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36天
2008-9
中国文联出版社
刘洪
265
无
2006年4月下旬的某一天,我正在乌克兰拍摄纪念切尔诺贝利20周年的专题片,收到老朋友,新华社资深记者刘洪老弟的电邮,说他正准备写一本记述他多年来深入新闻一线采访的书,让我为此也写点东西,虽然我公务在身,但得知刘洪出书,自然为之雀跃,也欣欣然坐到计算机前,为老朋友做些义不容辞的旁事。 我和刘贤弟首次相识,是在2001年12月19日。记得那天我们几个来自中国的记者,与中国外交部赴阿富汗工作组的官员一起,搭乘联合国的专机,前往动荡不安的阿富汗进行采访。在以后的十多天采访中,我们朝夕相处,一起睡地板,一起抵风寒,一起见证久违了的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阿富汗上空,一起参加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大会,一起追访新政府的部长官员,一起深入被战火摧毁的原国防部大楼、原喀布尔电影制片厂,还有机场、报社、学校……虽然此景已过去多年,但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还是那么亲切生动。 说实在的,刘洪给我的外表印象很简单:个头不算太高,体型略显单薄,戴深度眼镜,很书生气,说话语调平和,带南方口音,急起来更是南腔北调。他做事总是不紧不慢,但只要是做了,就会干净利落,印象最深的是,这位仁兄吃东西太过挑剔,不吃羊肉,鸡肉勉强,任何带“异味”的当地食物,别说尝尝,他连看也懒得看,这在阿富汗简直就是活受罪。于是乎,为了保住他的体力,我发明了“大馕汤”(就是西红柿加鸡蛋煮馕),既可抵御风寒,也可维系刘贤弟不至饿倒异乡。 生活细节不必讲的太多,我想在他的书里,一定会有更详细的情节,更生动的描绘。 我们第二次相会,是在2002年9月中,那次我和阮次山先生往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采访,原计划采访阿拉法特,但因阿拉法特办公地拉姆安拉突然遭以军包围,结果采访流产,在我们几次试图闯关的过程中,刘洪都在现场,而且他本人也为新华社发了几条有关拉姆安拉情势的新闻。那次相见,虽然我们还是身处险境,但依然执着,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对彼此的了解更深了,友谊也更牢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们各自仍在不同的地方为新闻事业辛辛劳作,虽说无缘再见面,但互通电邮从未间断。记得我在2004年夏出海拍摄“凤凰号下西洋”时,刘洪特别发来电邮,嘱咐我万事小心,安全为上,身陷茫茫大海之中,看到老朋友充满关爱的短短邮言,已让我泪水任淌,违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的那句老话。 老朋友又要出新书了,这是他对自己先前工作经历的小结。我相信,这本书,无论是对新闻工作者也好,还是普通读者也好,都将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不说作者的传奇经历,只看那字里行间吐露的真情,已经受益匪浅了。 刘洪,好样的!
一个年轻的中国记者,瞒着家人,签下“生死协议”,深入战乱腹地,在险象环生的异国他乡;在急难险重的新闻现场;在一场因本·拉登而爆发的战争战乱地区开始了凶险丛生的战地采访。 迭经战乱的阿富汗——世界(事件)的焦点,地雷丛生、满目疮痍、冲突四伏。爆炸、流血、苦难……超乎想象!抵前,已有8位外国记者不幸遇难。 36日,超人胆识,战火磨砺,出生入死,职业、毅力、生命的坚守,完成从稚嫩到成熟的战地报道转换; 36日,探索、革新、挑战固有的“新华”文体,快讯、详讯、特写、内参……日书六千余字的苦行; 36日,快速反应,灵活应对,勇猛果敢,超美联、路透,抢发世界第一时效新闻。 “如果一个记者将他的五官和心智完全打开,将敏感神经触角充分延伸,我们得到的就是真实而鲜活的新闻报道。”这是一个中国新闻记者迅速成长的真实经历,也是中国记者的一本实用提速“教科书”。 《战地36天:中国记者亲历战乱地区特别报道》用青春和生命写就,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读者。
刘洪,新华社国际部记者,江苏籍,毕业于南京大学,一介书生,性情中人。 “9·11”事件后,是最早一批赴喀布尔采访的中国记者,也是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动乱中,最早到达现场的中国记者。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世界战乱地区采访。数十篇战地报道被评为各级好稿,多篇英文现场报道时效世界第一,超过美联社、路透社等世界性大通讯社。 阿富汗的36日,是其记者生涯的真正开始。经历战火的磨砺和考验,又赴耶路撒冷常驻。两年多时间,迅速成长为新华社名记者和中东问题专家。现为中国常驻华盛顿记者。 编辑出版有《和沙龙做邻居》《穿越炮火的眼睛》《科索沃战火特快传真》《中国不可欺》《世纪大盘点》等书。
第一章 爆炸中,我进入喀布尔2001年12月19日 星期三 晴美国空军基地,我发出第一条战地报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突然从我身后响起冰冷水泥地上,同闾丘“共枕”一晚2001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晴地雷旁的一个脚印,好像是我的喀布尔,飘扬了8年的中国国旗2001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晴美国陆战队把门,我看到了喀布尔的第一个地堡游击队员抡起枪托,驱赶我们不知趣的记者2001年12月22日 星期六 阴军阀杜斯塔姆从我身旁走过,枭雄之气扑面而来老游击队员展示的皮带——从苏军尸体上扒下的战利品在我周围,潜伏了三个塔利班感谢联合国飞机,我们躲过美军的轰炸2001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晴阿富汗的成吉思汗后裔,寻求中国支持总统府里,我用机枪“瞄准”远处的卡尔扎伊张敏感叹:中国外交官差点闹出国际大笑话第二章 塔利班,罪恶2001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晴老郑情绪失控,朝游击队员咆哮:“有种你就冲我开枪!”我认识的半岛台女记者,抢问题功夫真是一流2001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晴塔利班的罪恶,让人发指,我气极而泣2001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晴品尝中国野战干粮,味道不一般阿富汗女人,何时能掀起你的罩袍来小贩告诉我,阿富汗女性的服装枷锁,原料还是韩国制造想不到,20年前,阿富汗女孩也可以穿超短裙2001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晴我们有点过度紧张了,新华社和凤凰台内部都出现争吵为避免麻烦,我将“本·拉登”丢在白沙瓦一个肮脏角落我传回一张不甚成功的照片,填补了新华历史空白2001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晴给养出现短缺,新华社要求我继续坚守我要“FIRE”我的小翻译写下从业生涯第一篇随笔,为被压弯的孩子脊背感叹2002年1月1日 星期二 晴我走进中亚最伟大君主的墓地,这里已是雷区2002年1月2日 星期三 晴宵禁后我还外出抢新闻,后悔行动真太冒失了2002年1月3日 星期四 晴新华社的工作,真不是人干的第三章 废墟中,等待黎明2002年1月4日 星期五 晴“叼羊”比赛背后,游击队和国际维和部队在暗中较量英国军官突然掏出手枪,枪口顶住我脑壳2002年1月5日星期六晴背柴火的小女孩,她能在天黑前到家吗2002年1月6日 星期日 晴前苏联大使馆成了难民营,俄外交官只能租民宅2002年1月7日 星期一 晴去北方联盟老巢,当年抗苏战争最激烈的战场我看到了中国援建的水利工程,周围到处是地雷2002年1月8日 星期二 晴阿富汗歌手唱道:我亲爱的,不要告诉我你已经衰老,亲爱的你要知道,美酒都是时间愈久愈芬芳醇厚2002年1月9日 星期三 晴喀布尔夜幕真美,犹如“少女乌发长垂”2002年1月12日 星期六 阴雨外交官推荐我去看的佛教文物,都已被塔利班砸毁第四章 我,“元老”记者2002年1月13日 星期日 小雪国际红十字会私下批评美国虐俘,但不准我们记录,更不准报道海事卫星电话突然坏了,我和国内失去联系2002年1月16日 星期三 多云日本记者称,中国对阿富汗外交取得重大突破我买的一箱纯净水,被怀疑成恐怖炸弹2002年1月17日 星期四 晴鲍威尔来了,我抢到世界第一的新闻卡尔扎伊说,中国人就是显得年轻,我已是糟老头了2002年1月18日 星期五 晴土匪将枪口瞄准我们,我对司机说:“赶快掉头,逃。”2002年1月19日 星期六 阴这样的采访,对自己是一种折磨,真不想干了2002年1月20日 星期日 晴张敏告诉我秘密:看守使馆的阿富汗“功臣”,实际是“监守自盗”2002年1月22日 星期二 晴这里的中国插座质量实在太糟糕,丢人一直丢到阿富汗日本记者最大的失望,这是个唯一没中餐馆的国家2002年1月24日星期四晴别了,阿富汗后记
(三) 人生最大一次危险,已开始向我逼近。我虽然有些下意识的恐惧,但仍一无所知。 根据和新华社总社的协调,今天将发回中国外交官视察使馆的新闻,我和梁昊除了撰写中英文的消息外,我另外还要写一个特写。中国外交官升起8年来在阿富汗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意义重大。 “国际新闻国内化”,是许多媒体心照不宣的报道重点。对国內读者来说,国际新闻中最抢眼的永远是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报道好了涉外新闻、华人新闻、台湾问题,一张报纸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的烫金门牌还在。使馆大门“吱呀”一声打开,阿富汗门卫早已守候在这里,将外交官领进这片久违的中国土地。 8年后,中国人终于回来了。8年后,阿富汗又换了一个世界。 或许是“近乡情更怯”,张敏很长时间没有说出话来,他一个人向前踱了几步,然后回头朝我们一挥手说:“我带大家一起看看使馆吧。” 张敏告诉我,他领衔的外交部工作小组,此次到喀布尔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卡尔扎伊的新阿富汗政府成立仪式:二是视察使馆的破旧情况,然后制定修缮措施,提供给国内决策部门。 “(外交)部里面希望能尽快恢复在喀布尔的活动,我们要加强和阿富汗新政府的联系,维护中国的地缘利益。你也清楚,很多东突恐怖分子还潜伏在这里。”张敏说。 使馆是一个国家的门面。中国驻喀布尔使馆,绝对不输于中国人在阿富汗民众中的良好形象。使馆位置绝佳,位于喀布尔市中心,左边隔着一道围墙,就是阿富汗总统府。走进使馆内部,掉满松球的草坪,篮球场,松柏林,小石路,还有正面的中国园林假山,山上还塑着一只昂首的中国仙鹤,非常大气。 张敏说,使馆有一万多平方米,在外国驻阿富汗使馆中,也是距市中心最近的一个。 但我真还没有看过有这样破旧的使馆。 在阿富汗20年的内战中,市中心和总统府是冲突爆发集中之地。前苏联从阿富汗撤离后,游击队战士攻进喀布尔城,激烈的战斗不可避免殃及这块中国的领土。 使馆三幢主楼,没有一幢不伤痕累累。楼房墙壁上,随处可见枪弹留下的印记。弹痕或深或浅,从中可以窥视当年战斗的激烈和子弹的密集。我抚摸着弹痕,用手指比划着大小,小者如指头,大者可能超过了一个手掌。 被破坏最严重的是使馆临街的商务楼,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张敏说,商务楼一楼是原来的使馆食堂,但我们近前观瞧,无门,无窗,无玻璃,甚至已找不到窗台和门框的痕迹。 最动人心魄的是二楼的山墙,一个巨大的窟窿,不规則,略呈圆形,一看就是炮弹轰炸的痕迹。 “这是1992年内战时打过来的,当时我们正在和当地人进行一个商务谈判,就突然看到炮弹穿墙而过。”张敏回忆,“我们被震得都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顺着张敏的手势,我们看到,与山墙平行的房屋另一侧墙壁上,有一个半圆的缺口。当年的炸弹就是先穿透山墙,然后又打坏了这堵墙,最后落到了地面。 已是满头白发、口中也没几颗牙的门卫阿齐兹·乌拉说,据他估计,在那几年内战中,至少有500枚火箭和炸弹落到了中国使馆,子弹更不计其数了。 攻打喀布尔的,是当年拼死抵抗前苏联的游击队战士。前苏联撤离后,草莽英雄们随即陷入内讧,为争夺政权大打出手。直到最后塔利班兴起,将这些游击队驱逐到北部山区,喀布尔的战乱才暂时平息。 客观地说,正是游击队大开杀戮,伤透了民心,才使奉行极端思想的塔利班能以“安定”口号,登高一呼轻松取得政权。 我们走过喀布尔的大街,没有一幢楼房上没有枪眼。二次大战后,德国德累斯顿一片焦土,现在的喀布尔,不折不扣是又一个德累斯顿。 中国大使馆自然无法避免池鱼之殃。三栋办公楼一层的门窗外,都是堆积至一人高的沙袋,这是当年防止流弹的屏障。 “沙袋没有办法堆到二三层楼那么高,因此,当时我们使馆工作人员都撤离到一楼,大家晚上都不忙开灯,走路也非常小心,因为动静稍微一大,就有可能遭到袭击。”张敏向我们解说。 1993年,鉴于形势的严峻,中国政府终于下令,所有外交官立刻撤离喀布尔。可能当时认为事件比较“敏感”,新华社的报道相当淡化,没有从喀布尔或伊斯兰堡发新闻报道。我在查找当年的背景资料时,只找到新华社以北京电头于当年2月21日发的一篇电讯稿,只有一句话: 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在回答中国是否已撤回驻阿富汗使馆的工作人员的问题时说,由于安全原因,中国驻阿富汗使馆人员决定于今天暂时撤离喀布尔。 (四) 生锈的钥匙,几乎已无可解之锁,拂去门口厚厚的蜘蛛网,我们紧跟张敏的脚步,进入黑暗的办公楼。 里面一片凌乱,东西散落得到处都是。在一个房间,保险柜被推翻在一边,保险柜门已被撬得犬牙交错。一些几十年前的老式空白护照本,被丢在一边,尘土满覆,但却完好无损。 “我们当时走的时候,一切都收拾得很整齐,重要的机密文件都处理掉了,保险柜里主要是一些中国的工艺品礼品,没想到就这样都没有了。”张敏感到非常惋惜。 65岁的阿齐兹·乌拉说,当年游击队攻进喀布尔后,许多士兵到处打劫,“虽然我们竭力阻拦,但一些士兵还是闯了进来,他们还打死了我们看门的一条大狗,我们也实在没办法。” 他说,他们刚开始还试图保持花园,但火箭随后炸掉了整个花圃。 “我们接着继续种花,用中国的,伊朗的,巴基斯坦的,也有我们阿富汗自己的花种,但花种后来没有了,当又一枚火箭毁掉了我们的水龙软管后,我们便不再尝试了。”他说。 这里的中国使馆,挺过了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艰难岁月,但最终没有熬过游击队进攻喀布尔时的烽烟。塔利班上台后,其极端原教旨主义统治方式被世界各国拒绝,中国也拒绝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使馆,成了总统府旁边一块废地。 但3个门卫还继续上班。乌拉说,他们就睡在警卫室,每个人3天回一次家。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也每隔半年通过联系人,付给他们工资。 楼房里,已不可能有电,灯泡也早已找不到,很暗。我们大家朝前走,外面的阳光借助敞开的楼道门射进来,相对比较亮。 我快步朝外走,走在我身边的凤凰电视台郑浩突然一把拉住我,说:“当心,前面有一个地雷。” 我以为他开玩笑,中国大使馆有地雷?就仿佛说美国人已经输给了塔利班。谁会相信? 当我低下头来,留神一瞧,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果真是一个地雷(也有人说是手雷)!反正是个雷,以前都没见过。现在就在我脚跟旁,黑黝黝,但却货真价实。 听到我们前面的动静,张敏他们也立刻围过来。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一刹那间,仿佛周围空气凝固了。我可以感觉到大家心里的紧张。 要知道,就在地雷上方,是一块黑板,上面还有当时外交官撤退时的具体安排的记录:几点集中,几点上车,几点到伊斯兰堡,每一步都由谁负责…… 当时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摄影记者王毓国拍照,我作为文字记者,还长时间在这里抄写着具体的步骤安排,以备文章中使用。当时我还想:中国外交官撤离时有条不紊,这个细节确实值得一提! 可能几分钟前朝里走时,里面光线太暗,当时大家没有发现这地上的凶险。值得万分庆幸的是,竟然谁也没有碰到这颗地雷。如果当时要碰到了,后果真难以设想…… 地雷旁边有多个脚印,最近的一个,离地雷也就几个公分,好像是我的。太悬了,今天真是死亡路上走一遭。 我和郑浩强自镇定,还关照王毓国小心翼翼先绕到前面去,给在前面开路的我们俩与这个地雷合张影。 凤凰卫视摄像魏永林是军转干部,一米八的个子,他仍然心有余悸。
如果一个记者将他的五官和心智完全打开,将敏感神经触角充分延伸,我们得到的就是真实而鲜活的新闻报道。 作为中国最高规格新闻机构记者,我们可以从刘洪的叙述中触摸到新华社生产新闻的流程,我们还可以看到刘洪为变通改进“新华体”所做的努力和尝试,这种努力的最大受益者是中国的受众。 ——英国广播公司(BBC) 陈庄 记者生涯很多时候不由自己,新闻事件决定了我们的一段生活轨迹,我想我的这位年轻的同行,现在已是深深体会,并乐在其中了。 作为一个和刘洪一起在阿富汗呆过的同行,我还要说,我佩服那些默默工作的平面媒体的同行。 ——凤凰卫视 闾丘露薇 刘洪不但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机遇,更有超越他年龄的才华,还有比他生理年龄更老到的政治思考能力。这些元素有机地组合起来,会使他的作品产生独特的价值。 ——博联社CEO 马晓霖 我相信,这本书,无论是对新闻工作者也好,还是普通读者也好,都将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不说作者的传奇经历,只看那字里行间吐露的真情,已经受益匪浅了。 ——凤凰卫视 郑浩
卡帕记者丛。瘦削的白色小飞机在半空中颠簸飞行,隆隆的马达声震动着我的耳鼓。从喀喇昆仑山脉伸过来的兴都库山脉,雪峰肃立,犹如一把把利剑,从我眼前掠过。远处山坳里,可看到三两处人家。景色空旷,宁静而苍茫……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