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选择
2010-6
东方出版社
(日) 小岛明
249
孙晓燕
无
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均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以往“成功神话”造就的吸引过全世界眼球的日本式经营模式、政策模式、各种制度及惯行做法,必须根据国内外大环境的巨变进行调整,从而为下一次发展构筑全新模式。但是,我们还在过渡期中,新的模式尚未形成,我们正在摸索,这使得日本社会充满悲观情绪。加之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多以悲观态度看待日本,降低了对日本的关注程度,他们在等待日本的调整(Japan passing)。以历史进程的大尺度衡量,无疑,日本正处于新的发展模式形成之前的长期的、重要的转折期和过渡期。日本曾创造了20世纪的“成功神话”。但是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于1991年破裂,导致长时期的经济停滞,以日本式经营为核心的日本模式随即被视为“失败的模式”。泡沫经济的主要后遗症是金融机构的大量不良债权,而政府应对措施不力,使得日本部分金融机构自1997年11月相继破产,形成了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以来任何国家不曾经历过的持续的信用紧缩及通货紧缩,“原发东京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恶梦在世界蔓延。日本自身也信心不再,悲观难抑,开始自行否定以日本式经营为核心的日本模式。
第1章“世界大转折”概述了日本曾享受泡沫繁荣,又陷入泡沫破裂后经济大萧条导致的悲观主义和自闭情绪蔓延的90年代危机,以及被卷入全球性体制变革浪潮的日本所面临的世界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生态变化,力求说明,正视这一世界性的结构变革是探讨日本下一轮发展模式必不可少的、对当今日本的定位。 第2章“活力转向‘东洋”’中,笔者以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划时代的崛起(或称重新崛起)为背景,分析了世界经济的重心自西向东转移的现状,试图提出日本不应拘泥于“亚洲与日本”定式,应该立足“亚洲的日本”,支持全亚洲的发展,并将亚洲的活力转化为日本自身的发展动力。 第3章“成熟社会日本的视野与盲区”中的文章,罗列了日本未能适从世界大潮流而丧失了宝贵发展机会的领域,以及有可能催生出新枝芽的领域。日本需要调整的、已经落伍的机制有雇用制度、政府主导制等,而孕育着新机会的领域则是贸易顺差显示出的所得收支(海外经营收益、投资收益、利息所得构成的网络及收获)及旅游业等。 第4章“日本的选择——‘适者’模式探索”论述了本书的中心思想,笔者回顾了日本的历史,直面各个历史阶段的日本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说明只要我们积极顺应国内外环境就会为日本带来成功,强调日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以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这正是“适者”模式。反之,懈怠学习、妄自尊大之时便是招致重大失败之际。 卷尾的附录收录了1997年笔者对彼得·德鲁克先生的专访。其时德鲁克先生87岁高龄,他于2005年11月享95岁高龄过世,而一周后便是他的第96个诞辰。老先生直到人生的最后时刻仍然执教讲坛、执笔论文。尽管我的专访在10年以前,但他的观点至今令人震撼,新鲜依旧。 德鲁克先生是笔者的恩师。我的恩师德鲁克先生自称观察员(ob.server),他曾教导我,为客观地观察时代和社会,“不要登上舞台,与观众保持距离的态度至关重要”。
作者:(日本)小岛明 译者:孙晓燕 丛书主编:门洪华
前言第1章 世界大转折 人口动态左右政治经济 竞争力呼唤体制改革大竞争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下一个步骤 敏于言而纳于行的“极不均衡” 信息技术革命与“新社会” “环保世纪”与新威胁 美国的双生子赤字和“清算之日” 能源形势的优势转换 唯有昨日 动荡世界的均衡点 世界大转折——过去十年与未来第2章 活力转向“东洋” 活力转向“东洋” “东亚能源一环境共同体”的可能性 日中关系的全球化 超越对华“好恶外交” 中国和印度在达沃斯各领风骚 搬不走的邻居——日中韩的心态 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第一幕 “一国两制”的十年 亚洲的价值观——共性与特性 高速发展的印度第3章 成熟社会日本的视野与盲区 新时代国家利益的再定义与外交新示范 日本年轻一代蕴含的政治意义 大交流时代中的旅游战咯 高龄者不情愿提前退休 看得到的未来——人口问题思考 强调“综合性”的“时代转换” “21世纪的构想”与生产力 小政府与“大社会” 日本的“投资立国”之路 新增长战略不容悲观 人口减少与国力及经济活力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后进国 “美丽日本”之虚实第4章 日本的选择——“适者”模式探索 日本的复苏 “适者”模式探索附录与彼得·德鲁克谈日本译名表
插图:在日本,关于少子高龄,特别是最近人口负增长环境下的经济形态的议论沸沸扬扬,方向性的结论是“所以日本的经济日渐缩小”。但是,这一结论中似乎存在着几处短路。首先,将上述65岁人口界定为“从属人口”的政策、制度、习惯取向是时代的错误。社会养老制度既是宏观经济问题,也是微观经济问题,当人们认定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因此社会养老制度入不敷出时,我希望大家首先认真讨论一下,“从属人口”和“生产年龄人口”的比例怎样才能扭转。全社会都会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建立没有年龄差别的雇用社会,为有能力与意愿的人开拓符合他们能力的雇用机会,同样是日本重要的课题。企业经营者一定会担忧,取消了退休制度会给企业带来重大人事负担。但是无男女差别、无年龄差别雇用,或是无退休社会,并非高龄者无止境地在岗。目前,在发达国家,人的平均“劳动寿命”大都比公司等的机构寿命要长,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平均而言即便是希望在同一工作岗位干满劳动寿命,都是不可能的。例如,根据生命阶段,或在企业工作,或在大学、培训学校学习,或参与志愿者活动,或者通过企业工作接触各种领域并得到现在的位置,这样的社会是2l世纪无差别雇用社会的蓝图之一。庆应义塾大学教授清家篱指出,“在老龄人口激增,年轻人口锐减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对策之一是使具有工作意愿和能力的能够继续工作,由老龄人口自己维持老龄社会,这就是延长同一岗位的工作年限、推迟退休年龄,强调应关注日本老龄人口自身的就业愿望,力陈促进老龄人口就业政策的重要性。这才是根本改变“从属人口”与“生产年龄人口”比例的方案。
《日本的选择》为大国战略丛书之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