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2009-1-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梁启超
288
雾满拦江
无
重读《李鸿章传》章立凡无论生前身后,李鸿章都是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上中学的年代,历史老师口中的“大汉奸、卖国贼李鸿章”,至今言犹在耳。二十多年前读到梁启超撰写的《李鸿章传》,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初,顿觉眼目一新,感到此传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其人,有着不同以往的全新视角。细品之,则非梁启超之视角“不同以往”,乃敝人受哺狼奶多年,有幸恢复了人类的独立思考而已。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重读此传,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 维新派眼中之洋务派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两月,心力交瘁的李鸿章溘然辞世;近两个月后,流亡海外三年的梁启超完成了这篇传记。是年二十九岁的梁氏,以通缉在案的维新派流亡领袖身份,为七十八岁的在朝洋务派领袖作传,其间大有深意焉。维新运动是洋务运动的继续,两者有着血脉上的传承关系,如果将洋务运动视为经济改革,则维新运动当然是政治改革。两者的失败皆有其历史之必然性。作者自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惺惺相惜之情与流亡臣子的孤愤,溢于言表,既悲逝者,亦是自悲。这一年,梁启超先后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除撰写李鸿章的传记外,他还为老师康有为写了《南海康先生传》,并开始自号“饮冰子”。以“饮冰”自励,为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两位先进作传,可视为对1860年“自强运动”至庚子之变四十年间历史的冷静反思。梁启超视李鸿章为中国近四十年第一流的关键人物,因此自己的这部著作,也可以视为同治光绪以来的大事记。 洋务派冀望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专制统治,改革以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为限,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技治主义”思维。对此,梁启超问道:李鸿章真的知道洋务吗?为什么他国通过洋务富强了,而我国大办洋务之后却衰落了呢?在历数李鸿章所办洋务各案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答案:“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李以为中国的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不如人的无非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只需学会这些,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而已,没有真正懂得西方富强的原因。但梁启超也指出,透过李氏奏折中对现状的深切忧虑,可知其见识也确有过人之处:李鸿章深知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因循现状是无法苟且偷安的,希望找到安内制外的长久良方;如不变法维新,那么战和守都靠不住;抱定门户之见则积习难除,终将一事无成;偌大一个中国,越来越缺乏人才,将永无自强自立之日。李氏的历史局限性在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也不知西方国家能够化除门户之见,通过新的宪政走向富强,其改革动力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他批评李鸿章“不学无术”,未能利用其地位及影响力,推动历史潮流,叹息李氏“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倡导“作育新民”,以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为己任,这一任务历时百年仍未完成。历史常有轮回,当此“大国崛起”雄心万丈之际,民族主义甚嚣尘上,那种“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的封建沉渣,也重新泛起。“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时髦的说法已变成了“公仆”)当尽之责任”者,仍大有人在。不学必然无术,身处晚清变局百年后的“学习型社会”,社会转型仍未完成,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依然不明。二 弱国外交之辨李鸿章谤满天下,始因甲午之役北洋水师覆灭,继之以外交连连失败,以“卖国贼”之罪名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为时已逾百年。而梁启超记述之轶闻中,谈及李氏与洋人交涉,态度尤为轻侮,视其为市侩之徒。认为洋人既然逐利而来,我也要把握算盘,与之计较争利。这倒很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为中国人的“国民性”做一注脚。对李氏之外交风格,西人反倒有“大手段之外交家”的赞誉,但梁启超持相反评价,称之为“小狡狯之外交家”。他认为外交手段狡狯,并不代表外交家品德恶劣;在国家间的生存竞争中,外交家只能唯利是图。李鸿章的外交手段,在中国虽然算得上一流,但在世界级的外交家中并不出色,李惯用手法“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而所谓联合,又不靠平时交往维系,不过临时挑唆而已。这种外交思想,不外乎《战国策》伎俩的翻版。 梁启超的判断可谓切中要害,李鸿章式的中国外交,无非承袭两千年前的纵横家故智,既昧于世界大势,又无长远坚定之立场,惟偏重于技巧末事,一味借力使力,徒以纵横捭阖为能事。作者分析李氏外交失败的教训,认为天下不存在徒靠别人就能生存的道理,西方的外交家,同是殷勤地与别国联盟,但都有自己的自立之道,做到制衡他人而不受制于人。而中国外交动称联合某某国家,且不论人家是否认同,即便联合了,无异于为人奴隶任人鱼肉。李并非不知此情,但又拿不出别的办法。梁氏感叹:“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外之策,固不得隐忍迁就于一时也。” 在汉语词汇中,“卖国贼”与“汉奸”似乎略有不同:前者的行为有一定的被动性,主要对其后果负责;而后者则有较强的主动性,意味着彻底的卖身投靠。中国士大夫饱读圣贤之书,无不知晓春秋大义;纵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晚清名臣,个个算得上一时人杰。但形势更比人强,列强环伺,兵临城下,不签字画押割地赔款,仅仅靠玩弄“战国策”式外交伎俩,是过不了关的,李鸿章逝世前一小时,俄国使节还来催逼在密约上签押。弱国确无外交,强时未必有之。梁氏“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之论,确为灼见。清代出卖的国家权益,特别是被强邻陆续侵占的国土,已是彻底交割,永无回归之日了。三 专制体制之弊李鸿章以一介词臣入幕,平发捻、办洋务、创海军、主外交,位极人臣,其见识才具,远超同僚之上。但观其一生功业,论武功,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论洋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论外交,则丧权辱国莫此为甚。一言以蔽之,输在其背后的专制政治体制。作者认为,凡一个国家当今的社会现象,一定与其此前的历史有联系,故历史是当代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而当代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要评论李鸿章,就须观察“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迁之大势,民族消长之暗潮,与夫现时中外交涉之隐情,而求得李鸿章一身在中国之位置”,并由此入手,分析其致败的根本原因。梁启超指出:李鸿章所居“乃数千年君权专制之国,而又当专制政体进化完满,达于极点之时代也”,“乃满洲人入主中夏之国,而又当混一已久,汉人权利渐初恢复之时代也”。上述视角,切中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之弊,也提示了晚清满汉民族矛盾最终演变为排满革命之根由。关于“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迁之大势”,梁启超从春秋战国说起,下至两汉魏晋唐宋元明,历数中国封建社会由贵族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之流程,指出中国的专制政体,也是按照进化的公理,逐渐发展成熟的,到当世已完备到极致,权臣手中的权力,迄今已被剥夺殆尽。他将历代权臣分为贵族、豪杰、布衣、佞臣四类,时代越古,权臣越多;时代越近,权臣就越少。权臣数量和实权的消长,与专制政体的进化程度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的发达,有两个重要原因:“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所谓“教义之浸淫”,作者指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专弘此术以化天下”,“尔后二千年来,以此义为国民教育之中心点”,这种教化既已深入人心,“自能消其枭雄跋扈之气,束缚于名教以就围范”。至于“雄主之布划”,作者认为贵族执掌政权的旧例,到汉末已经绝迹,并举汉光武、宋太祖以厚秩解功臣兵柄,以及汉高祖、明太祖屠戮功臣为例,指出对付功臣的手段或宽厚或残忍,但在削臣权、固君权上是相同的。沿袭到近世,天下采取郡县制度,土地世袭制度已经消失,朝臣和地方官相互牵制,皇帝可以任意驱策他们,群臣“虽有国家大事,明知其利当以身任者,亦不敢排群议逆上旨以当其冲。谚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者,满廷人士,皆守此主义焉,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渐矣”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之定义及分期,学界历来众说不一。中国秦代以后形成的封建主义,与马克思看到的西欧封建主义是不同的,西欧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分散的贵族领主制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则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帝制,形成了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西欧有地方自治的历史传统,像英国《大宪章》就是贵族联合起来限制王权、改革法律和司法的范例,由此也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平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保障了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而中国则没有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央集权的帝王专制形成之后,皇帝口含天宪,权力不受制约,专制垄断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四 部族政权之私心李鸿章是当时内外公认的中国权臣,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作者曾举李氏与俾斯麦的对话为例,诠释晚清中国的权力结构及李在其中的位置。李鸿章环游欧洲,曾问德国前首相俾斯麦:“一个做大臣的人,想要给国家尽力办事,但满朝官员与之意见不合,群起牵制掣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有什么办法呢?”俾斯麦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支持,得到支持就能独揽大权,还有什么事办不了?”李鸿章说:“比如现在有一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那些大臣侍从,经常狐假虎威,借君主的名义干涉大事。处于这种境况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想了很久才说:“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忧国,想来没有不深获君心的,惟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 梁启超详析了清王朝任用满汉大臣的亲疏之别,认为满清以几十万外来民族统治上亿原住民,难免存在门户之见,“故二百年来,惟满员有权臣,而汉员无权臣”,“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将帅间有一二,则汉军旗人也)”。清廷后来擢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汉员,实因洪杨难起,政权有倾覆之危,时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但并不信任他们。曾国藩“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来,虽然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并沿袭其政治制度,但政治权力的内圈仍为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吃饭的八旗子弟则是其外围,形成了一个靠族群血缘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二百余年岁月的消磨,令这个“弓马得天下”的民族活力尽失,同光以来汉臣的崛起及由其主导的改革,不断触发他们对统治特权及既得利益的疑虑和危机感。钱穆先生认为清代“可以说是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以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由满族政权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蒙古人满洲人跑进中国,也不是元清两代每一个皇帝能掌握整个政权的。在此两代,其政权之后面,有蒙古满洲全体部族在拥护此政权。于是蒙古人满洲人便是此一政权中之特殊阶级或特殊分子了。此种政权,我们则称之为部族政权。不论蒙古也好,满洲也好,他们都想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政府,掌握政权。这种政权,当然是私心的,所以在这一政权下之一切措施,便不好算是政治制度,而只好算是一种法术,一种控制此政权之手段。”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1、143页) 余英时先生指出:清王朝为“少数民族的一族专政”(或曰“族天下”),并有着八旗制度这种严密的组织系统。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围绕着戊戌变法的激烈政争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改革与守旧之争。最重要的是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政权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政权,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他征引梁启超的记述,指出“当时最有力的反对口号便是御史文悌所上长折中‘保国会之宗旨在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8年2月号)由是观察,满清王朝不仅承袭了汉族历代王朝制度之积淀,更兼有狭隘自私的部族政权特性,前期虽经历过康乾盛世的辉煌,但一旦与挟坚船利炮而来的西方文明碰撞,其格局器量顿时捉襟见肘。对外既无力保中国,对内岂能保大清?这种部族政权的私心,越到危殆时刻越患得患失,越发认定只有自己的子弟靠得住。辛亥革命前夕组成以满清贵胄为主的“皇族内阁”,即是私心与法术的回光返照,令立宪派乃至北洋将士率与朝廷离心离德。武汉首义枪声一响,满朝亲贵束手无策,拱手让汉族权臣袁世凯坐收渔人之利。多年来,影视传媒一直致力于制造大清专制王朝的盛世神话,已属咄咄怪事;近年更有学者罔顾历史,将清王朝吹捧成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权,更是不知所云。五 余论梁启超在此书“序例”中开宗明义,自承“全仿西人传记之体”,他批评中国旧传记体裁“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矣”,而司马迁开创的夹叙夹议式列传体裁,“后人短于史识,不敢学之耳”,他愿意继承这一传统。纵观全传体例,分为“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 八大主题,议论风发,既提纲挈领,又顺应了历史时序。末章结论中,列举古今中外十五位政治人物霍光、诸葛亮、郭子仪、王安石、秦桧、曾国藩、左宗棠、李秀成、张之洞、袁世凯、梅特涅、格兰斯顿、爹亚士(梯也尔)、井伊直弼、伊藤博文,逐一与传主比较点评,妙语连珠,极具特色,而将传主放到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研判,上下五千年,环视八万里,更是自司马迁以降史家所未企及的时空。这种传记体裁开一代之风气,直到民国时代仍不断被人袭用。全传以文言文撰写,仅六万余字,要言不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反观今日习见之白话传记,冗长拖沓,动辄数十万字,难免有码字赚钱之嫌。时人称道梁氏文风“笔端常带感情”,其感染力与煽动性超过“十万毛瑟”,而讥评者则贬之为“新闻记者手笔”。当时白话文的时代尚未到来,但新闻纸的出现,渐趋白热化的保皇与革命之争,使争取受众、扩大传播成为报刊的生命线,也势将影响到文风的演变。抛开政治观点不论,对照一下革命派章炳麟诘屈聱牙的古奥文字,不能不承认梁氏文笔是近代文坛上最生动的文言文。这篇传记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或可归入新闻性评传一类。作者自谓: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其私交亦泛泛不深”,必然不会有心为他做辩护。为一位刚刚逝世的大人物作传,能做到不存私见、评价公允、褒贬分明,殊非易事。百年后读此传记,仍能栩栩如生地感受传主其人、其时代,非有高屋建瓴的史识、客观公正的史德及纵横驰骋的史笔不能为之,足令后世沉溺于“遵命史学”泥坑中人无地自容。梁启超的文字,一向带有鲜明的个人文字风格,极具张力。在一些总结性论断中,经常用“吾敢言”、“一言以蔽之”一类词句,透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自信,殆非有真知灼见者所不敢为也。他总结李鸿章洋务、军事及外交失败,关键在于“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的时代,仅靠小修小补图一时偏安;不扩充养育国民实力,致国家于威德完盛,仅捡拾一点西方皮毛,如同汲水而未找到源头,便安于现状,更凭着小智小术,欲与世界著名的大政治家抗衡,出让了大的利益,却去争夺一些蝇头小利。在批评了李鸿章的失误之后,梁氏笔锋一转,又扩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彼李鸿章固非能造时势者也,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他指出,李鸿章没有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没有生于当今而生于几十年之前,无论前人或同时代的人,没有一个造时势的英雄可以引导他、襄助他,这是同一时代环境下人物的局限性使然,“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关于个人品格才具,梁氏断言李鸿章乃“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他直指“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为中国官僚政治的通病,“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尽管如此,“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人能比得上李鸿章。他预见到“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念中国之前途,不禁毛发栗起,而未知其所终极也”。十年后,清王朝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鉴往知今,学习洋务皮毛、改良经济而不改良政治的结局,是一面历史明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动荡。纵观三十年来新一轮的历史大潮,不见了随亡国灭种危机而来的改革紧迫感,经济建设已有长足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蹒跚。一百多年过去,中国仍未建成一个理想的公民社会,梁任公“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2008年11月20日 北京风雨读书楼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即使没有这些失误,李鸿章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最后作者忧虑地说,在晚清政府中李鸿章是最具有世界眼光、最有能力和品格的一个人,尚且不能避免失败的命运。今后内忧外患的风潮。将要比李鸿章时代还要严重数倍,但要想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也几乎不可能了。想到中国未来的前途,不禁毛骨悚然,不知道最终是什么局面。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清代
重读《李鸿章 传》
李鸿章传(白话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 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 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 军事家李鸿章 (上)
第五章 军事家李鸿章 (下)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李鸿章 (上)
第九章 外交家李鸿章 (下)
第十章 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 的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李鸿章传(文言文)
序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 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 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 (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 (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事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 (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 (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 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之定义及分期,学界历来众说不一。中国秦代以后形成的封建主义,与马克思看到的西欧封建主义是不同的,西欧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分散的贵族领主制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封建制度则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帝制,形成了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西欧有地方自治的历史传统,像英国《大宪章》就是贵族联合起来限制王权、改革法律和司法的范例,由此也在一定范围内确立了平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保障了教会不受国王的控制。而中国则没有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央集权的帝王专制形成之后,皇帝口含天宪,权力不受制约,专制垄断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时至今日,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四部族政权之私心李鸿章是当时内外公认的中国权臣,他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作者曾举李氏与俾斯麦的对话为例,诠释晚清中国的权力结构及李在其中的位置。李鸿章环游欧洲,曾问德国前首相俾斯麦:“一个做大臣的人,想要给国家尽力办事,但满朝官员与之意见不合,群起牵制掣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自己的主张,有什么办法呢?”俾斯麦回答说:“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支持,得到支持就能独揽大权,还有什么事办不了?”李鸿章说:“比如现在有一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那些大臣侍从,经常狐假虎威,借君主的名义干涉大事。处于这种境况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想了很久才说:“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忧国,想来没有不深获君心的,惟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梁启超详析了清王朝任用满汉大臣的亲疏之别,认为满清以几十万外来民族统治上亿原住民,难免存在门户之见,“故二百年来,惟满员有权臣,而汉员无权臣”,“自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从无居之者(将帅间有一二,则汉军旗人也)”。清廷后来擢用曾国藩、胡林翼等汉员,实因洪杨难起,政权有倾覆之危,时势使然,不得已而为之,但并不信任他们。曾国藩“自金陵克捷以后,战战兢兢,若芒在背。以曾之学养深到,犹且如是,况李鸿章之自信力犹不及曾者乎?”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来,虽然接受了汉族的文化并沿袭其政治制度,但政治权力的内圈仍为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吃饭的八旗子弟则是其外围,形成了一个靠族群血缘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二百余年岁月的消磨,令这个“弓马得天下”的民族活力尽失,同光以来汉臣的崛起及由其主导的改革,不断触发他们对统治特权及既得利益的疑虑和危机感。钱穆先生认为清代“可以说是全没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据着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们许多的私心。这种私心,可以说是一种‘部族政权’的私心。一切由满族政权的私心出发,所以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蒙古人满洲人跑进中国,也不是元清两代每一个皇帝能掌握整个政权的。在此两代,其政权之后面,有蒙古满洲全体部族在拥护此政权。于是蒙古人满洲人便是此一政权中之特殊阶级或特殊分子了。此种政权,我们则称之为部族政权。不论蒙古也好,满洲也好,他们都想拿一个部族来控制政府,掌握政权。这种政权,当然是私心的,所以在这一政权下之一切措施,便不好算是政治制度,而只好算是一种法术,一种控制此政权之手段。”余英时先生指出:清王朝为“少数民族的一族专政”(或日“族天下”),并有着八旗制度这种严密的组织系统。他认为戊戌变法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围绕着戊戌变法的激烈政争决不可单纯地理解为改革与守旧之争。最重要的是当时满族统治集团本能地感觉到,决不能为了变法让政权流散于被统治的汉人之手。开国会、立宪法则必然导致满人不再能控制政权,他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特权和既得利益便将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他征引梁启超的记述,指出“当时最有力的反对口号便是御史文悌所上长折中‘保国会之宗旨在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由是观察,满清王朝不仅承袭了汉族历代王朝制度之积淀,更兼有狭隘自私的部族政权特性,前期虽经历过康乾盛世的辉煌,但一旦与挟坚船利炮而来的西方文明碰撞,其格局器量顿时捉襟见肘。对外既无力保中国,对内岂能保大清?这种部族政权的私心,越到危殆时刻越患得患失,越发认定只有自己的子弟靠得住。辛亥革命前夕组成以满清贵胄为主的“皇族内阁”,即是私心与法术的回光返照,令立宪派乃至北洋将士率与朝廷离心离德。武汉首义枪声一响,满朝亲贵束手无策,拱手让汉族权臣袁世凯坐收渔人之利。多年来,影视传媒一直致力于制造大清专制王朝的盛世神话,已属咄咄怪事;近年更有学者罔顾历史,将清王朝吹捧成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政权,更是不知所云。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已有长足的进步,政治体制改革却步履维艰。且不得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困局 在新一轮的历史大螺旋中,没有了亡国灭种的紧迫感,也仍未建成一个理想完善的公民社会。一百多年前梁启超“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的警告,在大同世界出现之前。永远不会过时——章立凡 李鸿章其实不知道国家事务,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不知道国家与政府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权限,不知道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对西方富强的原因其实是不知道的。以为我国的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赶不上的不过是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我们就学这些,洋务运动就完成了 这就是现在举国异口同声的论调,而李鸿章实际上是他们三十年前的前辈他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只不过让他们的丑陋更加暴露出来,终究不会成功是必然的 李鸿章这么忠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他又长时间担任重要职务,掌握大权,但成就却仅仅到了今天这个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就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梁启超
今天的中国,再次面临千年未遇之大变局。《李鸿章传》重读晚清变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
无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创办洋务运动他的声望达到顶点。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梁启超深刻地分析了李鸿章在甲午海战中的种种失误。指出即使没有这些失误,李鸿章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为世界的竞争是国民智力和创造力的竞争。彼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而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就难免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不仅企业没有效率,更压制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限制了他们的参与热情,窒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李鸿章其实不知道国家事务,不知道国家是什么,不知道国家与政府是怎样的关系,不知道政府与人民的权限,不知道当大臣应尽的职责。他对西方富强的原因其实是不知道的,以为我国的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赶不上的不过是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我们就学这些,洋务运动就完成了。这就是现在举国异口同声的论调,而李鸿章实际上是他们三十年前的前辈他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只不过让他们的丑陋更加暴露出来,终究不会成功是必然的。
李鸿章这么忠诚,有这么敏锐的洞察力,他又长时间担任重要职务,掌握大权,但成就却仅仅到了今天这个水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还有国民。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就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他不知道今天的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他不知道西方各国能够消除派系、消除旧习气,通过新政而富强的,那种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
——梁启超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李鸿章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有人称之为中国的俾斯麦,东方的英雄,也有人骂他为“大汉奸,卖国贼”,褒贬不一,无论生前还是身后,我也是模棱不清。读了这本《李鸿章传》,通过梁启超客观的边述边评,让我对他的一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的这段历史有了清醒的看法。
李鸿章,安徽庐州合肥人,受益于科举制度,25岁中进士,道光27年进翰林;得道于贵人提携,被曾国藩赏识,成为他的学生,习得能征善战、治军带兵的本领,儒家义理,经世济民的学问和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为他一生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享誉于乱世之中,初出道的李鸿章怀才不遇,后到曾国藩手下做幕僚,得到重用,率淮军与湘军一道平定了太平天国,彻底剿灭了令清政府侵食难安的猖獗的捻军,军事家的地位固若金汤。
洋务运动是李鸿章的鼎盛时期,历经二十多年,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主要涉及两类,一类是强大军事,购船造船,购械造械等,共造28艘舰船,建49营2.6万陆军,二是大兴商业,修铁路、建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等。然而极富盛名的洋务成果却在中日战争刚刚打响时就不堪一击,所乘无几,残破舰船在与后来八国联军的战斗中,烟飞灰灭,顿时化为灰烬,惨痛的结果令国人大惑不解却又无可奈何。然在作者看来,这竟是必然,除了有人扯后腿外,一半的责任都是他自己的,因为他见识不够,只懂洋务,不懂国家事务,以为洋人办的事务就是洋务。只知道有军事,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不知道有内政;知道有国家,不知道有国民;不知道国际竞争,不靠国家而靠国民,改革的动力都是来自下面而不是上面。用人不当,念旧情,同富贵,却不看他们适不适合这个岗位;只知道练兵,却不知兵是怎么来的,只知筹軍响,不知军响从哪来。这种不清楚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只偿试修修补补的改良,贪图一时偏安;不想着扩充国民实力,把中国建设成为威名远播的富强国家,却仅仅学习西方的皮毛,更靠着一点小聪明,想要和世界上的著名大政治家相抗衡,怎能不以失败而告终。
李鸿章有一半生涯是外交生涯,他采取一手打,一手拉的外交政策。由于国内政务管理不善,外交缺乏谋略是两大重要原因。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生涯。在他主持外交事务时期,中国一次又一次陷入了极其痛苦的境地,李鸿章一次又一次纠结地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窘境,苟且偷生。卖国贼的称谓恐怕也因此得名。其实内政不强,外交何以维持?
李鸿章是一个谨慎守规矩,办事认真的人,是中国人的代表,像一只纯粹的冷血动物,唯强者是从,有强大的容忍力,厚脸皮和坚强个性,善于辞令,狡狯又有城府,自信自大。虽没有管仲的经世济民的见识,没有诸葛亮治国的胸襟,但他能以逸待劳,凭借机智纵横天下,能够心平气和地从容解决各种艰难、纠纷。
他不是一个能根据形势,将内心想法转化成非常举动的人,更没有格莱斯顿那种具有道义的高尚情怀,不像俾斯麦有一种倔强的男子汉气概,不像康必达拥有火一样的爱国热情,不像西乡隆盛有推心置腹的至诚。因此,作者认为他有才干却没有学识,有阅历却没有血性,是时世所造就的英雄,不是造就时世的英雄。
我以为,人都是有局限的,英雄皆难得!
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黄海面上,甲午的残梦早已消失殆尽,唯点点落魄的催烟,李中堂五年来从未大兴土木的回来过,看他亲手搭起的炮台,看他亲自督建的弹药库,重拾千万国民的期望,甲午之后,远字号战舰有的沉了,有的沦落日本,废墟满目哀伤的立在当下,艰难的撑起一个古稀老人重重的失落。
时值1900年,李中堂踏上了北去的轮船,挥手离别随行的官员,他面色有些疲惫,脸上的皱纹又深了许多——北电频频,他早不似外官这般清闲,各国盘踞北京,日日烧杀抢夺,他每日寝食难安,昨日睡下,尚梦见面目不清的瓦德西在谈判桌上贪婪的嘴脸,未几,便骇然惊起,面对一屋的月光,他不禁揽衣起身,兀自叹息......
马关之时,尤是城下之盟,今日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銮驾近日去了山西,催他北上的电报却接踵而来。难道又要自己去做那万人唾骂的卖国贼?他忆起旧日,纵使他写下“受尽百官天下气,养就心中一段春。”纵使他心存天下问心无愧,但马关之时,看着义愤填膺的国人,他怎能不悲从中来?
上了年纪的人总爱回忆过去,絮叨经验,他摇头苦笑,又忆起那句“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大人可有办法让我国少让些利益?”耳边尤是属下满怀希望的问话。
“不能预料!惟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还有什么计策。李中堂不住叹气。弱国无外交。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势力相当,外交就是力量。相差悬殊,力量就是外交。他甚至不敢对各国公使态度强硬,要知“每有一次构衅,便多一次吃亏。”他何曾不想将那些豺狼般的的联军拒之门外。然而,淮军腐败不堪,水师宣告破产,朝野守旧无能。他李鸿章算老几?有多大能耐挽救中华千年累积的僵局?洋务,办过,却在日本海军的铁蹄下便做了一帘幽梦。维新,有过,李中堂虽不曾参与,远在海外的他却关心之至,可是即便是他赞扬有加的康有为等人,也终究回天乏力,在太后的威逼下,转瞬就败下阵来。
国已不国,李中堂看着远处翱翔的海鸥,想着自己仰慕已久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刹那间无论对鸟儿,对将军,都产生了无尽的羡慕。
几十年前,自己初办洋务,是何等的信心百倍何等的意气风发,年轻的他相信,在各位同僚的齐心协力下,大清定能强国力,富子民,不久便可以重新在各国面前仰首挺胸,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第一条国民自建铁路......可是如此骄人的成绩,却没有抵得上日本冲天一炮。碧水悠悠,戛然而止,众志成城,轰然倒塌......
唉,几十年来,他又何曾全心全意放手干过,又怎能全心全意的努力?!
北洋水师为何败?他李鸿章为何避而不战?颐和园工程耗资巨大,哪里还顾得上北洋?不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改日慈禧悔改,定会重整北洋,哪会惧怕日本弹丸小国?
他不敢将责任归咎他人,唯自省那丝侥幸心理。
甲午!甲午!
他的思绪不知不觉又回到甲午,也许是因为当日的谈判与当今太相似了吧。谈判桌上尽是黑压压的外国人,说自己听不懂的语言,脸上却有他能理解但厌恶的神情——急切,残暴,还有高高在上的倨傲,岂复他出访海外时的友好。也罢,他们当初不过盼望大清能向他们购进军火。只是大清马关之后大清国力强盛,再难以组建一支坚强的军队了。
他苦笑,隔着谈判桌看着那些将军、外交家,悄悄握起了拳头。
“其实也不必谈什么,清国只管签字便好了。”
签字?祸首名单是第一位就是西太后,李鸿章受大清荣恩,岂能不报?不签,百姓疾苦何时能了?”八千里外吊民残,”中华逢千年未有之变局,他却已垂暮,唯能在此时修茸清国这栋破屋了。
他时而盛怒,却隐而不发,血积于中,久而伤身,不愿示弱,他在洋人转身之后才呕血在不止,经方在一旁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议和大纲出炉,他拿过笔,闭着眼睛在上面写下了那三个字,“李鸿章”
谈判旷日持久,已近一年,他愈加虚弱,与联军周旋愈加辛苦,他身心皆疲,知道自己大限不远,便又持起笔。
“伏念臣受之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辛,不敢自称衰痛......”
“劳劳车马未离
百年之后再识李鸿章
评《李鸿章传》
1901年李鸿章逝世,时隔2月,流亡在外的“戊戌变法”维新派首领、国学大师梁启超为其作传,重点讲述了李鸿章为官以来的作为和得失,并通过介绍李鸿章,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内外危机四伏、政权摇摇欲坠的现状,直陈晚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华民族面临的灾难,对于李鸿章的成就,给予了客观的评价;而对于李鸿章的过失,也毫不客气地进行了抨击。自李鸿章逝世以来的100多年,史学人士对于李鸿章褒贬不一,相关的论著也不少,但关于李鸿章的传记最好的还属梁任公的这本《李鸿章传》。
要读懂晚清史,不能不提李鸿章。李鸿章大器晚成,38岁之前在官场碌碌无为,而后来的官运却惊人地顺利,自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李跟从曾国藩镇压农民起义,从而开始了他辉煌腾达的一生,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李鸿章继续征战,镇压了当时的捻军起义,军功卓著的李鸿章进入朝廷,其在朝廷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曾国藩。维新运动失败后,在李鸿章的主持下清廷开始洋务运动,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官方的改革(其实,维新运动也是官方的自我改革而已,只是换了一拨人罢了)。以上就是李鸿章的主要功绩,一是平定内乱,而是改良运动。
接下来的李鸿章开始遭受重创,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一败涂地,李鸿章也开始背负了历史的罪名;随着中国门户被打开,作为弱国总理大臣的李鸿章开始了屈辱的谈判和签约,在他的手下多份不平等条约葬送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未来,当然清朝亡国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李鸿章也只是晚清历史中的重要一员,但作为晚清重臣,他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梁任公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不可谓不客观,其对于李鸿章的分析更是鞭辟入里。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但不是造就时势的英雄,晚清政权的腐朽和满人的无能,以及李鸿章的军功,为他成为晚清重臣提供了机会。但李鸿章有才干无见识,有经验无血性;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虽为朝廷肱骨,但不能做出长远的决策,改革仅满足于修修补补,而不是长远打算;用人成了最大的问题,晚清中兴得益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大批贤臣良将,李鸿章从中脱颖而出,却没有着力培养后起之秀,他所信任的方伯谦等人在战场中不堪一击,他提携的袁世凯却成了未来清廷的掘墓人、民国的祸害。这真是对于李最大的打击啊。
百年之后再识李鸿章,昔日任公的评价,仍十分中肯。而其对于人性的分析、政治的捭阖,令人叫绝。
2011-11-24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或许是对李鸿章最客观的评价了。
李鸿章不仅是军事家,还是外交家。他率领淮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不论这一行为在历史上的过失,其军事指挥才能也不容小觑;作为大清国的支柱,他担起了与西方列强抗争的使命;也是他,成为了列强眼中唯一能代表清廷的人。
若要论胆识,李鸿章既让我感到敬佩,也让我深深惋惜。在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中国封闭而落后,是他,看到了西方科学技术先进和威力;是他,指出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也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难道不是他超人之处吗?
然而,李鸿章毕竟不是能造时势的英雄。他看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一面,注重军事改革却忽略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他看到了商业发展的重要性,却没能摆脱官僚主义的束缚,他的“识”终究不够长远,他的“识”最终被顽固派阻挠失败。
才也好,识也好,大都在于李鸿章自身,最让我心痛的莫过于他身不由己的悲凉。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背后,是那空虚腐败的清政府,一个李鸿章又怎能抵挡住列强的炮火?北洋舰队——他苦心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有谁想过他的痛心疾首?
签署马关条约时,他被刺,子弹卡在他左眼下的骨头缝里,为了不拖延时间他宁死也不取出子弹,而面对日本人割地、大肆索要赔款的时候,朝廷用一句 “酌量办理”草草打发,李鸿章的伤痛和心痛又有谁了解?当他筋疲力尽地归来,却是朝廷斥责他办事不力,官员说他丧权辱国,更有人公开声明要杀掉他以雪“心头奇耻大辱”。每当我想起这些,都感到一阵发自心底的悲凉,这就是清朝对一个为国事鞠躬尽瘁的臣子的回报吗?
还记得,签下《辛丑条约》时李鸿章吐血的那段记叙,他用那羸弱老去的身子,担起了最后的骂名,至死,他都难以瞑目。
我忘不了,李鸿章为苟延残喘的清朝奔走效力的背影,我忘不了,李鸿章不履日地的骨气,我忘不了,李鸿章本着对变革的期待,拒做杀害康梁的侩子手的胆识。
李鸿章之才可敬,李鸿章之识可惜,李鸿章之遇,悲矣。但愿人们能够重读李鸿章,读懂他一生的悲凉,勿忘国耻!
李鸿章军功显赫, 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大清中叶以后,由于京杭运河淤塞,朝廷南北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它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 而当洋人要在中国开设电报业务的时候,大清国朝野上下无不惊慌失措,以为“电报之设,深入地下,横冲直撞,四通八达,地脉既绝……”李鸿章也不允许洋人从香港铺设来的海底电缆上岸。于是,时隔不久,由他支持铺设的中国第一条电报电缆线在大沽口到天津城之间开通了。李鸿章能够完全不理会“地脉”,也能够完全不理会洋人,因为他知道电报业蕴藏着极高的军事和民用价值。之后,由大清国政府的银子作为投资、以赢利为目的的电报公司成立。李鸿章称此举为“官督商办”,因为在中国创办拥有自主权的企业“事体重大,有裨国计民生,故需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不过李鸿章始终没有逃脱时代对思维的束缚,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企业初建之时官府没有实力独立创办,便与民资合作。待企业步入正轨,官府便想法设法排斥民资,形成官府独霸企业。由于连年战乱政府不断从企业中抽离资金、强加冗员,长期的政策保护又使企业暮气沉沉。这些重病缠身的企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资本的崛起难逃悲剧命运。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近日读梁启超《李鸿章传》深有感触,二十九岁的维新派流亡领袖梁启超以通缉犯的身份为七十八岁的洋务派领袖做传,而且对于李鸿章这位历史上的所谓“汉奸、卖国贼”作出有理有据、客观公允的评价。这本身就说明梁启超的胸怀、气魄及其客观、公正的治学态度。章立凡的序言提及其初读这本书时的感受“眼目一新”,我也有同样的感受,其感言受哺狼奶多年,有幸恢复了人类的独立思考而已。反躬自省,此言不虚,难道我们受哺之物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现今图书市场充斥着大量涂脂抹粉的快餐式历史作品,并且大行其道,深受热捧。可见我们对于了解历史知识的渴望。以前我们接触到的历史知识大的框架来自于教科书,应试教育中将历史事实框定于书本之中,历史事实如金科玉律,逼迫你在考试中必须准确无误地一个萝卜一个坑来回答,若有逾越或擅自发挥,则失分,继而影响升学,继而影响前程,等等。带着一身应试教育之气踏入大学,渐觉豁然开朗,历史中的一些问题渐与教科书中的金科玉律大相径庭。此时我们才了解充斥脑中之历史知识的苍白与匮乏。以前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只是表象、假象;而我们需要的历史则是本质、真相。以前我们对历史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云亦云,众口一词;现今我们对于历史则要心生敬畏,不妄加断言,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而这里的我们只能限定于有幸接触到高等教育资源的人,而更广大的普罗大众呢?他们如何知道有些历史其实还有另外真相?他们如何去知道这些历史真相?由此可见应试教育荼毒之深。即使这些有幸接触到高等教育资源的人也未必能了解历史真相。如近几十年来搞得天翻地覆的运动的历史真相至今仍只是存在于一些老人缄默的记忆里和封尘的档案馆里,那些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随着老人的老去、逝去和虫蛀蚁蠹而烟消云散,随后化作如烟往事,无处寻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迅猛发展,而对于历史真相的还原似乎不进反退。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应当只有空白和表象。国家要进步就必须对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的不是评功过、论是非,为谁鸣冤翻案。为的只是让我们的将来不重蹈前人的覆辙,更加稳健地迈步前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连自己民族历史都不反省的国家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也没有权利整日叫别的国家反省他国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言犹在耳。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我们不要哗众取宠,向权贵谄媚的历史学家,我们需要像司马迁那样敢于秉笔直书当朝统治者的历史学家。我们不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需要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我们不要对历史不屑一顾,毫无责任意识的人,我们需要如钱穆先生所说的“对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国民(我认为应当为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公民)。
印象中的李鸿章是一个腐败清朝中的一个奸臣,真是他签订了许多丧国辱权的条约,甲午战争的失败难逃其咎。然而看过唐德纲的晚清七十年,现在又看了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才真正认识了李鸿章其人,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应该说公正客观,不存偏见,多段引用当时国际上对李鸿章的评价,非常值得一看。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梁启超先生一百多年前的话语,至今仍振聋发聩,激烈着我们。该书同时有白话文和文言文(原文),白话文易懂流畅,非常适合一般人阅读,文言文难懂一点,读起来觉得有一种韵律美,如“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干,我惋惜李鸿章的见识之不足,我同情李鸿章的遭遇。”,读起来就不如“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真是佩服梁启超。
这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第一本书,说不喜欢有点自欺。首先梁启超先生的文史功夫自不提说,单凭其与李鸿章的政治背景、且与中国当时变革的国情息息相关。想必英雄相惜,梁启超先生写李鸿章传,名实所归。
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定下了整个文章的基调——不是为了“坚持某某优越性批判谁及某某主义的必然灭亡性”等盖棺定论,也非“讴歌某某功绩”而肆意给人立活祠堂、挂牌坊。梁启超治史自有原则,是非公论,不罔事实却又不主观臆断,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气质底蕴。
其中文字涉及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实在不由让人感叹“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那个时代,国人倍受凌辱,许多人只能各自作战。唐德刚的《顾维钧回忆录》也提到梁启超这句“以一人而敌一国”,可见梁先生对于那段世纪历史的描绘已经在史学界形成了共鸣。
这本书,梁先生决无想让人喜欢或者厌恶李鸿章,而是让人们无限接近他以及那段深刻的、不堪回首的年月。喜欢近代史的人,不妨浏览阅读一下,不消半天,你对李鸿章此人会有新的见解。
另外补充一句,自从我读完这本书,“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已成为我座右铭。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也都需要这样的勇气与判断。
ps:
李鸿章所处的是中国千年不遇的变动时候,历史要求他的出现无论进退都难免悲剧的下场。李鸿章贪婪敛财、排挤他人,但是他也筹建海军、设立工厂。外交之上又并非一味苟且卖国以赢取暴利,只是为当时清朝挣得喘息之机。至于他在国内为千夫所指,在国外还不免挨枪子、遭歧视。
另外,我可能忘了加上,《李鸿章传》最后有一章是梁先生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其不无道理和智慧。大家也可详读,从这点也能看到梁启超先生及其当时的史学界开始借鉴了西方的比较方法论。
但凡研究清史的人没有不读李鸿章,研究李鸿章的没有不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重大事件几乎没有一件不与李鸿章有关系的。如果李在中日战争之前去世,那么他肯定会被作为十九世纪一代伟人写进世界史,可惜即便如此,在世界各国都涌现英雄的十九世纪,中国也只好聊作解嘲称李是我们国家的英雄。梁启超从中正的立场对李作传,并给予褒贬评论,着实给我们呈现了更完整的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然彼弥缝偷乐安以待死者也。”“后此内忧外患之风潮,将有甚于李鸿章时代数倍者,乃今也欲求一如李鸿章其人者,亦渺不可复睹焉。”读完李鸿章,无不对其不避劳苦,不畏谤言,隐忍大量敬佩,但结合时代大环境,只能是“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雾满拦江的翻译不错,读起来基本通达流畅,如果想更深刻了解其精髓,还是读文言文版吧,言简意赅的文言文是翻译不能代替的。
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过去,受教课书的影响,对历史的许多事件柔嫩持有态度,应该是有些偏颇。其中最明显,也是今天争议颇大的是看待李鸿章此人。李在晚清外交中所的那些事,以前被称为卖国,为此事,我们对李也是深恶痛绝。可当我在当当风上买到梁写的李鸿章传,有点眼睛一亮之感。真的,我们对李这个人有必要给予重新评价!但这个重新评价,我想并非赞同李的做法,更不是替李翻案找到借口。说他生不逢时,我说错了,他生得其时。那个政治舞台给了他机会。说他只是替死鬼,既然是替死鬼,若千古被骂,还怪谁?总不能好处自己捞了,把骂声留给别人!有腐败无能的政府,必有乱贼和无所作为的臣子。他们总是相辅相承。梁说李是那个时代最有外交眼光的人,但以他的弱弱国际见识和外交政治能力,不能否认他所造成的实际卖国行为!读本文,仿佛许多文字不仅是为那个时代所写,真的。本书值得品,但不要让梁启超误导了。不然,我们也可以为汪精卫喊冤了!
今日,有幸拜读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自序》,激荡之情仍不时回旋于心中。较之前所读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李鸿章传》,觉得都对本人大有裨益,重又树立起我的世界观。
冯友兰在其《三松堂自序》中说道,人在生活中所遇见的各种事物的意义构成他的精神世界,或者叫世界观,《新原人》称为“境界”。各人的精神境界,千差万别,但大致可分为四种。一种叫自然境界,一种叫功利境界,一种叫道德境界,一种叫天地境界。
不说王安石,李鸿章在政治,经济上的作为,单看他们在做人的品格上就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王安石品格高尚,人世间的富贵,在他看来就像身边的浮云,从来都不把它放在心上,而他又始终保持知命不忧的大义。他在当政之处,就已怀有归隐田园的志向。黄山谷题王安石画像说:“我曾经仔细观察他的风度,真的是视富贵如浮云,不沉溺在彩色酒色之中,就是一代伟人啊。”陆象山则形容他:“英俊豪迈,超逸非凡,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纵情淫乐的生活,追民逐利的习气,都绝不接受,一副耿介有骨气的样子庸俗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浸染他的内心世界,洁白的操守像冰霜一样凛然,这就是他的品质。”又说:王安石是盖世的英才,具有超世绝俗的操守,犹如山川的神灵一样精神焕发,不是那个时代都能产生的。”
而较之李鸿章呢,书中有一段记录他在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在李鸿章刚刚遇刺的时候,日本天皇派遣御医,军医前来帮助治疗,所有的医生都说只要取出子弹,枪伤就容易痊愈了,但必须静养一段时间,不能费心劳神。李鸿章慷慨地说:“国家危在旦夕,促成和平刻不容缓,我则么能拖延时间以致误国呢?”宁死也不取出子弹。第二天,有人见到李鸿章鲜血沾满衣服,说道:这是为报国而流的血。”李鸿章潸然泪下说:“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好处,那么我就去死。”他慷慨忠愤的气概,令人心生敬意。
人们对于李鸿章有着太多的误解,认为他是满清的走狗,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梁任公告诉我们:他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伟大的中国人!他无论做设么事情,都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不气不恼,他能忍受普通人所不能忍受的事情,都能够像浮云掠过天空一样对待,尽管他的内心能没有烦恼,没有悔恨吗?但从他表面却看不出一丝痕迹。没见过铁血宰相俾斯曼吗?一旦在政治上失意下台,他胸中的愤怒火焰,简直就要剧烈喷发出来。而李鸿章对于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就像不值得他去思考一样。他容忍力之强,是值得我们尊敬崇拜却无法赶上的。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道:“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这不是历史的陈迹,这是将来的伟业。我常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因为中国人既有辉煌的过去,又有伟大的将来。”
我辈在百年之后,读了他们的书,想到他们的为人,仍然有一种肃穆之感。就像《诗经》里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这本书以前看过梁的原文。原文虽有一些时代局限,但显然是一本好书。梁的王安石传和李鸿章传,放到今天看,别有味道。
这个版本的,好就好在“翻译者”雾满拦江,说得明白、准确。
历史都是人活出来的,梁把李的来龙去脉写得富于人性,例如,写李在三十八岁的时候还是没实现什么抱负,像刘备同志一样要大腿里面生缀肉了,人生是多么考研这些才俊啊!又如,写李的局限性,以为西洋人也能用政治上的手段就可以摆平,这就深深刻划出当时面临多么重大的调整,可惜这样重大的世界变化,清朝重臣竟都不知道。
张鸣在写辛亥革命的另一本书里,对辛亥革命和清朝立宪有不同评价,革命走得太快,立宪也许不是不好,但终究没立宪成。在一个大格局下,李的宿命就是这样被确定了。
梁启超评李鸿章,这书,写得其实是对历史的看法。委实值得一读。
偶然听到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一说。查之,已看过了吴晗的《朱元章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于是在名星的效应下买了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本书是梁先生二十九岁时所作,而当时李鸿章也才刚刚过世三个月的功夫。评论当朝的政治人物难得中肯,更难得勇气了。偶是非常佩服啊。送来的书外有塑封,版式也挺漂亮。但看了才注意到书的前部分是雾满拦江翻译的白话文,后半部是梁先生的文言文原著。因此虽与其它三部书的厚度相当但实际页数要减半的。而且其间有很多插图虽不与原文构成实质关系,但做为清资料图片当然也还不错。只是个人觉得有“充数”之嫌。一直对清朝中后期政治,人物都是回避的,所以知甚少,书里感受李鸿章自视中央之国的傲慢,即使当时中国已经被揍的鼻青脸肿,他仍然看不起洋人,认为打伤中国的是枪炮。
“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梁启超先生的话语,至今仍振聋发聩,激烈着我们。梁启超真是中国伟大之学者,他的思想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端。这本《李鸿章传》客观公正地评价李鸿章,让人读后感慨万千。该书不愧为20世纪中国四大名传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套20世纪中国四大传记出的太好了,是我读的最好的版本。20世纪四位大师为四位名人做传,是千古美谈。书的内容自然不必多说,只说《李鸿章传》,读完之后,感慨万千,大有裨益啊。这套书的印刷质量,版本选取都堪称完美。我买了两套了,一套自己阅读收藏,另一套送人,我想,以后还会再买来送人。好书,可以千古流传。
读完这本梁公写得李鸿章的传记,其实和题目还是挺矛盾的!尤其对李鸿章的定义,是为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是为不客观!梁公在文章已经指出,李鸿章乃是在原先的封建制的基础上,对原来的体制上的缝缝补补。谈何改革!大谬!!!但仍然是很客观的,真是对梁启超的评价,作为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的梁启超,仍能够对自己的政敌做出如此客观的评价,实属难得,大哉!梁启超!但是有一点作者说对了,就是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和但是晚清的状况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又一次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考验中国这贴大船的牢靠的时刻到来了,而船长,中国的领导人在这次的挑战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他们能够破格提拔新人,真正的力挽狂澜!最后套用梁公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
看名家写名人,不亦乐乎!欲了解晚清史,李鸿章是一个绝避不开的名字,即使盖棺定论也是一位不好评判和界定的人物。他的头上有太多的光环和污渍,晚清改革总设师当之无愧,洋务运动的推手,最优秀的外交官,最优能力和远见卓识的晚清官僚,卖国贼。世上原本就不存在非奸即忠,历史人物绝不应脸谱化。梁启超先生文字激扬,颇有见地,梁先生之言,放在当世仍然适用哦。本书应引起当下国人许多思考啊。经典人物传记之一,文白对照,好书。
梁启超一针见血的说,如果你在李鸿章的位置,你能不能保证做的比他好?确实,他签订了许多丧国辱权的条约,但是,如果没有李鸿章,中国的洋务运动到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如果不是他证实了清朝的腐败,已经无能到无法通过内部改革来救国了,孙中山会不会站出来?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2000多次,但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他说“我只是证明了2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李鸿章一生兢兢业业,他为清朝最后奉献出了绵薄之力,但是统治阶级把头一缩,做错的事他背,也无怨无悔,这是不是一种愚忠?是不是人格的一种缺陷?
深深佩服梁启超的博学多才,全文行云流水、汪洋纵肆,读来心生悲愤。李鸿章由于所处的历史环境,限制了他才能、抱负的进一步发挥,洋务运动最终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他的眼前是列强环伺、危机四伏,他的背后是慈禧亲政、满族当权,梁启超评价他“不学无术、不敢破格、不避劳苦、不畏谤言”还是相当准确的。最后提醒一句,中国人要牢记百年前的屈辱,富国强军,振我中华!
李鸿章传(重读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很好,对历史不是很了解。买本书慢慢学习。
看了此书,感觉对历史,以及身在其中的李鸿章也有了进一步认识,身在三千年大变局的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撰写此书的梁启超更是对当时的大势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其实想下当今中国,一切的困局,我们还是需要清楚的认识,此书值得一读,有思考的现实价值.
重读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
绝对的好文章,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一读,不仅可以增加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对历史人物李鸿章的了解.还可以在每个字里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寄胸怀于天下的爱国情操,可谓字字见血.可惜同是历史人物的梁启超依旧无法逃脱历史的桎梏,维新变法终以失败告终.当他总结李鸿章一生委身于清政府,寄希望于上层的革新必会失败的同时亦步入相同的后尘,不得不让人一叹.悲情的人物生存在一个悲情的年代,而他们的存在必将引领新生代的崛起.
独具一格。李鸿章传。市场上有几种版本。但是这本是文学大师梁启超写的,也可以说基本同时代的人为李鸿章立的传。大师用他的眼光和当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来解读李鸿章及其现像,真是事出有因,怎样能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因局。读来令人r扼腕长叹,嘘唏不已!
我就本书的说几点:
1、传记体例创新,可能现在的您并不觉得,如果您读了任公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就会赞同我的观点;
2、文风汪洋恣肆,翻译也很流畅,不过我认为还是把卓如的原文放在前面比较好。
3、任公见识**,博古通今知未来,本书写于1901年,可是文章结尾已经明确指出了袁世凯要继承李鸿章的地位,可谓眼光敏锐,体现了卓如政治家的洞察力。
4、文章当然有一些文人气,但是评价相当客观,体现了卓如史学家的才华。
5、把条约全部罗列出来,虽然罗嗦,但是极高明,这么些条约就是李鸿章的经营多年结果,至于“过程”那是另外一方面,李鸿章的历史价值通过这些条约体现出来了:既体现了他的敢于担当,也体现了他的悲哀、制度的悲哀和时代的悲哀。
李鸿章——千古一臣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来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是忠臣,是儒臣,是军事家,是政治家,是外交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一生,但是忠诚!他因洋务运动而遭后人诟病,却不知因此才有中国的复兴!
李鸿章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人,他的人生轨迹与大清帝国的国运从某些角度而言是相吻合的。这本书很透彻的分析了他的成败功过,不再是单纯的是非好坏,只有让人感慨万千的沉重。也许这就是历史,宿命,看着无奈却无法改变。那样艰难的国运,那么多空有豪情壮志却报国无门的人,抑或是李鸿章这样肝胆涂地而颇受争议的人。
况且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领袖,公正而深刻地为李鸿章立传,这其中的深意正如书的前言所写,是很值得品味一番的。
晚清,李鸿章,甚至是梁启超,这本书就像一段影像,在字里行间一一披露。
世人对于李鸿章有太多的误解。梁启超先生作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为之立传,对于李鸿章一生的荣辱成败,功过是非的叙写评价,堪称中肯。
李鸿章,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也。然而,史海沉浮,能为时势之英雄者能有几人?何况在满清末季,人才凋零之情况下,李合肥,岂不珍贵乎?至于造时势之重担,此不世出之奇才,李鸿章做不到,后人竟以此相苛求,未免太过,或为当时中国之时势所逼吧?
概之,李鸿章之一生,虽有难尽之可恨之处,然,其人实不失为一个可敬可怜可悲之人是也!~
李鸿章,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数得上的政治家,也是背骂名最多的人之一。
如何全面的看待李鸿章,需要读者去选择。
这本李鸿章传,是梁启超著。能够比较真实的、客观的评价了李鸿章的功过得失以及他的个人历史局限性。
人,是处于历史潮流中的人,很多年之后,看待以前的问题,很简单,一目了然。然而处于当时的环境中,能够给予李鸿章这样的评价,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梁启超的才华与远见卓识。
只是,这本书的翻译,感觉不是很理想,仅仅是个人之见。
本书:1.有梁启超文言文原版和现代汉语翻译两个部分,文言文奔放流畅,朗朗上口;现代文翻译的很好,通俗易懂。满足了不同口味的读者。2.梁启超以同时代的旁观者作传,公道客观,“敬才、惜识、悲时”简练、准确的把握住了李鸿章。3.篇幅不长,没有写李鸿章方方面面的细节,从总体上评述这个人。虽然不是名人传记中最顶尖作品,然而却是所有关于李鸿章传记中最好的。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要读李鸿章传记,就读这个。
凡人和大师的区别,在与思维的高度。梁启超先生作为近代著名学者,公正客观的对李鸿章进行了描写和评价。这本书已经出版了一百多年,但书中的观点之独特锐利,仍令今人无法企及。《李鸿章传》不愧为当代四大传记之一。
书的质量不错,插图也还好。雾满拦江的翻译也不错,但本人觉得对于这种浅近文言的翻译实在多余,简单的解释即可。因此,通篇的翻译占了五分之三,我甚至怀疑这是出版商为了凑字数出的下策。
我不知道管理一个教室容易还是管理一个学校容易;也不知道管理一个省容易还是管理一个国家容易。论成败,李鸿章的确有不如当时其他历史人物的地方;但论能力,我觉得他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之能人。的确,是历史推动着他的成与败,他未改变历史的进与退。
过年时看过央视十套的《燃烧的黄龙旗》,里面说到晚清的一些事,这些事大多与李鸿章有关,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故而要了解晚清的政局,就得研究李鸿章。我调书一般先看标题,再看出版社,最后是作者。看到李鸿章传这本书,毫不犹豫就点了鼠标,为何?李鸿章加梁启超,无敌的组合。。。
一直都想真正的了解一段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刻板的、经过修饰的历史,而是原原本本的还原出一段历史,让后人从中体会当时的事、当时的人。梁启超先生的这部传记无疑让我耳目一新。 世人常常被流言和其他因素误导,读过这部书之后,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李鸿章以及他所处的时代,他所做的事情,还有他的为人。 李鸿章的误国行径确实让人恨得牙痒痒,但是许多罪名是不该加之在他的身上的。人无完人,他身上还是有闪光点的。光是他对国家、对朝廷的忠心,以及宽容的胸怀,就让我佩服。对他的看法也有所改观。 这是一部闪耀着作者思想的传记,作为敌对派,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的公正评价,让我们了解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李鸿章。
戊戌变法的失败,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没能给他一个空间。梁启超的文采和卓见是毋庸置疑的,李鸿章也并非历史课本上所讲的,都是万般无奈,只能痛恨封建的束缚和我民族的劣根性。
这本书质量很好 读起来感觉很舒服。 虽然篇幅不长但十分清晰明了
梁启超写的真的非常好,历史本身就是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评判的。
这本书很公道 有李鸿章的优缺点及当时大环境的分析 很助于人们去了解那段历史。有些时候实在不应该一面倒地去评定一个人, 李鸿章尽管签订了很多卖国条约但并非完全是他之过。即使他与人交涉水平再高 一个弱国能怎么办。 国家强大起来时硬道理啊。 但是李鸿章的确是有不好的一面,看不透问题的本质。
李鸿章的一生毁誉参半。
他一生的起伏就像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梁启超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很客观、很中肯。
雾满拦江翻译的很流畅、很明白。
书里既有古文又有译文~
总之,很好的一本书~推荐喜欢近代史的人
这本书,无论从封面设计到纸张,都不错,里面内容很好,梁启超先生对李鸿章评价很公正,并且很多想法见解独特,很值得一读。最令我激动的是,书竟然有白话文,还有文言文,推荐大家看看!同时希望大家不要买外国作者写的李鸿章, 老外懂个毛啊,尽是瞎说。我买了本毛泽东传,本以为里面会有毛泽东的很多独特经历,没想到上面尽是扯淡,看了没感觉
我正想寻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在这里找了七八本了,相互对比之后决定买这本书,并下了订单、付了款。2009年6月25日收到此书,感觉很不错。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前面部分是现代白话文,第二部分是原版文言文。我想,很多读者应该和我一样,都想看文言文的原版,也想对比地看看翻译成白话的版本。为了帮助朋友们更好地选购,我力荐此书。
知道李鸿章也是在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上,那个时候的李鸿章并不光彩。直到现在才有时间、冲动去买一本关于李鸿章的书,了解一下这位老人的智慧和无奈。我们永远也不能走进他的心,永远无法探知他内心的深处最真实的权衡,但是我们可以纵观整个历史,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或许也可以和他一起叹息~。以史为鉴
本来是被历史老师逼着读的 ,哪知道读了 以后受益匪浅,怎么说,,不只是认识李鸿章,还对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混乱感到无奈啊。。。这么一个优秀的人被那个时代的氛围糟践了,以至于他的遭遇很悲哀,他的认识比起外国的政治家,简直微乎其微。。。为他感到悲哀
李鸿章,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卖国贼,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晚清的许多事件都有他的身影。我们记住了他在哪些时候签署的各种不公正条约,但我们没记住他在那时候为国家做的贡献。
之所以在劳动节火急火燎的来写评论,是因为火急火燎着实想推荐一下这本书。
学校没有教会我如何前因后果以大局观来辨析事物明确是非,梁启超这本书确是做到了客观。
作者为李鸿章作传,不像我们所看到的其他传记一样,从出生写到死不是大褒则是大贬,阶级立场明确而又偏激。其为人治学爱国无不历历体现出来。
本书另一特点是将李与其他风云人物作一对比,评价中肯客观,大视角大胸怀确实不仅需要作者的学识还有气度。
读这本书同时感受的还有国家受凌侮的无奈与无能!
虽然不是史学家,不过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其如其分:即便他不是造就时事的英雄,但确是英雄无疑。现代文的翻译很流畅,篇尾也附上了梁启超的原文,方便对比。另外,书中也有《马关条约》和《中俄密约》的文本,喜欢的话可以细细看看。
很不错的书。首先书的质量很好。再次这本书是分白话版与古文版。看起来很舒服。
这本书的作者是梁启超。维新派的领袖为洋务派的领袖作传,本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关于这本书,个人感觉很不错。
改变了我从初中到高中对李鸿章的认识,这些也是拜应试教育所赐。
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骄子,放眼那个时代的中国,无人能与李鸿章匹敌。
李鸿章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君子自取之,择其善者而学之。。。
最后说一句:好书,值得珍藏。。。
汪洋恣肆,行云流水,晚辈对卓如前辈之文笔钦佩之至。略去传记一贯有的繁冗而无用的懵懂少年时代,更使全书似一气呵成,使读者尽收李鸿章人生之跌宕起伏于眼底。恰好最近又在重温《走向共和》一剧,比及文末对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之对比,更使我感叹:李鸿章大才,而伊藤无才。伊藤无才却得势,李鸿章大才而无奈。时势造英雄,时势毁英雄。
了解晚清衰落之原因,也了解了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这个人,他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推荐!
不愧是大师梁启超写的,精彩极了!而且文言与白话文对照,现代的年轻人都看得懂。精彩记载和评论了李鸿章的大半生,与他的时代极限性!浓缩了李的一生精华!好书呀!
梁启超先生写的传记,至少从文章上看,肯定错不了;同时了解李鸿章这个人对了解中国那段历史十分重要。值得一读。
一位晚清政府的设计师,感觉李鸿章挺累的。
梁启超给李鸿章写的传记,很有意思,他们几乎同时代,清末重臣李鸿章在近代中国去研究他算得上是一个很好的线索,和侧入点。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李鸿章最初的认识是走狗,卖国贼,因为受历史课本引导,我们看到的李鸿章是一个签订丧权辱国协议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阻碍中国变革的人,
简单而言,他就是一个罪人,那个时候网络并不发达,电视里的李鸿章也是很脸谱化的。
而近些年,随着文化氛围的开放,网络的普及,还有就是个人独立思维的形成,开始会听到一些对李鸿章不同的评价和声音。
其实很多事情回头看看历史,李鸿章只不过是在那个大环境直辖,只能做这些,并且他已经尽力去改变,尽力去让政府变得更好,可惜, 清朝从里到外已经腐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
其实他也是悲哀的,也是落寞的,如果换个朝代,他是贤臣,可惜,历史不会重演。
梁任公也许多少有些偏激或是清高,文字间总带些许蔑视,但毋庸置疑的是,其他的李鸿章传或一味吹捧或一味谩骂,还是饮冰先生最为合乎情理,毕竟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认清自己,因而也不应奢求能认清别人~~这本书很值一读,剖析深刻,波澜壮阔,言辞精炼,几乎字字珠玑了,梁的四大导师之衔绝非冠冕堂皇~~~
梁启超著,挺不错的一本书,对全面了解李鸿章不失为一本比较客观的书。
梁启超的文字历来犀利尖锐,思想也很激进。这本书采用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方式并列刊印,我觉得对李鸿章是一种很好的了解。
晚清改革总设计师李鸿章
看梁启超如何评价李鸿章,梁启超的眼光的确不同凡响
李鸿章传记:晚清的改革宗设计师!
在中学时代老师都告诉我们李鸿章是个卖国贼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的了解他,他是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和洋人谈判时,距离力争,不让分毫,可以说为了国家奉献了一生
李鸿章不是像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大汉奸,他是一个有才有德的人性丰富的人,看那时的梁启超作传那时的李鸿章,格外的有意思。也由此让我学到点历史学家的思想。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学生,自然不凡,不过我以为他玩权术有余,而怀魄力不足,为人不正是其最大问题。所以后人说古今第一完人曾国藩,绝不会说是李鸿章。
在中国,对一个人盖棺定论是最难的事情,但任公做这个却容易得易如反掌。李鸿章死后两个月时间里,本文出世,并成为以后各种李鸿章传记的参考和蓝本,这需要何等的学识和智慧?在任公面前,只敢有敬畏,别无其他。
因为梁启超和李鸿章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以他对李鸿章的评价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更为客观,公正,真实,有助于我们了解真正的李鸿章
梁启超先生客观的评价,让我重新认识了李鸿章~
正如开篇首句‘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
不同于当代作家那种热衷于挖掘细枝末节的方式,梁启超更以一种高度上全面的评价李鸿章。这里没有李鸿章如何成为封疆大吏的“成功学”,只是针对历史进程,对李鸿章对历史进程的贡献与影响进行评价。
在我们以前学到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就只是一个反面的人物,但真实的李鸿章不应该仅仅是我们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样,他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人物,需要我们能够在那种历史大背景下去认识真实的他,是非功过不能一刀切,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让我对李鸿章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本人认为是李鸿章传最好的版本,作为与李鸿章同时代的人——梁启超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最真实、最客观的状况
之前看过文言版的,现在又买了白话版的,非常喜欢李鸿章和梁启超,希望大家喜欢。
梁启超果然还是牛的,写李鸿章个人感觉比较客观。但毕竟议论多一点,这我喜欢。但只是粗枝大叶的写了他的一生。还是挺喜欢的,没全看完,到时重新又兴趣了去看看。
本来就看好梁启超,他写的李鸿章更是没的说!!!
梁启超 加李鸿章 堪称强强联合,值得收藏。
李鸿章生活在这么一个乱世,如何评价他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梁启超以如椽之笔,从多侧面来加以描写,好书。
梁启超笔锋犀利,了解李鸿章第一书
封面精美,梁启超对李鸿章这位最具争议的人物给予客观的评价。
推荐大家看看,梁启超的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者,观点跟现代人非常相近,在当年可以说是非常非常超前的。对李鸿章的评价很客观,受益匪浅!
看看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是不是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卖国的李鸿章?
改革的失败并不能掩盖李鸿章的伟大。没有李鸿章与“列强”一再的谈判,压缩赔款数额,我们还会面对更加沉痛的灾难!!
梁启超至论,李鸿章不学无术,敢于担当
梁启超大作,李鸿章奇人,值得一读
梁启超和李鸿章可谓对头,但能中肯客观地评价李,的确显示大家风范!文笔好,客观,大手笔!
李鸿章传,梁启超作,不错!
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梁启超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很高兴让我重新认识了李鸿章。
不好评论,冲着梁启超及李鸿章买的。。比较期待。。还没读。。不好妄加评论
看李鸿章时代的晚清深有感触,中国何时才能强大呢??????????
本书经典之处:
1、书中刊出李鸿章和各国列强签订的议和条款,以及摘录外界对李鸿章的评价
2、将李鸿章和很多历史名人相比较。
3、作者评价客观公正。
不足之处:
1、看本书之前有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2、关于治理黄河的奏疏太长了(15页左右),纯技术细节,不明白放在此传记中意义何在。
了解李鸿章就了解了半个晚清,整本传记有血有肉,很丰满,但李鸿章不是名臣,从他那里很难学到道,更多的是术
李二先生是汉奸还是忠臣,不好界定。但李鸿章绝对是晚清时期最有能力的官员之一。
很不错的人物传记:李鸿章传,很久以来比较欣赏李鸿章的,尤其晚清时候的北洋水师......
看过它,才懂得什么是弱国无外交。那个时候的李鸿章真的很无奈,
最初对他的印象,来自中学课本,那是丧权辱国的条约。看梁先生的传记,有个课本之外的不同的李鸿章。较之于同买的克罗泽的《蒋介石传》,我更乐于读《李鸿章传》。《蒋》太“政治”了,牵扯一系列的人物与事件,我对当时历史亦不熟悉。
深入了解晚清和李鸿章的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晚晴的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传奇的人物,能认清这个世界(指当时的情势),也能清楚认识自己,还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善于识人用人,这是他们成功的原因。可为我等借鉴
李鸿章,传奇人物,为晚清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
李鸿章晚清第一“明白人”,有远见的政治家,有担当不推脱
有多少人赞扬就你,就会有多少人贬低你。波澜壮阔的历史总是发生在一个王朝的创立与灭亡之际,而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重组自己的的五观,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李鸿章在他的时代,真真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
感谢出版社的社会良知!《李鸿章传》、《朱元璋传》、《张居正大传》、《苏东坡传》都值得收藏和阅读。