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
2010-4
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洪波
217
无
本书是2007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A Project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of Zhejiang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项目编号:20070757)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视野开阔,第一次以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总结国内重要港口城市贯彻科学发展现、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经验,揭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发展趋势,并着重对宁波进一步搞好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提出对策思考。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港口城市发展规律奠定基础;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省市有关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得到国家档案馆以及国家图书馆、沿海港口城市档案馆和图书馆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港城互动模型设计及验证,得到宁波工程学院梁方楚、王佳伟等同志大力帮助与支持。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资料收集整理中提供了许多帮助。
陈洪波,1964年3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现为宁波工程学院社科部副主任、教授,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宁波市海曙区政协常委,宁波市港城关系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多年来主要从事港城关系、城市创新、城市发展战略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二十多项,出版《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思想研究》、《探析浙江改革开放——港城关系的研究与思考》、《突破与跨越: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在《社会科学战线》、《经济问题》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绪论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现代化港口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三节 宁波现代化港口城市的发展历程第四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第二章 港城关系研究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二节 港城关系的机理分析第三节 新背景下港城关系分析第四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一轮港城互动第三章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第一节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第二节 港口城市发展战略的理沦基础第三节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第四节 新时期推进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举措第四章 港口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第一节 上海:以“四个率先”、“两个中心”引领新一轮发展第二节 天津:以滨海新城开发为抓手,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第三节 深圳:全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第四节 青岛: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第五节 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第六节 厦门:建设科学发展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参考文献后记
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它既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的社会,又是一个民主更加健全的社会;既是一个科教更加进步的社会,又是一个文化更加繁荣的社会;既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又是一个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全面”这两个字,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新要求。并且,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我们也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新的实践呼唤我们必须加深对“为什么要发展、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观念、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走一条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路子,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更博大的智慧来认识和解决发展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重要背景之一。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中国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和组织的基础。经过初期的局部试验与探讨,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我们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思想理论上的一系列新突破,推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经过改革,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使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 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