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安平集
2011-1
东方出版社
储安平 著,张竟无 编
565
无
《储安平集》是“民国三大报人文集”一。评民国的三大报人,储安平位列其中是毫无争议的。从1933年任南京《中央日报》副刊编辑起,至1958年被划为右派,储安平一直埋首于新闻、报刊领域。他先后创办并主编的《客观》周刊、《观察》半月刊掀起了自由知识分子论政的潮流,成为当时自由知识分子运动的鲜明旗帜,以至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客观、真实是报人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储安平在这条底线上走得更远,倚仗他的勇气和执著。这让他的新闻评论思路清晰,语言犀利,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同时也成就了他在民国报人当中自由、客观、敢言的地位。
储安平(1909~19667),江苏宜兴人,中国学者、知识分子。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先后创办《客观》周刊、《观察》周刊,在当时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观察》周刊,销售量一下从几千份飙升至10万多份。1949年后,历任新闻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店的副总经理、中央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光明日报》总编辑。1966年,失踪,生死不明。
第一章 内政与政论一、我们的志趣和态度二、失败的统治三、论上海民乱四、中国的政局五、大局浮动,学潮如火六、学生扯起义旗,历史正在创造七、一场烂污八、政府应对纽约《下午报》的攻击采取步骤表明态度九、国大评论十、评翁文灏内阁十一、政治失常第二章 报纸、出版、编辑一、评《出版法修正草案》二、辛勤·忍耐·向前三、323位读者意见的分析与解释四、论文汇·新民·联合三报被封及《大公报》在这次学潮中所表示的态度五、艰难·风险·沉着六、《为中国的农业试探一条出路》刊出后的响应七、白报纸!八、我们建议政府调查并公布白报纸配给情形九、风浪·熬炼·撑住十、政府利刃,指向《观察》十一、吃重·苦斗·尽心十二、我们的自我批评·工作任务·编辑方针第三章 教育、司法、农村一、论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开除学生全国专科以上学校不得准其入学之?妥二、在哈尔滨所见的新的司法工作和监狱工作第四章 人物品评与交往一、记田汉先生二、幸福三、论张君劢四、致傅斯年的信(二封)五、读孙科谈话六、致胡适的信(三封)七、评蒲立特的偏私的、不健康的访华报告八、论程孟明案兼论社会有心人能否合拢来做一点事情九、第二个闻一多事件万万制造不得十、悼志摩先生第五章 杂论一、独幕剧二、《中日问题与各家论见》序三、施用闷药前后的心理与感觉四、诗五、我们对于美国的感觉第六章 英国与印度序一、从贸易进而为征服二、从要求进而为抗拒三、印度独立问题之观察第七章 散文一、关于“睡庙求医”的故事二、布洛克及其名作——《十二个》兰、偶感即记四则四、平凡的故事五、口供六、《第四十一》概略七、残花八、小病九、母亲十、墙十一、一条河流般的忧郁十二、一段军行散记十三、来京记十四、豁蒙楼暮色第八章 小说一、春瘟二、世纪与义务三、断想四、人世五、无名六、乌鸦与马粪七、原记八、说谎者附录:《说谎者》自序第九章 “客观一周”专栏一、“客观一周”专栏文章后记
版权页:二、失败的统治国民党一党专政,前后垂20年。20年执政的结果:一般人民的物质生活,愈来愈艰难;一般社会的道德生活愈来愈败坏。国民党有主义,有理想,当初也是满怀热血,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何以执政20年,反弄成今日这样一个局面:不仅党的声誉、地位、前途、日见衰落,就国家社会,也给弄得千疮百孔,不可收拾。其中症结,实堪研究。一个政党执政的成败,原因既多且极复杂,非执一言所能论议;然其成败之键,必有最基本的原因可寻。作者以为国民党执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他所采用以维护其政权的方法;只此一着,毁坏全局。政党要获取政权,原为题中必有之义:在野的要想法获取政权,在朝的要维护其既得的政权;中外古今,无有例外。但欧美政党,恒以施政的政绩来维护其政权:国防务臻安全,外交总替本国说话,政治力求清明,经济尽量求其繁荣,一切在交通、教育、治安、卫生、房屋、休闲各方面,无不用最大的力量向最好的目标做去。所以欧美各国,无论内政外交,经济文化,执政当局,总是处处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时时替人民的福利打算。就是苏联,其政体虽然另树一帜,但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励精图治,到底把国家弄得像个样子,在国内,能使人人衣食不愁,在国际上,能够打退强敌的侵犯。只要政绩良好,人心自然归附;人民拥戴政府,政权自然不愁动摇;而朝野分头努力,国家因亦可抵昌盛康乐之境。不幸中国国民党走了另外一条路,他只知以加强“政治的控制”来维护其既得的政权。我们先看这20年来,我们的国家有什么进步?言军事,我们根本谈不上“国防”,人家已走进原子和雷达的世界,我们还停留在步兵和机关枪时代。言政治,这几年来政治的技术大有进步,德国式的集中营和英美式的参政会,无不随时应变,应有尽有,但政治在本质上则愈来愈开倒车:贪污流行,效能低落,自由缺乏保障,民生一无改善,而政治道德则尤见江河日下。言交通,20年来我们曾铺了多少铁路,造了多少轮船?甚至到现在为止,不仅还不能制造一架飞机,甚至还不能制造一辆汽车。言教育文化,20年来我们的科学发明在哪儿?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在哪儿?音乐和绘画有何成就?其尤甚者,一般的教育水准及文化水准是在向上升还是往下降?至于经济建设,土地改革,这一切有关民生的大问题,大都空言多于事实,计划多于实效。然而20年来我们的执政党到底在做什么工作?一言蔽之,这20年来国民党只聚精会神在做一件事,就是加强消极的政治控制,以求政权的巩固。养许多兵,是为了巩固政权;一切党团的组织、活动、训练,是为了巩固政权;特务和各种检查制度的施行,是为了巩固政权;就是公路的开辟、电话网的布置,也无一非出自军事及治安的观点,其目的仍是为了巩固政权。20年来,只有这项消极的政治控制工作,吸引着国民党无比的兴趣和重视,表现着国民党最大的勇敢、决心和魄力。20年来,我们做百姓的,只有这一个项目,使我们到处听得到、看得见、嗅得着,并感觉到它的紧张、严密、认真和不放松。但是也就在这一个项目下,这20年来,不知消耗了国家多少金钱,雇用了国家多少人力,浪费了国家多少智慧,糟塌了国家多少光阴!当前的执政党既倾其全力于消极的政治控制,必然大大影响他在积极方面的种种建设工作。所以,20年来,我们的交通和水利没有高度的建设,土地制度没有革命性的改革,耕耘的方法和耕耘的工具依旧墨守陈规,种子和肥料毫无新的改进,人民的居室依然黑暗而污秽,民间的代步工具仍然滞留在原始阶段。一切近代的机器生活从无机会插入乡村,保健事业和社会救济有名无实,疾病与贫穷仍弥漫全国,一般人民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能力、生活的苦痛,以及生活的观念,毫无改变,毫无进步。凡上所述,俱属琐碎,而无一非建国元气所系,但从来没有见到政府有兴趣和决心推行过任何全国性的温和的社会改革。20年来中国的执政者,只有在征税和壮丁两件事上才思及人民,此外人民在政治上几不复占到任何重要地位!历观往史,没有一个政府能够不顾人民而犹能长久维持其政权者。不顾人民苦乐的政府,必然失去人心;不为人民福利打算的施政,必然不能使国家社会得到健全的发展。政治生活中本来潜有物理的作用:政绩窳败,人心怨愤:人心怨愤,政权动摇;政权动摇,执政者的控制势须加紧;压制越紧,反动更烈。如此循环,互为因果,而终必全盘倾溃,不能收拾。
《民国三大报人文集:储安平集》:这半年是一个苦痛的半年。物价的高压,带有政治意味的中伤,以及当前政治环境的险恶,无不使我们在这半年中,身心交瘁,困惫不堪。然而我们在无比的忍耐和沉毅中,终于又苦斗了半年,照大势看,我们不如道我们是不是还能写《观察》第5卷的卷终报告书,但是我们愿意向读者保证:只要本刊存在一天,我们必定努力一天。——储安平:《观察》第4卷卷终报告书。
无
纸张质量很差劲,像地摊货,先生的书怎么被做成这样了。
读了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后,以为储安平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不二楷模,此书翻了十来页,果非虚言,先生敢言、善言、能言,直心论政,无党派一已私言,至今听来,真挚热烈,仿佛如昨。这样的集子,就算是地摊货,也值了,可体会见,东方出版社为此集应是顶了极大的政治压力,一并谢了。PS'此书翻阅处虽有些毛,但总体说来,装帧不错。
非常有意义,很能增长知识,开卷有益,再无这么出色的了
唉 读读吧 莫借古鉴今就成
民国三大报人文集:储安平集
储安平集
文章时隔甲子有余,于今日也不褪色,过气
其实这书属于重复劳动
不愧是大人物的作品
关于本书的编辑及印刷装帧的糟糕,我们姑且不论。最令本人沉痛的即是,那些文章“关键之处”给予中共的中肯评论,都已为编者采用“此处有删节”、“由于储安平的偏颇和片面不予收录”若干正当理由所一一化解。本来尚可一食的作品,因了这些老鼠屎而令人频频作呕,毫无阅读的乐趣可言。
纵观储安平先生的一生,他品评时政,反击权威统治,捍卫言论自由,体现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一个独立办报人的良知。时光流淌近七十载,当年人们殷殷期盼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否取得了文明观念的巨大进步呢?是否实现了几代自由知识分子的祈望呢?面对青灯案头的这部文集,储先生若有灵,对于自己的文字在新时代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想必会“长太息以掩涕兮”吧?此真不啻为一个天大的讽刺!
现今时代,中共对于出版业仍然采取曩者陈旧的教条,依然搬起阶级斗争的万能武器,凭借着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想,并严密控制着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甚至党内亦缺乏合理公开的民主机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从大众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统治者,或执政者,给予民众理性有效的疏导,会比一味的封堵来得有效。进步,在于温和的社会改良。我们不断的培养公民意识,政治参与,争取自己的言论自由,才得以构成社会层面的主体成分,进而以一个较为独立、有力的社会来影响政治。“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容我在此再续琐话。储安平研究目前并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成果干瘪,这也许与原始资料较少有关。过往研究,往往从大及小,不能以小见大,对于储安平一生思想转变的内因还琢磨未透,显得有些过时。 希望吾侪后学,努力做好储安平和知识分子的历史研究,应当要担当起我们这个时代储安平的角色。
的确,这本文集编的非常失败。
储安平的原始资料不是没有。目前我正在做这方面的资料挖掘工作,并且有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敬佩。
以我浅薄的了解,我所亲见的储安平资料仅是片段历史时期的文字和少量言论,主要集中在1945—1949、1955—1957。像他的影像资料,目前我仅查到三张,一张他和孩子们的合影,你的头像即来自这里;还有49年北平新政协新闻界人士的合影一张;此外,谢泳先生亦发掘出一张当年储安平的结婚照。因此,他的形象完全是割裂的,不鲜活的。作为大右派,中央是否压着档案亦未可知,我们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日记、回忆文字、影像资料缺乏,编年谱或写传记都存有困难。不知阁下是从哪些角度去突破这个资料瓶颈的?
近来,我正着手写一篇有关反右的论文,思绪繁杂,可能从文汇报或光明日报切入。如若写到储安平,内容又世人皆知,故颇为困惑。若有启迪,当为好事。
嗯。。。那我们做的还真的重合比较小。我是做早年,严格的说,抗战以前的。观察时期做的太多,建国以后因为档案不好找,我还没有涉猎。照片我这里有两张独家的,但是因为打算以后争取和论文一起拿出来,就暂不公布了。无法帮助您,不过,还是可以多交流。
原来如此,谢谢。
因为您是思勉搞思想史的嘛,咱们只能有交集,哈哈。其实,我是比较倾慕杨奎松老师的。
我期待您的成果~
唉。。。删节是意料之中,不删节就真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