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戏剧

于嘉茵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作者:

于嘉茵  

页数:

207  

字数:

20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梳理了中国新式戏剧的发展历程,包括留日学生将新剧移植到中国、反映时事及搬演外国剧本的剧目并存、专业戏剧人才和戏剧学校出现、本土创作的优秀剧目诞生、新剧为社会运动和抗战服务等各个阶段,记述了当时各个戏剧流派和团体如春柳社、春阳社、辛酉剧社的兴衰,又描写了以及众多剧人包括洪森、李叔同、曹禺等剧坛翘楚的创新尝试和生命浮沉。
?
新剧的天幕上,众星璀璨:李叔同、洪深、曹禺、郭沫若……他们是亮度最高的大角星、参宿七、心宿二、轩辕十四,光芒映照古今;还有更多的伴星,共同点缀出华丽的夜空。
?
这些明星,是这样的年轻:张伯苓,担任南开校长出演《学非所用》时33岁;张彭春,导演《新村正》时29岁;曹禺,写出《雷雨》时23岁……这群年轻人,在任情使性与节度中和之间,建立起一座座灵性的殿堂。
?
新剧舞台,上演着一部部传奇:一部《雷雨》,可以救活一个剧团;一部《放下你的鞭子》,从国统区演到抗日根据地,从大陆演到南洋,鼓动无数青年奔赴前线;剧人的一部诗作,被谱曲后广泛传唱,成了新中国的国歌……新剧的辉煌,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西风春柳总关情
兰心旧事
伶界改良
晚风无力垂杨柳——李叔同与《茶花女》 
第二章 坐看风云——世纪初的政治时事剧
王钟声与春阳社
时事新剧号文明
任天知与进化团派
末路探因
第三章 文明没落
遥望春柳共徘徊
甲寅中兴
“文明”没落
风流云散后春柳
第四章 美哉,少年中国!——五四前后的中国剧坛
南开风云
小荷才露尖尖角——曹禺的南开生活
第五章 爱美风潮——五四前后的爱美剧
爱美剧的产生
北京人艺戏专
辛酉剧社
上海戏剧协社
《少奶奶的扇子》
洪深的戏剧改革
熊佛西
喜剧天才丁西林
爱美剧的没落
第六章 乍起一声惊雷在天际
清华之恋:曹禺与郑秀
当年海上惊“雷雨”
坎坷际遇:《雷雨》背后的风波
《雷雨》的艺术特色
第七章 风住香尘——论五四前后女性题材的剧作
寂寞烟花红:曹禺与《日出》
花落谁家:《赛金花》夺角风波
娜拉风暴:易卜生与社会问题剧
人间诗话:郭沫若的历史诗剧
第八章 悲喜人间
南国心曲——田汉与易漱瑜
曾经沧海难为水
鱼龙百戏——20世纪20年代的小剧场运动
左翼风潮
《国歌》故事
熊佛西的农民戏剧
七月黄梅天——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第九章 烽火连台七月天
哗变1937—— 抗战爆发
战争中的婚礼
吴祖光与《凤凰城》
放下你的鞭子!
浮生记:曹禺与《北京人》
过眼云烟五十年
第十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如且归去!——洪深自杀事件
重庆“雾季公演”
吴祖光与《风雪夜归人》
香港逃亡
相煎何太急:《棠棣之花》
人间诗话:《屈原》
战争中的新女性:《丽人行》
第十一章 湖心听晚钟,故人归去——纪念老舍先生
灰色的童年
文章圣手
抗战风云
“人民艺术家”
未完成的杰作:《正红旗下》
中国的文人啊!
故人归去:老舍之死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徐锡麟和秋瑾遇难后的第二年4月,王钟声率领春阳社全体人员到北京演出新剧,剧目就是反映安庆起义的两出时事剧——《徐锡麟》和《秋瑾》。这些本来该是政府秘闻的事件一经披露,社会哗然。于是反对和讨伐的声音纷纷从社会各界响了起来。 但是, 《徐锡麟》和《秋瑾》这两出新剧在北京上演后,虽然票房很好,但很快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和戒备。北京和上海的演剧环境不一样,天子脚下的京都还是一个文化保守、政治封闭的地方,在上海可以演出的剧目,在北京是受到绝对限制的。1908年的清王朝还没有灭亡,而秋瑾和徐锡麟的身份是反对清政府的革命党,所以清政府绝不能允许春阳社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来演这样的诋毁大清王朝的剧目。 没多久,王钟声就因他组织的演剧活动带有鲜明的革命色彩而被逮捕,随后被押回浙江老家。 但是阻止进步的声音、逮捕揭露真相的革命者,只是大清王朝在20世纪初的最后挣扎。当清政府获知成都被围和四川各地同志军起义的消息后,吓得手忙脚乱,赶紧调派湖北新军日夜兼程入四川,还从湖南、广东、陕西、甘肃、贵州、云南等省派兵前往四川增援。但是,湖北新军被调人川,却造成了武汉守备的空虚。 就在这个时候,革命党人发起著名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机关算尽的清王朝怎么也想不到调兵入川,竟是给武汉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1911年,辛亥革命全面爆发后,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终于在百姓的一片斥骂声中结束了它三百多年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之时,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天,上海的张园张灯结彩。为了分享革命胜利的喜悦,共庆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张园在晚上开始上演由任天知编写的12幕新剧《共和万岁》。 这一天的中国人民,被巨大的喜悦包围了,鞭炮响起,举国同庆。老百姓们在新的憧憬和希望中适应着一个全新的纪年法:这一年不再是宣统三年,而是民国元年。 《共和万岁》最后一幕是欢庆中华民国诞生提灯游行庆祝会的会场一角,舞台上竖有孙中山的铜像,还有提灯、焰火、舞狮等狂欢场面。舞台上除公园的布景外,还安排孙中山的头像在舞台中央,四周有花,还悬着万国花旗,还有水池,水池下面安有水龙头,水龙头喷水为雨。 如此绚丽多彩的舞台让观众们简直看呆了,他们把这样的时事剧称之为“时事灯彩剧”。当时各地的同盟会会员都看了这出火爆的时事剧,他们后来纷纷仿效。《共和万岁》之后的文明戏团体都开始注重以舞台布景来吸引观众。 其实,开始注重绚丽多彩的舞台布景,是早期文明戏开始向西方戏剧贴近的重要一步。西方戏剧在舞台上所花费的功夫有时几乎要超过表演本身。斑斓多变的舞台美术一向是西洋戏剧的一大看点。早在一千多年前,舞美就是戏剧艺术中的一大艺术门类。16到18世纪的意大利,法比耶那家族曾以出过许多优秀的舞美人才而声名鹊起,他们在意大利的盛名相当于清王朝的样式雷家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李叔同《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是知今日之中国,欲收语言文字统一普及之效,是非藉通俗教育为之先不为功。而通俗教育最要之主旨,又在舍极高之理论,施以有效之实事。若是者,其唯新剧乎!  ——周恩来    我深深喜爱丁西林同志那些玲珑剔透、洋溢着浓烈的喜剧风格的独幕话剧,剧本中含蓄的幽默、人胆的夸张、充满智慧的机巧的对话,在喜笑怒骂后对于社会病态严峻的嘲讽。  ——吴启文


编辑推荐

《民国戏剧:守望》编辑推荐:清末以至民国,是中国现代戏剧萌生、发育以至成熟的时期,一部民国戏剧史,也是当时急剧变幻的社会背景的投射。《民国戏剧》一书,梳理了中国新式戏剧的发展历程,记述了当时各个戏剧流派和团体的兴衰,又描写了以及众多剧人包括洪森、李叔同、曹禺等剧坛翘楚的创新尝试和生命浮沉。它是近三十年来首部全面介绍民国戏剧流变发展的通俗读物。

名人推荐

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 ——李叔同《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是知今日之中国,欲收语言文字统一普及之效,是非籍通俗教育为之先不为功。而通俗教育最要之主旨,又在舍极高之理论,施以有效之实事。若是者,其唯新剧呼! ——周恩来 我深深喜爱丁西林同志那些玲珑剔透、洋溢着浓烈的喜剧风格的独幕话剧,剧本中含蓄的幽默、大胆的夸张、充满智慧的机巧的对话,在喜笑怒骂后对于社会病态严峻的嘲讽。 ——吴启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戏剧 PDF格式下载



差强人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