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说参同契(上)

南怀瑾 讲述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南怀瑾 讲述  

页数:

286  

Tag标签:

无  

前言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 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 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 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 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 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 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 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 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讲解《参同契》的辑录,曾搁置多 年。经近两年的辛苦整理,终于与读者见面。此书共八十余万字,分上、 中、下三册,是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 亦是其对承续国学传统,弘扬国学精粹所做的又一突出贡献。南师本人也 很关注该书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承蒙其独家授权同意,我社在大陆首次推 出,以飨广大读者。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所著,此书不仅是道 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 轫之作。因此,《参同契》一书被人尊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其人亦 被后人称为“万古丹经王”。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 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 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 书”著称,历代注家甚多,但能参透此书者寥寥,有认为此书专讲人自身 精、气、神的修炼,即内丹修炼;有认为此书是讲烧炼金丹以求仙药,即 外丹修炼;亦有认为其与《易经》一样,无非阐述阳阳调和之道……各说 各理,莫衷一是。南师在集采众长的基础上,独选取清朱云阳真人所注的 《参同契阐幽》为讲解的底本,此书在《参同契》的注释史上,最为权威 。 南师的讲解共八十讲,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有着独特的“南师风 格”——旁征博弓l,举证极多,平白如话,不拘一格,有许多独到、精辟 的属于个人的经验和观点。在讲解过程中,南师还充分顾及到一般读者对 周易、道家、丹道的了解程度,由浅入深,并由此书延展开,对儒、释、 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精彩的讲解。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 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 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 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及对各种修炼法门的深刻 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和生理 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为人所关注,如何养身养生、延年益寿成为一个备受关 注的社会话题。因此,本书的出版,应人应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更对研究如何祛病延年,揭开人自身的奥秘,了解人与自然如何真正做 到“天人合一”,有着非凡的意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书中关于服用“ 五金八石”的讲述,为“行内人”语,一般读者切不可轻易模仿。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 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和太 湖大学堂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太湖大学堂”系列 的南怀瑾先生作品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 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毕生致力于民族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 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牢记出版人的立场和使命 ,尽力将有思想的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九年五月

内容概要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不仅是道家养生学的理论源头,亦是中国古代化学、药物学、天文历算等学科的发轫之作。如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其原理即从此书而来。因其涉及诸多学科知识,艰深晦涩,素以“天书”著称。 《我说》一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书籍目录

楔子出版说明第一讲 惊人的学说 龙代表的意义 宋儒口中的异端 朱熹与白玉蟾 《参同契》三大纲要 三种丹第二讲 想成仙的大人物们 龙门派与成吉思汗 乾坤门户章第一 十二辟卦 天文 历律 气节 《易经》的八卦与文字第三讲 道家与禅宗的易学 五代的人物 道家与密宗的关系 阳火之始 复卦是什么 一月泰二月雷第四讲 气象春秋 六阳的上半年 医病的法则 二至否泰 至日闭关与奇门遁甲 借东风之迷第五讲 占卜与神通 干支阴阳消息 乾坤天地 坎离日月 干支气血点穴第六讲 沐浴的人 子午卯酉的作用 采补 夺舍 日月精华与月轮观 剑仙的话第七讲 四卦的作用 气与物 四卦与修道 数是什么 什么是自然第八讲 生命的卦变 无根的树 人欲能平吗 逆流而上第九讲 南宗北派有别 月节 中气 刚柔 每月六十卦第十讲 日月运转的影响 四季五行和人体 你爱吃补品吗 关于一阳来复第十一讲 坎离二用章第二 修道先要了解的事 守丹田的问题 管住耳朵和眼睛 精神与魂魄第十二讲 一阳初动无阴阳 品性理性工夫 你经验过一阳生吗 源头活水第十三讲 中国的文字文化 魏真人的说明 魏伯阳说真空妙有 日月二用与结丹第十四讲 前三关后三关 尾闾关 夹脊关 玉枕关 气难下 降的前三关第十五讲 穴道与针灸 经脉与医道 生活习惯影响气脉第十六讲 各家各派的气脉说 神光落地的人 气脉真通和 假通第十七讲 伍柳派的大小周天 河车周天导引 河车不转又如何 筑基成功了第十八讲 干支 阴阳与方位 四象五行皆藉土 颜色的作用 访道青城后山第十九讲 方伎之学的长生术 修栽接法的老人 桂湖宝光寺奇事第二十讲 五金八石的外丹 未有神仙不读书 守哪个窍 上品丹法如何炼第二十一讲 真土真意与孟子 日月含符章第三 伟大的日月 卦变及人事之变第二十二讲 天地阴阳相交 大周天小周天 精从脚底生 混沌与昏沉 水源与采补第二十三讲 人老有药医 真正的栽接 天符进退章第四 金丹 火候 天地开始只有阴阳第二十四讲 如何对应天符 长子和海底 再说太阳月亮第二十五讲 圆月 眉月 钩月 朋友与光明 封禅禅让禅与 更年之后如何 配卦与阴阳第二十六讲 袁枚的八索 中的道理 了解进度和易观 拿得起放得下 把握动静之间

章节摘录

第一讲我们书院有关道家哲学思想的课程,从《老子》、《庄子》到《列子》,是一系列连贯下来的。现在要研究的是《参同契》,这是最难研究的一本书。我本人对《参同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这并不是谦虚,我只能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贡献给诸位做参考。这一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古今以来,尤其是讲修道的神仙之学,要炼丹法,要返老还童求得长生不老之术,这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不仅如此,它可以说既是哲学的又是科学的,很多相关学理,都来自这本书。现在西方人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史,也把《参同契》看成是化学、地球物理、天文等等学问的重要源头。只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往往忽略了这一本书,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实在很难研究。惊人的学说书名为什么叫做《参同契》?“参”就是参合,“同”就是相同。怎么样叫做“参同”?简单地说,就是参合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融于一炉。这三种学问就是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我先声明,我是没有做到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假使做到了,我应该是个童子,结果我还是个老头子。不过这里提一件事情希望大家注意,据我所了解;世界上人类都在研究追问生命的来源,也在追问是不是死后有个东西可以存在。全世界人类由宗教开始,一直到现在的科学,都在围绕着这些问题打转。宗教家说有一个东西在人死后还存在的,到天堂那里,或者到了别的世界,像极乐世界。这种说法是不是能兑现,我们不知道,不过宗教家那么说,信众也就那么信。对于这些问题,中国道教文化提出来,人的肉体生命与天地一样,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我们标榜人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中国文化把人的生命价值提得那么高,并不靠上帝,不靠佛菩萨,也不靠祖宗、鬼神。每一个人都有这个资格,每人都可以成圣贤、成仙、成佛,只要能找到自己生命中真正的东西。我们现在活着,真东西没有发展出来,都是假的部分在维持着生命。所以中国文化大胆地说,人的生命可以与天地同寿,只要太阳月亮在,宇宙存在,“我”就存在,与日月一样的长久。我们研究世界各国的文化,不管是宗教是哲学还是科学,没有敢这样大胆吹牛的!可以说世界上吹牛吹得最厉害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只是一种假设,也只有中国文化敢这么讲。其次,道家提出来,可以利用自己肉体的生命功能返老还童,长生不死。外国任何文化也没有敢这样说的。


编辑推荐

《我说参同契》:一部众说纷纭的“天书”,一个世纪学者的全心解读,成功破译。国学大师二十年前的倾情讲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说参同契(上) PDF格式下载



先生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对于一些已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此书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修证;而对于一些初入门的读者来说,则可以依此领略中国古人非凡的哲学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生学识之广博,对各种修炼法门之深刻体验,此书当是国人了解、解读《参同契》这部“天书”的首选。


叩首顶礼南师。看了这本书,才知自己的知之甚少和浅薄;看了这本书,才知自己的划地自限和坐井观天;看了这本书,才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的崇洋媚外,数典忘祖;一心入世,却没有千手千眼;想要出世,却没有半点福德智慧可言;万事不通,一心只作自欺欺人的无用功,异途而道远,悔莫不及晚矣。南师解读天书《参同契》,将儒释道三学融汇贯通,且以易学之理,内外延伸,深彻洞明,若庖丁解牛,恢宏气势而畅快淋漓,读后若有所悟,却是心证而无法言明,且对先前看周易别讲时的疑惑有所开解。翘首以盼,我说参同契的中下两本的出版。顶礼,赞叹!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说<参同契>》就是这样一本可以闻道的书。道有天道、人道,天道讲生命不死,生生不息。在中国历上,春秋战国是最体现天道的时期,一部《东周列国志》,充满了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天道精神,可惜到了宋代的梁山好汉,就只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了。现在是讲人道,注重现实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人文关怀。
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儒、道、释三家,其实都是对道的不同表述。道有显意、密意之分,不论儒、道、释,显意都是我们通常你能够看懂的部分,也就是入世的部分,这其中又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成为治世之经典。而密意部分则通常难以为普通人所了解,被蒙上了宗教神秘的外衣,佛说末法时代,就是说世上虽有佛法,但世人已经看不懂了。所以南师的解说,就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我是很喜欢南师的书的,以为对国学融会贯通、通俗易懂,可谓当世大家、大师,很早之前就买了一套南师的全集,只是国学根基太浅,难以领会,加上南师的书多是讲课时的辑录,形式上比较散,动辄百十万字,以当时之心境,一直读不下去,但是南师的书都还是买的。这次读《我说<参同契>》,忽然豁然开朗,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也深感于以前的无知和无畏。


西学东漫,传统失秩,千古精华,弃之大道。深喜传统文化,精深神奥,一文一字一义一理皆含万千气象,每每惊觉叹而赞服,遇大事偶以易断,无不奇验,读古文气荡回肠,一拟文侧意气自然追溯之,思接千载神游万古人从可以也。虽非文士,观今世之名流才俊无一文胜,何矣!弃之祖先文化,承袭西方白话小话,此等文艺虚张声势耳,一如快餐,时易味败。西方之技艺唯一殊胜,自然科技也。数百年西方精华成果至今似已入绝境,上不及九天,下不及精微,即量子力学与物理前沿亦无法穷究宇宙之精细,弦理论之假说与东方传统文化之“虚空”结论暗合,佛、道之宇宙观渐由西方前沿理论证实,于奉行西方普世价值文化之东方人们情何以堪?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今世人之举也!穷究自由能源,觉宇宙之神异,世人皆被误导,细寻宇宙精微结构,至终,如遭霹雳,宇宙之结构致密极微,皆球状骨架,每一粒子外与周围十二相同粒子相接,粒子内一如太极之图一清一浊,冲气以为和,交互自旋,应力脉动,频率相和,最底级旋转能量至最大之大宇宙结构完全相同,以太粒子、磁粒子、原子、星球、星系、宇宙、大宇宙等依级量化,或为七级,人所能见之“物质”实乃固化之能量,人体/生物体结构是原子级“材料”依DNA编码智能组建,此之人体能量磁场牢牢吸附住人之魂魄,魂魄及法身为微小一级磁粒子结构,当今之科技无法测探,神识或为更精微一级能量搭建也或为以太粒子球外空间成分组成,佛经之谓法界当是此虚空能量振动宇宙之外世界。故,我们眼前所见之“坚实”世界是振动着的能量而已,一如雷电光音,“坚实”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材料构成也是固化能量,用能量感应能量而已,如同用雷达扫描物体,超出波长范围则不能成像,反之,把我们的耳朵接受器和视网膜神经响应范转作广普的调整,我也就能听见鲸鱼、蝙蝠的呼喊,就能看见暗物质的经络和红外能量辐射,同时我们大脑可能会爆炸掉。又西方之超心理与催眠暗流数涌,其理皆合东方瑜伽、佛、道等修习方法,世间法皆无为法,终不离大道,大道至简。思考到宇宙的空无和人体的“机械”,万念俱灰,转而求索佛与道的觉悟开示,最终发现,南怀瑾老先生一生求道求仙参悟修行,遍阅佛经广证道藏,在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拨精提神,亲证实验,并无一丝藏留广授后辈学人,其功大矣,万载称道,后人之福传统文化之大幸。至法至之似未说,法门未至至言说。无心尘世用心契,甘处下流难解脱。国学凋微,孤脉气尽,文化之领域与南老见解相近,百数年文章惨不忍睹,洋洋散散之文化无一点灵气,国学精脉皆系秦统之前,汉唐宋举后继乏术,莫非圣贤数穷,天道无味凡间味趣!不谙古文,南师已注,斯人虽逝,法语存之。


南先生的书我读的不算多,也不少。主要是读了几个小本的书,读的多是南先生讲《金刚经》。说心里话,南先生是当今少有的能够通讲三教的好老师。好老师是上天给的,是传递我们文明的。感恩!南老师的书,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讲故事讲的好,还不离谱,不追形势,这是很多学者比不上的。再者,功夫好,没有深厚的修行,作这些事,也是不可能的。我同南师书的二位编辑通过电话,他们讲,南师的传奇人生,他的功底,是再无第二了。确实读南师的书,是要花时花钱,但是值得。他的书也是一个最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索引,我们想读最好的东西,他都先替我们读过,介绍给我们,省了我们好多时间。好多朋友讲,南师有些地方写的不好明白,越是好的老师,越要受戒律的影响,南师也不例外。有些东西,不能明讲,有些,则是他讲了,没有修证经验的,还是不太明白,这需要作些功夫吧。感谢整理、编辑南师书的人,感谢南师!另外,南师在《我说参同契》最前面,讲,他讲、出这个书等,是一个笑话。其中真意,读者当自己思量。历史是怪诞的,南师也认为好玩了。哈哈。


两本《我说参同契》已读完,似懂非懂这样的读后感觉对于我而言是正常的,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一极,道家文化博大精深,南师的品评更是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博古通今,里面的养分太多了很难几次消化。这是南师著作的特点,每本著作都涵盖极其丰富的中国古老文化,只有反复读,读反复,读遍南师的所有著作才可以进一步领会其中的真意和奥妙。


南怀瑾大师的著作“我说参同契(上)—(太湖大学堂..”,写的太好了!意理深且易懂,参禅修道引航之作,性命双修之引.....


南怀瑾的著作,我习惯收藏。不记得哪年开始,开始很喜欢看南怀瑾先生的书,都是讲演时录写下来的,很有趣,但是很有道理。作为不念佛修道的普通人,很多是领会不了的,不过至少我可以试着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西方人也来接受研究东方的文化,我们不是单向的引进,在文化和精神方面,还是相互渗透的,只不过我们受西方影响大,西方受我们影响少。所以我们受了教育,有机会对外表达思想的人更不能只是接受,还要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给外面看到我们好的一面,看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根。参同契是道教的书,很多与生命有关的东西在里面,有时候会想现在还有多少接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在,在现在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我们自己的东西本土的东西还有多少人在延续!


五年了,接触南师的书已经五年.大学毕业之后的一个偶然机会让我读到了南师的<论语别裁>,很平易近人,深入浅出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转眼5年了,在这五年里经历了人生的几个节点:结婚\买房\有了孩子...经历了很多人,看见了很多事.但不论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巨变,南师的书始终在我的书橱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也逐步深入的系统地去理解和欣赏南师的每一个文字,也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感谢南师的帮助.另外,今天欣喜地发现参同契中册终于出版,这周又有新书看了.期待中!


十数年前稚气未脱,得拜读南师著作,感南师风采,得教化之惠。近年南师新作更多,其势更长,十分感恩。凡有南师新旧之作,一概收藏。数月来因学习中医,有感易学知识不足,拿出这本《我说参同契(上)》,一气呵成,感可再读。“人身难得,中国难生,真法难闻”。不敢妄评。继续支持南师。


喜欢南师的风范,敬佩南师的学识和体验。每次读南师的书总是很受益,总想不断回味。这本我说参同契,我还没看完,了解到的也只是书中汪洋一滴,清晰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浅薄和今后的方向。期待后续。


我说参同契(上)是大师太湖大学堂的讲座随堂笔记,的确有非常细致讲解,期待中册和下册的及时推出,期待


不学习南老的解读,难以看懂《参同契》,南老真是一位国学大师啊!


好好学习周易参同契


参同契这种书如果不是南师来了这份讲解,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想要去读它。因为根本读不懂。推荐大伙多看看,算是对国学的支持吧。


参同契(上)我已看完,通过南师对古文的讲解,使人对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一扫对古文的恐惧,而觉得古文只要肯钻研,也是可以明白的,谢谢南师让我对古文有初步的认识,一定多学习,多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


昨天收到了“我说参同契”上,中,下三册,验收时发现书的薄膜包装都是完好的,书的质量也很好,此套书我个人非常的满意!


南师语重心长告诉我们养生道理,言简意赅破参同契玄机。十二消息图,是核心。书很好,盼望中下集及早出版。当当网的送配也及时。表示感谢!


参同契是一本奇书,南大师深入解读


南怀瑾老先生真是中华民族的真正的国宝.<<我说参同契>>是探凿宝藏的金钥匙.有幸读到这套书者,不枉此生.


书讲的真是太棒了但此版本不是好版本在我花了2天读完后我迫不及待了重新再淘宝上买了一套繁体上中下册的结果对照上册发现繁体版本比简体版本多了不少东西建议由资金的朋友还是读读台湾繁体版本的我说参同契吧


以前从未想读参同契,因为太难懂了,自从一读南师讲解,觉得不但可懂,而且有趣。


南氏惯的风格叙述,融会贯通于传统文化的天文地理医学哲学经学史学等等.当然读此书要有一定的佛学和道学基础,如果认真读过南老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易经杂说><易经辞系别讲><老子他说>一般能看懂,反之是比较吃力的.本书对帮助提高国人的传统文化知识很有价值,促进人的内心和谐,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所以说,他兼顾了解决生活问题和人的问题的价值,尤其身心健康,即使不打坐修道,但是里边的医学常识和做人的道理也是受益不浅的.强烈推荐本书.当然据说本东方版和台湾老古文化版的有不小差异,删除的内容不少,可以先读此书,有条件后再读读台湾版的.


南大师的必然拜读,深奥的文化书非亲历亲为很难懂得,钦佩大师的学识,精通儒释道乃国人之幸,愿大师长久驻世。


期待《我说参同契〉中册下册早日上架!


看多了 书面的讲解,看看 实况记录的口语解说的参同契 很有参考价值


南师的讲解一般采用禅宗手法,讲一半留一半,要学生自己参究证悟,而非只是一知半解,拾人牙慧当自己所得,因而在南师的书中关于修证时的各种问题、对治方法、注意要点多次提点,自我感觉提升了一个层次。感谢南师慈悲,让大家都有机会了解正法而少走歪路。愿南师久住,正法永住。


深入浅出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以参同契这一话题展开叙述.使人受益匪浅.好书


身为中国人,古老的道家和道教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然后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在古代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太薄弱,以至于对于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看不懂了。南老先生所讲的通俗,他以其渊博的知识炜大家解读了古代先圣们在炼丹修身方面的很多密语,使得读起来不再那么的难懂。


非常好的周易解读书,特来推荐。
南老师读了100多遍,讲的很透彻、圆融。以后还要多读几遍。
希望有更多的易学爱好者作为入门书。
愿南先生菩萨再来!


南师学富五车,访道三山五岳,一生所学,以平常口吻、浅显例证将神仙之学娓娓道来,听罢方知华夏故地原来如此。
经历了前三十年唯物主义的专#,几反几破,后三十年的物欲横流、世俗洗涤。还有几人能有南师般的修行,有南师一样儒、释、道融会贯通的智慧。
不敢奢望读懂此书,但求能沾南师一点仙气。


已经买了南老很多书,从他的书可以看出南老的功底-广博精微。
看到有的评论说跟之前很多的重复,要清楚,这些只是南怀瑾讲述,等于他的讲座出版成书。
此生能读懂,读明南老的书已不容易。读完,再读里面介绍的一些书籍...对一生的帮助是不能估量的。。。。
永远支持南老。。。。


南先生的书非常值得珍藏,通俗易懂,语言平实。但还是需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才更利用学习深入


将难懂的中国哲学以简单平实的语言讲述给我们,感谢南师,不知道百年后还会不会有人在做这件事,弘扬我们黄种的人文化从娃娃抓起吧。


谁能帮我解释下为什么书中的“契”和封面的“契”不一样?封面中的“契”中的“刀”用“刃”,并且“刃”中的点儿在“丿”上?


书还没全看完,但是感觉如获至宝,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跃然纸上,能阅读南师著作实乃吾生之幸甚!


让我们这些后生小子评价南先生的书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但不得不说的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时代中,如何保留和传承我们固有的文化精神,通过南先生的书,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思路。


书里面有很多有智慧的结晶,天书确实是不一样的书啊。


参而同者道也


天书,不用多说。


图书前言就说,此书怀师共有80余万字,可是我数了一下,三本书加起来也只有将将60万字,请问诸位师兄,还有20余万字在哪儿呢?出书时能否别删这么多啊!


跟着南老学天书,获益匪浅


天书南解!


南老师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对于没有顾古文基础的我们,南师的书真是当代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首推之选,南师真是活菩萨在世,我们为南师的存在感到无比的幸运。


谢谢南老师留给我们这么多的宝贵财富,让我们重新拾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应该更努力地去了解和学习!


内容很好,好好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帮助。


如果读通了南师的作品,不仅对中国文化贯通了,对人生的理解也升到更高的层次。每本书都需要读上几遍,经历过了才有更深的理解。


读了南老这本书,才知道许多所谓的道家“大师”“仙学大师”连道家的门都没有找到!拨开层层神秘面纱,弄懂隐言喻语的真义,才知道道家的宝贝是什么!


了解传统文化,想得道成仙很渺茫。


博大精深,对道家如何修道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很不错。


对天书的见解,有收获。


没有很深厚的国学基础要读通这本书太难了。不过看过之后更了解大师了,领略到了古典文化的精彩魅力。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们离大师更近!


经典之作,养身,修性,做大事业的指导书,谢谢南师,谢谢为此数面试作出贡献的人


南师一贯的风格,读来对传统文化又有新认识,古文化确实博大精深。


南先生的书一直是我的首选


这么好的书,现在才读,真是愧活啊。不过,按照南师的教诲,90岁读也不迟,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安下心来读读。修不修道不要紧,让自己睁开眼睛活得着。


谨慎推荐!开始读的还可以,读到第三章,发现没有坚实的周易基础很难读懂。


南怀瑾就是南怀瑾,讲解得很透彻!个人认为接近道的本意了。
什么时候出版下册???等待中。。。


南怀瑾先生的讲解深入浅出,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热切盼望中册及下册及时出版!


首先,南师的书是一定要买的;其次,这本书在讲解时有一些佛学用语,望读者注意。可以先看《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期盼这本书很久了,早就知道有了繁体版的,这次在当当居然看到简体版的发行了,欣喜之余马上就买了,可惜只有一个上册,不过瘾呢。南师的书真是好,引人深省,期待后面的中、下册出版,最好快一点呀!


整个第二章重复印刷,多出了十几页,内容不影响,但这么严重的印刷错误难以想象。南先生的内容没得说。


南先生,以文殊菩萨之智慧、观世音菩萨之慈悲、普贤菩萨之实行,像地藏菩萨一样,度愚顽于此界,开良田于荒山,为播洒智慧种子而拼命!
以前读南先生的书,觉得过瘾、兴奋;这次不同,常常泪水在眼了。


有一些书,给你的是考据是知识;而有一些,流溢的却是智慧是般若。南师的书,不在于考据不在于文字,只在于其中的智慧、正知正见!


南怀瑾讲课记录,非常好,揭秘了传统文化中隐秘的部分。该书有上、中、下,请问下册怎么没有啊?


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禅宗与道家融汇贯通,能读到这本书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那些口出大言,歪批南怀瑾先生的人,应该好好读,读完再置喙不晚!


南怀瑾大师的书思想深邃,但说成天书未免夸张了,好评!


南师的书没的说,每本都是经典,但是书还没有收藏全,加油。


先看周易,再看这本。


南师的书那是没的说的。只是没有老古出版的好。有些东西给删掉了!


人身难得,明师难求!南师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明师!我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不看南师的书!盼望他所有的书能在大陆出版.


还没读,但是南环瑾先生的书肯定错不了。


南师的书是好书,这是毋庸质疑的。只是出版社也效率太低,上中下分成三册出,还要隔这么久,有些。。。


真修实证的书。而且用功到一定时候,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看此书往往能得到启示。


他老人家说得好,他永远帮谈话的对立面讲话。道家也好,佛家也好,乃至儒家,都是象的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期待中、下册!


南师怀瑾的所有书都应该收藏。不管你会先接触到文化类的,还是宗教类的。他一定会影响你的一生。而且是无比积极的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继承我们祖先的精华,一代代延续下去。


估计不容易看懂,但先要肯定南师是不可复制国学大师。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真是再妥帖不过了。


南师的书都很好的,静下心来看


南师的书我买了很多,都写得深入浅出,要慢慢琢磨,都很好哈,而且书的质量也很好,完全没有大家说的书本质量的问题,是用油纸封好的书


道家入门好书道家入门好书


中国文化的精彩都在这本书里,越读越高兴。感谢南老!也感谢东方出版社的编排,字体看起来很舒服。


很好的书,解惑人生,很深刻!弘扬传统文化


没有全部看懂,但已获益匪浅.道类的书本来就是要慢慢琢磨慢慢体悟的.期盼(中)(下)本快出来.


从2005年开始,南师的书我必买,必读,真的是受益匪浅。从网上知道,简体字版本有所删节,不知是否属实,太遗憾了,但我还是喜欢。


不错,很喜欢南先生


南老师的书,旁征博引,现在很少了!


南师讲述的书,用不着我夸,我是见一本买一本。


第一次看南师的作品,随手翻了两页,两页都吸引了我。大师就是大师,不同凡响。


南老师的书太好了,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只是中下两集何时出版啊?东方出版社,别让我们等得太长了!


不敢评论南老师的书,看到他的书就收藏,只是讨厌一些人打着南老师的名义出书。


听大师讲道。


08年在当当买的第一部书就是南怀瑾选集。这本好像没有在其中,打算购入。


很是喜欢南师的书风,真本书让人受益匪浅。


南大师的文章很平和。不论学易到那个层次都会感兴趣有所帮助,前提是不要妄自尊大!


南师的作品本本精华,让人知道生命的价值,此著作更是经典中的经典,非常值得一读。


在此书89页最后一句“到老年要赶紧修道,不修来不及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老年“应为“中年”才是,请教大方之家。


我非常喜欢南师的书,这一本刚开始看,内容很朴实,可读价值极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