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再见了,中国

白乐桑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白乐桑  

页数:

15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种慧心的激动,只为看到一些“印迹”描绘得如此鲜明,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美和源远流长;只为发现一些基本概念表述得如此精当,标识并解码中国文化,还借助双重目光而事半功倍。一副西方的眼光看中国,同样也有一副亚洲的目光看西方、它的价值观乃至“野蛮”;这正是一种相邀,彼此要加深理解,进一步考虑究竟是什么拉近我们,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中国人和法国人,彼此同样吸引,相互默契,往往共谋大事。这就是本书首要的效益。这匍匐的行程记录了好奇心、时而的不解、始终的敬重。 一种审美的激动,只为重新发现一些词语和概念的含义、义符文字的诗意、对朴素美的共同喜爱、先于理性的感性至上。多么美好的篇章,尤其当今世界全球化令人堪忧,日益以冰冷的计算为标志了。 一种情感的激动,近乎普鲁斯特式的,重又发现一些味道,忆起已经半遗忘的印象和感觉;这些感觉和印象,我也有过同样体验,大约在同一时期,70年代初,我作为年轻的外交官,来到这个当年万难进入的中国世界。也同样因为观察到,尽管经历无数曲折历程,多少世纪以来造就中国崇高声望的价值,却能够超越时间,完好无缺,仍然富有活力。 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特别受益于本书作者展开的活动,发现或者愿意进一步了解中国,也有许多入愿意通过别人的领悟,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我向所有这些人所能推荐的最好借鉴,莫过于这副自发而坦诚的、明察秋毫的目光,莫过于这些小步走向理解对方所留下的印迹。

作者简介

白乐桑(JOel Bellasserl),法国人。现为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兼职)。曾经荣获中国政府2003年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并由法国教育部长授予骑士勋章。作为法国汉语教师协会创始人之一,任会长15年,现任该协会名誉会长。
1969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巴黎第八大学,主修哲学和汉语。1973年,成为法国第一批公派赴华留学生,前往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进修汉语,第二年转入北京大学。回到法国后,从1975年年底开始从事汉语教学、汉语教学研究和汉语推广工作。1978年获得法国博士学位的同时,通过了法国的汉语专业中学教师资格会考。
自1991年至2000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副教授。1989年编写出版了个人第一套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该书被法国高校、中学、民间团体和官方等部门广泛使用,多次再版,总计达9万余册。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在法国国家语言教学中心成立了汉语教学研究组,潜心研究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语法。担任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大纲主编,先后出版了《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

书籍目录

印迹(自序)第一批交换生古典音乐加了白糖的西红柿法国脸和大号码的鞋子眼睛和走路谦逊的盛宴佛手和一两米饭吃与消化盘子里的哲学假莱真做会国使馆请吃饭赖在医院练口语不守纪律的法国人荸荠的故事冬天的颜色城市乡村形形色色的笑容安东尼奥尼颐和园与无神论“可能……”再见了,中国“礼物”还是“礼品”冰岛声东击西哲学与保存西红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再见了,中国 PDF格式下载



  最重要的并不是岁月所带走的,而是它所留下的! [米尔顿]
  我出生于七零年代,但对于我们童年所发生的事件的印记正在变得模糊而不确定.孩童的眼光并不足于让我看到属于我们出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童年的印象变得凌乱而散漫,失去了它曾有过的光辉.
  
  生于七零年代.
  我深信: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快乐,属于这个阶段的有益的快乐;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专属的生活方式和拥有物具有象征性的意味,它成了我们情感的一个部分;
  就好象我对于有着白色外壳、颜色通亮的苹果电脑的迷恋那样。
  
  有时候,我会有这样的感觉:
  人的成长更像是一棵树的枝干在空气中自由的伸展它的枝条,
  周围的人、不断变换的环境和我们所接触的思想,
  生活中一个简单的印记、一段感情的经历、一本书、或是一个不经意间听到的旋律本身,
  它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打动了我们,他们触及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所有的这一切,情感的、经历的差异和思想上的自由选择就构成了不同的我们;不一样的枝条。
  
  随着年龄增长,
  我开始感觉和周围接触的人之间,和比自己年龄更轻一些的人之间有的那些隔阂,
  有时,它可能是对于流行文化的不同看法,有时,却来自于更深刻的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理解;
  
  毫不奇怪,在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的人们中间,
  哪怕他们出生的时间只是相隔三年,哪怕各自的经济情况和教育程度也很相似,
  但彼此之间熟悉的音乐、接触的流行文化、社会环境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
  他们印象中的老大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
  一个各种文化思潮涌动,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剧烈的国家,
  在设计领域,它表现为对本土文化的不信任,漠视传统的价值和在设计创新方面无所适从的表现。
  
  设计教育本色的特点和中国化教育的缺陷巩固了我们的这一认识。
  学习本身应该是一种有效的迁移,它包含着对于新的工作的适应性的特点,
  通过实践和个人化的尝试,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一种尝试。
  在设计方面,也可表现为个人把所接触和熟悉的设计模式的语言融入新的创作的表达性的尝试,
  使之呈现出某一Style的特征。或者,以其作品的本身的存在而具有价值。
  同时,它也意味着人们会把他们各自对于设计的理解和文化上的思考带入到不同的工作中去,
  会产生影响。
  
  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方面,生于七零年代的我们拥抱了这种变化;
  例如意大利文化及其现代工业设计所创造的种种奇迹,
  我们透过对于遥远彼岸的国度的一些设计师们作品的解读、
  熟悉的和与我们体验的截然不同的其他国家的设计工业发展历程的历史性追溯中去发现,
  寻找关于现代设计和创新之间融合的新的可能性。
  
  有时,我们更多的表现出对中国商业设计环境的一种迁就,我们不得不去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生存环境的所需。
  ……
  
  我们还将继续走我们的路.
  去 拥抱变化和...如果可能,让一些期望的事去变成现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