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京地名典

王彬,徐秀珊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作者:

王彬,徐秀珊  

页数:

666  

Tag标签:

无  

前言

西方有一句哲谚:“城市是人建的,乡村是神造的。”其实,无论是人还是神,归根结蒂是人造的。在中国,城市与井田制密切相关。专家考证,井田制在我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发展到西周时期,遂成定制。《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大意是,一平方里的土地为一井。井是正方形的,一井有九百亩,划为九份,每一份是一百亩。中间的一份是公田,其余八份是私田。每一户农民拥有一百亩土地,八户农民便拥有八百亩土地。按照当时的制度,八户农民首先要耕种公田,之后,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诗经》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便是那个时代的经济制度在诗歌中的曲折表现。公田的主人是谁?奴隶主?还是农奴主?史学界有不同的诠释。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在九百亩的土地上划出九等份,那么,表现在汉字上,必然是“井”字的形状。这样的土地制度被表述为井田制,也就可以理解。为了耕种与管理,在井田制的土地上,农民要规划道路,挖出沟渠,定出边界。在边界上开沟启土,堆积土垣,称“沟封”,如果在沟封上种植树木,这样的树木,便叫做“封树”。与井田制相对应的是用于居住的“里”。里,也是正方形的,也是九百亩,也规划为九等份。八份是居民住地;一分是公共用地,是祭祖、酬神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里,发展到一定阶段便是城市。根据成书于西周末年的《考工记》记载,周天子居住的王城,也就是首都,理想的形式应该是正方形的,城里面设置九里,如同井字,中间的里,是皇城,皇城居于王城之中;其余的里,作为百姓的居住的之地,围绕在皇城的四周。为了方便里中百姓的出入,在里的四周开辟里门;同样,为了方便城中百姓的出入,在城墙的四面,也要开辟城门。多少数量为好呢?《考工记》认为,以十二座,也就是说,在每面城垣开辟三座城门为好。因为,每一面的城垣之下,都有三个里,三个城门对应三个里,每一个里的百姓都可以通过一座城门出入城池。

内容概要

  如果从周公封召公奭于燕算起,北京建城已然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如果从元世祖忽必烈建设大都算起,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也有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了。 北京历史悠久,人文丰厚,在数千年的文明活动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地名便是其中之一。何谓地名?地名是人类对某一区域的认知与命名。这个区域可以是纠葛的山川树木,可以是精准的疆域区划,也可以是休憩的村巷聚落。总之,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而折射出丰饶的人文气息。 据统计,北京约有两万个地名。这些地名种类繁夥,变迁复杂,或恢宏、曼妙,或村俗、精致,或曲折多姿,是北京生动而又精彩的历史记忆。《北京地名典》便是这样一部展示北京地名变迁的工具书,自2001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为此作者进行了修订,力求更为全面地反映北京的畴昔深处与今之面貌,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感悟与怀思之情的摹本与记录。

书籍目录

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顺义区通州区延庆县怀柔县密云县平谷县大兴县附录一 汉语拼音检索附录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四城区消亡街巷名录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戏楼二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藏经馆胡同,南至戏楼胡同。1949年后称雍和宫东路。1965年称戏楼二巷。“文革”中一度改称全红二巷。参见戏楼一巷。北新一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北新胡同,南至前永康胡同。民国称北新开路。1949年后沿称。1965年将北新开路的一部分及并入的观音寺北部改称今名。北新二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戏楼胡同,南至北新胡同。民国称北新开路。1949年后沿称。1965年将北新开路一部分改称今名。北新三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北新胡同,南至前永康胡同。1965年将北新开路一部分改称今名。北新四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戏楼胡同,南至北新胡同。1965年将北新开路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北新五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呈东西、南北直三角形。北起北新胡同,西至北新三巷。民国称北新开路。。1949年后沿称。1965年将北新开路南部改称今名。前永康一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前永康胡同,南至北新桥三条。民国称观音寺。1949年后沿称。1965年将观音寺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在前永康一巷东面,依次并排为前永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前永康二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前永康胡同,南至北新桥三条。1965年将卿音寺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前永康三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前永康胡同,南至北新桥三条。1947年称大康里,1949年后沿称。1965年将大康里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前永康四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前永康胡同,南至北新桥三条。1965年将大康里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前永康五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前永康胡同,南至北新桥三条。1965年将大康里的一部分改称今名。后永康一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炮局胡同,南至后永康胡同。1947年称三十间房。据传此地最早住有三十家,俗称三十间房。。1949年后称三十间房胡同。“文革”期间改今名。后永康二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北起炮局胡同,南至后永康胡同。1947年称鞭鞘胡同。1949年后沿称。“文革”中改今名。后永康北巷位于东城区东北部。呈南北走向南端曲折。北起炮局胡同,南至后永康胡同。1947年称北口袋胡同。1949年后沿称。1965年因其位于后永康胡同北侧,改今名。合作巷位于东城区北部。呈南北走向多曲折。北起柏林胡同,南至后永康胡同。清称达子营。民国沿称。1949年后改今名。


编辑推荐

《北京地名典(修订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京地名典 PDF格式下载



整个寒假期间在王教授的建议下读了不少历史方面的书籍,以史为鉴确实可以让人明智。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历史事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而中国的近代史又与北京息息相关,于是勾起了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找一本北京地名志,在首图的搜索中居然没有搜到,很是遗憾。不过看到了王彬的《北京地名典》,就买了来读。
我和学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弟经常聊些他们专业的话题,他目前是在搞所谓的三维系统,而google、baidu都也推出了各自的地图系统,很方便,能够解决很多人出行的路线问题。有的很精美,可以看到三维景象。但是对于北京这个充满文化积淀的地方,仅仅看到今天的高楼大厦和立交桥,而不理解这个地区的历史和过去,恐怕也是一种损失。
于是,我和内弟经常说,能否有一个系统,可以不仅实现平面、三维和实时的地图信息,而且能够重现不同时期这个地方的风貌,如果有图片和视频当然是最好,即使仅仅是文字说明,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味,是对北京城丰厚历史积淀的一种发掘。而对于每个在此居住的人,是一个回顾;对来此旅游的人,是一种对超越了现实感官感受的另一种体验(这也是所谓导游的作用吧,好的导游往往能够讲出很多你看不到的东西)。


很全的一本北京地名词典,买回来备在家里,很实用的


帮别人购的,没办法心得。


10多年前就看到这本的老版,却没能买到,这回如愿了


sadfsdf不错不错不错~


东西不错,是正品,我喜欢


北京地名来由,各个地名非常详细!


地名收集的还比较全,不知道会不会更新了。


我喜欢研究北京的地名,尤其是那些有历史渊源的,一个地名就是一个故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