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梦游九天

蒋泥,孔庆东 蒋泥、 孔庆东 东方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蒋泥、 孔庆东 东方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

蒋泥,孔庆东  

页数:

339  

Tag标签:

无  

前言

  金庸小说,热。20世纪50年代一出世,就热。60、70年代,热得四海翻腾云水怒,东南亚人民风雷激。80年代热遍九州十八省,其畅销和传播的速度,真可谓是“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90年代,不但热浪未减,而且在华人世界中愈来愈牢固地树立了其当代文学经典的形象。  从时间上看,金庸小说已经热到现在,而且势头不衰,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从空间上看,有华人之处,便有金庸小说,其跨越地域之广,不但越过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柳永,甚至超过了大英帝国的心肝宝贝莎士比亚。从读者的层次来看,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王选这样的科学家,有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会长冯其庸和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的会长严家炎这样的学术权威,有王蒙、李陀、宗璞等作家,有陈世骧、刘再复、陈墨等批评家,有刚刚能阅读长篇小说的小学生,有开电梯的小姐、公司的白领、黑社会的兄弟……工农兵学商,党政民青妇,没有一个领域、一个行业无金庸的读者。  金庸小说不是畅销于一时一地,而是长销于各时各地。金庸小说的印数是以“亿”作为计量单位的。  从文化商品的角度看,不但金庸本人成为稿酬最丰厚的华人作家,无数金庸小说的出版者、盗版者、改编者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可以说,金庸小说已成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学现象,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用严家炎先生的话说,是“一场静哨悄的文学革命”。  ……  读金庸的小说,一方面恨不能一口气读完,另一方面又恐怕读完,希望书无限地厚下去,这充分表明了金庸小说巨大的艺术魅力。在语言上,金庸达到了“语到极致是平常”的佛家境地,既朴素,又典雅;既标准,又有个性;既可以朗读,又可以默诵。金庸的文字,是完全应该选人中学语文课本的。  除了“武”、“侠”、“小说”几个要素外,金庸在写情——包括男女之情、结义之情、手足之情、亲子之情、师门之情等方面,也是绝对一流的。他写情的力度、深度、广度,可以说胜过了专门的言情小说,许多读者甚至认为言情部分才是金庸小说的最精髓。此外,金庸写历史,写政治,写景物,写风俗,均出手不凡,着笔成春。更难能可贵的是,金庸在这一切之上,写出了丰富的文化和高深的人生境界。他打通儒释道,驰骋文史哲,驱遣琴棋书画、星相医卜,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光辉灿烂,以最立体、最艺术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金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他“十年磨一剑”的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得益于他能够继承五四新文学的现代精神,得益于他能够博采世界上各种文学的精华。  诸种优势条件具备于一人之身,无疑是一种“机缘”。这样的“机缘”往往几十年、几百年才能出现一次。金庸小说当然也像其他艺术品一样,有瑕疵之点,有平庸之处,但我们应该摆脱只知崇拜死人,不知尊重活人的陋习,根据我们活生生的生命感受,勇敢地预言,金庸的小说,必将长存在人类的文学史上。  金庸的政论、社评类文章以百万、千万计,几乎日有所作,不便于逐日排列,本书主要介绍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作为散文家的金庸,只好屈尊另就。  金庸小说人生的“精而简”是本书的一个追求,另一个追求是赏析的“真而美”。在对传主的身世经历进行介绍的过程中,以独到的阅读眼光,概括总领每部小说,选取金庸每部小说中的精彩段落,投人赏析者的真情实感,用优美的文字加以细致赏析,本书似乎还是首次。  本书属于轻松普及型传记读物,虽然我们十分努力认真,但仍会有若干不足,我就不再老生常谈地乱谦虚了。反正有什么缺点,您尽管批评指正就是了。救救孩子!  北京大学胡思斋

内容概要

  金庸为什么加入中国作协?金庸为什么去剑桥大学读博?金庸为什么去浙江大学当博导、做文学院院长再辞职?金庸为什么要举行“华山论剑”?金庸武侠世界的奥秘是什么?由蒋泥、孔庆东编著的《梦游九天:金庸的醉侠世界》,近日由东方出版社出版面市。本书是目前最为完整的金庸传记,一直写到金庸先生2010年9月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作者对金庸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进行了全新的定位,提出了“金庸是曹雪芹之后中国小说家第一人”的观点。  《金庸的醉侠世界》还首次对金庸15部武侠小说进行了细致的赏析,在概括总领每部小说后,适当选取金庸每部小说中的若干精彩段落,投入赏析者的真情实感,用优美的文字加以评析。

作者简介

蒋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玉色》《北京女儿》《在喊叫中融化》,文化随笔集《灰色地带》《另类童话》《不死的光芒》,传记《老舍的沉浮人生》《速读大师一沈从文卷》《老舍之谜》《王朔密码》,中短篇小说《儿子问题》《我是美妹》等。孔庆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主攻现代文学与武侠小说。以令人“笑喷”的《47楼207》《口号万岁》等绝妙篇章,而享“北大醉侠”美誉。与金庸等“华山论剑”成为江湖佳话。语言生动有趣,且愤世嫉俗。著作有《青楼文化》《井底飞天》《笑书神侠》《谁主沉浮》《四十不坏》《千夫所指》《正说鲁迅》《千杯不醉》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热满全球说金庸四海翻腾云水怒遭遇金庸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铁石心肠一次次被金庸摧垮泪腺写赏析金庸的文字我把金庸讲到了国外理直气壮读金庸金庸小说为什么长盛不衰第一章 书香人家第二章 求学与人世第三章 无意插柳第四章 问世间情为何物第五章 武侠世界·初段第六章 武侠世界·中段第七章 武侠世界·高段第八章 事与功代后记 相忘于江湖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还原到金庸的祖上,查家最著名的文人,一是有清之际著名史学家查继佐(1601-1670),字伊璜,崇祯举人,明亡后回乡讲学著书,全集有120册,惟《罪惟录》、《鲁春秋》、《东山国语》、《钓业》数种传世。《聊斋志异》、《觚胜雪莲》中记载过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蒲留仙称查伊璜“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中称其“才华丰艳,而风情潇洒。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金庸仰祖辈之风采,便在《鹿鼎记》中写了查继佐,构思出神勇的吴六奇将军。另两位名人是康熙、雍正年间的查慎行、查嗣庭兄弟。查慎行乃著名诗人,因才受康熙赏识,曾人值内廷。一次康熙游览“南苑”,垂钓湖边,命近臣赋诗,查慎行诗中有“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宫中便称他“烟波钓徒查翰林”。查慎行的二弟嗣僳、三弟嗣庭均翰林,堂兄嗣韩为榜眼,侄儿查升是侍讲,也是翰林。查慎行的长子克建、堂弟嗣绚是进士。人称“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他的诗宗法宋诗,“诗风宏丽稳惬,亦有沉雄踔厉处”(林庚、冯阮君语),亦有不少反映战争和民众苦难之作。赵翼、纪晓岚甚至认为他可与陆游并驾齐驱,互有长短。著有《敬业堂诗集》等。金庸《鹿鼎记》全用查慎行《敬业堂诗集》集句为回目,既体现相当高的诗文造诣,也是对先祖的景仰、向往之心,更说明传统和历史血脉,永远在他的身上鲜活地奔流。雍正年间,查嗣庭主考江西,出题“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颂·玄鸟》,大意说,国家广阔的土地,都为百姓栖息、居住,有“爱民”之意,却被小人告发,雍正帝猜忌为影射“雍正”去头,遂兴一场文字大狱。查嗣庭父子死于狱中,受戮尸之辱。浙江士人6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考试。查氏一族受牵连,查慎行已老,仍不得不率领全家进京投狱,归乡不久逝世。《鹿鼎记》里有所记载。查氏历史名人中,明代还有查约、查秉彝,清代有查揆等,近现代则有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等。表兄徐志摩也曾对金庸深有影响。海宁袁花查家和硖石徐家,同为名门望族。两镇相距仅十多公里,两家祖辈素有来往,早结姻亲。徐家是古镇大富商,祖代相沿经营着酱园、绸庄、钱庄等,清末民初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先后创办缫丝、纺织、发电、电话等新兴工业,徐志摩在日记家信中多次提到的蒋姑母,即是金庸同宗的远房姑姑查品珍,是徐志摩的姻亲婶母、军事学家蒋百里之妻。1901年,徐志摩5岁时在家启蒙读书,塾师便是查家的查桐轸。其子查猛济后人徐家,做徐志摩独子徐积锴的塾师。1915年前后,查家“敬业堂”赫山房查枢卿,娶徐申如的堂妹徐禄为妻。徐禄嫁到查家后,先后生下金庸等兄妹六人。年幼时,金庸常随父母到舅家做客,与回乡度假的徐志摩做伴。1931年,徐志摩乘飞机遇难后,翌年春上,灵柩迎回硖石安葬,小金庸随母前往吊唁。从此表兄的形象深深刻印在记忆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大作家的出现,可以提升一个文学类型的品格。金庸正是这样的人物。他的小说超越雅俗、古今,使武侠小说作为一个逐步成熟的、独立的小说类型来考察,成为可能与必须。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陈平原 一遍又一遍看金庸小说,每看一遍,都击桌惊叹,叹为观止。金庸小说,总评语是“古今中外,空前绝后”。   ——著名科幻小说家倪匡(卫斯理) 武侠中情、景、述事必以离奇为本,能不使之滥易,而复能沁心在目,如出其口,非才远识博而意高超者不办矣。艺术天才,在不断克服文类与材料之困难,金庸小说之大成,此予所以折服也。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陈世骧


编辑推荐

《梦游九天:金庸的醉侠世界》:揭密金庸曲折壮阔的人生经历,精解金庸瑰丽险奇的江湖世界!金庸为什么加入中国作协?金庸为什么去剑桥大学读博?金庸为什么去浙江大学当博导、做文学院院长,后来又辞职?金庸为什么要举行"华山论剑"?金庸武侠世界的奥秘是什么?金庸的"梦姑"是谁?其对小说中的女丰角形象之塑造有何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梦游九天 PDF格式下载



对我了解金庸生平有很大帮助


买来赔给学校的,还不错


东拼西凑,为了钱,为了名。作为本书作者,孔庆东先生不知道自己写了这么一本书;作为传记主人公,金庸先生表示对本书毫不知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