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与牛顿之间
2007-5
东方出版社
赵林
178
无
本书中论及到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由六个篇幅较大的演讲和一个附录组成,这些演讲都是作者在国内一些大学的讲坛上所做的学术演讲,它们带有较强的专业性色彩,但是所涉及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意义。 2006年11月,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作者的第一部演讲集,书中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的五次演讲,以及我在国内几所大学和城市讲坛所做的五次演讲,书名叫做《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这本书出版以后,比较畅销,一个月的时间里印刷了四次。
赵林,男,1954年生于北京,哲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宗教哲学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出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等学术专著和大学教材1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主讲的“西方哲学史”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是武汉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自序:一个思想行者的感慨第一讲: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反思第二讲:罪恶与自由意志第三讲:西方理性精神的崛起第四讲: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第五讲:哲学与人生第六讲:基督教与西方文化附录:关于中西文化精神差异的对谈——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的谈话
但是,这样一个纯粹必然性的世界在上帝眼里,可能不如那个给予人自由意志,但是也会被人滥用自由意志而犯罪的世界更好。奥古斯丁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思想,但是他并没有公开地而只是隐讳地表述了这种思想。 此外,奥古斯丁还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世界上存在罪恶的必要性。他说,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是有等级差别的,上帝是一个大智慧,所以上帝创造的世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等级世界,它可以分为很多等级,每个等级里面当然也包括着不同的程度。因此相比起来,一个高等级事物的最低极端,也要比一个低等级事物的最高极端还要好。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上帝创造了马,马有运动的能力,有生命;上帝也创造了石头,但是石头不能运动,也没有生命。但是在上帝的眼里,一匹迷途的老马也要比一块不会运动的石头好得多。他又举例说,美酒是好东西,而一个酩酊大醉的醉汉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但是在上帝眼里,一个酩酊大醉的醉汉要比世间的任何美酒更高贵,因为他的本性更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在上帝的等级序列里面,也比一个不会犯罪的好马要好得多,因为他的等级更高嘛。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觉得奥古斯丁的说法很有道理。世界上如果没有邪恶,没有与好的东西比起来不好的东西,这个世界就显得非常单调了。按照奥古斯丁的说法,在无生命的事物中最高贵的东西就是光,在《圣经》里也经常说到光。但是,光虽然很高贵,它毕竟是无生命序列中最高的东西,而我们人却是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坏的坏人也要比光更高贵。这样一种观点无非是说,这个世界上虽然存在着罪恶,但是罪恶在上帝创造的整个等级序列里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罪恶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上帝的智慧和正义。 到了晚年,奥古斯丁碰到了一个很厉害的对手,就是不列颠的一个传教士,叫贝拉基。这位贝拉基当时在罗马和北非等地传播他的宗教思想,他提出了这样一些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第一,他认为,亚当的犯罪并没有败坏我们的本性,他的犯罪只是给我们人类做了一个坏榜样,并没有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败坏了我们全人类的本性。因此贝拉基认为,一个婴儿如果刚生下来还没有受洗就死掉了,他的灵魂同样可以上天堂,因为他的本性是纯洁的,他的本性并没有因为亚当而败坏。第二,贝拉基认为,亚当的犯罪是由他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因此也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责任,我们没有必要为他的犯罪而遭受惩罚。按照当时教会的一般观点,父债子还,亚当、夏娃犯的罪要由他们的子孙来偿赎。 ……
无
赵林的书,值得一读。尤其对于哲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非常有价值。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喜欢赵林老师 只是哲学概论一直没有货
值得一读。尤其对我这种正在正在慕道班的初识神的人。该书严谨不失趣味,口语化却不庸俗。内容甚至可以反复咀嚼。一两天能完全吸收一讲的内容就很不错了!非常喜欢的书,虽然作者自称无神论者,但作者的语言是敬神的。非常喜欢!也决定再续买赵林老师的其它书籍。但本书的排版很特别,初看有点不习惯,多看几页就好了,毕竟内容才是书的关键和本质!
这个可以做为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
看过赵林的公开课,特地买他的书看看
很深刻,我泡温泉时候,看的;回忆起来,感觉也很好。
人上若要有档次,就要多看看这些书,真是写得非常深入,不管是买来送人还是自己看,都很有味道的
人上若要有档次,就要多看看这些书,真是写得非常深入,不管是买来送人还是自己看,都很有味道的
人上若要有档次,就要多看看这些书,真是写得非常深入,不管是买来送人还是自己看,都很有味道的
还没看,西哲老师推荐的,应该不错
赵老师的课很吸引人,喜欢看
很口语化,一下就看完了
最近,翻看了赵林的《在上帝与牛顿之间》。他在《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反思》一文中,列举了哲学史上几个主要的证明案例,及后人(包括赵林自己)对这些案例的批判。读了之后,意犹未尽,我也来将之批判一番,过过嘴瘾。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代表人物:英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原文如下:略看到这里的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安老究竟花了多久得出的结论。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愚顽的人,心中会有一个最完满的东西的概念?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怎么感觉安老思维逻辑这么混乱啊!批判1:神学家,高罗尼原文如下:略我只想说,不能因为是传说中的岛,我们就断定它不存在吧?与安瑟伦相比,同时代的高罗尼脑子相对清醒了很多。批判2:笛卡儿原文如下:略我要问笛老的是,为什么你知道自己不完满,就能推断出必定有一个完满的东西来呢?来个类比推理,“我”——普通的人——知道自己不完满,是因为世界有一个完满的人。而这个人因为是完满的,必定是全知、全能、全善。那么这个人只能是上帝了。最后得出,上帝就是人!而我们知道,只能说上帝不是什么,而不能说上帝是什么。因此,通过正确推理得出了错误答案的唯一原因就是,推理的前提本身错误。所以,笛老啊,再好好想想吧!批判3:康德原文如下:康德认为,这个证明的小前提有问题,他对“最完满的东西必然包括存在”这个小前提进行反驳道:“存在”不是一种性质,而是一种状态。一个东西是否存在,与这个东西是否完满并不相关,它只是一个经验事实。简单的说,一个东西是否存在,是不能通过逻辑推出来的,只须通过经验去感受一下就行了。(列举了康德说的一百块钱的例子,省略)关于上帝(最完满的东西)的观念属于思维,而上帝是否存在却是一个经验事实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是两码事,我们不能仅仅从关于上帝的观念中推出上帝的存在,正如同我绝不能根据头脑中的一百块钱而推出我兜里果然有一百块钱。“最完满的东西必然存在吗?”,康德竟然和我一样境界。无论如何,这句话问的振聋发聩。只一招就让安瑟伦哑口无言。批判4:赵林原文如下:我(赵林)个人认为,它的大前提同样也是有问题的。安瑟伦不满足于人们只是信仰上帝,他试图用理性来证明上帝确实存在着的。但是他的大前提“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仍然是个信仰命题,因为对于一个无神论者或者其他宗教信徒来说,基督教的上帝未必就是“最完满的东西”。安瑟伦的做法实际上是用一个信仰命题(“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来论证另一个信仰命题(“上帝存在”),因此他的证明是徒劳的。与其这样费事地进行逻辑论证,还不直接了当地信仰上帝存在罢了,因为他借以证明这个结论的大前提仍然出于信仰。赵林老师把我第二个问题也问了,“上帝是最完满的东西吗?”基本上我没什么问题可问了。请允许我以败家酱坛式的结尾,来结束今天的讨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所有证明中最无趣的一个,那么哪种证明是有趣的呢?请看下篇: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关于上帝存在的系列证明之二:宇宙论证明昨天,我介绍了关于上帝存在的第一种证明,本体论证明。最后我说,这是最无趣的一种。这种无趣论,是建立当前中国的这种历史文化环境中讨论的。我们现在无法理解文革时人们对Mao的顶礼膜拜,甚至经历那个时代的人们,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就不难解释,我们,在一种无神论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为什么无法理解和想象西方那些虔诚的基督徒是如何看待上帝的,以及为什么上帝是完满的问题。所以,至少我觉得,本体论的证明是无趣的。因为我们没有相同的信仰和基督教体验。那么为什么说宇宙论证明是有趣的呢?那么首先来看下宇宙论证明的例子。以下红色为引文,蓝色为我的话,黑色为背景。在安瑟伦做了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之后,很多人都对这个证明不满意,其中有个名气比较大基督教圣徒,托马斯.阿奎那。他说,安瑟伦的证明只能使那些原本就信仰上帝的更加信仰,但不能使非基督徒转而投向上帝的怀抱。因此,安瑟伦的证明是失败的。所以,他就提出了自己的证明方法。这些证明被称之为“圣托马斯五路证明”。这些证明不是从我们头脑中关于上帝的观念推出上帝的存在,而是从经验世界出发,由果溯因地推出上帝的存在。经验世界
我是看完赵林老师的<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之后才买了这本书的,如果说前一本书使你对整个西方文化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的话,那在本<在上帝与牛顿之间>能激发你对西方哲学的兴趣,真的很不错!
刚看完这本书,对于从轮廓上理解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本书收录了赵林先生在大学所作的六篇演讲和一篇谈话,涉及基督教、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适合非专业读者。
书中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上帝的本体论、宇宙论、设计论、博弈论、道德论的证明。谈到了基督教哲学的基本概念,西方理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等。16世纪的两场重大文化改革(南方拉丁文化圈中的文艺复兴是以感觉主义为特色的人性解放运动,北方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以信仰主义为特征的道德纯洁运动)与理性精神无关。理性精神崛起于17世纪,自然神论是理性精神崛起的最初表现形式,强调基督教的合乎理性与道德性。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演变成了理性的暴虐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专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观点激进、文风犀利、机敏灵活、勇气可嘉,思想深度却很肤浅。
作者引用了苗力田先生的说法来说明中西哲学的差异:西哲“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中哲“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关于中国文化的未来,作者认为其精神根基的重建主要还必须从自己的传统精神资源中通过彻底的自我更新方式来进行,不能简单地从基督教或其它外来文化中拿来。学习哲学的方法,作者认为要把哲学知识与哲学素养结合,要培养一种有教养的怀疑精神,要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作者一开篇还提到了当前国人在阅读方面的几大误区:过分沉溺于感性化、平面化的知识获取方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过分流连于细枝末节,缺乏宏观视野;过分沉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