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

张文魁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张文魁  

页数:

148  

字数:

16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全面剖析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专著,对于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兴起的原因、混合所有制的普及程度和混合度、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绩效等方面都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是一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权威著作。本书作者张文魁同志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他在企业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广泛的影响力,相信他的这部最新著作无论对于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对于政策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为什么要把中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1.2 本书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 文献研究 2.1 引言 2.2 国内关于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与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文献及我们的评论 2.3 国际学术界对混合所有制的研究及我们的评论 2.4 公司治理(尤其是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的文献研究第3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范式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 3.1 引言 3.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国范式的形成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涌现 3.3 定义中国范式 3.4 混合所有制与中国范式的共生 3.5 为什么会形成中国范式第4章 混合所有制的普及度和混合度 4.1 引言 4.2 局部地区的状况 4.3 改制企业的样本分析 4.4 中国上市公司中的混合所有制普及程度和混合程度 4.5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最近几年的一些进展第5章 促使混合所有制企业兴起的主要因素:实际观察与理论探讨 5.1 引言 5.2 横向经济联合与混合所有制的发轫:国有企业资源优势和非国有企业机制优势相结合 5.3 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与混合所有制的形成:意识形态约束和非国有资本短缺约束、对国有股东资源优势的持续利用、管理层对资产形成的贡献股份化 5.4 国有企业大量改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涌现:政府“留一手” 5.5 政府为什么要保留一部分国有股:对非国有股东不完全放心和对企业控制权的不完全舍弃 5.6 民营企业为什么接受政府继续保留一部分国有股甚至引入新国有股东:民营企业仍然不能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以及民营企业筹资困难 5.7 总结与理论探讨第6章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初步理解及其公司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6.1 引言 6.2 对公司治理的理解:文献研究和理论探讨 6.3 中国国有企业以及私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 6.4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初步理解:文献讨论和经验观察 6.5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第7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一些重要发现 7.1 引言 7.2 股权结构 7.3 股东间及股东与政府间的约定条款 7.4 核心高管职位的分配 7.5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政企关系:政府的特别规制 7.6 职工的雇佣关系 7.7 一些重要发现与讨论第8章 混合所有制企业与非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的比较分析 8.1 引言 8.2 样本选取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认定 8.3 研究方法 8.4 假设与模型 8.5 数据分析 8.6 实证检验 8.7 基本结论第9章 结论与思考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种实际现象,所以我们在研究促使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兴起的主要因素时,首先进行实际观察和归纳分析。我们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混合所有制开始发轫于横向经济联合之中,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和非国有企业的机制优势通过混合所有制而得到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产生了协同效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国有企业进人大规模的所有权改革阶段,由于意识形态约束和非国有资本短缺约束,以及对国有股东资源优势的持续利用、管理层对资产形成贡献的股份化,许多国有企业选择了混合所有制方式的改革。同时,政府也愿意保留一些国有股以“留一手”。民营企业不能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也促成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理论探讨。我们认为,在上述因素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些令人尴尬、发人深省的问题。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但获得资源更加困难,而且获得政府信任、民众信任、银行信任、客户信任也更加困难。中国目前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民营企业对于获得保护有时缺乏信心。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仍然非常强势,它不但直接和间接掌握了许多资源,同时还习惯于保持对经济事务的控制力、对经济局面的掌控力,但它又并不熟悉、并不习惯去管理和引导纯粹的私有制企业。“国有而不倒”,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都促成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我们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基于经验观察,另一方面基于我国对公司治理的理解,我们提出了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即SCORE,这个框架包括股权结构、约定条款、核心官员职位分配、特别规制和职工的雇用关系等五个方面。我们用这个框架对中国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当中国有控股的情况仍然占多数,而且许多混合所有制企业都存在股东间及股东与政府间的约定条款。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控制权体系中,内部人占有很大优势,他们即使在非国有股东进入后仍然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权力,不过,新进入的非国有股东也会一步步地向核心官员的职位渗透。政府常常对混合所有制企业设立一些特别规制,以保障企业稳定运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过,这些特别规制并不是非常有效。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职工雇用关系处于巨大的矛盾和变动之中,一些职工仍然保留“铁饭碗”,而一些职工已经改变了身份端起了“瓷饭碗”。同时,有不少职工也持有本企业的股份,他们既是“老板”,又是“雇员”,所以他们的行为有时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及其公司治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看了很多市面上关于混合所有制的书籍,大部分是官样文章,读着就想睡觉。本书作者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给读者展示了关于混合所有制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同时提供了作者较为深刻的观点。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前瞻性思维,即揭示了中国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的现状后,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指导未来的工作或提供政策意见,这方面结论性观点不足。


好 非常喜欢这本书


书非常值得一读,就是天津大洋物流很不好,还骂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