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与创新
2010-8
经济科学出版社
施光耀
257
作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传统集权型财政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调整入手,以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演变为线索,系统回顾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从集权到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到经济性分权的演变历程和内在逻辑,客观分析每一阶段财政分权改革的实施背景、制度框架和运行绩效,认真总结相关经验与教训,并通过中西方财政分权的对比分析,归纳提出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重点,从制度设计、政策制定、体制演进和运行效果等方面作了全面、准确、客观的剖析,在充分肯定其改革方向与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在多重因素制约之下由于改革不够彻底而引发的问题和缺陷。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作者进一步明确了财政分权改革的创新取向,提出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改进与创新的具体思路,以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现代化分税制财政体制。
于长革
男,河北兴隆人,2005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专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等。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的研究,合著或参编著作6部,先后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改革》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导论第一篇 财政分权:从理论到实践 第1章 财政分权:理论沿革与文献述评 1.1 财政分权:基本概念 1.2 财政分权:理论框架 1.3 富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权思想沿革 第2章 财政分权:国际实践 2.1 美国的财政分权实践 2.2 法国的财政分权实践 2.3 日本的财政分权实践 2.4 印度的财政分权实践 2.5 俄罗斯的财政分权实践 2.6 启示与借鉴第二篇 中国财政分权在发展战略调整与经济转型中逐步演进 第3章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与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调整 3.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3.2 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与绩效分析 3.3 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的松动:1957年开始进行的分权化调整 3.4 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的强化:1961年财权的再集中 3.5 高度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的再次松动:1969年开始进行的分权化调整 第4章 发展战略转变、经济转型与财政分权的启动 4.1 改革开放前期的经济发展情况 4.2 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4.3 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与深化 4.4 财政包干体制: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启动与探索 4.5 财政包干体制:中国财政从集权到分权的转折点 第5章 行政性分权体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5.1 短缺经济:财政包干体制依存的宏观经济背景 5.2 从“一放就活”到“一活就乱”:行政性分权下的政府与企业行为分析 5.3 经济波动:行政性分权下的宏观经济常态 5.4 从“一乱就收”到“一收就死”:行政性分权下的宏观调控机理分析 第6章 分税制改革与经济性分权的实现 6.1 经济转型的突破性演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6.2 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目标模式 6.3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与调整 6.4 分税制改革:中国财政从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跨越 6.5 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 6.6 分税制改革与基层财政困难的形成 第7章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不平衡发展路径的形成 7.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7.2 中国式财政分权激励下经济增长奇迹的形成 7.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经济的粗放型增长和不平衡发展第三篇 新时期财政分权改革的创新取向与基本思路 第8章 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特征与创新取向 8.1 全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财政经济发展理念呼唤财政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8.2 中国财政分权的演进特征 8.3 新时期中国财政分权改革的创新取向 第9章 现行财政分权体制改进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9.1 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为财政分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条件 9.2 以公共产品层次性为依据,明确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 9.3 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明确划分政府间的财权 9.4 按照财政均等化的原则,加快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9.5 实现财政分权立宪,为财政分权提供法制保障参考文献后记
财政分权分析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