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丰田员工力

(日)若松义人,(日)近藤哲夫 著,李晨 译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日)若松义人,(日)近藤哲夫 著,李晨 译  

页数:

153  

译者:

李晨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拙作《丰田式创造方式》(钻石出版社)自2001年3月出版以来,有幸多次进行再版。很多读者来信向我谈了他们的感想,其中,有些读者希望“把它变成中国的制造教科书”,为此,我们正在和钻石出版社洽谈。尽管有些日本人担心:“一旦中国的制造水平变强大了,对我们就会产生威胁!”但我认为只要日本的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不就可以了嘛。  “丰田式生产方式”(以下简称“丰田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天天进步”。《丰田式创造方式》出版之际,有人担心,“把丰田的生产秘诀都泄露出去合适吗?”也有人在读了《丰田式创造方式》后指出:“这本书所介绍的和我所知道的丰田生产方式不太一样。”如果丰田生产方式是某种一成不变的方法或技巧的话,那么这些担心和质疑可能是有必要的;反过来说,如果丰田生产方式是天天进步、不断改变的话,那么这些质疑就是多余的。过去某个时期的方法和技巧与现在的不一样也是理所当然的。“时刻的变化和永恒不变”是构成丰田生产方式的两大要素。制造工艺时刻变化着,但是,“杜绝浪费、以更好的想法制造物美价廉的产品”这些基本的东西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无论社会条件如何改变,“不断开发客户”一直都是企业所面临的课题。为了使变化成为可能,企业所需要的“人的智慧”和“以人为中心的制造”是绝对不会变的。  我之所以将上一本书的书名定为《丰田式创造方式》,是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方式”的伟大。但是,有很多人表示,“虽然想要实践以人为中心的生产,但意识的改变却很难。”确实如此,比起单纯地引进方法、技巧,要想改变多年养成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确实要困难得多。  笔者离开丰田之后,曾经帮助20多家企业进行过生产改革。如果只用方法或是技巧,将成本降低10%或者20%并非难事,但若不再回到从前浪赞的生产方式,就要改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这往往是非常困难的。若使丰田生产方式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劳动者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力量把“改进”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有“用智慧来工作的人”,才能建立丰田生产方式,才会天天进步。当然,这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尊重人性“即尊重所有人的思考力”,以此为基础的“丰田生产方式”,有必要采用诸如“目视化管理”等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丰田生产方式不仅拥有丰富的“制造产品”的方法和技巧,更拥有如何培养“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人”以及如何让他们发挥能力的“营销系统”。  本书以实践丰田生产方式为目的,聚焦于最重要的因素——“人”。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如何才能发挥出“人的力量=人力”?本书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阐述。  我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丰田式的生存方式”。相信很多人在看了书中“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推进工作的方式”后,都会觉得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人,为了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推进工作的方式”当初均饱尝艰辛。但是,如果他们坚持做并不断探索,无论是公司还是劳动者自身都会获得无往不胜的竞争力。在这个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时代里,只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实践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如果本书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我也将不胜荣幸了。另外,在每章的最后,为了让读者能进一步理解本章内容,在设计了“归纳总结”部分后,我还设计了“设问”部分。读者如能自问自答,则幸甚至哉。  书中多处引用了我的老师——大野耐一的原话及逸闻趣事。笔者师从大野先生时,将老师的教诲都记在日记和笔记里了,直到今天仍有经常翻阅以前笔记的习惯。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出自当时的日记和笔记。为求准确,我参考了《丰田式生产方式》(钻石出版社)和《工厂管理1990年8月号》(日刊工业报社)以及丰田英二先生的《决断》(日经商业人物文库)、石田退三先生的《商魂八十年》(自研出版社)、片山修先生的《丰田的方式》(小学馆文库),同时也从一些报纸杂志的经济报道中获得了许多灵感和信息。  写作此书时,我还得到了很多相关人士的指导,在此要向各位表示深深的谢意,他们分别是(人名不分先后顺序):以张富士夫社长为首的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的诸位先生、白鸟进治先生(爱信精机株式会社前副社长)、平尾光司先生(社会基础研究所会长)、植松高丰先生(光洋热系统株式会社会长)、神户健二先生(理光UNITECHNO株式会社社长)、森弘志先生(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常务董事)、真锅征一先生(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常务董事)、大岛敦先生(日总工业株式会社副会长)、阪口政博先生(共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社长)、藤井幸乡先生(WORLD INDUSTRY CO.LTD的顾问)、永野光容先生(丰丸产业株式会社常务董事)。  最后,向默默付出的第21组(编辑会议)的今村龙之助先生、桑原晃弥先生,钻石出版社的莉原育夫先生表示感谢。  卡尔曼株式会社  社长 若松羲人  特别顾问 近藤哲夫  2001年6月吉日

内容概要

  由若松义人、近藤哲夫合著的《丰田员工力》深入浅出的讲述了赋予人力的丰田独特生产方式。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在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新更大的目标,不断发展的方式。而它的十大术语是从发展理念、生产过程等方面,对精益生产做的立体而全面的解释。通过有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聪明智慧赋予机器,从去做工作到运用聪明智慧去工作,让没有生命的机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不是改善完了后就一劳永逸而是天天在改善、天天在实践,不断地提高设备的性能。也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实践丰田的生产方式,才会使一个个企业成为经营上的常胜将军,那么企业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是在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新更大的目标,不断发展的方式。而它的十大术语是从发展理念、生产过程等方面,对精益生产做的立体而全面的解释。 《丰田员工力》以实践丰田生产方式为目的,聚焦于最重要的因素——“人”。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如何才能发挥出“人的力量=人力”?本书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阐述。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若松义人 (日本)近藤哲夫 译者:李晨若松义人,1937年出生于日本宫城县。卡尔曼株式会社董事长兼社长。进入丰田汽车工业株式会社后,在成本、生产、采购各部门任职时,追随大野耐一先生致力于“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践、改善和普及工作。1984年以后,对农业机械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等实践“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给予指导工作;1991年担任韩国大宇汽车顾问;1992年成立卡尔曼株式会社;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丰田生产力》、《丰田处世力》、《丰田工作哲学》等十余本有关丰田生产方式的作品。近藤哲夫,1932年生于日本鹿儿岛县。在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完成学习。KEIZU工程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卡尔曼株式会社特别顾问。历任关东汽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技术部部长、纪文食品株式会社专务董事。从1971年开始接受大野耐一先生、铃村喜久雄先生的指导。

书籍目录

前言——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序篇 支撑丰田式人力的支点 1 以智慧挑战世界的日本人 2 以日本文化为根基的日本制造 3 模仿就永远无法超越美国第一章 被奉为典范的丰田经营模式 1 日本创造的世界标准经营模式 2 寻找海外教科书所产生的不确定性 3 一味模仿不能保障生存 4 有人才,才有公司,才有社会 5 从信息时代到智慧时代第二章 尊重人性的丰田式?营模式 1 丰田式生产方式有违常理? 2 依靠人,不依靠设备 3 对人的体贴是退步的温床 4 标准化作业不是规范手册 5 “单件生产”的精神第三章 能实践丰田生产方式的人和不能实践丰田生产方式的人 1 领导亲为,还是授权 2 勿要拘泥于方式和方法 3 思考型的人与实践型的人 4 新方法与习惯 5 100%的成功率与60%的成功率 6 外包与自产 7 身教与言教 8 评价与理解 9 业内的常识——依靠或摆脱 10 安于现状还是持续改善第四章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1 生产产品就是生产人才 2 设置接力区 3 创意并非出自瞬间灵感 4 激活植物性神经 5 没有能力是因为没有“发愁的能力”第五章 深厚的文化支撑智慧 1 从“去工作”到“运用智慧去工作” 2 不要上司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多一样也不想 3 坐拥知识和获取智慧的?别 4 创造智慧的环境 5 花钱买不到一切第六章 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1 五个为什么 2 把次品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 3 到底是谁的问题? 4 不是修补而是修理 5 检查就是反省第七章 明天一定更美好 1 过去的经验阻碍了今天的智慧 2 从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学到的东西少 3 昨天的成绩不能代表今天的能力 4 持续改善 5 挑战那些被认为不可能的事第八章 公司内部不需要评论家 1 与其动脑筋找借口,不如考虑如何去执行 2 说明白了就要行动 3 读到的东西基本上没有用 4 无论是谁,考虑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5 双手沾满油污的技术员才是真正重建日本工业的人第九章 你是在工作,还是在活动着? 1 前道工序是上帝,后道工序是客户 2 最爱摆架子的人,其实做着最无聊的工作 3 整理和整顿 4 重要的不是今天生产了多少,而是赚了多少 5 要制造商品,而不是生产产品?十章 天天改善、天天实践 1 应对变化的速度 2 不回避问题 3 考虑好了就行动 4 守住自己的城池 5 尊重人性的前提是尊重人 6 远大的抱负和坚持的力量卷末资料 丰田式人力专业术语集

章节摘录

版权页:本书以实践丰田生产方式为目的,聚焦于最重要的因素——“人”。何谓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如何才能发挥出“人的力量=人力”?本书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阐述。我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丰田式的生存方式”。相信很多人在看了书中“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推进工作的方式”后,都会觉得是件不容易的事。很多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人,为了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推进工作的方式”当初均饱尝艰辛。但是,如果他们坚持做并不断探索,无论是公司还是劳动者自身都会获得无往不胜的竞争力。在这个没有现成模式可循的时代里,只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实践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如果本书能给大家提供帮助,我也将不胜荣幸了。另外,在每章的最后,为了让读者能进一步理解本章内容,在设计了“归纳总结”部分后,我还设计了“设问”部分。读者如能自问自答,则幸甚至哉。书中多处引用了我的老师——大野耐一的原话及逸闻趣事。笔者师从大野先生时,将老师的教诲都记在日记和笔记里了,直到今天仍有经常翻阅以前笔记的习惯。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出自当时的日记和笔记。为求准确,我参考了《丰田式生产方式》(钻石出版社)和《工厂管理1990年8月号》(日刊工业报社)以及丰田英二先生的《决断》(日经商业人物文库)、石田退三先生的《商魂八十年》(自研出版社)、片山修先生的《丰田的方式》(小学馆文库),同时也从一些报纸杂志的经济报道中获得了许多灵感和信息。


编辑推荐

《丰田员工力》:强大的员工力造就了强大的丰田准时是丰田的第一生存法则抛弃陈腐的教条,丰田人追求的是不断促进现场改善的智慧为老年人和女性创造易于工作的环境,是人性化的体现时时刻刻保持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努力思考工作中的改善方法,推进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丰田员工力 PDF格式下载



还行,公司学习用


对丰田改善思想能深一步理解,也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比西方的精益管理思想理解起到了借鉴作用


是一本企业管理该学习的好书


很好的一本书,适合公司管理人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