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丰子恺谈建筑

丰子恺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丰子恺  

页数:

1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昔日的评家曾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今日的评家正在赞美建筑为“凝固的音乐”。现今的都市,新奇的建筑琳琅满目,如同建筑美术的长期展览会,辨别这种建筑的美恶,探究其表现与背景,是现代人应有的素养,就让我们一同中丰子恺去看建筑的艺术。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浙江省一师,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后赴日本学习。回国后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缘缘堂随笔》。他的散文与漫画一样,别具风格。他用平淡的手法,通过平凡的小事来阐述人生的哲理。

书籍目录

第一讲 从坟到店第二讲 坟的艺术第三讲 殿的艺术第四讲 寺的艺术第五讲 宫的艺术第六讲 店的艺术

章节摘录

书摘  资本主义利用艺术为宣传手段,产生商业艺术。社会主义也利用艺术为宣传手段,产生普罗艺术。现代艺坛就成了这两种宣传艺术的对峙的状态。美国的辛克莱为艺术下新的定义,说“一切艺术都是宣传”。这话看来好像是专为现代而说的,其实不但现代艺术如此,自古以来的一切艺术都是宣传。读过我的《西洋名画巡礼》及《西洋音乐楔子》的青年大概总记得:西洋的绘画和音乐,都是在中世纪的宗教时代发达起来的。详细地说,西洋的绘画和音乐都是被基督教利用为宣传手段,成了宗教艺术——宗教画,宗教乐——因而发达起来的。我们只要看圣书的故事画,到现今还有许多流传世间;祈祷歌和赞美歌,到现今还有许多人唱着,即可想见这两种艺术曾为宗教宣传得厉害。  艺术之中,为社会政策宣传最有力的,要算建筑。因为建筑具有三种利于宣传的特性,为别的艺术所没有的。  第一,建筑这种美术品,形状最庞大。别的美术品,如雕刻、绘画等,无论如何比不得它。因为庞大,故最易触目。绘画、雕刻等不是一般人常见的东西;建筑则公开地摆在地上,人人日日可以看见。因此建筑所给人的印象极深。利用这种庞大的形式来作为某种策略的宣传时,最易收揽大众的心。从前的皇帝住的地方必用极高大的建筑,即所谓“九重城阙”;使人民望见这种建筑物时,感情上先受压迫,大家畏缩、震慑,不敢反抗他的专制。  第二,建筑这种美术品,对人生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凡有建筑,总是为某种社会事业的实用而造的。故建筑与事业有表里的关系,不可分离。一切艺术之中,惟工艺美术与建筑二者对人生有直接的用处,工艺品可供日常使用,建筑可供居住。  公元蓟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波斯的第个帝国阿凯美内斯王朝达到了鼎盛,大流土一世始建的波斯波利斯皇宫也是辉煌一时,但在公元前330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洗劫一空,不能逃脱毁灭的命远,而只有建筑下层部分得以保存。其余的艺术,如绘画、雕刻、音乐、文学、舞蹈、演剧等,都只供观赏或听赏,间接发生效用于人的生活,但不能直接供人应用(绘画虽可作亡人灵前的遗容,雕刻虽可作烈士的铜像,但也只供瞻观而已)。故这些统称为纯正艺术,而工艺美术与建筑则特称为实用艺术。实用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关联最切,公共机关、工厂、车站、邮局等,各有其特殊的形式。因了习惯及其形式的暗示,我们望见一种建筑时会立刻想到或感到这建筑所关联的社会。  朱庇特庙是黎巴嫩巴勒贝克神殿建筑群中最为著名的建筑,被誉为远古日寸期最伟大的神庙之一。朱庇特是古罗马的神,其地位相当于希腊神活中宙斯和当时腓尼基人崇拜的太阳神的地位。事业,心情在无形之中受它的支配。庙貌巍峨,便是宗教要利用建筑来引人信仰而做出来的特殊形式。中国古代佛教的隆盛,“南朝四百八十寺”等宗教建筑的宣传力有以致之。  第三,建筑最富有一种亲和力,能统一众人的感情。故望见九重城阙的百姓会同样地震慑,望见巍峨庙宇的信徒会同样地肃然。跳舞场、咖啡店、旅馆,也会利用建筑的亲和力,做出种种的布置和装饰来克服主顾的感情,借以推广他们的营业。建筑的富有统一大众的感情的亲和力,是为了建筑由纯粹的(无意义的)形状和色彩构成,不诉于人的理智而诉于人的感情的原故。造型美术之中,绘画和雕刻所表现的形状色彩都有意义,只有建筑所表现的形状色彩没有意义。绘画可以描一个人,雕刻可以雕一条狗:但建筑却不能把房子造成一个人的形状或一条狗的形状,在人的胯下开一扇门或在狗的眼睛里开一扇窗,而叫人走进去住。故绘画雕刻是借用物象的形状色彩来构成造型美的,建筑则不借他物,就用纯粹的形状色彩来构成造型美。借用物象的艺术所及于人心的作用,一半是理智的,一半是感情的。不借用物象而用纯粹形色的艺术所及于人心的作用,全部是感情的。换言之,绘画和雕刻的表现一部分是说明的:建筑的表现则完全是象征的(暗示的,例如用高暗示皇帝的权威,用黄色暗示宗教的庄严等)。感化人心,由理智不及由感情的容易,用说明不及用象征的深刻。所以建筑的亲和力比其他艺术的特别强,最能统一大众的心。上述三种利于宣传的特性中,最后这一点“象征力”为最主要。P1-9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120余幅精美图片! 昔日的评家曾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今日的评家正在赞美建筑为“凝固的音乐”。 现今的都市,新奇的建筑琳琅满目,如同建筑美术的长期展览会,辨别这种建筑的美恶,探究其表现与背景,是现代人应有的素养。


编辑推荐

  昔日的评家曾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今日的评家正在赞美建筑为“凝固的音乐”。现今的都市,新奇的建筑琳琅满目,如同建筑美术的长期展览会,辨别这种建筑的美恶,探究其表现与背景,是现代人应有的素养,就让我们一同中丰子恺去看建筑的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丰子恺谈建筑 PDF格式下载



毕竟是大家之作,仅用五个字就把西方(含埃及)建筑的历程及主要形态囊括进来了。把一栋栋建筑放在以历史、文化、艺术为背景的时空中,那一堆石头、那一些房子,全都被赋予了生命力,穿越历史时空,把凝结着人类智慧结晶的最美展现于今人的眼前。全书文美、图也美,但却是文美文的,图美图的,文和图在很多地方是割裂开的。当读到对一建筑解说精彩之处,好想直观地一览此建筑之美,但却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文字;有时又会突现一张精美的图片飘浮不属于它的文字之上;有时,某一建筑高耸于字间,破坏了文字的完整性。总之,很好的文字,很好的图片,却没有做出一本很好的图文书。可惜了。但瑕不掩瑜,我还是好喜欢这本书。


根本就不是丰子恺写的,要求退货!


插图把文字整体割裂了,另外纸质也一般,不厚,小小一本,就值7块


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复杂的东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不但孩子喜欢,家长也喜欢


价格也实惠,卓越要坚持啊


书的内容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感觉是一本很普通的简单的介绍建筑的历史,没什么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比较表面,如果想深入了解建筑部建议购买,如果粗略看看简单了解一下建筑,买来看看也无妨,书的包装还可以。


不是很明白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建筑


大师的作品,还不错,只是有点闷,我买了一年了还没看完。


就是不喜欢,觉得不够专业


首先书的质量还不错,拿在手里会让人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其次内容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更能让人加深印象.


盗版书!可恶得盗版书,就算是正版也不要买了,不如《负建筑》!要想了解建筑方面得内容,还是推荐《负建筑》不是很难懂而且也有内容~


非常喜欢,字迹清晰,印刷质量很好!正版!


里面竟然说到金刚了。。。写的很潜,还有点乱全彩的。。。这个价钱能买到这么本书不错了。。。


这个系列的都买了。很不错。


这本书是真的超值。大师手笔,别具一格。纸质,印刷都很好。图片也精美。美中不足是缺少序言或介绍。


本书系大师丰子恺的大作,带你进入建筑的王国,使你对建筑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增长见识,值得一读!


  丰子恺写的书有有一种大家风范,了解的建筑,体会了当时年代的思想。用平易近人的语气讲述西方建筑的发展过程。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从艺术的角度对各个历史时期有建筑作了简要的介绍,不过好像中国建筑介绍得太少了,而且言辞中略带偏颇,可谓一家之言吧。


  如果我的记忆没错,关于丰子恺若干年前读过他老人家的散文,可能是因为弘一大师吧.
  
  大家就是大家,不需要过度刻意的词汇的语言来表达,从头到脚一种淡淡的气息。这曾经是我非常向往的境界(莫非我要成大家,呵)。
  
  一本美丽的书。
  
  纸,图画,文字都是我喜欢的格调。
  
  艺术也是具有时代印迹的,虽然大家,如若跟不上时代或者说大家的思想如果不能随时代而发现,必定会显得落伍了,而只能称为曾经的大家。
  
  书的前部分关于历史的部分,是值得爱好者和初学者看一看,领略领略,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也增加知识。
  
  关于现代部分,感觉丰大师的感觉没到位,没有融入现代的文化,因而其评说显得局外人,而不是一个专业人士。
  
  如果你要成为大家,千万要记住,当你成为人人知道的“名人”的时候,特别是你已经出名很久后,要记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的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虽然在理论上虽然不全是真理,但社会还是会事实地进行下去,就像地老天荒时,细菌还是会存在。
  
  也许丰大师并不是建筑大师,而我只是被建筑历史迷惑了。


  丰子恺先生说现在人们的建筑都讲究实用主义,却不注意美学价值,并且举例说明古时候的建筑有多么多么精妙绝伦。他这种观点我还第一次听说,或许因为我很少关注建筑吧,估计这辈子就看这么一本关于建筑的书,只是为了丰子恺这个名字。
  不是介绍建筑学基本知识的,只是一些就事论事的感想,并且都是西洋建筑,提醒大家!


  理论强。
  有独特的见解。
  内容全面,是建筑学学生理想的课外书。
  唯……部分音译与现行词汇有出入。
  并稍嫌理论性强了一点。
  需要再读一遍。


   难得好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富有哲理和启发。 既适合专业人士读,也适合普通读者学习; 既能让成人有所收获,更可以让学生学到历史和建筑知识。丰子恺就是一个全才子,文章本就美。 对建筑的看法更加独到。以浅白流畅的文笔简述额世界建筑之主流文化,其间尚有不少常识问题使本人获益良多。
   关于艺术与感化人心上的方式:说理、形象与说理、建筑与音乐筹建淡月最有力量的形式。由此,把丰子恺谈美术、谈音乐以及其他几本书也全没亏来了。
   这本书最经典的是二、三章,说的是坟与神殿,相信会燃起你对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向往之情。读过这两章,你再也不会对旅行社提供的欧洲八日游或十二日游感兴趣了。你会希望有很充裕的时间,搭一艘船,沿尼罗河源头而下,细细品味埃及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历程。
  
  


丰子恺不是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是李叔同,是丰子恺的师父


嗯,因为弘一了解的丰


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也带来需求的改变,由古代精妙绝伦的建筑风格,到现在简洁明快的风格改变,这本身就是一种建筑的革命。
一个人欣赏建筑的时候,得从这个建筑的历史背景、功能等方便去欣赏,就像欣赏一幅画得体会作者画画的背景、心态一样。而建筑与纯艺术的画画不同,更讲究功能,用途。
从建筑角度出发,这本书可见一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