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行善的诱惑

彼得·德鲁克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彼得·德鲁克  

页数:

185  

字数:

100000  

译者:

吴程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有“行善”的倾向。比如,看到路旁躺着的缺腿乞丐,见到不慎跌倒的小孩,通过电视画面目睹“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读到有关几天没吃饭饿昏的非洲孤儿的报道,等等,我们都会有一股怜悯和关怀的情愫涌上心头或一掬同情的泪水夺眶而出,这难道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行善的念头”吗?可是,若通过理智的思考,往往这股瞬间迸发的行善念头,就会极速地化为乌有,甚至不想再看、再想,最终就麻木了,变成了视若无睹,闻所不闻,成为一个社会的冷漠者——“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这样吗? 然而,纵然伸出援手主动救助,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这种乐于助人、悲天悯人的德行,固然是人人称羡、家家喝彩。 但万一受骗时,反而成为真正的受害者,因而气急败坏、愤愤不平,直叫着善人不能做,恶人不该为,社会已败坏,人心已沦丧,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感叹!是这样吗? 德鲁克洞察人性、掌握人性,一生写了两部小说,都是以“人性”为切入点,对人性的洞察力所进行的深入剖析十分罕见、对人性的细微刻画入木三分。 尤其对于“行善的诱惑”(The Temptation To Do Good)更显示其功力深厚。 然而,德鲁克深深地体会到,单靠人性的局部光辉无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更不用说是美好、幸福的人类精神家园。为此,他又引爆出另一个重大的人类的课题,就是每个人都要透过“自我管理”,每一个组织更迫切需要“组织经营”,更甚者,身为组织的领导者,务必要做到“谨言慎行、自我领导”,否则就会像书中的主角——圣主隆天主教大学校长海恩·森玛曼神父一样虽有成就却不算成功,最终成为行善的祭品。

作者简介

彼得·F·德鲁克,社会思想家,集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1909年11月19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一生著有41部巨作。1939年出版《经济人的末日》,受到丘吉尔高度赞赏。1954年的《管理的实践》则奠定其大师级的不朽地位。之后的一系列著作构建了现代管理学的根基,因而他被尊称为“管理学教父”。但其本人则坚持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通过管理的哲学思想贯彻落实“自由而有功能的社会”愿景。
2002年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2005年11月11日辞世,享年95岁。

书籍目录

导读 行善的诱惑第1部第2部第3部第4部译后记 德鲁克、小说和《行善的诱惑》

章节摘录

  第1部  一看那些码得整整齐齐的邮件躺在门口的地板上,可办公室的门还紧闭着,她就直觉到:发生了十分不妙的事。  当然,她手里也有钥匙;偶尔她是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但通常那只是因为神父校长身体不适或者是出差去了。而直到昨天为止,海恩·森玛曼校长看上去健康良好,且只字未提关于出远门或什么的,也没有听他说过今天大清早有任何会议之类的事。  昨天是星期天,当她将他要的几份捐赠者的档案送至校长寓所时,神父校长甚至还留她和他、教务长列塔神父以及刚上任不久的法学院院长麦雅奥夫博士一起用午餐。  不,海恩神父并没有出远门,也没生病,但他却没有比她早进办公室,这样的事情以前可从来没有发生过!  她一边弯腰捡起地上的邮件,一边手忙脚乱地捣出钥匙,突然发现自己焦虑不安到浑身发抖。  打开了门,她有点儿期盼一如往常那样,海恩神父用轻快悠扬的男中音唱着:  “艾丽斯,早安呀,进来帮我将这些信件分类吧!”但校长办公室里有的只是一大片空洞静默。  她是那么心神不宁和脆弱,以致连大衣、厚厚的手套和皮草帽子都还没脱下,就必须先坐下来。  一大清早,她从位于校园边缘她所居住的小房子里走出来,顶着一月份的冰雪寒风来到圣玛利教堂,听完弥撒再穿过校园走到办公室来。  她知道自己有点痴傻和迷信,但应该没发生什么要紧的事情吧?!海恩神父一定只是睡过头了;或者一大早接到电话被拖延了,毕竟在美国东岸,像纽约或华盛顿首府之类的时区,各办公室里大概早已忙得沸沸扬扬了;又或许他做完弥撒从教堂走出来后,半路上被某位院长或系主任拦住讲话,脱不了身。  可是,虽然明明知道一切应该没什么好担忧的,她心里却满是挥之不去的恐惧。很久没有经历这样的恐慌了,上一回是当她接到电话被告知说:  “杰克出事了。”她当时立刻就知道,她丈夫已经回天乏术。  艾丽斯在圣玛利女子学院附属高中上秘书课程时就被教导:标准的秘书永远要比老板早进办公室,而她可是班上第一名毕业的呢!  她们的老师、也就是副校长希达格修女明白地指出:她预期每天早上八点钟进入办公室时,自己的秘书早已经在办公桌前坐定就位,拟好了一整天的工作流程。而艾丽斯还没毕业,希达格修女就决定聘用她了。因此,当艾丽斯二十年前开始为海恩神父工作时,她就同样小心谨慎地确保每天比海恩神父早十五分钟到办公室(早在那时候,大家都已经习惯称呼他为“海恩神父”,或更简单地直呼“海恩”,而不用比较正式的“森玛曼神父”)。可是过不久她察觉他对此焦躁不安,似乎他罩上喜欢独自一个人处理那些邮件,但他什么也没说。一起工作了三个星期后,当她问他:“你会不会宁愿我晚一点进办公室?”神父脸上立刻亮起松了一口气的大大笑容,很高兴地点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她重新安排时间,每天都刚好比他晚二十分钟到。  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从此没间断或改变过,直到今天。  海恩神父可说是一个习惯性的动物,许多独身男人经常也是如此,而她十分清楚他的习惯,仿佛已经跟他同处多年似的。他每天早上六点三十分准时起床,做十分钟的激烈运动.接着再刮胡子、淋浴,然后正好七点钟时,步行去大学教堂主持弥撒。他喜欢慢慢品味弥撒的一切,“我憎恶那些老在研究时间管理和如何能更手脚灵活、好让弥撒进行得更有效率的神职人员”,有一次他这样说过,这惹得那位最讲求效率的奥默利主教相当恼怒。不过无论如何,到了七点四十五分弥撒宣告结束,他把神父袍子换下,走到办公室时,时钟永远是八点零一分或顶多零二分。  艾丽斯也在六点三十分起床,但接着她要做早餐。她之前替小孩服务做了很多年,现在则替还跟她一起生活的老母亲做早餐。等她可以出门时通常已经七点十五分,刚好还来得及参加圣玛利教堂七点三十分的弥撒,然后在八点二十分到八点二十五分之间走进办公室。磨砂玻璃上刻着“海恩·森玛曼神父校长”以及下面一排用更小字体刻着的“校长助理艾丽斯·穆勒太太”的办公室大门这时候往往早已敞开,四个房间灯火通明:包括神父校长位于角落的大办公室、她比较靠外面的办公室、他的会议室以及她的小会议室。她将小会议室的一个角落改装为厨房兼餐具室,还放了个煤气炉、橱柜、一台小冰箱和流理台。  海恩神父会站在他的巨型办公桌前,背对着窗户,将信件一一打开。但她人还没走到门边,他就已经感觉到她的到来,这时,他就会像唱歌那样,悠悠然地喊出:  “早安呀。艾丽斯,进来帮我将这些信件分类吧!”她还来不及将外套挂好,他就会先说一些好听或讨好的话:“你今天气色真好”,或者是“你今天穿的这身衣服真好看”,又或者“赶快来看看,我们收到一大笔捐献呢!都因为你很有技巧地写了那封募款的信”。  神父很喜欢看信件,简直可以说是着迷了。  每当有邮件送来他立刻整个人扑上去,分类,打开每一封信,甚至连当地小餐厅的菜品宣传单也不放过。“这是战争留下来的后遗症”,有一次他解释道。当时她告诉他他真是入错行了,早该去邮局当邮务员的。“无论要不要打仗,没什么事比当兵更沉闷无聊的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还当了整整三年的军人。被枪弹打伤时,我觉得那简直是让人松一口气的事:至少终于发生了些什么事了。在那段让人心神涣散、不知战争何时才会了结的漫漫等待期间,唯一能打破单调的就是发放邮件的时刻:名字会不会被叫到的悬疑啦、真的收到信时的兴奋莫名,是谁寄的信或者信里面到底是什么都不重要,”他接着说,“人们说大饥荒期间饿了很久的人终于看到食物时,不管多少都会狼吞虎咽全部吃光光。嗯,当兵对我来说比什么大饥荒都还要惨,而且时间拖得更久。信件对我来说就好比是饿鬼的食物。没拿到信件的日子,我们会梦到邮件,收到信时就把它吞下去,到今天我的感觉还是如此。”  接下来,她就会去准备早餐:浓烈的黑咖啡、两个半生熟水煮蛋,外加几片她自家烘焙的德式面包,就像早年她替杰克烘的一样,还有就是她每个夏天都会制做的果酱。他们就在她的小会议室里坐下来,一起用餐。吃早餐的十分钟里.两人是不会谈论任何公事的。  随后他们转换到他的办公室,在他的大办公桌前面对面坐定之后,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首先是处理掉信件,接着思考当天的议题,从他将要参与的约会以及会议讨论起,他会询问和聆听她的建议;接下来讨论她的工作以及进行中的案子,特别是需要他做决定的事情。如果海恩神父需要准备演讲(尤其是和平常演讲主题不一样的话),或者需要跟政府官员或基金会做募款报告,又或者需要写篇文童或年度报告(给校董会的董事们、各科系的教职员、校友或学生看)等等,那么她就会事先拟好草稿,这时候一起进行修润。在这些晨间汇报中,他们也会讨论到对捐赠者的应有态度和策略,而她也早已对有潜力的目标捐赠者做了一些研究分析。  作成了神父口中所谓的“捐赠者侧写”。  到了十点或十一点钟讨论结束,两人分头行动,各自开始当天的工作。比方说,神父今天上午十一点就有一个约会,在市中心跟可能的捐赠者、当地一位家财万贯的石油富商会晤。艾丽斯早在星期六晚上就在家里把捐赠者侧写准备好,昨天午饭前送到他家。今天下午三点三十分,神父校长也将要和教务长以及教授任用委员会开会,为下一年度教授聘用事宜做最终决定。她自己则在十点三十分有个会议,会议一直开到午餐以后,地点就在她的会议室,与会者包括在她之下的十一个部门的主管。大学里头除了教学以及财务部门之外,相关业务全需向她报告。这将会是下个学年,即1980至1981年度财务预算的第一轮会议。她将这十一个部门的开销加总起来,已经相当于整个大学总预算的一半了。  每星期有五六天,工作日程都是这样重复不变,几乎每星期六他们也都会不约而同跑回办公室来工作。就算她的工作内容和头衔改变了,升迁了,依然没有改变这样的做法和习惯。当年他们刚开始共事时,神父不久前才被身患重病的校长任命为校长助理,而新近丧夫的她,则被聘来当速记打字员和替神父接电话。但只不过几个月后,神父就将人事、校园维修等两个重要部门交给她负责。“从那之后,”艾丽斯自言自语起来,“每次重大事件我可说无役不与呀:工程学系的从无到有、和圣玛利女子学院合并,乃至于设立、打造起人文学院研究所、商学院研究所和医疗保健学系,包括牙医、药学、护理等等,还有物理高等研究院;去年还刚完成法学院的扩充……所有这些努力,把原先这所地处偏僻、只有篮球队有点儿名气的农村学院,改造为举国皆知的著名大学呐!  “现在海恩神父已经是一位声望崇隆的大学校长了。而尽管我连大学都没念过,只有高中学历,但我也已经晋升到可以参与学校的管理委员会;三年前当他改组大学管理阶层时,还考虑过要把我升为副校长!”  “我深深爱着杰克,”她想,“跟他结婚那些年来都是,一直到他意外丧生。但我想,跟他一起的那六年都比不上在这个单调乏味的办公室里快乐。不过两天前,我还坐在这张办公桌前和神父面对面一起工作。难道这一切就此结束了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早已传遍这个星球,然而其内心世界却是个谜。这本小说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一窥大师的内心。  ——白立新博士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编辑推荐

  大师生前仅有的两部小说之一。  大师遗作首次出版,领导必读的管理小说,全面洞悉组织中人性的冲突,善是一种信仰,行善是一门艺术,懂得行善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人物。如何在组织中建立一套善的体系,是中国管理者最重要的课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行善的诱惑 PDF格式下载



人们的潜意识里都有“行善”的倾向。然而,德鲁克深深地体会到,单靠人性的局部光辉无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更不用说是美好、幸福的人类精神家园。为此,他又引爆出另一个重大的人类的课题,就是每个人都要透过“自我管理”,每一个组织更迫切需要“组织经营”,更甚者,身为组织的领导者,务必要做到“谨言慎行、自我领导”,否则就会像书中的主角——圣主隆天主教大学校长海恩·森玛曼神父一样虽有成就却不算成功,最终成为行善的祭品。


以前不知道,原来行善对自己的虚荣心也是个诱惑。有诱惑就会有贪婪。校长海恩神父平日里对学校的管理的不恰当,在其一次不合适的行善中激发了,最终他下台了。不能说行善不对,但是必须做合适恰当的行善啊。


这是一本一针见血洞悉人性的书。我们从小的教育是教我们要做一个良善之人,然后社会是复杂的,我们的良善之心未必就能真正地帮到人,或者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若是作为企业负责人,那么这个责任就来得更大了。彼得德鲁克,不是教你不做善良之人,而是通过这个小故事,教人如何去真正识别善恶,如有真正地发扬善的力量。


内容很好,从一件小事反映行善的诱惑、人的本性、信仰,从而引发一连串的事,让我想起有个电视里说到的,凡事有三个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事实真相的一面,书中反映的淋漓尽致,推荐大家看看。


行,作为。施,给予。简单的说,有这个心,未必要这样做。在给予与接纳中,学问太多太大,其中难免遭遇处心积虑的设计,行善就好比某天途经某处,一穿戴破烂乞讨者一边卖力口吐白沫一边摇晃着装有七七八八张钞票的脏碗,你善良的本性顿时作祟,立马掏出所有零钱伸手支援,一边赶路一边还暗暗自责给得有点少,殊不知,乞讨者眼见收获不小,一边摸白沫一边换上新衣,准备去常去的馆子搓上一顿,哦,对了,还能来半斤小白。诱惑无处不在,撩动着我们的良知,行是与不行,你该怎么办?


行善的诱惑,是管理者要克服和避免的一种状态


不愧是管理学教父的作品,让人充分感受人性的各个侧面,组织中各种的不同角色都可以从大师的作品中自省自己的行为。是部非常好的组织行为学的教材,叹为观止!强烈推荐!!!


看了简介文字很喜欢,总结的很到位。佛教中有“方便成下流”之说,和这有相通之处,行善也是需要智慧的。


以前有读过,这次是自己的书来看,更能体会到人性与管理的直接关系,想做好管理,那就需要了解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德鲁克小说首度来到


早就想看德鲁克的管理学的书,这本真是经典之作,故事小但足以说明道理


大师用小说演绎人性,好好体味


之前买了德鲁克的另一本书最后的完美世界,看完觉得印象深刻,又买了这一本。这本书的名字倒是很‘诱惑’我。


德鲁克的两本小说之一,爱不释手@!


德鲁克的小说,值得反复拜读。


德鲁克小说,别有一番风味


书是通过公司同事推荐得知的,对于管理学大师的小说作品,还是很想看一下的,比单纯看管理类文章要好理解一些。


非常好的作品!深入的分析人性,可以细细品读。


从人性的角度诠释着人性,值得推荐


开始看这么多人给与很高的评价,并不是很有感觉。刚开始看完前两个部分也觉得大师不过如此。看到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时候才感觉大师真的就是大师,犀利的文字,丰富的内心描写准确的给我们阐述了种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经典中的经典


书很不错,对我等初涉管理之人很有用处
哪怕不做管理工作,此书对个人提升也很有帮助

但是书仍然有几个小瑕疵(我的是2009年11月第一版)
第188页 原文"MANAGEMENT BY OJECTIVE"应为"MANAGEMENT BY OBJECTIVE"
第239页 "知之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应为"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很真是的再现还原咱们平时见到的真实情感。或许,世道,社会就是这样。


对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员是一部不错的书


在出差的路上看的,一口气看完,对公司管理的认识又提升了一层


大师不愧是大师,欣赏中~~~


直的一看我读了两遍


对管理者决策有很大的益处


很喜欢读,轻松中学习。


书质量好,翻阅一遍,需要精读


送人的,不太清楚, sorry.


正在读,应该值得一看


女朋友说挺好看的


书的封面设计简单干净。故事也很好,指出了以前我们没有认识到的问题。


书很精致,还没有开始看,但是书的质量很好


好啊 真的是好啊。真心不错这本书


好书,但还没太懂


刚开始看还好,纸质也不错,质量也可以,希望整本都好


跟想象不一样,不过不错


因为神父没能自我检视,谨言慎行,而给敌人制造了话柄进行攻击。
也因为神父不谙“管理”,只想以“行善代替信仰”,以“好人替天行道”,而不是以“做对事成为对的人”为考量,最终败在自己的手里。
通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弱点和其邪恶的一面,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最终牺牲了一个好人。
大师对人性的观察及描写,不得不让人佩服!


这本小说从知道推荐到买回来阅读,坦率地说,是因为对作者的喜爱。读了作品,觉得从小说的可读性上说,平淡务实,没有故意的悬念,但人物的反应和对其感受的描述,确实真实贴近人性。管理的对象,终究是人。管理从对自己的管理开始,推己及人。对自己的管理,理应包括对自己人性的弱点的管理,包括对自己的外界诱惑的管理。会不会管理到最后,大家都去到佛家的境界?大师的作品,是诚实的!值得一读。另为没有原著,不知道译者将freshman翻译为“新鲜人”是因为作品需要,还是其他意思?书是好书,排版感觉与其他作品读来,有点不同。


也许有善心并没有错,但是一味的行善,确不讲求方法,也许就会将自己陷进泥潭,所以行善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


冲着作者,认真拜读了该书;读完后,虽然不敢说自己能够真正理解读者的意图,但是确实将人性描述的很细腻,结合了管理学和社会学,用小说的方式给我们从不同角度展示很多道理……


德鲁克不是一个小说家,所以别指望他能够写出多么出色的,文学价值多浓的作品。这部小说的名声很大(⊙_⊙)?但我看一般之上。既不会给人以阅读的快感,也不会给人什么技术上的知识 ,纯粹是徳老头自娱自乐的........


很好的人性管理小说!


人心向善,却常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如何智慧的发挥善举,看完小说,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


因为近期对项目管理很关注,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就毫不犹豫买下来了,但老实说看完以后并没有想象那么好,也许是因为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没有达到那个高度?


大师虽好,但从小说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点一般

忠告,千万别看是译者的话

因为,译者言简意赅的几段话已经把整本书的内容传达到了,所以在看书的时候完全失去了想象力


顾名思义,购买是希望先生的教诲,能给我前行的路上取得更好的平衡。
社会企业,兼顾了商业经济利益和献身公益事业的均衡。
书还没有读完,需要点耐心去品味,万不可浮躁和急躁。


一开始写的并不引人入胜,但是写到那个女人和他丈夫不预约进入海恩的办公室之后,情况发生变化了,之后的就让你放不下这本书了。


大师的确是大师,内容也很深刻。
只是,,缺乏中国特色 异国文化稍重,所以国人读着刚开始会有一点点吃力


了解大师的另外一面


慕名买的,之前的《旁观者》写得非常精彩,但这本书水准有些不如。当然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书。有些天主教的问题夹在其中,不是太好理解。


大师就是大师
也许是由于外国文学的缘故吧,
读起来,感到些费力
不能轻易入戏
呵呵


一个简单的故事,看后让人深思。


各人品得其中味。


文字很细腻,值得好好读。能够从中有所感悟。


感兴趣先看看吧。发书挺快的。,就是还没来得及看呢、


书的质量什么的都还是可以的,就是寄来的速度慢了点


孩子的老师推荐看的,内容很好,孩子喜欢看


不错,在系统阅读了


翻译得很好,内容也很好,我自己很喜欢


少见的德鲁克小说


是冲着德鲁克才买的,不知是因为翻译问题,还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事,此书可读性不强,而且,读后也没有什么触动。


虽然是大师的唯一一本小说,看起来也挺难读的。


转换个角度去看管理中的问题也许未尝不是个好事


给你讲一个故事,让你从不同的人身上去思考


等了一周快递才到,打开后看到书背面还脏脏的。。彻底无语


还没看,书不厚


书好小~


书中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情节很拖沓,虽然是管理大师,但写小说情节不够吸引人。


不知道文化差异或是其它什么原因,书里内容总是让人觉得乏味,没有一点文字美感。


内容不太好,没有兴趣读完此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