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个世界

彼得·辛格 东方出版
出版时间:

2005-9  

出版社:

东方出版  

作者:

彼得·辛格  

页数:

227  

译者:

应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近年从澳大利亚定居美国、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以后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辛格在自己所何等的专题系列讲演、总结听众反应和学者讨论的基础上,整理修改扩充而成本书。其篇幅虽然不大,却成了一部很有影响的伦理学、政治学和国际法的著和。 本书,从一个变化的世界,谈到一个大气层、一个经济体、一处法律、一个共同体。主要探讨了气候变化、世界贸易组织的角气、人权与人道主义干涉、对外援助等四大方面的主题。对每个问题的阐述,都试图超越国家中心主义的传统理论和习惯思维,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作者简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1946年生于澳大利亚,1999年起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生物伦理学教授,著述包括《实践伦理学》,《生死的再思考》,《一个世界:全球化的伦理学》。

书籍目录

主编总序向您推荐中文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一章 一个变化的世界第二章 一个大气层 问题 里约热内卢与京都 什么是公平分配? 一种公平提议 回到现实?第三章 一个经济体 围绕世界组织的争吵 四项指控 判决 能做得更好吗? 贸易、合法性与民主第四章 一个法律 干预的必要性 国际刑法的发展 人道主义干预的标准 联合国的权威 民主的扩展可防止种族灭绝吗? 干预利大于弊吗? 避免文化帝国主义 改革联合国 小结:国家主权与全球伦理第五章 一个共同体 人际平等:理论与实践 对我们自己的偏爱 伦理与公正无私 偏爱评估 民族国家的伦理意义 一个相互性的共同体 想像的共同体 现实 伦理挑战第六章 一个更好的世界?索引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政治法律哲学》、《大学文库》丛书,选译和编辑现当代政治法律哲学的经典、重要著作、教科书和文集,重点围绕当代西方思想的代表性流派,使中国读者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当代政治法律思想的全貌。同时也选入政治、社会、法律等领域有影响的代表性论著。在条件成熟时将推出一些评价中国代表性政治法律哲学思想的著作。


编辑推荐

  《政治法律哲学》、《大学文库》丛书,选译和编辑现当代政治法律哲学的经典、重要著作、教科书和文集,重点围绕当代西方思想的代表性流派,使中国读者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当代政治法律思想的全貌。  同时也选入政治、社会、法律等领域有影响的代表性论著。  在条件成熟时将推出一些评价中国代表性政治法律哲学思想的著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个世界 PDF格式下载



论述都是现在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观点也很进步,值得一看。但书的装帧不太好,拿到手没多久前几页就掉了。


彼得辛格的作品。一直都很想要,可惜没货。延伸了在下的视野,非常满意。会向他人推荐。


好书给糟蹋了:用的轻型纸!


  有没有想过,因为你使用空调,地球另一边的某个人死于因臭氧空洞导致的癌症?有没有想过,因为你浪费粮食,大洋彼岸的非洲儿童在饱受营养不良之苦?有没有想过,当你吞咽下一口肉的同时,远在天边的某个屠宰场里某只猪痛不欲生的挣扎嚎叫?有没有想过,你使用的每一度电,都是用某个角落的矿工生命换来的?
  
  是的,没有人是清白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都是他者苦难的制造者。这就是彼得·辛格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你也许会指出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从而认为,他者的苦难可能与你的行为没有必然联系。
  
  这让我想起那年考研时的一道政治题选作题:从联系的观点出发,阐述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作为环境工程出身的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道题。只记得当时洋洋洒洒写满了答题纸……
  
  养殖业的高能耗高污染,导致环境问题、资源能源和粮食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资源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反过来又迫使养殖场主采用更加集约、更残忍的方式对待动物,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保证利润与原先持平。
  
  粮食需求的攀升,导致对耕地需求的增长,从而导致第三世界对野生林的开垦,导致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对肉类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全球捕捞业有利可图,导致水体生态破坏,这损失,又要由最穷的国家来埋单。
  
  而能源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采用生物能源,把大量粮食白白烧掉。从而又导致粮食危机、饥荒问题。另一方面,能源危机迫使发达国家进一步加紧对资源丰富的第三世界的控制,从而又有可能与恐怖主义有联系。
  
  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罪魁祸首是富有的消费者的贪欲和无知;但是当危机出现的时候,却总是穷人首当其冲(疾病、饥荒)。所以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一个环境正义的问题。不反对消费主义就没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正义问题。
  
  从联系的观点来看,如今的整个世界就是一张网,一张苦难之网。这张网上有一个一个结点,包括:环境正义、能源危机、第三世界饥荒、工具化奴役动物(即禁闭式养殖产业)、恐怖主义……每个结点都是一个罪恶的中心。这些问题都是联系的,如果不考虑其他问题的影响,你所关注的问题也不会单独得到解决。
  
  我们无人可以独善其身,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作为。
  
  因为从联系的观点来看,你的每一个善举(环保、节约、少吃肉)都有一定几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者的苦难。正如动物权利论者汤姆·雷根所言,如果从这张网上脱身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让我们尽量远离各个罪恶的中心吧!
  


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
尽力而为


国家主义无法摆脱阿~~推动经济多半是要刺激欲望的~~文化宣传很重要 任重道远
全球化也不会遏制 很多地方都有外资 可以 说已经深入我们生活 就算2国战争 估计也很难做到经济上不相往来
指大国之间


丧钟为谁而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