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墨
2007-12
陈锡山
278
锡山同志的行迹总能让我诧异:2006年我曾惊诧于他利用春节长假写出一百三十余米的《孙子兵法》草书长卷。其后又在短期内完成百余幅各体书作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他拿出了二十多万字关于书法的文集,着实又让我吃了一惊。因为他还在任上,并未离职。我惊诧他怎么会有那样多的时间和心力完成这些文字的统筹、思考和写作。要知道,其中的很多段落应是读书后的思考,而书是要花时间读的。有些是实践、体验的总结,这应是平时用心的积累,也是颇费心力的。或许是我的愚钝与懒散,让我对这些想得过于复杂和郑重了吧!在一、二年时间里利用闲暇完成这样一部如此专业的著作无论如何是匪夷所思的。 由此我想到锡山同志的一贯作风:目标明确,做事严谨,计划周密,雷厉风行。他是个有心人,多年的从政为官养成了良好的作风和习惯:认准一件事即全力以赴,执着追求。从他当政晚期推动东营市书法事业的业绩所做出的一件件实事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品质。但同时我们从文集中又可以窥见,在完成政绩的同时,他也圆了自己儿时对书法偏爱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的梦想。 在这本集子里,既有他对自己童年学书的追忆,也有他对父母深情的缅怀;既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也有他对友人师长评点的诚心咀化;既有他对书论、书史的理论探讨,也有他挥毫泼墨的心路历程。因此,我们高兴地看到锡山进入了书法的一个境界,他不只是在笔墨上尽情挥洒,而且能静下心来对历代书论、对书法史下了许多功夫,做了许多功课,并且记下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心得。于是,我们看到了他对传统与创新所作的分析和思考,他对书史和书论所有的悟化与见解。且不论他的观点如何,仅就读书思考而论,他与时下许多整日泼墨、尢时住笔、只认山门不明就里的所渭“书家”而言,是真止追到J,书法的本源,是更具文化意蕴的。有鉴于此,我当为锡山的成绩鼓掌!他的努力、执着令人感佩,同时也汁我想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总是要干点事情的。想想自己这些年虽然与书坛渐行渐远,但对于书法却一刻也未离开,仿佛更贴近了它。我独自品味着,徜徉在笔墨凝结的情韵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静的博大,一种超拔的深邃,一种无尽的美妙,我知道了什么是寂寞之道。这实在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享受,在这繁杂魔幻的世界里,人情冷暖千奇百怪本不足为奇,能够有此享受也应算是我的福分了。本来打算以此终老,但看到小我两岁的锡山的精神和作为,义拨动了我的尘心。总该做点什么吧,我似乎渐渐明晰了一直模糊着的前面的路。但享受寂寞之道我仍要独自担当,不会放弃的。 我祝贺锡山文集的出版,同时也祝福他更上层楼! 薛夫彬
《醉墨》首先介绍了书法的风格,再历数书法名作,既讲述了作者在书法中对自己童年学书的追忆,又有他对父母深情的缅怀;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也有他对友人师长评点的诚心咀化;有他对书论、书史的理论探讨,也有他挥毫泼墨的心路历程。作者不只是在笔墨上尽情挥洒,而且对历代书论、对书法史下了许多功夫,并且记下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心得。
陈锡山,著名书法家,男,汉族,山东滕州人,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地理系。现任山东省东营市政协主席;中国黄河口书画艺术研究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顾问,中国石油大学书法客座教授。他自幼酷爱书法,真、行、草、隶、篆诸体皆通,尤擅行草、楷书。书风超然洒脱,儒雅豪放。多次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先后在山东艺术学院、南京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香港、日本等地举办个展,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南京博物院、日本国书道协会等收藏。 主要著述有:《醉墨茁茁斋》,《茁茁斋畅想》,《陈锡山书法艺术》一、二、三卷,《书法艺术的心灵与感悟》,《陈锡山书法集萃》,《书法有法》,《佳作贵佳》,《书美三味》,《书境依境》,《赏书三识》等。《陈锡山书法艺术》丛书被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等 主要社会荣誉及兼职有: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终身书法家,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山东省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孙子文化艺术传播发展有限公司总顾问。2004年被国际名人交流中心授予“2004年世界知名人士”,2005年被中国收藏学术研究会、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授予“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2006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神州杂志社授予“共和国十大杰出人物(艺术界)”光荣称号等。 传略收录《中国学术档案》、《中国书域家》、《中华脊梁》、《和谐中华文化艺术宝典》等十多部辞书。《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家报》、《中国文化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羲之书画报》、《中国艺术报》、《国学学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香港《大公报》、央视国际、阳光卫视等诸多媒体有专题介绍。
陈锡山艺术简历薛夫彬题跋自序第一章//书法风格一、按时下书风分二、按书体分三、按格调分第二章//书路艰辛一、缺失性情感的驱动二、人生坐标的选择三、喜获丰收第三章//书艺三高一、《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二、书法集萃三、草书艺术第四章//成功之源一、文化传承二、天赋悟性三、热爱迷恋四、事业精神五、不懈拼搏六、师友相助第五章//书法有法一、法度二、气韵第六章//佳作贵佳一、深厚的传统功力二、鲜明的艺术个性三、强烈的时代气息四、独到的艺术语言第七章//书美三味一、形美二、神美三、情美第八章//书境依境一、书境与文境相谐二、书境与心境相通三、书境与环境相融第九章//赏书三识一、观二、品三、琢磨第十章//笔墨诗言夜梦童友来//(后记)陈锡山常用印章编辑感言
一、《孙子兵法》书法艺术 创作《孙子兵法》书法艺术及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成功,是我书法艺术旅途的第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峰。 那是2005年的8月23日,虽然秋日的骄阳依然热烈,但已感觉到天高气爽的怡人。就是在这金风送爽爽心爽意爽情怀的收获季节里,我的《孙子兵法》书法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六号、八号展厅开展了。展厅正中摆放着孙武塑像,四壁书法艺术作品错落有致,行草几条屏整整一面墙壁,六尺屏楷书全文127幅满满占据了六号展厅,139米长卷蜿蜒逶迤在展厅的四周,恰似长龙舞动。时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主席的沈鹏先生专程到中国美术馆,详细地观看了我的全部作品,频频点头称好。中国书协顾问、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欣然题词:“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以书焕彩,切时如需。”中国书协、中国文联、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协的领导和专家邵华泽、覃志刚、侯恩余、陈虹、李力生、何应辉、张旭光、冯青春、杨炳辉等来了;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直属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和老首长们来了;我在书法培训中心学习时的老师们来了;东营市委对我利用书法特长带动区域文化环境和文化市场发展非常支持,时任市委副书记的于树健同志专程前来祝贺;东营市的书法创作群体把展览当作自己的盛事,也来了。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送来了“政事文事事事互济,兵法书法法法相通”的贺联,饶有风味,给我的展览增光添彩不少。 展览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参观人数之多,是我始料未及的。上至国家领导人、多位将军,下至普通百姓、学龄儿童,每天接待数百人,参观者络绎不绝。众多艺术家对《孙子兵法》书法艺术展从创作水平、创作风格到创作思想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也是我没有料到的。这一展览在社会上的反响之大、效果之好,更是我没有料到的。有的老将军看罢书展感叹,戎马一牛,熟读《孙子兵法》,如今才知兵圣的故里在东营!各大媒体、专业书画报刊纷至沓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网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阳光卫视等,将这次展览称为“我国首个兵法与书法‘双法’合璧的艺术展”,赞誉“四体皆有,八法俱通,可谓鸿篇巨制”。这一展览虽然是以我个人名义开展的,但它主题鲜明,承载的是黄河口文化的代言,对于弘扬孙子文化,打造孙子故里特色文化品牌,扩大东营在国内外的影响,推动黄河口地域文化繁荣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让我感到莫大欣慰。 中国美术馆将我的隶书六尺屏“兵者诡道也”收为馆藏。毛主席纪念堂收藏了九条八尺屏大草。有家拍卖公司当时要花200万元买下《孙子兵法》草书长卷,拍卖后再四六分成,我没答应。虽然我不反对艺术品的市场评估,况且这种品藻活动自唐已有,成为替艺术品制其品格、定其差等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只有这样一种代表值方式,我相信艺术品有金钱的价值,但金钱似乎永远替代和等同不了艺术品的价值。就像我在创作记中写的那样: “《孙子兵法》乃百代论兵之祖,千古武学之圣。两千五百多年浆,它以博大精深的内涵,精辟绝伦地诠释了中华古典文化之神秘和奥妙,又以无比强大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为当今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所广泛应用,放射出耀古烁今的光芒。余在孙子故里山东省东营市供职十几年,为弘扬孙子文化,忙于政务的同时,费时十三月,节假口连续作战,一气呵成,以六尺屏大楷计百二又七幅,以行草书巨幅长卷计百三又九米,分别将其全文书录;以篆隶书体又百二再七幅录其名言警句。上述拙作举办个展,待卸任时将两个全文捐献给政府,仪向社会略表吾赤子寸心也。” 这一承诺,2006年初,在东营市政协五届四次全会上提前得以实现。按照世界文化艺术鉴定巾心评定的润格低线计算,我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孙子兵法》书法艺术作品偕书和行草书两个全文,价值1720余万元。 之所以把《孙子兵法》书法艺术视为我艺术的第一个高峰,其一是这一创作将为政与从艺、书法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在了一起;其二足历经创作的艰辛,书法技艺显著提高;其三是以《孙子兵法》为创作题材,引发了我对书法与武道的研究探索。三个方面,多项受益。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能与书法做伴,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又以书品修养净化人品与官品,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岂不美哉;作为一名书法家,我能把自己的专长与爱好,与政协组织的优势结合起来,与东营的发展结合起来,发挥一技之长,为挖掘、培育、繁荣地域文化贞献一份力量,岂不善哉!作为兵圣故里一百八十万黄河口人的代表,我能存中国美术馆这样的国家艺术殿章,以真草隶篆四种书体全面展示《孙子兵法》,又岂不壮战!
在《醉墨》里,既有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书的追忆,也有他对父母深情的缅怀;既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也有他对友人师长评点的诚心咀化;既有他对书论、书史的理论探讨,也有他挥毫泼墨的心路历程。于是,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传统与创新所作的分析和思考,对书史和书论所有的悟化与见解,是真正追到了书法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