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真实
2012-9
东方出版社
傅佩荣
327
210000
无
《出版说明》(傅佩荣,2012年5月撰) 《傅佩荣译解老子》出版之后,许多朋友说:“这对我们理解老子思想很有帮助,但是怎么将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呢?还是请你来上课谈谈!”我的本行是教书,当然乐于从命了。 上课的内容侧重于举例说明与引申发挥,目的是希望我们现代人可以“活出老子的智慧”。不了解老子,就无法欣赏道家;未能欣赏道家,对于中国文化就少了一分亲切与喜悦幸福的感受。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损失。 《老子》全书只有五千多言,但是字字珠玑,句句可以当成座右铭或警世格言。许多人一生只是奉行老子的一两句话,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等,就做到全身保真,安其天年。 我的上课内容经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认真修订润饰而成本书。在举例说明的部分,难免局限于上课的时空条件,但无论如何都是21世纪的事,离我们还是很近,也很容易触类旁通,进而转换为当前的个人处境。老子的智慧表现了整体观与永恒观,这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且让我们静下心来,共同领悟老子带来的启发。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宙万物跟人合起来看就是真实,这也是道家所要强调的。那么一切的背后是充满变化的,人生的各种遭遇也是充满变化,只有“真实”原则是永远不变的。这一切来之于“道”,又回归于“道”。
《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一书,以掌握古文经典的哲学涵义的角度去解读,“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首先对其原文进行忠实于字词本义的白话翻译,然后把握关键词和重点,详细诠释每一句话背后的道理。
傅佩荣教授指出,《老子》以智慧取胜,智慧是一道门槛,无所谓高低,只看能不能跨过去。并强调智慧的重要性,重视人的自然性,以“无为”、“不争”的态度来为人处事才是正道。这些道理在今天一样适合我们的发展。
傅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教养,集四十余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打通通往古代思想之路。他态度严谨,著述甚丰,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大师。
前言
上篇·道经
上篇绪论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第十章 载营魄抱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日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入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下篇·德经
下篇绪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第四十二章 道生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 出生人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版权页: 我们都知道,老子创发的思想称为“道家”。对于道家和儒家,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不论提到哪一个,大家都认为一定很有道理,这是两千多年来形成的文化熏陶。不过,对于一些年轻的朋友,我建议还是先学儒家。 适合学道家的三种人 以前的人认为,有三种人适合学道家。第一种是年纪很大的人,因为有了一定的阅历,可以说是饱经风霜、见多识广,对许多事情或许能了解得比较全面。反观年轻人,他们往往只能窥见事情的一部分,看见开头,却看不见结束,流于片面。 第二种是非常失意的人。失意的人年纪不一定很大,但是非常倒霉,一路吃瘪,做什么事都不顺。失意的人总处于逆境,长期下来,倒也可以得到许多体会。 第三种是非常聪明的人。中国历代的作家,从较早的秦汉时期,到后来的唐、宋,许多文人都非常喜欢道家的思想,他们所用的语汇或寓言表现出来的生命情调,跟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这些文人和大自然亲切的互动,在儒家方面就很少见。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显然就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大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会中。 道家与儒家的分工合作 不过,儒家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怎么样隐居、怎么样游山玩水,这不只是老人的专利,像青壮一辈也懂得如何规划。但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这个社会交给谁来担当呢?谁来承上启下?由此观之,对社会的功用来说,儒家和道家就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了。 然而,今天这个时代,每个人同时都有两种深刻的需求:一方面,从小接受社会教育而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的各种教导和照顾,希望自己能够社会化,在学校里尽量学习社会的一切规则,以便将来进入社会后可以就业,然后循规蹈矩;另一方面,进入社会之后,逐渐希望活出自己的特色,否则总感觉自己好像只是一颗小小螺丝钉,在社会的大机器里,多一个我或少一个我,都不会有什么差别。一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的生命失落了。 一个人如果喜欢不受约束,自由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就这一点而言,显然比较倾向道家。而儒家就是要我们在社会上尽好自己的责任,所以儒家有一种责任感,压力比较大。比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明明知道他的理想不能实现,却还是努力去做,这是很伟大、很悲壮的情怀。如果长此以往,有时候难免觉得“何必如此辛苦呢”?白天上班已经够劳累了,回家后还要延续白天的工作,为什么不能松懈一下,让自己转个弯、换个角度来看人生呢? 我们今天所探讨的道家思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们通常会认为《庄子》很潇洒,可以视之为苏东坡式的“清风明月”,轻轻松松就能学会。然而,等真正读了《庄子》才知道不容易,其内容何等丰富又有深度,阅读超过三行就会遇到词看不懂,或者字不会读的问题。 读《老子》就没有这么困难。《老子》全书八十一章,合计才五千多字。以上课来说好了,分十六次上课,平均起来,每堂课学五章就够了!然而,光是要把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讲明白,已殊为不易。说来老子的思想还是广博深邃,非深入体悟不可。 中华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这绝非偶然,也并非有人故意安排他们分工合作。其实,每一家都认为自己是圆满的。像孔子从来不觉得他只有一半的力量,还需要老庄来配合,他自许一个人要担负起整个文化传统与历史使命。老庄也一样,绝不会认为他们只是一半,需要儒家来配合,他们根本不把儒家放在眼里。每个哲学家都有一个责任——建构完整的系统。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那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这十二个字是把握哲学的入门钥匙,要谨记在心。 哲学就是要训练人澄清概念。比如“道”这个字一说出来,大家都昏了头,到底什么叫“道”呢?如果能说,就表示不知道;如果知道,就说不出来。所以,要怎么澄清概念,每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语汇和概念,不会盗用别人的概念,因为他总认为别人的概念已经被滥用到毫无新意了。 人运用概念思考,久而久之,概念就变成思维的一部分,脱离了真实。原本,概念来自于真实,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叫它“桌子”,往后每当看到“桌”这个字,就会联想到具体的桌子。久了之后,一讲“桌”就是指桌子,却根本忘记实际的桌子是什么。这就是概念用久之后,丧失了它原来指涉真正实在东西的功能。所以,哲学家就要重新来设定这样的概念。 判准也是一样。儒家对于善人和恶人,有很明显的分辨标准;道家认为善恶是相对的,不同的人、时、地,都会影响行为是善或恶的判断标准,换一个时空条件就不一样了。有人自认为善者,别人不见得这样以为,这就是判断标准的问题。 最后要有系统。讲系统,道家比儒家更明显。因为儒家的特色是关于人的世界、历史以及文化关怀都谈得非常好,但一谈到宇宙,其了解就很有限了,顶多把它当成一个有主宰意志的“天”,这个“天”在掌管宇宙,但是“天”是如何掌管呢?没有人知道。而道家的系统,就是要把天与人整个打成一片来看。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但是其中含藏的智慧,闪耀了二千多年,并且直至今日更显光华。他针对天下大乱的困局,虚拟一位[圣人],以他代表悟道的统治者,再设法昭示我们什么是[道]。一日悟道,人生将充满无限的契机。 ——傅佩荣
翻阅《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你会发现一个特色——“白话译文,一再重复”。在《老子》各章的原文之后,立即附上全章的白话译文;然后在讲解每一句原文时,再重复一次这句的白话译文。如此可以增强印象,多用白话文想一想老子的意思,接着再读我的解说,就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可以对应于自己的生活,看看能否加以实践了。《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在编排及校对时,为各章内文加上各节小标题,使全书显得更为生动有序而可读。
无
《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一书,以掌握古文经典的哲学涵义的角度去解读,“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首先对其原文进行忠实于字词本义的白话翻译,然后把握关键词和重点,详细诠释每一句话背后的道理。不错。
究竟真实老子的大智慧傅佩荣老师讲的非常透彻
傅佩荣谈老子,非常满意,喜欢
老子道德经傅教授解读的非常经典
在书店点挖掘出来的之前没看过关于老子的书所以想看关于老子的书很多所以作者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一个不专业的作者只会写不专业的书,一个理解不深的作者也写不出深刻的书也许还会把你戴偏尤其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老子的书更不能跑偏了书的作者写过很多关于老子的书也是有点资历的所以就选了它
正版的比较不错哦。主要有原文,译文,还有细说老子的讲解。
在图书馆看到的这本书,感觉不错,傅佩荣老师通中西,讲解自是不同。买时刚好五折,现在又75折了,买的还是时候
非常崇拜傅佩荣大师,拜读中!
傅佩荣的书值得读一下,了解了其中的重量真理
傅佩荣老师值得我一生追随
喜欢看傅佩荣的作品,这次一共收藏了好几本。
我只是一个学者,一个刚开始启蒙自己的。在阅读《老子》时写下这些读书笔记,其中肯定存在一些错误。本无意发出,但想及错误本的存在就表明了发出来一起交流的意义。我读《老子》的第一遍是读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细说老子》,其中的很多地方都不太赞同,后来就自己去查字典寻找注解,也慢慢的形了一些自己的理解。诚如傅佩荣说的,每个读《老子》后的注解都是自己知识和观念的反映。我也是如此。但在自己的理解之余,尽量的去读原文,去理解当时老子的意思,但限于自己现在的能力,或许能理解的深度实在有限。但我不怕错误,只怕麻木。现在发现,也想寻找大家的意见,同时想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去阅读、理解这本中文化中的经典之经典。
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从辵,首。本义:供行走的道路。但此处的道可能指先于宇宙之前的混沌,庄子讲《浑沌之死》,开七孔于,然后有了万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来不仅代表万物,也可能指类、望,‘名’。我觉得这章是在刻画混沌之后,宇宙出现之后万物(尤其是)的差别与对比。道与名相对,妙与徼相对(前者为微妙之意,后者为考察,认识之意)。混沌死了之后,道却永远存在于宇宙当中,维持着宇宙的运行。
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
我觉得这章讲的大概是相对论,然后从他的相对论中得出其处世之道。事物的价值只要是以来判定的,总会是相对的。因为本就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每一个都有一个灵魂,而且认识事物都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后面讲的无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于自然之道,而非的价值。因为大部分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想有为,想拥有,想追求……。或许,用天道来养道,会是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因为开始做笔记时没有记录每一句话的意思,只是写了自己的理解。后面写得比较详细,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弗居”和第十章颇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参照后文)。
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使民心不。是以圣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是向自然学习的治之道。老子讲要削减们的望,减少们的竞争,让其按照自然天发展。甚至让民不去追求知识,但是要注重强健。想起一句西方哲的话来:“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站在这个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计的减少我们的望,同时减少我们的知识能力,他可能觉得知识也是望来源的一部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忧患识字起”,讲的大概也是这个道理。们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忧患和意识自然就多了起来。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像老子本一样,在跨过了知识的这个阶段而至无为之状态,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简单无为,因为望已经在类和社会中产生且越来越强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后就知道有一种目标叫功,功后有什么……所以,在这个时代,我比较倾向于“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应而且终将放下”。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或许也是异曲同工之妙。又或许社会的发展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现在的社会正处于多样急剧扩张、物质和望越来越‘丰富’的阶段,或许以后会朝简单、自然、无为的方向发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让自己的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我们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他一方面在用一元的教育和言论把我们塑造一个“机械”,无形中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一方面又(或许是不得不)让社会的望越来越大,经济发展了,物质更丰富了,们的选择也更多了,可是,我们的进化,却是如此的缓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虚其心”,我觉得很像基督教说的,“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让神进来”。作为始终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为中心,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或许可以在一个环境中获得世俗的快乐和与竞争之后短暂快感,可毕竟不可能最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很容易拜倒在权力、金钱、包括自己的绪和望之下,结果很容易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来,只让神来主宰,或许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后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尘世生命带来的乐趣。
四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章好像是在讲道是怎么来的。感觉好像是万物之前(或之源),而又在混沌之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感觉在讲他的产生过程,或者讲他的质。“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觉得这里的帝是指万物或万物中最大的那个,不像是指神或混沌。道是混沌化作而来,存在于历史与世间当中。或许,科学做的事“认识和总结规律”,就是在用的认识能力,去试图认识道。
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傅佩荣的译法是:“天地没有任何偏爱,把万物当为刍狗,让它们自行荣枯”,而我的直接是,这里应该是说“如果”天地不仁,“则会”以万物为刍狗,即会把万物丢弃。(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如果圣不仁,(我觉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仁:会意。从,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与相互亲爱;),就会丢弃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觉)。橐龠(好像指风箱之意,我没有去查),可能这句是讲道很虚但不匮乏,可以源源不断。而最后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说太多,而应该守住虚静?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和沟通时)确实容易陷入表现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沟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虚心(我把的虚心大概与望相对,即把自己的心空出来,而非谦虚)与安静。(或者在在安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1、被信仰为促进谷物生长保证五谷丰收并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长、腐烂和再生的神;2、古代道家用语。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称。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牝:形声。从牛,匕( bǐ)声。依甲骨文,“匕”为雌动物的标志。本义:雌的禽兽;玄牝:道家指孳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从说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释看,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会死亡,而且为天地的根源。最后一句是描述道的“质”的,似有似无的存在,但其作用却无处
没看过傅教授的书,希望有收获
经典解读,典雅的装帧,很好
很好的经典解读,值得看看。
大家经典解读
世界末日的时候订的,圣诞节的时候到,当作是圣诞礼物吧!价钱很满意,书也应该是正版的,字清晰,纸张也可以,决定要好好读一下了!
开卷有益,非常实用的国学教材。
一直喜欢听傅偑荣的课,书也很有收藏价值。
我读过的作者中研究最透彻的一位。非常好
这本书我真的很喜欢,朋友看到后也说好,已经帮大家买三回了
付先生的书,喜欢
傅老师的书看看还是不错的。
是我第三次购买此书送给朋友,很不错,朋友也喜欢
很好,不必多说
付老师的书很好
书是好书,可是付老师的书也出得太多了,阆中羞涩啊
在国内是非常好的书
大家之作,解析到位。印刷质量不错
之前已阅读过,买来一并收藏的
内容通俗易懂,好作品。印刷好。包装很认真
究竟真是,不一样的道德经啊
傅佩荣老师的书,都值得收藏购买的。
傅老师的作品质量一向有保证,还没有看,看过之后追加评论。
值得大家一起学习。
书面有点脏,不过擦擦好了点。
纸质还行,就是封皮怎么有点脏,像旧书似的
在傅佩荣的书里属一般,感觉他对老子的研究没有对儒家的深入
虽然之前已经阅读过几种注释的老子,但是这本更注重整体的解释,所以有所收获。
讲解通俗易懂,这个版本值得收藏
多学些国学,修心养性
300-100,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