛开展为选题背景,以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中的欧元模式为考察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一典型的单一货币联盟所进行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加深理论界对于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机理、历史演进、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认识,从而增强欧元模式作为经典案例在货币史、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中的应用,丰富这些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为正在行进中的东亚货币合作及其他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书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多种不同因素对欧元汇率走势的影响程度、市场一体化给欧元区不同成员国带来的非均衡效应、东扩对欧元区新老成员目的不同影响以及欧元模式与货币替代联盟模式和多重货币合作模式的异同等进行了研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欧元区对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共同财政纪律面临的困境以及欧盟东扩后新成员国主要经济指标的趋同情况进行了研究;运用博弈分析法对欧元模式均衡结构的形成机理及东亚货币合作中中日两国间将展开的博弈过程进行了研究。
张洪梅,女,1974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9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长春税务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 长期从事社会仁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际货币合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并在CSSCI来源期刊和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刘力臻,女,1954年生。古林省占林市人。1999年获经济学士士学位。现任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博士导师、金融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丁作,丰持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出版多部专著和教材,先后住《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世界经济》、《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引言第一章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理论评述第一节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产生的理论评述第二节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形成的理论评述第三节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演进的理论评述第四节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中的博弈论应用第二章 欧元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形成机理第一节 欧元模式界定及其历史演进第二节 欧元模式的形成机理第三节 欧元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欧元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前景分析第一节 欧元启动以来的运行态势及成因第二节 欧元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危机第三节 欧元模式的前景分析第四章 欧元模式的理论总结第一节 欧元模式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欧元模式的历史地位第三节 欧元模式与其他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第五章 欧元模式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第一节 欧元模式的经验借鉴第二节 东亚货币合作中的制约因素第三节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五)关于欧洲货币联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 1.关于欧洲货币联盟运行中现存问题的研究。欧盟中经济实力排名第二的英国始终游离于欧元区之外,一直是制约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一个主要障碍。关于英国加入欧元区的问题,学术界看法各异。英国帝国大学商业学院教授大卫·贝格(DavieBegg)2003年主持的研究支持英国加入欧元区,并认为统一货币是统一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英国不应该错失统一市场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卡迪夫((2ardiff)大学的帕特里克·迈弗特(Patrick Minford)教授则认为采用欧元在经济利益上不一定有利于英国,相反会破坏其现存的竞争能力②。国内学者李明明通过社会心理分析得出结论,单纯的物质利益原因并非英国拒绝加人欧元区的充分理由。英国长期视欧洲为他者,对欧洲缺乏认同感才是其对欧政策的重要思想根源,而用经济理由拒绝欧元则是其对自己真实想法的一种掩饰。欧元诞生后,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适应性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许多学者持悲观看法,如贝格和霍德森(Begg and Hodson,2000)及格拉维与庞杰利(Grallwe and Pongelli,2005)都认为,由于欧元区内的劳动力流动性差,工资——价格缺乏灵活性,以及在欧盟中央层次上没有一个自动“抽肥补瘦”的财政稳定机制。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