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聚会

(爱尔兰)恩莱特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作者:

(爱尔兰)恩莱特  

页数:

212  

译者:

夏欣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海格迪家族是一个生养了十二个子女的大家庭,故事由其中一个素来不羁的儿子黎安的自杀而揭幕。尚存的九个子女为给黎安守灵而聚会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酗酒并没有直接导致黎安的死亡——尽管是一个诱因——但真正的根源还要追溯到1968年的冬天,在他尚且年幼之时发生在外婆家的可怕经历。女主人公薇罗妮卡是黎安最亲近的妹妹,她短暂地陪伴着逝去的哥哥走完这最后一程,正如当初的不幸遭遇发生的时候她也在场一样。  作者安·恩莱特凭借她穿透一切的洞察力,既精练又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聚会》这部家族的史诗。自始至终,性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外婆艾达·梅丽曼开始——延续在三代人身上的伤痛和救赎——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记忆的扭曲和家族秘密的侵蚀。这部小说的主题关乎爱与失望,关乎落空的贪婪和无边的欲望,是对命途的多舛并非天定而在人为的慨叹。  《聚会》为爱尔兰的文学传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将古典的诗意和现代的震撼完美地合而为一。无论是小说还是非小说,和恩莱特之前的作品一样,《聚会》都沿袭了作者一贯的大胆、机智和敏锐的文风:她运用自己别具一格的智慧将现实作了些许另类的加工,最终再现给读者一个全新而又难忘的世界。

章节摘录

  我想要叙述的是在我八九岁那年的夏天发生在我外婆家的事情,但我不能肯定一切是否真的发生过。我需要为这件真假未定的事件作见证。因为它在我胸中不停地激荡——这件或许曾发生过的事件。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来定义它。也许你可以把它称作肉身犯下的罪恶,然而这肉身早已消亡,不知是否依然有痛苦徘徊在骸骨之间。  我哥哥黎安喜欢鸟类,像所有男孩子一样,他也喜欢动物的骨骼。我没有儿子,因此每逢见到任何小动物的骨架或者是头骨,我都会踟蹰地想起黎安,想他是多么的欣赏那种精致。例如燕子那历经进化的翅骨从层层的羽毛中袒露出来,显得粗壮、轻盈而又纯净。我们总爱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骨骼——纯净。  当然,我会告诫我的女儿们远离树林里老鼠的头颅以及花园墙边上正在腐烂的燕雀。我不肯定这样做的理由。但如果我们偶尔在海滩上发现一副乌贼的雪白的骨骼,我就会忍不住将它收进口袋里,抚摸着它光滑的曲线让我感到平静。  当斯人已去,再论断已没了意义,我想,你唯有告慰亡灵。  所以我把眼前的这幅画面献给黎安:我的两个女儿沿着多石的沙滩奔跑着,天空在缓慢却剧烈地变幻着,她们身上的外套被风拖扯在背后。但我立即又将这幅画面删除了。我闭上双眼,心神随着涛声的轰鸣而荡漾。当我再度睁开双眼的时候,已经该是唤回孩子们上车的时候了。  “丽贝卡!爱米丽!”  也许我并不了解真相,也可能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说出真相。但这都无关紧要。我有的不过是故事、夜思和怀疑之中骤然萌生的认定。我有的只是某种——癫狂。我想要大呼一声:“他也是她的爱子。她必定也是疼爱他的!”我在期待一份领悟,如同彻夜无眠之人对曙光的企盼。当家人都沉浸在梦乡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楼下将一切付诸纸上,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述,仿佛在罗列我所有的,纯净的白骨。我时常会忘记母亲的样子。看着她的照片我竟认不出她来。周日我们常常在午餐后同度美好的下午,但临别的时候,她竟好像风吹过一般没有在我心里留下任何痕迹。  “别了,”她对我说,已经开始在我的记忆里模糊起来。“别了,我亲爱的女儿。”然后她会仰起自己苍老而又柔软的面庞,等待接受我的亲吻。这般情景总是让我愤慨,因为她总在我转身之后就消失不见,即便是回头之时,也只瞧见隐约的身影。如果不是因为她总是穿着同一件外套,我走在街上一定会和她擦肩而过却毫不自知。纵使有一天她犯下什么罪行也绝不可能有目击证人,因为她就是遗忘本身。  “我的钱包呢?”记得小时候她总是在找钱包——要不就是她的钥匙,或者是眼镜。“有人见到我的钱包了吗?”她从走廊找到客厅,进了厨房再折回来,在这一刻,她几乎是真实的。我们即便是盯着别处不去看她,她的忙乱也如芒刺在背,勾起我们心中一种集体的愧疚,因为只要我们的视线环顾一下四周,总能发现她钱包的所在,那个棕色的鼓鼓的东西,在一个醒目得不能再醒目的位置上。  接下来,碧会为她找到钱包。总有某个子女视而又能见。性格安静的那一个。  “谢谢你,亲爱的。”  公平地说,母亲是如此模糊的一个人,也许她连自己也看不到。如果要她在一张老照片上的女孩子当中找到自己,她没准儿会分辨不出来。而在她所有的女儿当中,我长得最像她的母亲——我的外婆艾达,这一定更让她难以区分。  “啊,你好。”她开门看到我,在我获知黎安死讯的那一天。  “你好,亲爱的。”如果眼前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一只猫,她多半也会这样问候它。  “进来,快进来。”但她却挡在门口,并没有给我让路的意思。  她当然认得我,只不过暂时忘了我的名字而已。她的眼球左顾右盼,正在脑海里熟人的名单中查寻着。  “妈妈,你好。”我给了她一个提示。然后从她的身边挤了过去。  连这栋房子都认得我。这里还是那么小,小得总不够用;四周的墙壁似乎比记忆中的又缩进了一些,结构也更加复杂了。这里总还是太小了。  母亲从我身后伸手推开了客厅的门。  “你要喝什么吗?来杯茶怎么样?”  但我不想进客厅。因为我不是客人。这里也是我的家。我曾经是这里的一分子,目睹了它的变迁;当餐厅取代了厨房的时候,我在这里,当后院又被厨房占用的时候,我也在这里。这是我梦里时常重回的地方。  尽管我再也不会搬回到这里来了。这不是一栋真正的房子,到处都是扩建出来的空间。就连厨房门边上的那个小储藏间也连着另外一间屋子,你须得从一堆衣服和吸尘器上跨过去才能到达楼下的厕所。有时候我在想,这栋房子已经不可能再卖出去了,除非你把它夷为平地,推倒了重新建造。  厨房里还是那股气味——直冲进我的后脑勺,光线幽暗令人厌恶,墙壁刚刚被漆成浅黄色。壁橱里堆满了陈旧的被单;热水管道的绝热套散发出一种烤熟了的尘埃的味道;父亲当年常坐的那把椅子,如今把手早已被磨得发亮,在经过了多年汗渍的浸淫之后,此刻冰冷地立在那里。这里的气味起初有些呛人,但接着我就什么都闻不到了。因为我已经身在其中,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味道。  我走到一边的桌台拿起电水壶,想要灌满水,但袖口不小心钩住了水龙头,水一下子灌进了我的袖子里去。我甩了甩手,又抡了抡胳臂,在把灌满的水壶插上电源之后,脱下外套,把湿了的袖子翻转过来在空中拍打着。  母亲好奇地注视着这一切,好像联想起了什么。接着她突然间迈向一个盛放着药片的盘子,就在离她很近的桌子上。她拿起药片,一个接一个地机械般无意识地吞咽着。她仰起下颌干咽下去,一旁的我抚摸着湿漉漉的胳膊,然后用沾湿了的手去梳理头发。  最后一粒绿色的胶囊终于消失在她的口中,她停下来,吞咽着,向窗外望了一会儿之后转过身来漫不经心地看着我。  “亲爱的,你好吗?”  “薇罗妮卡!”我真想冲她大喊,“我的名字叫薇罗妮卡!”  但愿她能停止隐形,我想,好让我能够抓住她,然后强迫她面对现实,让她知道自己酿成的后果。然而,她依然是那么模糊、遥不可及、娇生惯养。  我来是要告诉她黎安已经被找到了。  “你没事吧?”  “哦,妈妈。”  我最后一次在这间厨房里哭泣还是十七岁那年,按说这般年纪还掉眼泪似乎嫌太老了点儿,但是,这在我们家里却算不上什么,因为我们这些人谁都没有年龄,我们什么年龄都是。我在黄松木的饭桌上蹭着湿漉漉的手臂,触摸着它厚重的、硬如塑料的表面。我转过头来面对着母亲,酝酿着要把噩耗用例行的方式向她宣布(我意识到,自己似乎有点儿幸灾乐祸)。然而,她却抢先打断了我,“薇罗妮卡!”她大喊一声之后就突然走开了——几乎是飞奔地——奔向水壶。水已经在怒沸。她抓起胶木把手,甚至没有先拔掉电源,就急着倒水去烫茶壶。  他甚至和她不亲。  墙上有一处凹痕,就在门边,是当年黎安朝母亲掷出的一把刀留下的。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在笑,无不在叫。墙上本来远不止这一处伤痕,但难忘最是这一处——这是属于黎安的遗迹,发生在母亲避.开之后,发生在每个人咆哮之前。  她究竟对他说了些什么?她有什么本事能刺激得到他——像她这么一个安详的女人?接下来是恩奈斯特,要不就是摩西,总之是她的一个打手,把黎安扭送出了后门,按倒在草地上踢打。我们仍旧在笑。我永远失去了的哥哥,黎安,也在笑;他是始作俑者,现在变成了受罚之人,却也一同笑着,他扯住哥哥的脚腕将他也拖倒在地。而我——我也笑了,记得是那样的。看到这般光景,连母亲也咯咯地笑了两声,然后就又忙别的事情去了。姐姐米芝拾起那把刀,作势要向扭打在一处的两兄弟扔过去,但最终还是抛进了堆满了脏碗碟的水池里。我们这个家庭纵然一无是处,但至少也曾有过欢乐。母亲盖上壶盖,然后看着我。我感到自己从胯骨到膝盖都瘫软无力。有种难忍的炙热,让我的五脏六腑都在翻滚,我有种冲动想要把拳头插到两腿中间。说不清那是种什么感觉——介于腹泻和情欲之间——悲伤,冲动如性。  最后一次在这里掉泪该是为了某个恋人吧。寻常家庭的眼泪在这间厨房里没人会留意,那只不过是每日噪音的一部分。而对于当年的我来说,世上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给我打了电话,或是没打。那一次宛如末日降临,让我在痛饮了五瓶苹果酒之后捶墙痛哭——他甩了我。那次,我蜷曲着身子抱着自己,尽情地哭嚎哽咽。他甚至没来电话要回他的围巾。我的蓝眼睛恋人。  你或许已经猜到了,我们海格迪家的人个个都是情种,都善于眉目传情、冲动做爱,而且永远永远都想不开。当然,个别不懂得爱的成员除外,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又几乎都不懂得爱。  几乎都不懂。  “黎安出事了。”我对她说。  “黎安?”她问“黎安怎么了?”  母亲生育了十二个子女——记得有次在伤心之下,她对我说-一这还不包括七次流产在内。所以健忘不是她的过错。即便如此,我还是一直不能原谅她。就是不能。  为了姐姐玛格丽特我不能原谅她,我们都叫她米芝,她四十三岁时死于胰腺癌。为了我美丽的迷茫的姐姐碧我不能原谅她。为了大哥恩奈斯特我不能原谅她,他本是去秘鲁做牧师的,结果却在那里背弃了自己的信仰。为了哥哥斯蒂威我也不能原谅她,他年幼时就进了天堂。为了不计其数的兄弟姐妹——米芝、碧、恩奈斯特、斯蒂威、伊达、摩西、黎安、我自己、凯蒂、爱丽丝和双胞胎兄弟埃佛和杰姆——我永远都不能原谅她。  母亲给我们起的名字是那么的不同凡响——完全不像其他父母那样,叫他们的孩子杰米、乔或者米克什么的。那些流产了的孩子或许也有编号,例如“1962”“1964”,不过没准私下里她也给他们都起过名字(塞丽娜,艾福瑞克,毛格)。为了这些死了的生命,我不能原谅她,因为她甚至从不做任何记录,例如哪个孩子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注射过什么疫苗。我有理由怀疑自己是爱尔兰唯一一个没有打过小儿麻痹症疫苗的人。谁知道呢?为了没完没了地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为了少得可怜的玩具,为了米芝代为实施的体罚,只因母亲自己太柔弱、太繁忙、太慵懒或者又怀了孕,为了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能原谅她。  我那可人一般的母亲,这个永远不解世事的女孩。  说到底,我最不能原谅的还是她的性生活。频繁到了愚蠢的程度。开放而又盲目。后果,妈妈,你考虑过后果吗?  “我说的是黎安。”我加强了语气。厨房里的空气安静了下来,我要履行自己此行的职责,要将一个人的死讯告知给另一个人,同时附上关于这噩耗的少数而必要的细节。  “妈妈,他死了。”  “呃。”只得到了这么一点回答,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早就知道她会发出这种声音。  “在哪里?”她问我。  “在英格兰,妈妈,他住的地方。他们是在布莱顿找到他的。”  “你说什么?什么布莱顿?”  “英格兰的布莱顿,妈妈,那是英国南部的一座城市,在伦敦附近。”  接下来,她就打了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聚会》勇敢地直面了一个沉浸于悲痛之中的大家族。透过女主人公阴郁的口吻揭示了其家族的紊乱、婚姻的失败和至爱兄长的自杀共同酿成的她对自己人生的绝望。这是一部令人激动、叫人不安,间或还带着愤怒的作品。但这并不会妨碍到读者对这部家族史诗的欣赏和享受。  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霍华德·戴维斯爵士  不羁的智慧,野性的诙谐,婉转的曲折,无形的慰藉:恩莱特的小说看似暗无天日,其实却处处折射着耀跟的光芒。  《纽约时报书评》  恩莱特选择了爱尔兰文学中的经典主题,由此演绎出了一部精彩、典雅和淋漓尽致的小说。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对自己扭曲的家族所作出的充满感情的回忆。作者凭借自己准确和客观的认知让原本平凡的主题绽放出了新意……恩莱特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驾驭能力和无懈可击的洞察力。  《洛杉矶时报》  当故事的女主人公薇罗尼卡回忆起往事以及与哥哥黎安的亲情时,恩莱特轻而易举地跳出了多愁善感的窠臼。恩菜特用毫不隐讳的笔触讲述了一个爱尔兰大家庭外表之下暗藏着的汹涌的愤怒和悲剧性的亲情。  《出版者周刊》  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令安?恩莱特成为了一名卓越的语言大师。  《观察家报》  过人的智慧搭配上天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成就了这部杰出的作品。  《卫报》


编辑推荐

  作者安·恩莱特凭借她穿透一切的洞察力,既精练又清晰地为我们呈现了《聚会》这部家族的史诗。自始至终,性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外婆艾达·梅丽曼开始——延续在三代人身上的伤痛和救赎——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记忆的扭曲和家族秘密的侵蚀。这部小说的主题关乎爱与失望,关乎落空的贪婪和无边的欲望,是对命途的多舛并非天定而在人为的慨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聚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