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姚金果 东方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东方  

作者:

姚金果  

页数:

4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姚金果编著的《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主要依据苏联解密档案,生动讲述了陈独秀与苏联、共产国际之间的恩恩怨怨。《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对于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与莫斯科、共产国际之间有着令人扑朔迷离的政治关系。莫斯科、共产国际最初是如何选定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尤其是在中共建党以及建党之后的最初几年,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与莫斯科、共产国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政治隶属关系;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陈独秀是如何处理与莫斯科、国民党之间的关系,陈独秀在其中究竟扮演了一种什么样的政治角色;对于蒋介石大肆杀戮革命者,陈独秀在国民党以及莫斯科之间,就这一事件是如何处理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被开除出党的前前后后,苏联、共产国际究竟是如何表态和对待的;等等,该书均有精彩详尽的描述。

作者简介

姚金果,法学博士,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曾参加中央党史研究室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修订工作、《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编辑工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的主持人。主要著作有:《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创建史》、《陈独秀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张国焘传》、《孙中山》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转载。

书籍目录

引子
一、“天才的政论家”
1.俄国小伙子来访
2.“享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者”
3.点燃“共产主义”之火
4.“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
二、与马林的最初碰撞
1.莫斯科的使者马林
2.缺席中共一大
3.马林:陈独秀应该尽到责任
4.“我们不能靠马林”
三、拒绝“斯内夫利特战略”
1.被马林营救
2.“斯内夫利特战略”的提出
3.求助于维经斯基
四、莫斯科的愿望和陈独秀的现实
1.列宁的期待
2.达林的劝说
3.不愿寄人篱下
五、压力与动力的博弈
1.使者的报告
2.西湖会议
3.受到拉狄克批评
4.国际四大的秘密决议
六、“被迫上了国民党的马车”
1.国际命令:加人国民党
2.维经斯基:不能无条件支持国民党
3.中共三大的抉择
七、共产党陷入窘境
1.批评国民党惹恼孙中山
2.“孙中山不乐意同我们接近”
3.马林的遗憾
八、探索合作之路
1.迎接合作的到来
2.“表示我们对国民党忠诚的合作”
3.维经斯基纠偏
九、与鲍罗廷的严重分歧
1.共产党受到攻击
2.“鲍罗廷同志上了孙中山等人的圈套”
3.“控告”鲍罗廷
4.支持中山北上
十、在大革命旋涡中搏击
1.认识领导权
2.应对国民党高层之变
3.“放”与“收”的运动艺术
十一、交锋中的退与进
1.“党团不应发号施令”
2.维经斯基:准备退出国民党
3.直面反共浪潮
十二、“政治上的大让步”之真相
1.“政治上的大让步”之说
2.鲍罗廷主张向右派让步
3.维经斯基促成上海会谈
4.“得”乎?“失”乎?
十三、“军事上的大让步”之真相
1.“军事上的大让步”之说
2.布勃诺夫:向蒋介石让步
3.“退”与“进”的选择
十四、“党务上的大让步”之真相
1.“党务上的大让步”之说
2.莫斯科:向蒋介石让步
3.鲍与蒋的协议
4.言不由衷的表态
5.鲍罗廷的“天真”判断
十五、谁该背“反对北伐”的罪名
1.初衷:支持北伐
2.莫斯科要求暂缓北伐
3.维经斯基苦劝
4.鲍罗廷:陈独秀制造了麻烦
十六、与国际远东局的合作
1.“最紧密的接触”
2.汉口特别会议
3.两位大员之争
4.上海工人三次起义决策内幕
5.维经斯基失去信任
十七、莫斯科指挥棒下的两难抉择
1.鲍罗廷:不能反对蒋介石
2.策划“蒋汪合作”
3.苦心经营左派
4.批驳“苦力观”
十八、“限共”与“限蒋”的较量
1.蒋介石挑起迁都之争
2.“鲍又做了一件大错”
3.莫斯科:不能与蒋介石决裂
4.两大“重臣”遭谴责
十九、莫斯科的重大失策
1.共产党人被杀戮
2.莫斯科不让与蒋冲突
3.拉紧汪精卫
4.斯大林的“柠檬论”
二十、争取汪精卫左转
1.寻找“左派”
2.鲍罗廷“打”败了罗易
3.在中共五大受到批评
4.鲍罗廷:唯一的出路是让步
二十一、国共关系濒临危机
1.莫斯科纸上谈“进攻”
2.鲍罗廷指责工农运动
3.“保卫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4.罗易:陈独秀的领导有害于党
二十二、寻找挽救危机之策
1.莫斯科发来“紧急指示”
2.罗易的愚蠢之举
3.“莫斯科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
4.挽救革命的“药方”
1.“等待我们的都是灭亡”
2.莫斯科的怪主意
3.成了“替罪羊”
4.领导权被取代
二十四、重大打击之下
1.被罗米纳兹点了名
2.“让陈独秀同志来莫斯科”
3.为党担忧
4.受到莫斯科怀疑
二十五、中共六大前后
1.拒绝参加中共六大
2.“再一次坚决邀请陈独秀来莫斯科”
3.六大:陈独秀要不要承担责任?
4.为陈独秀鸣不平的后果
二十六、中东路问题上的争论
1.中东路事件
2.莫斯科要求“拥护苏联”
3.“有点意见贡献于党”
4.受到中央警告
5.远东局“赤膊上阵”
二十七、组织党内反对派
1.托洛茨基在中国的追随者
2.找到了知音
3.远东局的判断
4.亮出“反对派”大旗
二十八、被开除出党
1.远东局:陈独秀是党内最大的危险
2.中共中央:“开除陈独秀党籍”
3.受到王明批判
4.“凭空加我以反革命的罪名”
5.向斯大林们“宣战”
二十九、与莫斯科决裂
1.共产国际:给陈独秀申诉的权利
2.“我实不知道你们又打算干什么”
3.中共中央挑起争执
4.莫斯科的批判会
三十、不休的思想者
1.受到托洛茨基青睐
2.“汉奸”风波
3.与托派分手
4.“不能一切归罪于史大林”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孙中山虽然走上了联俄联共的道路,但他多年形成的老脾气并没有改变,他只要求党员对他绝对忠诚和服从,不允许对他进行批评,尤其是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甚至对于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设性意见,他也只是少数接受,多数抵制。陈独秀等共产党人对国民党的批评,被港英用来作为挑拨国共关系的把柄。香港报纸发文称,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公开发表有煽动性的宣言和主张,这将引起列强的干预,希望孙中山能禁止这类挑衅性的出版物在广州印制。英国驻上海领事杰弥逊还专门找到伍朝枢,对孙中山容忍共产党在广州活动提出警告。孙中山本来对于陈独秀等人的公开批评就十分恼火,港英政府这样一挑拨,他就更不能沉默了,他曾毫不掩饰地多次对马林说:共产党既加入国民党,便应该服从党纪,不应该公开批评国民党,共产党若不服从国民党,我便要开除他们;苏俄若袒护共产党。我便要反对苏俄。’每当此时,马林总是为陈独秀等人辩护。他对孙中山说:“陈独秀所写的文章虽然语言尖刻,但确实出于好意。我也在《向导》上发表过几篇批评国民党消极被动的文章,但这也绝不含有恶意。至于说到援助问题,这是您与俄国政府之间的事,与共产党人能否留在国民党内毫无关系。”孙中山尽管对共产党人批评国民党很恼火,但顾虑到两党团结的大局,没有采取开除共产党人的极端措施。但在国共未正式合作之前,即出现如此不愉快的事,对于满怀热情要改造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编辑推荐

《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为解密档案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PDF格式下载



阅读本书后,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大革命失败这一段历史会有更详细的了解。该书介绍的是陈独秀从1920年到逝世这段时间的活动,绝大多数内容为我们所不知。读完此书,我们对历史的真相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对苏联和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自己一直想写这本书,上网查查,发现已经出版了。我毫不犹豫就买了本,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内容真不赖。堪称做党史研究尤其是陈独秀研究的工具书。


和期待的有些差距。陈独秀的研究还得加油呀


p21页,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时间是1920年7月23日,读来大为惊讶!这也可以印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